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30 09:3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课文默写
①海内存知己,  。
②  ,恨别鸟惊心。
③僵卧孤村不自哀,  。
④商女不知亡国恨,  。
⑤人生自古谁无死,  。
⑥  ,乌蒙磅礴走泥丸。
⑦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  ,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⑧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⑨  ,谁家新燕啄春泥。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汉字写拼音。
①祈  祷
②yīn  切
③蹊  跷
④suǒ  屑。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小的事物也有大的境界,小事也能出大道理,即使一滴水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②阅读优秀作品,其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不仅可以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还可以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21cnjy.com
③登上这气势恢弘的三峡大坝,触摸它伟岸的身躯,聆听它沉雷般的心跳,问苍茫大地,有哪一条江河了如此深厚的文化?
A.反应 
品评  凝聚
B.反映 
品评  见证
C.反映  品味  积淀
D.反应  品味  见证
4.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华灯初上,湖心岛上的“蒙山沂水”大型水上实景演出令人叹为观止
B.可怜天下父母心,进入中学,妈妈对小明生活上的照顾越来越具体而微
C.作家莫言在文学创作上精心钻研,持之以恒,于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D.专家指出,前段时间社会上流传的吃盐补碘能抗辐射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B.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日本名古屋市市长否认南京大屠杀存在的言论,严重伤害了南京人民乃至中国人民的感情
D.为防止震后灾区不会发生疫情,卫生部调集了大批专家赶赴灾区,指导防疫工作
6.下面选文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A.素:一向,向来
B.既:已经
C.因:因为(这)
D.卒:死
 
二、阅读与赏析
7.夜坐
宋 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1)这首诗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
(2)本诗作者借梧桐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8.【甲】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
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
(选自《晏子春秋》)(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
  
