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至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乐至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31 18:2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乐至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




(全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亲爱的同学,愉快而充实的初二学年转眼就要结束了,在这一年里,流逝的是时光,挥洒的是汗水,而即将收获的是成功。这份试卷将带你走进知识的乐园,请你尽情采摘属于自己的果实,满载而归!
题号






(一)
(二)
(三)
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4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
1.
请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
鬼使神差(chāi)
摄取shè) 尴尬(gà) 灰烬(jìn)
B.
以讹传讹(é) 濒临(bīn) 璀璨(càn) 赊账(shē)
C.
瞬息万变(shùn) 逶迤(wēi) 矜持(jin) 安谧(mì)
D.
横空出世(hèng) 苍穹(qióng) 趋势(chuǐ) 慷慨(kǎi)
2.
下列哪一项与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
A.
最难得的,是在三峡中绝不容易见到的几十株潇洒的竹子,石崖上还倒悬着不少的红色紫色的花。
B.
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C.
小船经过一座拱桥时,前方传来一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清澈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
D.
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般的夜晚,……
3.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的书写和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虽有嘉肴(虽然)
所以动心忍性(之所以)
B.
比后壮(及,等到)
请师之(拜…为师)
C.
鳞浪层层(鱼鳞)
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D.
晓雾将歇(散尽)
凄神寒骨(使…感到凄凉)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小强自从告别了网吧以后,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B.
成熟的人考虑问题时,往往都以实际利益为出发点,并且依照经验保守行事。
C.
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严重污染了环境,周边居民纷纷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投诉。
D.
这种从瑞士引进的花皮茄子,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是(

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

①最有价值的,是恬淡宁静的心和丰富无悔的回忆。
②最温暖的,是纯洁无暇的真挚感情。
③而所有这一切的拥有,都需要用善良、单纯做底色。
④最悦目的,是纤尘不染的青山绿水。
A.④②③① B.④②①③ C.②④③① D.①②④③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故事抨击了对读书人进行精神迫害的封建科举制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世态的炎凉。
B.
《纪念白求恩》一文二、三段都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来进行论证,通过对比,既使白求恩同志的精神表现得非常鲜明,又显示出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C.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典型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D.
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组成,常按照“次重要—重要—最重要”的顺序安排材料。它的写作要求真实、及时、简明。
7.
请选出对下面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
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
B.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C.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
D.
全词意境豪放、壮阔,形象鲜明、生动。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86分)
二、积累与语言运用。(22分)
8.请用正楷字正确书写下列句子。(2分)
(比一比,看谁能把字写得更漂亮!)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9.按要求默写诗句。(1~5小题各1分,第6小题2分,共7分)
(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和处处为天下百姓着想的崇高思想的句子是:“


(2)陆游的《游山西村》形容人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的的句子是:



(3
)苏轼的《浣溪沙》中劝诫人们不要感慨光阴易逝、人生易老而要振作精神的句子是:





(4)《渔家傲》一词中抒发戍边将士们建功之志和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5)《赤壁》一诗中,诗人借古讽今的句子是:




(6)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10.
(4分)
在“提笔忘字”现象越发严重的今天,“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开启,既可检验我国民众整体的汉字书写水准,也让汉字文化得以交融,让“振兴中华文化、传承华夏文明”的信念得以凝聚,汉字书写美德的观念得以传递,充分展示汉字书写的真谛和魅力。第三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在安阳开赛,再次引起人们对汉字应用和文化传承的关注。
请你仿照示例,从备选汉字中选择两个,进行趣解。
示例1:海——“每”一滴“水”,都朝着一个目标汇聚,就演绎出一个壮阔的境界。
示例2:劣——做事偷懒,“少”出了“力”,成绩自然比别人差。
备选汉字:碑、您、
愧、协、出
11.班里决定开展《话说名人》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项目。
(1)【名人与胜景】(4分)
本学期的课本中有许多名人为风景名胜写的游记或诗词,请你任意选择一处胜景,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则导游词。(不少于50字)
我选择的胜景是:
出自课文:
我的导游词是:
(2)【名人与书籍】(2分)
名人的读书故事或激励着我们读书的激情,或启迪着我们读书的方法,请你写出至少两个与名人读书有关的故事或读书的经验、方法。
(3)【为名人点赞】(3分)
2015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开展了“你为谁点赞”活动,若让你为下列人物点赞,你会选谁?请结合具体事例说出你为他点赞的理由。
鲁智深
鲁滨逊
格列佛
我选的人物是:
为他点赞的理由是:
三、阅读理解
(一)
(11分)
小人物身上的“正能量”
姚文辉
①“最美司机”生命中最后1分16秒钟的视频在网上热传,一位网民评论:只有当敬业成了习惯,深入骨髓时,才有可能在生命的最后瞬间爆发出超乎想象的能量。

②2012年以来“正能量”这个词很流行,民间热捧,官方也在倡导。“最美司机”吴斌身上爆发出的这种“超乎想象的能量”,就是一种发挥到极致的“正能量”。

③稍加留意不难发现,近一两年以“正能量”感动国人的多是些小人物,除“最美司机”吴斌之外,还有拒收盲人车费的天津的哥马志刚、带着母亲去上班的浙江教师陈斌强【A】……这些感人的事例告诉我们,释放“正能量”没有门槛,与职业、身份、地位、财富无关。

