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作业 第二单元 荆轲刺秦王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作业 第二单元 荆轲刺秦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30 20:2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能 力 提 升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作业时限:45分钟
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戮没/邮戳 督亢/抵抗 燕国/莺歌燕舞
B.偏袒/贪婪 忤视/铁杵 安抚/切齿拊心
C.蒙骗/蒙昧 衣冠/冠军 标徽/变徵之声
D.目眩/炫耀 创伤/创造 见解/图穷匕见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张老师是我们市的数学拔尖人才,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马齿徒增,他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完成了几部专著。
B.某些画家画的国画在当地可能已经很有名气了,但是,如果拿到大地方,与大家之作相比,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C.科学地认识历史很重要,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盲目自大。认清楚自己,认清楚历史过往,对于现在和未来,才有真正的借鉴意义。
D.因接连造成多起婴儿注射乙肝疫苗后死亡事件,国内最大的乙肝疫苗生产企业康泰生物所有批次重组乙型肝炎疫苗被紧急叫停,大快人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播出时,越来越多的食物被老百姓提及与回味;它不只用来充饥,更能体现一种文化,一种态度。
B.日本政府解禁集体自卫权,一意孤行突破战后体制,是对本国和平力量正义呼声的肆意藐视,也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公然冲击。
C.近日,南宁和杭州的部分区县也打算通过松绑限购、下调购房入户标准等方式救市,有人认为这种做法将引发其他城市的效仿。
D.中俄双方坚决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原则和宗旨,愿为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做出贡献。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洗心不同于洗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抱朴子》有言“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常洗心常清,常洗心向善,常洗心才净
②如果稍有疏忽,便会影响“第一印象”
③洗脸,是人们天天都要做甚至是一起床就得做的必修课
④易者天天做,难者难得为。心其实常常脏于脸,最该常洗
⑤其实,革面尚易,洗心尤难
⑥而洗心,则是通过内在的洞察,知晓骨子里的东西
A.①⑤④③②⑥     B.⑤③②⑥④①
C.①③④⑤②⑥ D.③②⑥⑤④①
阅读探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太子曰:“然则何由?”太傅曰:“请入,图之。”
居之有间,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鞫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馁虎之蹊,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谋。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讲于单于,然后乃可图也。”太子丹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且非独于此也,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
出见田光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
答案
1.C A项,分别读lù/chuō,kànɡ/kànɡ,yān/yàn;B项,分别读tǎn/tān,wǔ/chǔ,fǔ/fǔ;C项,分别读mēnɡ/ménɡ,ɡuān/ɡuàn,huī/zhǐ;D项,分别读xuàn/xuàn,chuānɡ/chuànɡ,jiàn/xiàn。
2.C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项,“马齿徒增”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只能用于自身,而不能用于他人。此处谦敬失当。B项,“相形见绌”指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与前面的“显得”语意重复。C项,“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符合语境。D项,“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此处不合语境。
3.D A.句式杂糅,应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播出时”改为“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播出”或“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播出时”;B.搭配不当,应将“公然”和“肆意”调换位置;C.表意不明,“南宁和杭州的部分区县”有歧义。