②坐盗
  
③齐人固善盗乎
  
④景公使使者至
  
⑤使者反
  
⑥终再拜而辞
  
(2)选出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A.分食食之
B.是寡人之过也
C.驱之别院
D.三致之
(3)翻译句子。
①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②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
(4)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9.黑色金子﹣﹣石油
①石油被称作工农业生产中流淌着的黑色血液,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很多交通工具如汽车、飞机等使用的汽油、航空煤油等都是石油产品,日常生活中部分电力的供应也来自石油。美国有45%
的能源供应来自石油,我国能源中石油所占比例为23%.据不完全统计,我们生活中有6000多种产品,例如润油膏、橡胶、合成纤维等等,都是石油产品。石油像黑色的金子一样,吸引着人们去寻找、去开采。
②石油是怎么生成的?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在现在已发现的油藏中,时间最老的可达5亿年之久。在地球不断演化的历史过程中,如古生物和动物死亡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与泥沙或碳酸质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岩,进而形成沉积盆地,这就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质环境。2-1-c-n-j-y
③伴随各种地质作用,沉积盆地中的沉积物持续不断地堆积。当温度和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沉积物中动植物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碳氢化合物分子,最终生成了石油和天然气。
④分散在岩层的石油又是怎样聚集在一起的呢?石油不是聚集在沉积岩中,而是透过岩石的孔隙,被挤压到压力分布更低的岩石裂隙和孔隙中,直至停留在被完全封闭的储集岩中。储集岩是聚集石油的岩石。储集岩形成了储藏石油的地质环境──圈闭构造,它是阻止石油被继续运移的地质构造。石油的这种聚集方式就如同水被一块海绵吸收一样。正因为有了储集岩和圈闭构造,石油才能够安静地在地下定居,等待发掘者的到来。
⑤石油的生成、聚集需要相当规模的储集岩及储集岩形成的圈闭构造等几个要素,上述诸要素任何一项缺失或“不佳”,都会对石油生成全过程产生影响或破坏,导致仅形成规模较小的石油生成、聚集,而不具备商业开采的价值。21
cnjy
com
(1)选文①段中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2)选文②段加点词“至少”不能删去?为什么?
(3)选文②﹣④段主要介绍了石油的  和  两方面的内容。
10.那些疼我的人
丁立梅
①三月天,蜜蜂从土墙的洞里钻出来,嗡嗡闹着。柳树绿了。桃花开了。菜花更是开得惊心动魄,铺一望无际的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乡下,这个时候,正是青黄不接,有什么可吃的呢?没有的。【版权所有:21教育】
②我去爬屋后的小木桥。小木桥搭在小河上方,桥下终年河水潺潺。湍急的水流,在幼小的我的眼里,很可怕,我害怕从桥缝里掉下去。那样的害怕,最终会被一种向往所抵消。爬过木桥,就可以到达几里外的外婆家,外婆会给我一只煮鸡蛋,或是一捧炒蚕豆。这是极香的诱惑。