④吴斌的故事还告诉我们,能够释放出“正能量”的人并不一定都是完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吴斌表现的很勇敢,但吴斌的姐姐事后回忆说,她一直认为弟弟是个弱小的人,很多事情都要她这个姐姐来操办,她没想到关键时刻弟弟表现的像个“真正的男人”。

⑤就人性而言,没有人天生就勇敢,在任何时候、碰到任何事情都能挺身而出,大多数人都是既懦弱又勇敢,有时懦弱,有时勇敢。换言之,每个人身上既有“负能量”,又有“正能量”。如果人人都输送“正能量”,这个社会就会变得美好,反之则会显得灰暗。吴斌从姐姐眼中“弱小的人”变成“真正的男人”,这让我们对人性有了更多的期待,说明人性中向善的一面是可以被激发的。吴斌的故事中,激发“正能量”的东西叫“敬业”——在危急时刻,吴斌的想法很简单:我是一名司机,在任何情况下我都必须尽最大努力保护乘客的安全,这是我的职责。

⑥今天的社会之所以大力提倡“正能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社会转型期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潜规则盛行、道德滑坡、诚信缺失、贪腐严重等,并且这种“负能量”传播速度很快,以至于许多人面对现实有一种无力感,将生活中的一切不如意归咎于大环境,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愿意在人性方面有所提升。殊不知人人都是“大环境”中的一部分,如果“大环境”总体为“负”,其中很可能也有你的一份“功劳”。

⑦很多人也许会想,世道如此“险恶”,我的“正能量”对改变社会、改变自身境遇能起多大作用?事实证明,小人物“正能量”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一点儿都不比“大人物”小。天津的哥马志刚拒收盲人车费,并表示“我并不伟大,我挣钱比你容易”,这一幕被下一位乘客看见了,该乘客下车时坚持多付费给他:“我也并不伟大,我挣钱比您也容易点儿,就希望您继续做好事吧!”——的哥的“正能量”是实现了无缝对接;浙江教师陈斌强言传身教,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孝顺的种子——这些种子必将长成参天大树……

⑧当然,强调激发人性中的“正能量”,并不是要对社会问题视而不见,选择性忽略阴暗面。提倡“正能量”不能代替制度性反思——人性当然有其求善和向上的一面,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同时人性也有往下坠落的极大可能。这就提醒我们,在道德建设上,我们要通过褒扬道德模范激发人性中的“正能量”,但在制度构建上,永远要立足于防范人性中的“负能量”,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一个好的制度所能产生的正面效应,要远远超过依靠个人道德自觉所激发的“正能量”。