4.D 这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论述了“洗心”与“洗脸”的不同之处。排序时应注意上文对下文内容的提示。整体来看,这是一个“总分总”结构的文段。③和⑥分别阐述的是“洗脸”和“洗心”,应放在中心句“洗心不同于洗脸”之后,再由⑥开头的“而”可知,③应紧承本段中心句。②是说不认真洗脸的后果,应紧跟③后,⑥转向“洗心”。⑤解释《抱朴子》中的话,④承前说“易”与“难”,①总结本段。由此,便可得出答案。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     亡:逃亡
B.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灭口:杀死
C.太子避席而请曰    避:离开
D.却行为道,跪而拂席  却:后退
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太子丹重视贤士的一组是(  )
①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
②避席而请 ③心惛然,恐不能须臾 ④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 ⑤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 ⑥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鞫武认为燕国在西边与韩、赵、魏三国结盟,在南边与齐国和楚国联合,在北边与匈奴单于结交,然后可以想办法对付秦国。
B.太子知道有位田光先生,深谋远虑,勇敢沉着,因此就请他并和他商量国家大事。
C.樊将军从秦国逃到燕国,燕太子接待了他,并拒绝了太傅将他送往匈奴的主张。
D.面对强大的秦国,燕太子希望太傅帮助他,为他出谋划策。太傅向他推荐了田光,田光觉得自己已老,无能为力,就向太子推荐了荆轲。
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以委肉当馁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至其衰也,驽马先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表达
9.荆轲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刺客,他刺秦王的事迹广为流传。因此,有人为他写了一段颁奖词。
无论从哪一个方面看,他都是一个视死如归的英雄。他从易水从容地走过,为后人留下的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的身影。他的刺杀行动没有成功,自己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不必为他惋惜,不必为他伤感,他的义无反顾成就了自己的一世英名。
请从这一段颁奖词中提炼三个关键词,表现荆轲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一段话中存在语言表达不简明、不得体的地方,请指出四处,并做相应修改。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上映后,一名学生给校长写信说:“你应该组织学校师生观看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我个人的话,断断续续看过几集以后,意识到自己是个‘史盲’。我们对过去的一个历史不是很了解,对许多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又很少看那个课外的书。‘文革’之后发生了那么多大事,竟然连我都一无所知……认识过去有助于理解现在,学校应该给我们这些‘史盲’多多补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仔细观察下面一组画,按照要求完成题目。
(1)根据所给句子,为另外两幅漫画仿写出画面说明文字。
①把联系交给了手机;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把腿脚交给了汽车;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为这一组漫画拟出一个恰当的标题。
标题: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材料,给“筑”下一个恰当的定义。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超过60字。
筑是古代的一种击弦乐器,在两千年前就非常流行,是用竹尺击打其上的5根弦发出不同的声音,演奏时一只手持筑,一只手拿着竹尺击打。最初人们用一截木头绷上弦后拿来击打发声,由于其声慷慨激昂,非常适合人们和歌时击打节奏,因而得以广泛流传。这种呈棒状的击弦乐器如今虽已失传,但不少史籍中为我们留下了与它有关的只言片语,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易水河畔高渐离击筑而歌送荆轲的故事。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对其也有注解:“筑,以竹击之成曲。五弦之乐也。从竹,从巩。巩,持之也。竹亦声。”《汉书·高帝纪》应劭对“筑”的注解是:“状似琴而大,头安弦,以竹击之,故名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5.B 灭口:消除借口。
6.C ①④表现太子重义,③表示太子对国事的焦虑,其他几项均表示太子对贤士的尊重礼待。
7.B 不是太子知道田光,而是鞫武认为田光深谋远虑,勇敢沉着,可与之谋。
8.(1)何必因在秦遭受凌辱的怨恨,就去触犯秦国呢?