③我很幸运,每次都能安全地爬过木桥去。矮矮的外婆见到我,眼睛笑眯成一条缝。她手里正补着衣,或是纳着鞋底,她会立即放下手里的活,去灶边生火。一瓢清水倒进锅里,腾起一股热浪来,我知道,我可以有煮鸡蛋吃了。一脸威严的外公埋怨她:“那是换盐的鸡蛋啊,家里快没盐了。”外婆挡着,说:“小点声,别吓着孩子。”他们在屋里嘈嘈切切地吵。我不管那些的,有外婆护着,有香香的煮鸡蛋可吃,便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孩子。现在想来,那时我真是不懂事,不知吃掉外婆家多少的盐,害得外婆一到吃饭时,便受到外公的责备。
④记忆里,也总是体弱,常生病。一病就是半个月。这时有两个女人围着我转,一个是祖母,一个是母亲。光线微弱的茅草房里,祖母的影,隐在半明半暗中,身上有种奇异的温暖。我躺在床上看她,她端一只水碗,放在门后,手里握几根筷子,蹲下身去,嘴里念叨着什么,一边叫着我的名字。“你们不要摸我家的梅呀,让她快快好起来,我给你们烧纸钱。”筷子终于在水碗里站立起来,祖母便长吁一口气,她的祷告灵验了。迷信的祖母,用她自认为可以为我消灾免难的站水碗的方法,一次次为我祷告。祷告完了,她的手,会抚过我的脸,沙子吹过的感觉。岁月锻造得她手的肌肤,很糙,却暖极。她问我:“乖乖,你的病就快好了,想吃什么?奶奶给你做。”那时摊一块摊饼,是最难得的美味,我
每次都会提这个要求。祖母每次都会满足我,家里没摊摊饼的白面,她就去问邻居借。摊
饼上好闻的葱花味,香了整幢房。以至于我觉得,生病不是苦,倒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
⑤我有过大难不死的几次。母亲说:“有一次出天花,全村八十三个孩子都出天花了,你是最严重的一个。高烧昏迷,不知人事,医生说,没治了,让准备后事。我抱着你,七天七夜没合眼。你呀……”大雪的天,我又突然生病,母亲顶着风雪去找医生,医生来,说,不行,得赶紧送街上的医院去。街离村子,有几十里路,父亲又不在家,风大雪大的,母亲却决定一人,用拖车拖我去医院。母亲就真的上路了,把我用被子里三层外三层地裹好。一路上,母亲跌过不知多少跟头,我却安然无恙。到达医院,医生看着雪人一样的母亲,感动了,立即给我检查,是急性肺炎。晚一会,就难治了。我的病好了,母亲的额上,却留着指长的一块疤,像一条卧着的小蚕。我抚母亲的那块疤,问母亲后不后悔生了我。母亲嗔怪地打掉我的手,说一句:“你呀。”
⑥现在,我在织一件毛衣。要过冬了,儿子的毛衣嫌短了。我挑橘黄的颜色,选一种小熊猫的图案,这样织出来,一定漂亮非常。想儿子穿上,会极帅气的。儿子在一边看着,问:“妈妈,是给我织的吗?”我答:“不给你织,给谁织呢?”“那么,妈妈,你是宝贝我的吗?”我答:“我不宝贝你,还能宝贝谁呢?”思绪就在那一刻拐了弯,我生命中那些疼我的人,一一浮现出来。我痴痴地想,上帝送他们来,就是为了来疼我的。就像我疼我的儿子一样。世间的美好,原是这样的爱写成的。
⑦如今,我的外婆和祖母,都已先后去世了。很安慰的是,她们走时,我在她们身边。她们看着我,最后疼爱的光亮,像淡淡的紫薇花瓣落下,落在我的脸上,留在这个世上。
(1)文章写了那些疼我的人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2)请赏析第④段中划线句“岁月锻造得她手的肌肤,很糙,却暖极。”的妙处。
(3)文中母亲两次对我说“你呀”,母亲要对我说什么呢?请你揣测一下,写下来。并说说母亲的话语中包含着怎样的感情。
第一次:  
第二次:  
(4)有人认为,文章的第⑥小节可以删去,理由是跟文章的主题无关,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说原因。
 
