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12-30 08:49:31

文档简介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有错误的是( )
A、Fe+2HCl=FeCl2+H2 ↑
B、2NaOH+CuSO4=Cu(OH)2↓+Na2SO4
C、H2CO3=H2O+CO2 ↑
D、S+O2=SO2
2.下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4∶1∶3 B、3∶1∶2 C、4∶1∶2 D、3∶1∶3
3.有一化学方程式aC2H2+bO2=mCO2+nH2O,据此判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2a=m
B.a=2m
C.b=m
D.a+b=m+n【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化学方程式:S+O2SO2的下列读法中,正确的是(  )
A.硫元素和氧元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
C.硫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硫
D.硫原子加上氧分子点燃生成二氧化硫分子
在反应X+2Y=R+2M中,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 【出处:21教育名师】
A.23∶9 B.16∶9 C.32∶9 D.46∶9【来源:21cnj*y.co*m】
6.一定质量含杂质的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与16克CuSO4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干燥的固体6.8克,则含杂质的铁的质量是(   )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6.0克 B.5.6克 C.16克 D.6.4克
7.如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下列四个化学方程式中,同时符合这四位同学描述的是(  )21教育网
S+O2SO2
B.2C+O22CO
C.2H2+O22H2O
D.2Mg+O22MgO
8.电解水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H2O2H2↑+O2↑,对该反应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水通电时,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B.水通电时,每2个水分子可分解为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
C.在电解水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水:氢气:氧气=2:2:1
D.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
9.从化学方程式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反应发生的必要条件
B.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
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密度
D.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粒子个数比
10.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因为(  )
A.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
B.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
C. 化学方程式不但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还表示了它们之间的质量比
D. 化学方程式反映了质量守恒定律
二、填空题
11.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
2Mg+O22MgO;2H2+O22H2O;2CO+O22CO2
(1)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两点:
①______;②______;
(2)以上化学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与另两个的一点不同之处______。
12.2H2+O22H2O的读法:
(1)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2)每______份质量的氢气和______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______份质量的水;
(3)每______个氢分子和______个氧______反应生成______个______。
13.在反应A+B═C+D中,已知25g A与1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 C.当反应有6g D生成时,参加反应的A质量为______。21cnjy.com
14.4NH3+5O24X+6H2O反应中,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15.工业上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试计算:电解7.2t的水,能制得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D选项中硫在氧气中燃烧需要“点燃”的条件,该化学方程式中没有标明条件,故选D。
2.B 解析:由图所提供的信息可知:反应前A分子的个数是4个,B分子的个数是1个;反应后A分子剩余1个并生成2个C分子。所以实际反应的A分子是3个,因此该反应为3A + 2B = 2C,即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2。没反应的分子不能计算在内,可以将反应前后相同的分子划掉。故选B。21·cn·jy·com
3.A 解析:由题意:有一化学方程式aC2H2+bO2=mCO2+n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碳原子2a,氢原子2a,氧原子2b;反应后碳原子m,氢原子2n,氧原子(2m+n),故:2a=m,2a=2n,2b=2m+n2·1·c·n·j·y
故选A。
4.B 解析:A、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故选项错误;
B、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故选项正确;
C、“+”不能读作“加”、“═”不能读作“等于”,故选项错误;
D、微观上应读作: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一个二氧化氯分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5.B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是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即质量守恒)。21*cnjy*com
X+2Y=R+2M
质量之比: 11 9
4.4 g x?
11:4.4 g=9:x
x=3.6 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Y的质量为:4.4 g+3.6 g-1.6 g=6.4 g
Y与M的质量之比是:6.4 g∶3.6 g=16∶9。
故选B。
6. A解析:设:样品中铁的质量为x,生成铜的质量为y,
Fe+CuSO4=FeSO4 +Cu
56 160 64
x 16g y
x=5.6g y=6.4g
含杂质的铁的质量是5.6g +(6.8g﹣6.4g)= 6g
故选A。
7.C 解析: A、反应条件是点燃,微观粒子个数比是1:1:1.物质的质量比为:32:32:64=1:1:2,故A错误;21*cnjy*com
B、反应条件是点燃,微观粒子个数比是2:1:2.物质的质量比为:24:32:56=3:4:7,故B错误;
C、反应条件是点燃,微观粒子个数比是2:1:2.物质的质量比为:4:32:36=1:8:9,故C正确;
D、反应条件是点燃,分子个数比为:2:1:2,质量比为:48:32:80=3:2:5,故D错误;
故选C。
8.C 解析:A、从宏观上讲,水通电时,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理解正确;
B、从微观上讲,水通电时,每2个水分子可分解为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理解正确;
C、从量的角度讲,在电解水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水:氢气:氧气=2×18:2×2:32=9:1:8,故C理解错误;www.21-cn-jy.com
D、根据水分子的化学式可以看出,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理解正确;
故选C。
9.C 解析:A、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该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故A错;
B、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所以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是可以获得的,故B错;www-2-1-cnjy-com
C、通过化学方程式不能知道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密度,故C正确;
D、通过化学方程式各种物质前面的计量数,可以知道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粒子个数比,故D错.
故选C。
10.C 解析: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也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粒子个数比;根据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可以进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2-1-c-n-j-y
故选C。
11.(1)反应条件都是点燃;都是化合反应等
(2)Mg与O2反应是固体与气体反应,另外两个是气体与气体间的反应等(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1)反应条件都是点燃,反应类型都是化合反应,都是氧化反应等等;故填:反应条件都是点燃;都是化合反应等;
(2)Mg与O2反应是固体与气体反应,另外两个是气体与气体间的反应等.故填:Mg与O2反应是固体与气体反应,另外两个是气体与气体间的反应等(答案合理即可)。
(2)4;32;36
(3)2;1;分子;2;水分子
解析:(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故填:4;32;36;21·世纪*教育网
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故填:2;1;分子;2;水分子。
