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初二语文集体备课教学案
第二单元
第十课
第一课时
课题:
晏子使楚
教学目标:
1、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积累文言词汇。
2、翻译课文,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2、正确翻译课文,初步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自学导航:
1、借助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熟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晏子和《晏子春秋》
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政治家。从公元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556年开始,他继承父亲的官职,在齐灵公、庄公、景公时历任卿相,掌管齐国政治,讲究礼仪,以“节俭力行”著称。由于晏婴的“节俭力行”符合于墨家的宗旨,晏婴就为后来墨家所推崇。【来源:21cnj
y.co
m】
《晏子春秋》这部书,柳宗元认为它很可能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墨子之秆有齐人者为之”,大约是战国中期墨家学派的人收集有关晏婴的言行,编辑成书的。它文学性很强,有不少记叙生动的散文,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之一。【出处:21教育名师】
二、问题探究:
1、文言文学习,积累语感很重要。语感哪里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感要从经常不断的朗读积累中获得。朗诵就要注意读音的准确、语音的停顿,同时更要注意句子的语气,下面请你们对照页下注释。自由朗读课文,并推敲下列句子各应读成哪种语气?
(1)板书或幻灯出示:
①吾欲辱之,何以也?
②齐人固善盗乎?
③所以然者何?
④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2)学生读书,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朗读展示,师生共同评点。
(4)归纳要点:
①句是疑问语气,楚王的目的是栽赃陷害,当众侮辱晏子。
②责问的语气,楚王把矛头指向所有的齐国人,一个“固”字更是对齐国人的极大污蔑。
③句是晏子对生于淮南、淮北的橘“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产生原因的自问自答,是设问语气。
④句是晏子对晏子反问楚王“民生于齐不盗,入楚则盗”的原因,暗含“楚之水土使民善盗”之意,反问语气。
2、读一篇课文,首先要对课文内容有整体的把握,你们能否用一句话归纳文章所写的故事吗?
晏子出使楚国,挫败楚王诬齐人为盗的阴谋
三、合作交流:
1.在读顺了课文的基础上,对照页下注释,弄懂课文大意。
(1)学生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2)小组交流,互相补充。
(3)教师补充重点词语和句子。参考:
通假字:曷——何
熙——嬉
古今异义:方
坐
徒
其实
21教育网
特殊句式:何以也
何为者也
何坐
2.文章所写的故事虽然简单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是情节发展也有起伏,尤其使人物的个性特别鲜明,人物神态非常生动。下面请你们再读课文,准备创造性地来复述课文所写的故事。21cnjy.com
要求:故事情节完整,突出人物的表现,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动作、神态、心理和对话的描写。(有条件的班级可以让学生表演)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小组合作,展开想象,准备复述故事。
(2)各小组代表发言。
(3)师生评价。(着重看复述的故事内容是否完整,是否突出了人物的个性,有没有展开合理想象,有一定的心理、神态、动作等的描写。)2·1·c·n·j·y
四、巩固练习:解释加点的词语,并翻译句子。
1、晏子将使楚。
解释:将:将要
使:出使
翻译: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去。
2、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2)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3),何以也?”