三、大作文
1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令人意外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心情郁闷后的意外发现,平淡生活的意外收获,成功时刻的意外领悟,人际交往的意外体验,身处自然的意外感悟……
请以“享受意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校名及人名,如需出现一律用“×××”代替。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课文默写
①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
②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③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
④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
⑤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
⑥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⑦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像春蚕在咀嚼桑叶 ,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⑧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⑨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常见易错字.
【分析】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答】①天涯若比邻(注意“涯”的写法)
②感时花溅泪
③尚思为国戍轮台
(注意“戍”的写法)
④隔江犹唱《后庭花》
⑤留取丹心照汗青
⑥五岭逶迤腾细浪
(注意“逶迤”的写法)
⑦像春蚕在咀嚼桑叶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⑧落红不是无情物
⑨几处早莺争暖树(注意“莺”的写法)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汉字写拼音。
①祈 qí 祷
②yīn 殷 切
③蹊 qī 跷
④suǒ 琐 屑。
【考点】注音;根据拼音写字词.
【分析】本题要结合字音和字形的知识来分析.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一些多音字读音要结合语境进行辨析;对于形似字,要注意观察其细微差别.
【解答】“祈”不要读成三声,“琐”不要写成“锁”.
答案:qí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小的事物也有大的境界,小事也能出大道理,即使一滴水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②阅读优秀作品,其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不仅可以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还可以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③登上这气势恢弘的三峡大坝,触摸它伟岸的身躯,聆听它沉雷般的心跳,问苍茫大地,有哪一条江河了如此深厚的文化?21
cnjy
com
A.反应 
品评  凝聚
B.反映 
品评  见证
C.反映  品味  积淀
D.反应  品味  见证
【考点】词义辨析.
【分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需要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要注意近义词的辨析.注意近义词的意思,及词语间的区别.要学会结合语境仔细辨析,选择合适的词语.
【解答】(1)“反映”同“反应”又是一种类型的同音词,它们只是音同,在意义上则是有严格区别的.“反映”是指光的反射、反照.比喻从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反应”的范围没有“反映”大,“反应”多用在有机体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和化学反应方面,而“反映”除去“反应”所用的范围外,都可应用.句中是指从小事情中能表现出大的实质性的道理,所以选择“反映”.
(2)品评的意思是品析评价,而品味的意思是理解体味.句中是指对语言的理解,体味,所以选择“品味”.
(3)积淀指积累沉淀,也指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见证指证人或证物.凝聚指聚集;积聚.深厚的文化应该是长时间的积淀.
故选:C.
 