13.5g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A+B═C+D中,25g A与1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 C时生成D物质质量=25g+10g-5g=30g,则反应中物质A、D的质量比=25g:30g=25:30;
则当反应有6g D生成时,参加反应的A质量=。
14.NO
解析:由“4NH3+5O24X+6H2O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则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的个数相等,反应前:N原子4个、H原子12个、O原子10个,反应后:H原子12个、O原子6个,则4X中含有N原子4个、O原子4个,故可知X的化学式为NO。
15.设制的氢气的质量为x t
2H2O2H2↑+O2↑
36 4
7.2t X
36:4=7.2t:X
X=0.8t
答:制的氢气的质量为0.8t。【版权所有:21教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第3节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21世纪教育网
1.理解并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
2.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依据,理解内容和形式的辨证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点
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化学方程式能表示什么含义
教法与学法
(一)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情景教学法、发现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教师突出活动的组织设计与方法引导,为学生搭建参与和交流的平台。21教育网
(二)学习方法
学生通过课前的社会调查、课内的分组实验、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等活动,采用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获得本节课的知识和方法。21cnjy.com
(三)教具准备
教材、讲学稿、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质量守恒定律
2、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的组成中( C )
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可能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一定含有氧元素,可能含有碳、氢元素
引入新课:
师:你还记得这个实验吗?(播放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视频),回忆实验现象。
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师:铁丝为什么质量增加?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生:生成的黑色固体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与氧气的质量总和,所以铁丝质量会增加,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师:上述反应的文字和符号表达式怎样?
生: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Fe+O2Fe3O4
师:上述反应能否准确表示化学变化?
生:不能,没有表示出质量守恒定律。
师投影给也铁燃烧的方程式,引出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讲授新课:
一、化学方程式
定义:用元素符号和分子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如何依据化学反应事实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呢?首先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讨论: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判断正误
(1)P+ O2 PO2(凭空臆造成生成物PO2 ,与事实不符)
(2)P2+O5P2O5(任意改动氧气化学式,也与事实不符,应为O2)
(3)P+O2P2O5(反应前后各原子个数不相等,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写:在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
配:配平化学方程式,使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标: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把短线改成等号。
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
写:P+O2——P2O5
配:4P+5O2——2P2O5
讲解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1)找出关键元素,计算反应前后该原子的最小公倍数(关键元素是指反应前后出现次数少且个数多的元素);21·cn·jy·com
(2)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学式中原子个数,把得到的个数写在化学式前;
(3)再配平其他原子
练习: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2)KClO3=(2)KCl+(3)O2
(4)Al+(3)O2 = (2)Al2O3
标:4P+5O22P2O5
注意:
①若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若生成物有固体,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www.21-cn-jy.com
②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就不注“↑”号;若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固体,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也不注“↓”。2·1·c·n·j·y
师生总结配平:
配平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观察法、奇偶法等。
配平过程:分子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同时,通过相对分子质量还可以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C + O2 CO2
12:2×16:12+2×16
12: 32 :44
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同时,通过相对分子质量还可以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21·世纪*教育网
4P + 5O22P2O5表示什么含义?
表示磷和氧气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五氧化二磷。
表示反应物中磷原子、氧分子和生成物中五氧化二磷分子的个数比为4∶5∶2。
表示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质量比为31∶40∶71。www-2-1-cnjy-com
例: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解:设可得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 +O2↑
316 32
6.3g x
x=0.6g
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0.6g。
总结: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及书写原则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
3、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板书设计: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一、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1、定义:
2、书写原则:
3、书写方法步骤:
二、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追综练习:
1、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碳在氧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2、关于2CO+O22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D.2g一氧化碳和1g氧气反应生成2g二氧化碳
3、若实验室以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4g氧气,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
1、C+O2CO2;S+O2SO2;CuSO4+2NaOH=Na2SO4+Cu(OH)2↓
2、B
3、解:设完全分解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 32
x 4g
x=8.5g
答: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4.25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6张PPT)
沪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第3节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
本质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六”不变
“两”变
“一”可能变
复习提问
复习提问
2、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的组成中(  )
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可能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一定含有氧元素,可能含有碳、氢元素
C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铁丝燃烧的现象是什么?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铁丝为什么质量增加?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生成的黑色固体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与氧气的质量总和,所以铁丝质量会增加,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上述反应的文字和符号表达式怎样?
Fe + O2 Fe3O4
点燃