(2)这就好比把肉丢在饿虎经过的路上,灾祸难以避免了。
(3)(可)到它衰老力竭的时候,连劣马也能跑在它的前面。
参考译文:
在秦国做人质的燕太子丹逃回了燕国,看到秦国将要吞并六国,如今秦军已逼近易水,恐怕灾祸要来临。太子丹十分忧虑,于是对他的太傅鞫武说:“燕、秦势不两立,希望太傅帮忙想想办法才好。”鞫武回答说:“秦国的势力遍布天下,地盘广大,如果它们再用武力胁迫韩、魏、赵,那么易水以北的燕国局势还不一定啊。何必因在秦遭受凌辱的怨恨,就去触犯秦国呢?”太子说:“那可怎么办好呢?”太傅说:“请让我好好考虑考虑。”
过了一些时候,樊将军从秦国逃到燕国,太子收留了他。太傅进谏劝告太子说:“不能这样做啊。秦王残暴,又对燕国一直怀恨在心,如此足以让人胆战心惊了,更何况他知道樊将军在这里!这就好比把肉丢在饿虎经过的路上,灾祸难以避免了。即使管仲和晏婴在世,也无力回天。太子您还是赶紧打发樊将军到匈奴去,以消除借口。请让我到西边去联合三晋,到南边去联合齐、楚,到北边去和匈奴讲和,然后就可以对付秦国了。”太子丹说:“太傅的计划旷日持久,我心里昏乱忧虑得要死,恐怕一刻也不能等了。况且问题还不仅仅在这里,樊将军穷途末路,才来投奔我,我怎么能因为秦国的威胁,就抛弃可怜的朋友,把他打发到匈奴去呢,这该是我拼命的时候了,太傅您得另想办法才好。”鞫武说:“燕国有一位田光先生,此人深谋远虑,勇敢沉着,您不妨跟他商量商量。”太子丹说:“希望能通过太傅您与田先生结识,好吗?”鞫武说:“好的。”
于是鞫武去见田光,说:“太子希望和先生一起商议国家大事。”田光说:“遵命。”于是就去拜见太子。太子跪着迎接田光,倒退着走为他引路,又跪下来替田光拂拭坐席。等田光坐稳,左右人都退下后,太子就离席,向田光请教道:“燕、秦势不两立,希望先生能尽量想个办法来解决这件事。”田光说:“我听说好马在年轻力壮的时候,一天可以飞奔千里。(可)到它衰老力竭的时候,连劣马也能跑在它的前面。太子现在听说的是我壮年的情况,却不知道如今我的精力已经衰竭了。虽然这么说,我不敢因此耽误国事。我的好朋友荆轲可以担当这个使命。”太子说:“希望能通过先生与荆轲结识,可以吗?”田光说:“好的。”
9.视死如归 铁骨铮铮 义无反顾
10.
序号
不恰当处
修改
1
你应该
我建议学校
2
我个人的话,断断续续看过几集以后
我个人断断续续看过几集以后
3
对过去的一个历史不是很了解
对那段历史不是很了解
4
很少看那个课外的书
删去“那个”“的”
5
竟然连我都一无所知
我竟然都一无所知
解析:本题的难度不大,但由于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很有实际意义和考查价值。注意题干要求找出“不简明、不得体”的地方,那就要考虑把那些多余的、可有可无的词句找出来,把那些不合语体、不合身份、不合语境的地方找出来。此外,还要给出修改意见。语段中出现的“的话”“一个”“那个”,以及“课外的书”中的“的”都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赘语。“竟然连我都一无所知”,言下之意是“我最见多识广”“我这么重要的人最应该知道”,把自己的身份地位抬得太高,不得体。学生给校长写信提建议,用“你应该”也不得体。
11.(1)②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或:把青春交给了键盘)④把健康交给了药丸
(2)现代人的“另类生存”(如此生存,意义何在?)
解析:第(1)题要采用“把……交给……”的句式,根据漫画可以联想出相关内容。比如第②幅是“学习”“思考”“娱乐”;第④幅与药瓶上的“保健药丸”相关即可。第(2)题,拟写的标题要能概括这四幅漫画的内容,可从“现代人”与“生存(或生活)状态”的角度思考。
12.筑是一种有5根弦的用竹尺击打能够发出慷慨激昂的声音且适合人们和歌时击打节奏的古代流传很广而今已经失传的一种击弦乐器。
解析:解答下定义的题目要注意筛选出语段中所有重点信息,语段中与“筑”相关的重要信息有:古代的一种击弦乐器,现已失传,上面有5根弦,演奏时用竹尺击打,发出的声音慷慨激昂且适合人们和歌时击打节奏等。以下定义的形式将这些信息概括进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