4.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华灯初上,湖心岛上的“蒙山沂水”大型水上实景演出令人叹为观止
B.可怜天下父母心,进入中学,妈妈对小明生活上的照顾越来越具体而微
C.作家莫言在文学创作上精心钻研,持之以恒,于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D.专家指出,前段时间社会上流传的吃盐补碘能抗辐射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考点】成语.
【分析】成语的正确使用,要从成语的意思、感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角度考虑,同时结合语境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来源:21cnj
y.co
m】
【解答】A.叹为观止: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至极、完美之至.句中修饰“演出”的精彩,使用正确;
B.具体而微: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望文生义,误解为“照顾周到”.
C.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使用正确;
D.无稽之谈:毫无根据的说法.符合语境.
故选:B.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B.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日本名古屋市市长否认南京大屠杀存在的言论,严重伤害了南京人民乃至中国人民的感情
D.为防止震后灾区不会发生疫情,卫生部调集了大批专家赶赴灾区,指导防疫工作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充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www.21-cn-jy.com
【解答】A.不合逻辑,否定失当,将“否认”改为“认为”;
B.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
C.表述正确;
D.不合逻辑,否定失当,删去“不会”.
故选:C.
 
6.下面选文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A.素:一向,向来
B.既:已经
C.因:因为(这)
D.卒:死
【考点】文言实词.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实词的把握,注意平时的积累.
【解答】译文:王子敬一向喜欢弹琴,(王子猷)走进去坐在停放尸体的灵床旁,拿过王子敬的琴来弹,弦的声音已经不成调了,(王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你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死过去.一个多月后,(王子猷)也去世了.
A.正确;
B.正确;
C.因:于是;
D.正确.
故选:C.
 
二、阅读与赏析
7.夜坐
宋 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1)这首诗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
(2)本诗作者借梧桐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考点】即事感怀诗.
【分析】这首秋夜即景诗,上联写景,突出了清幽寂静之意;下联景中寓情,用残叶迎风尚有声响来抒发“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胸怀与抱负,诗写得苍凉悲壮,雄劲有气势.
此诗写秋风残叶,却不写其衰飒败落,而突出其不惧风寒的神韵.21教育网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景物:(秋)月、(夜)霜、梧桐(叶).www-2-1-cnjy-com
(2)此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一般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题干点明了“托物言志”,即梧桐,理解的关键在于“不甘”一词,把握住了“不甘”所表达的内涵,就能想到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情怀和抱负.表达了作者面对秋天不伤感,自勉自励的情感.
答案:
(1)(秋)月、(夜)霜、梧桐(叶).
(2)表达了作者面对秋天不伤感,自勉自励的情感.
译文
寂静的前庭空无一人,只有秋月仍旧明亮.夜里的清霜将要落下,空气中也充满了清朗的气息.
梧桐树矗立在庭前,也不甘就此衰落.树上的梧桐叶迎风摇摆,发出了些许声音.
 
8.【甲】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
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
(选自《晏子春秋》)(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
 到 
②坐盗
 犯罪 
③齐人固善盗乎
 本来 
④景公使使者至
 派 
⑤使者反
 通“返”,返回 
⑥终再拜而辞
 两次 
(2)选出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B 
例句: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A.分食食之
B.是寡人之过也
C.驱之别院
D.三致之
(3)翻译句子。
①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②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
(4)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考点】文言文阅读综合;一词多义;文言实词;文言翻译.
【分析】【甲】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公差两名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公差)回答
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了席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
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现在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起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喜欢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其辱了.”
【乙】
晏子正在吃饭,齐景公派使臣来到,(晏子)把食物分出来,给使臣吃,(结果)使臣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使臣回去后,把(晏子贫困的情况)告诉了齐景公.齐景公惊叹道:“唉!晏子的家真的像(你说的)这样穷!我不了解,这是我的过错.”(于是)派公差送去千金与税款,(请他用千金与市租)供养宾客.晏子没有接受.多次相送,最终(晏子)拜两拜而辞谢.【出处:21教育名师】
【解答】(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公差两名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诣:到.
②句意为:犯了偷窃罪,盗:犯罪.
③句意为: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固:本来.
④句意为:齐景公派使臣来到.使:派.
⑤句意为:使臣回去后.反:通“返”,返回
⑥句意为:最终(晏子)拜两拜而告辞.再:两次
(2)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一词多义的问题.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例句中“之”结构助词,的;A代词;B结构助词,的;C动词,去,往;D代词;故选B.
(3)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中重点词语有熙:同“嬉”,开玩笑;句意为: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②中重点词语有使:派;句意为:)(齐景公)派公差送去千金与税款,请他用千金与市租供养宾客.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
答案
(1)①到
②犯罪
③本来
④派
⑤通“返”,返回
⑥两次
(2)B
(3)①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②(齐景公)派公差送去千金与税款,请他用千金与市租供养宾客.
(4)机智、善辩、清廉、简朴.
 