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
导入新课
3Fe + 2O2 Fe3O4
点燃
该式子能否准确表示化学变化?为什么?
不能表示化学变化的质量守恒
一、化学方程式
用元素符号和分子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1、定义:
新课学习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反应是真实存在的;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原则
新课学习
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判断正误
(1)P + O2 PO2
(2)P2 + O5 P2O5
(3)P + O2 P2O5
凭空臆造成生成物PO2 ,与事实不符
任意改动氧气化学式,也与事实不符,应为O2
反应前后各原子个数不相等,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问题讨论
在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
配平化学方程式,使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把短线改成等号。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新课学习
P + O2 —— P2O5
P + O2 = P2O5


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
如何配平?
新课学习
5
2
4
P + O2 —— P2O5
P + 5O2 = 2P2O5
找出关键元素,计算反应前后该原子的最小公倍数
新课学习
两边出现次数少且原子个数多的
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学式中原子个数,把得到的个数写在化学式前
4P + 5O2 = 2P2O5
再配平其他原子
KClO3 —— KCl+ O2
Al + O2 = Al2O3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追综练习
2
3
2
4
3
2
P + O2 —— P2O5
4P + 5O2 = 2P2O5



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
4P + 5O2 P2O5
点燃
新课学习
——
——
注意:
①若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若生成物有固体,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
②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就不注“↑”号;若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固体,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也不注“↓”。
新课学习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C + O2 === CO2
12 : 2×16 : 12+2×16
12 : 32 : 44
二、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点燃
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同时,通过相对分子质量还可以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新课学习
二、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4P + 5O2 2P2O5
124 160 284
点燃
1、表示磷和氧气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五氧化二磷。
2、表示反应物中磷原子、氧分子和生成物中五氧化二磷分子的个数比为4∶5∶2。
3、表示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质量比为31∶40∶71。
新课学习
例: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KMnO4 ══ K2MnO4+MnO2 +O2




列、求

解:设可得氧气的质量为x。
2×(39+55+4×16) 2×16
6.3g x
答:可以得到0.6g氧气。
x=0.6g
新课学习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新课学习
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1.设未知量时要注意单位统一,多个未知量要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2.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正确且必须要配平;
3.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要计算准确,且要乘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4.一定要带入纯物质的质量(体积换算为质量);
5.解题步骤规范,过程完整。
新课学习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及书写原则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
3、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1、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碳在氧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追综练习
C+O2 CO2
S+O2 SO2
CuSO4+2NaOH= Na2SO4+Cu(OH)2↓
2、关于2CO + O2 2CO2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D.2g一氧化碳和1g氧气反应生成2g二氧化碳
B
追综练习
3、若实验室以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4g氧气,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
答: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4.25g。
解:设完全分解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 ══ 2H2O + O2↑
68 32
x 4g
MnO2
x=8.5g
追综练习
第3节 自然界中的水
一、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1、定义:
2、书写原则:
3、书写方法步骤:
二、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