解释:闻:听说
之:代词,代晏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使楚的消息
之(2):的
习:熟练
辞:言辞
……者:……的人
今:现在
方:将要
欲:想要
之(3):代词,代晏婴
何以:以何
以:用
也:呢www-2-1-cnjy-com
翻译: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手下的人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将要来了,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2-1-c-n-j-y
3、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解释:对:回答 为:在这里相当于“于”。
其:代词,代晏婴。
缚:捆绑
翻译:手下的人回答说:“当他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4、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解释:为:做
坐:犯罪
盗:偷窃
翻译:大王(就)问,(他)是干什么的?我们就说,是齐国人。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就说,犯了偷窃罪。”
www.21-cn-jy.com
5、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解释:赐:赏赐,请 诣:到(指到尊长那里去)
翻译:晏子来了,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
6、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解释:曷:同“何”,什么。
固:本来。
善:善于
翻译: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小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瞟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版权所有:21教育】
7、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于)淮南则为(1)橘,生于淮北则为(2)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解释:避席:离开座位,表示郑重。
之:代词,这样的事,指下文“橘生淮南则为橘……其实味不同”
则:连词,就 为(1):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为(2):变成,变为
徒:只
其:它们的
实:果实 所以……者,……的原因
然:指示代词,这样
异:不同【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翻译:晏子离开了席位回答说:“我听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这样的事,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只是叶子的形状很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
8、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解释:得无:莫非
之:的
耶:语气助词,表示反问,可译为“吗”
翻译:现在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
9、王笑曰:“圣人非所与(之)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解释:熙:同“嬉”,开玩笑
反:反而
病:辱
翻译: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五、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识记重点词语的解释,整理“之”在文中的不同含义。
3、正确翻译课文。
泰山初中集体备课教学案
第二单元
第十课
第二课时
课题:
晏子使楚
教学目标:
1、结合课外资料和文本内容,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2、感受晏子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和能言善辩的才智,并能在情境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2.晏子巧辩方法的分析和运用。
教学过程:
一、自学导航:
1、收集周恩来总理妙语应对刁难的故事,进一步了解巧妙的语言的作用。
2、从课文内容看,你觉得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问题探究:
1.晏子出使楚国,既要维护国家的尊严,又要维护个人的尊严,他将要如何应对大国国君的挑战呢?他又是如何取得挑战的胜利呢?21·cn·jy·com
(1)学生再读课文,体会课文如何刻画晏子的。
(2)组织学生发言,扣住两个问题:晏子在楚国反击楚王的目的是什么?能够成功反击依靠的是什么?
(3)总结归纳:楚王仗势欺人,想显显自己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威风,侮辱晏子,实质是侮辱与楚国平等的齐国,晏子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他采用“请君入瓮”、“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因势利导,逼楚王于被动,从而达到了自己还击的目的。21
cnjy
com
2.晏子成功使楚,齐王决定重赏他,需要拟一份诏书,对晏子作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你能帮助齐王完成这一工作吗?
要求:符合诏书的形式,(教师适当介绍诏书的一般形式:开头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归纳人物的性格要准确、全面,语言流畅精炼。
(1)再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寻觅信息,分析晏子的性格。
(2)学生拟写诏书。
(3)学生发言。
(4)师生点评。(评点时主要看学生对晏子性格的归纳是否完整、全面、准确,其次看语言是否精炼,是否符合诏书的形式)
(5)教师总结。
强调以下几点:晏子热爱自己的国家,才思敏捷,机智果敢,善于言辞,沉着冷静,不卑不亢,具有政治家和外交家的风度。
三、要点提炼:
晏子:热爱国家,机智善辩,沉着冷静,将计就计,不卑不亢。
楚王:自作聪明,仗势欺人,傲慢无礼;大度,知错能改。
四、合作交流:
1.晏子以自己的口才,赢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出使楚国的胜利。其实,晏子的话并非滴水不漏,其中也有一些破绽。假如你是楚国的大臣,你能否找出晏子话语中的破绽,巧妙地反击他的论辩?
2.学生思考,准备辩论词。
3.小组交流,完善辩论词。
4.全班交流,师生点评。
5.教师总结:同学们刚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论辩,尽管还不能和晏子相比,但是,我也从大家的论辩中看到了你们的自信,因为自信才是论辩成功的最重要的要素,相信大家一定会从晏子身上得到深刻的启发。
五、随堂练习:
[甲]晏子使楚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诣王。王日:“缚者曷为者也 ”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晏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日:“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21·世纪
教育网
[乙]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日:“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
(选自《晏子春秋》)21
cnjy
com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坐盗(
犯罪
)
(2)其实味不同(它们的果实)
(3)生于淮北则为枳(
在
)
(4)使者反
(同“反”,返回)
2.请从[乙]文中找出一个与“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中“之”的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
是寡人之过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齐人固善盗乎
译文:齐国的人本来善于偷窃吗
(2)景公使使者至。
译文:景公派使者到了。
4.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样的人
机智、善辩、清廉、简朴。(意思对即可)
六、布置作业:
1、完成《同步导学》练习。
2、背诵课文,掌握重点词解和句子翻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