9.黑色金子﹣﹣石油
①石油被称作工农业生产中流淌着的黑色血液,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很多交通工具如汽车、飞机等使用的汽油、航空煤油等都是石油产品,日常生活中部分电力的供应也来自石油。美国有45%
的能源供应来自石油,我国能源中石油所占比例为23%.据不完全统计,我们生活中有6000多种产品,例如润油膏、橡胶、合成纤维等等,都是石油产品。石油像黑色的金子一样,吸引着人们去寻找、去开采。
②石油是怎么生成的?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在现在已发现的油藏中,时间最老的可达5亿年之久。在地球不断演化的历史过程中,如古生物和动物死亡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与泥沙或碳酸质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岩,进而形成沉积盆地,这就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质环境。
③伴随各种地质作用,沉积盆地中的沉积物持续不断地堆积。当温度和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沉积物中动植物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碳氢化合物分子,最终生成了石油和天然气。
④分散在岩层的石油又是怎样聚集在一起的呢?石油不是聚集在沉积岩中,而是透过岩石的孔隙,被挤压到压力分布更低的岩石裂隙和孔隙中,直至停留在被完全封闭的储集岩中。储集岩是聚集石油的岩石。储集岩形成了储藏石油的地质环境──圈闭构造,它是阻止石油被继续运移的地质构造。石油的这种聚集方式就如同水被一块海绵吸收一样。正因为有了储集岩和圈闭构造,石油才能够安静地在地下定居,等待发掘者的到来。
⑤石油的生成、聚集需要相当规模的储集岩及储集岩形成的圈闭构造等几个要素,上述诸要素任何一项缺失或“不佳”,都会对石油生成全过程产生影响或破坏,导致仅形成规模较小的石油生成、聚集,而不具备商业开采的价值。
(1)选文①段中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2)选文②段加点词“至少”不能删去?为什么?
(3)选文②﹣④段主要介绍了石油的 生成 和 聚集 两方面的内容。
【考点】说明文阅读综合;说明方法;概括说明内容.
【分析】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对象是石油.第一段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第二段到第四段介绍了石油的生成和聚集.最后一段总结全文.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有: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等.结合具体内容来辨析方法与作用即可.读这句话可知,这是一个具体的例子,所以这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石油被称作工农业生产中流淌着的黑色血液,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理解与掌握.说明文的语言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准确性,一个是逻辑性.“至少”表示限制,说明这是最短的时间.如果去掉,与事实不符合,至少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找出合适的内容即可.根据第五段中的“石油的生成、聚集需要相当规模的储集岩及储集岩形成的圈闭构造等几个要素,”可以作答.
答案:
(1)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石油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
(2)“至少”起限制作用,说明了石油生成所需的最短(少)时间是200万年,去掉后与事实不符,“至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生成
聚集
 