(摘自《春城晚报》,有改动)
12.(
2分)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13.(2分)
请仿照划线句子,在文中第③段【A】处再写一个事例。
14.(2分)
文章一开始列举“最美司机”的事例有何作用?
15.(2分)我们都是“小人物”,也在时刻传递着“正能量”。请你说说你身边的“正能量”。
16.(3分)能否把文章的第⑦段和第⑧段调换顺序?为什么?
(二)(11分)
古蜀栈道
刘小方
打开古旧地图,我们就会发现,关中通往汉中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以及由汉中通往四川的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如同一张精致斜织在秦岭山脉和大巴山脉中的大网,连接着八百里秦川与四川盆地这两个古代的天府之国。
秦中自古帝王之都。长期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关中地区,面临着人口剧增与生产生活资料短缺的矛盾,而四川盆地物产丰富,两地的沟通势在必然。《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秦)昭治咸阳,因以汉都,长安诸陵,四方辐凑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南则巴蜀。巴蜀亦沃野,地饶卮、姜、丹沙、石、铜、铁、竹、木之器。……然四塞。”对于古蜀先民而言,闭塞成为其发展的最大障碍,关中地区是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来自北边的吸引力巨大。而北面呈东西向的米仓山和大巴山脉成为南北相通的第一道天然屏障,汉中以北的秦岭成为第二道屏障。因此,必须穿越米仓山、大巴山,再穿越秦岭,巴蜀先民才有可能与关中地区沟通联系。所以,打通北边的交通线是蜀道的关键。
战国时,秦国为打通陕西到四川的道路,于公元前267年开始修筑褒斜栈道。这条起自秦岭北麓眉县西南15千米的斜水谷,到达秦岭南麓褒城县北5千米的
褒水河谷,全长200多千米的栈道,是在峭崖陡壁上开山破石,钻孔架木并在其上铺板而成。当时火药还没有发明,在上为绝壁、下为激流的自然条件下,先民们先是采用“火焚水激”的方法开山破石,然后再岩壁上凿成30厘米见方、50厘米深的孔洞,分上、中、下三排,均插上木桩,接着在上排木桩上搭遮雨棚,中排木桩上铺板成路,下排木桩上支木为架,最终于公元前259年完成,历时八年之久。修筑者因地制宜,创造了标准式、石积式、千梁无柱式、依坡搭架式、凹槽式和多层立柱平梁式等多种栈道形制。这些都反映了古人在修建古蜀栈道过程中付出的智慧和汗水。
蜀道的通行,使得大批钱粮赋税源源不断由四川运往长安,使先后在长安建都的周秦汉唐获得殷实富足的统治管理基础。“国家富有巴蜀,是天府之藏。自陇右及河西诸州,军国所资,邮驿所给,商旅莫不取给于蜀。”同时,关中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社会文明、管理体制也不断进入四川,并进而由四川延伸到更西部的贵州、云南、青海、西藏等地,为古中国西部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古往今来,在蜀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留下了数不清的故事,沉淀为难以统计的文化遗产,
凝结成灿若星河的文化景观。这些故事、遗产和景观,无时不在温暖着我们的精神家园,无时不在滋养着我们的文化。
(选文有删改)
17.(2分)
本文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古蜀栈道的 请简要概括。
18.(3分)
第二段引用《史记·货殖列传》中的文字有什么作用
19.(4分)
第三段最后一句中的“这些”具体指代哪些内容
20.(2分)
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
古蜀栈道由连接关中与汉中的米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以及连接汉中与四川的金牛道、陈仓道和荔枝道组成。
B.
对于古代先民来说,如果从巴蜀来关中,或由关中入四川,都必须先穿越米仓山、大巴山脉,然后穿越秦岭这道屏障。
C.
古蜀栈道中的褒斜道,其南北起点分别为秦岭南麓褒城县西南15千米的斜水谷和秦岭北麓眉县北5千米的褒水河谷。
D.
由于古蜀栈道的通行,关中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社会文明、管理体制为古中国西部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
(三)
(1
2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1.(2分)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
忠之属也
(
)
(2)
牺牲玉帛
(
)
(3)
小大之狱
(
)
(4)
肉食者鄙
(
)
22.(4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3.(2分)
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
24.(2分)
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军事两方面作简要分析。
25.(2分)
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你哪些启发?请结合生活实际作答。
四.写作(30分)
26.有人说生活太平凡,幸福太遥远。其实,点点滴滴的幸福在你的生活中俯拾皆是,只是要用发现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感恩的心态采撷生活中的美好,你才能收获许多幸福的印记。课堂上一声真诚的赞许,赛场上一句热情的鼓励;手机里一张张欢聚的照片,餐桌上一盘盘可口的饭菜;抑或是一次快乐的远足,一次春雨中的漫步,一次醉心的阅读,一次成功的哭泣……同学们,用心去感悟生活中的幸福吧,让它伴你快乐成长!
请以“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的充实,②
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请坚持原创。③
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不能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和评分说明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
1.D
2.A
3.B
4.B
5.B
6.D
7.B
二、积累与语言运用(22分)
8、(2分)略
9、(7分)

10、(4分)
答案:碑——“卑”微的“石”头,被赋予
神圣的使命,就执着地站立了一生。
您——对“你”“心”上存着一份敬重。
愧——“心”里有“鬼”,自然不得安宁。
协——“十”个人齐心“办”一件事,再大之事也可成就。
出——群“山”之上的“山”,脱颖而出成就卓越。
11.(9分)(1)(4分)胜景1分,课文出处1分,导游词2分。
(2)(2分)示例:孔子读书“韦编三绝”;朱熹读书“三到”;孟子读书“尽信书不如无书”
(3)(3分)人物1分,理由2分,未结合名著具体事例不给分。
三、阅读理解(34分)(一)(11分)
12.
(2分)
小人物也能传递“正能量”。或者“释放‘正能量’没有门槛,与职业、身份、地位、财富无关。”
13.
(2分)
危急时刻单手托举女童10多分钟的广州“托举哥”周冲(句式相同1分,例子典型1分)。
14.
(2分)针对现实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引出中心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作为文章的事实论据为中心论点提供事实依据。
15.
(2分)
给陌生人让座;给同学讲解习题: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主动捡拾垃圾等。 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
16.(3分)不能调换,因为文章的论述是逐层深入、环环相扣的:第7段侧重从“道德激发”方面论述的,第8段是从“制度构建”方面论述的,这样文章论述更全面、更周密、更严谨。 答出“逐层深入、环环相扣”得1分,概括出⑦⑧两段论述的内容各得1分。
(二)(11)分17.(2分)
(古蜀栈道的)概况、修建原因、修建方式、作用。
18.(3分)说明了关中和四川的沟通势在必然;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在结构上也起到了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19.(4分)采用“火焚水激”的方法开山破石,钻孔架木并在其上铺板;修建用时长;创造了多种栈道形制。
20.(2分)D
(三)(12分)
21.(2分)(1)类
(2)祭祀用的牲畜牛羊等
(3)案件
(4)目光短浅
22.(4分)(1)穿的吃的这样一些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2)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消失了。
23.(2分)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担心齐国有埋伏);表现了曹刿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
24.
(2分)政治上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军事上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
25.
(2分)例如:①我们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莽撞行事。②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应建立在仔细观察、周密分析的基础上。
四、作文
(30分)(参考中考评分标准)
400
200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