10.那些疼我的人
丁立梅
①三月天,蜜蜂从土墙的洞里钻出来,嗡嗡闹着。柳树绿了。桃花开了。菜花更是开得惊心动魄,铺一望无际的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乡下,这个时候,正是青黄不接,有什么可吃的呢?没有的。
②我去爬屋后的小木桥。小木桥搭在小河上方,桥下终年河水潺潺。湍急的水流,在幼小的我的眼里,很可怕,我害怕从桥缝里掉下去。那样的害怕,最终会被一种向往所抵消。爬过木桥,就可以到达几里外的外婆家,外婆会给我一只煮鸡蛋,或是一捧炒蚕豆。这是极香的诱惑。
③我很幸运,每次都能安全地爬过木桥去。矮矮的外婆见到我,眼睛笑眯成一条缝。她手里正补着衣,或是纳着鞋底,她会立即放下手里的活,去灶边生火。一瓢清水倒进锅里,腾起一股热浪来,我知道,我可以有煮鸡蛋吃了。一脸威严的外公埋怨她:“那是换盐的鸡蛋啊,家里快没盐了。”外婆挡着,说:“小点声,别吓着孩子。”他们在屋里嘈嘈切切地吵。我不管那些的,有外婆护着,有香香的煮鸡蛋可吃,便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孩子。现在想来,那时我真是不懂事,不知吃掉外婆家多少的盐,害得外婆一到吃饭时,便受到外公的责备。
④记忆里,也总是体弱,常生病。一病就是半个月。这时有两个女人围着我转,一个是祖母,一个是母亲。光线微弱的茅草房里,祖母的影,隐在半明半暗中,身上有种奇异的温暖。我躺在床上看她,她端一只水碗,放在门后,手里握几根筷子,蹲下身去,嘴里念叨着什么,一边叫着我的名字。“你们不要摸我家的梅呀,让她快快好起来,我给你们烧纸钱。”筷子终于在水碗里站立起来,祖母便长吁一口气,她的祷告灵验了。迷信的祖母,用她自认为可以为我消灾免难的站水碗的方法,一次次为我祷告。祷告完了,她的手,会抚过我的脸,沙子吹过的感觉。岁月锻造得她手的肌肤,很糙,却暖极。她问我:“乖乖,你的病就快好了,想吃什么?奶奶给你做。”那时摊一块摊饼,是最难得的美味,我
每次都会提这个要求。祖母每次都会满足我,家里没摊摊饼的白面,她就去问邻居借。摊
饼上好闻的葱花味,香了整幢房。以至于我觉得,生病不是苦,倒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
⑤我有过大难不死的几次。母亲说:“有一次出天花,全村八十三个孩子都出天花了,你是最严重的一个。高烧昏迷,不知人事,医生说,没治了,让准备后事。我抱着你,七天七夜没合眼。你呀……”大雪的天,我又突然生病,母亲顶着风雪去找医生,医生来,说,不行,得赶紧送街上的医院去。街离村子,有几十里路,父亲又不在家,风大雪大的,母亲却决定一人,用拖车拖我去医院。母亲就真的上路了,把我用被子里三层外三层地裹好。一路上,母亲跌过不知多少跟头,我却安然无恙。到达医院,医生看着雪人一样的母亲,感动了,立即给我检查,是急性肺炎。晚一会,就难治了。我的病好了,母亲的额上,却留着指长的一块疤,像一条卧着的小蚕。我抚母亲的那块疤,问母亲后不后悔生了我。母亲嗔怪地打掉我的手,说一句:“你呀。”
⑥现在,我在织一件毛衣。要过冬了,儿子的毛衣嫌短了。我挑橘黄的颜色,选一种小熊猫的图案,这样织出来,一定漂亮非常。想儿子穿上,会极帅气的。儿子在一边看着,问:“妈妈,是给我织的吗?”我答:“不给你织,给谁织呢?”“那么,妈妈,你是宝贝我的吗?”我答:“我不宝贝你,还能宝贝谁呢?”思绪就在那一刻拐了弯,我生命中那些疼我的人,一一浮现出来。我痴痴地想,上帝送他们来,就是为了来疼我的。就像我疼我的儿子一样。世间的美好,原是这样的爱写成的。
⑦如今,我的外婆和祖母,都已先后去世了。很安慰的是,她们走时,我在她们身边。她们看着我,最后疼爱的光亮,像淡淡的紫薇花瓣落下,落在我的脸上,留在这个世上。
(1)文章写了那些疼我的人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2)请赏析第④段中划线句“岁月锻造得她手的肌肤,很糙,却暖极。”的妙处。
(3)文中母亲两次对我说“你呀”,母亲要对我说什么呢?请你揣测一下,写下来。并说说母亲的话语中包含着怎样的感情。21·世纪
教育网
第一次: “你呀,太让我担心了,老是生病,啥时才能健康的长大?”﹣﹣担心、怜惜 
第二次: “你呀,是妈的心头肉,为了你,妈妈吃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疼爱、牵挂 
(4)有人认为,文章的第⑥小节可以删去,理由是跟文章的主题无关,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说原因。
【考点】记叙文阅读综合.
【分析】选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写小时候外婆给我煮鸡蛋吃;第二部分写祖母为生病的我祈祷;第三部分写目前冒雪送我上医院;第四部分写我给儿子织毛衣,想到那些疼爱过我的人.21·cn·jy·com
【解答】(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事件的能力.找出人物和事件,组织成通顺的语句即可.(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首先要判断句子是否使用了修辞手法,如使用了,就按照修辞方法+表达效果+事物特征+表达感情的步骤进行分析;如没用使用修辞手法,就要分析该句是不是特殊句式、有没有精妙词语的运用、采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等.(3)本题考查理解人物心理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联系上下文,揣摩母亲没有说完的话.第一处上文写我小时候出天花,高烧昏迷,不知人事,母亲抱了我七天七夜,此时母亲心理应该是对孩子的担心,希望孩子能健康长大;第二处是我问母亲“问母亲后不后悔生了我”时母亲说的,此时的母亲心里想的肯定是不后悔之类的语言.根据以上分析写出语句即可.(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写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析该段和全文的内容和主题的关联.文章写的是长辈对我的爱,第⑥段写我对儿子的爱,从内容上看,这段是表达爱的传递,是长辈教会了我爱家人;文章的主题的表现家人的爱,这段也和主题有关,我把家人对我的爱传递到了儿子身上,深化了主题.答案:
(1)外婆煮鸡蛋给我吃;祖母为我的病祈祷;母亲送我去医院.
(2)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艰难岁月里祖母对我的关怀和疼爱.
(3)第一次:“你呀,太让我担心了,老是生病,啥时才能健康的长大?”﹣﹣担心、怜惜
第二次:“你呀,是妈的心头肉,为了你,妈妈吃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疼爱、牵挂
(4)不同意,因为这一小节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这是爱的传递,正是她们,让“我”懂得了爱的珍贵,使我学会了用一颗爱心去对待家人,对待别人.2·1·c·n·j·y
 
三、大作文
1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令人意外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心情郁闷后的意外发现,平淡生活的意外收获,成功时刻的意外领悟,人际交往的意外体验,身处自然的意外感悟……
请以“享受意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校名及人名,如需出现一律用“×××”代替。
【考点】命题作文.
【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该题目简洁新颖,没有审题障碍,虽然没有提示语能够引导我们从多方面思考选材,但这个题目在很容易打开我们的思路,在内容上贴近我们的生活.题目难度不大.
【审题立意】词语的含义一般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意外”这个词的本意是“意料之外”或者“意外的不幸事情”,前者是形容词,后者是名词.在这篇作文中,一般是指“意料之外”或意料之外的事情,不一定非要是不幸的事情.
【思路点拨】认真思考这个作文题的立意指向:写这个意外有意思吗?有意义吗?这个意外的偶然性中是否隐含着必然呢?这个意外中会引发人们怎样的思考呢?如果能够思考这些问题,可以让文章的立意更高一些.
【写作方法】词语类命题的外延比较宽,内涵比较狭隘.这就需要我们缩小外延,丰富内涵,这样才能便于写作.如何做呢?可以用填空法,即通过提问的方式在这个词语前面或后面填空.如《享受意外》这个题目,可以在它前面填空,或在后面提问,变成:我的意外、他的一次小小的意外、意外的收获、意外的遭遇等等.
【素材举例】如一篇关于糖炒栗子的文章写的是一个关于爱的意外,还有一篇作文写的是小作者意外地发现,他的肩头正日益沉重,他也发现自己正勇敢地承受住那些沉重.前者写的是意外的事情,后者写的是意料之外.
【文体选择】记叙文、议论文都可以,写作时,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就可以.
【解答】【例文】
享受意外秋天的风轻轻地拂过面颊,身心的冷一齐涌上心头.秋天,曾经在她眼中那样美的秋天,此时也只能用两个字形容,悲凉.曾经那么依恋的淡黄色在她的瞳孔也只印得出灰色.
“或许没有那场意外我的生命会迥然不同.”她自嘲着.痛苦的记忆如潮般涌来.永远也忘不了,忘不了一年前同是秋天的那个夜晚;忘不了救护车“嘟嘟”的叫着,忘不了爸爸给自己最后一个伪装的微笑,忘不了那一声声声嘶力竭的呼喊…
泪水噙满了眼眶,她告诉自己要坚持,他不要哭,可却有无论如何也抑制住不了那滚烫的液体划过脸颊的凄凉.
她抬头望望天,就在那抬头的瞬间,她的余光却瞥到了一只白色的蝴蝶.
于是,她走近了.
那只蝴蝶分明就是在挣扎,它想飞,却因了某种缘故不能振翅.
她轻轻拿起蝴蝶,小心翼翼地捧着它.那翅膀上的伤痕也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
她感慨,自己的命运与这只蝴蝶的都一样悲哀.她轻轻地触碰着蝴蝶,生怕伤害了它那原本就脆弱且敏感的心.
蝴蝶依旧努力地拍动着它的翅膀,那一次次的拍动让人一次次心悸又心疼.
“别飞了”她伤感地说,明知蝴蝶更本听不懂她的话语.你难道不会痛吗?她怜惜地摸摸它那脆弱的双翅.
突然间,蝴蝶升高了一点,它吃力地摆动双翅,试图飞上天空.
然而,它摔了下来.
虽然不是摔在她身上,她却感受到了钻心的疼痛,也许此时的她,比蝴蝶还痛.
“不要再徒劳了.”她看着可怜的蝴蝶,好久好久.
可是,奇迹出现了,她意外地发现蝴蝶飞起来了!尽管飞地并不高,却足以让她感动了好久.她愣住了,呆呆地望着展翅的蝴蝶,直至它一点儿一点儿消失至天际.
她又一次感觉到眼睛的水龙头坏掉了,可这一次却没有去抑制.她知道,再多感动的泪也无以言表心中哪怕十分之一的感动.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感动,却掺杂着些许自责与羞愧.
为什么,身体不完整的蝴蝶都有勇气追求新生且永不言弃,而身体完整的我却因为一点儿打击就一蹶不振?也许,我这个样子也对不住在天堂的父亲吧!我不要堕落,我不要颓废!我还有那么多路要走,这点儿意外算得了什么?
她笑了,笑的连自己都感到意外.久违地笑了,虽然笑得那么僵硬笑得那么不自然却是那么美丽.
轻轻地托起腮帮,眼前的秋天那样美丽.美得让人难以置信,美得让人心情舒畅.那是多久以前才有过的感觉?
“或许没有那场意外我的生命会迥然不同吗?”她又想起了自己曾说过的一句话.是吗?应该是有了那场意外才更加懂得珍惜才对吧!
一场意外,于是发现了另一个意外,所以生命变得如此意外.
 
2016年12月27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