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19 报任安书(节选)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意气勤勤恳恳
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C.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D.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解析A项,“意气”,古义指情意;今义指志趣和性格。B项,“倜傥”,古今义同,指洒脱,不拘束。C项,“下流”,古义指处于卑贱地位;今义指卑鄙龌龊。D项,“口语”,古义指说了几句话;今义指谈话时使用的语言(区别于书面语)。
答案B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A.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B.太上不辱先
C.若望仆不相师
D.且勇者不必死节
解析B项,“辱”与例句中的“生”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A项,“名”,名词用作动词;C项,“师”,名词用作动词;D项,“死”,动词的为动用法。
答案D
3.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B.思垂空文以自见
C.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D.则仆偿前辱之责
解析A项,“摩”通“磨”;B项,“见”通“现”;D项,“责”通“债”。
答案C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题。
悲夫!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恒克己而复礼,惧志行之无闻。谅才韪而世戾,将逮死而长勤。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何穷达之易惑,信美恶之难分。时悠悠而荡荡,将遂屈而不伸。使公于公者,彼我同兮;私于私者,自相悲兮。天道微哉,吁嗟阔兮;人理显然,相倾夺兮。好生恶死,才之鄙也;好贵夷贱,哲之乱也。炤炤洞达,胸中豁也;昏昏罔觉,内生毒也。我之心矣,哲已能忖;我之言矣,哲已能选。没世无闻,古人惟耻。朝闻夕死,孰云其否。逆顺还周,乍没乍起。无造福先,无触祸始;委之自然,终归一矣!
(节选自司马迁《悲士不遇赋》)
4.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恒克己而复礼 克:约束。
B.信美恶之难分
信:相信。
C.好贵夷贱,哲之乱也
夷:轻视。
D.没世无闻,古人惟耻
闻:闻名。
解析B项,信:确实。
答案B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B.
C.
D.
解析A项,①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②结构助词,的。B项,①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连词,表转折。C项,都是连词,表转折,却。D项,①连词,虽然;②连词,即使。
答案C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司马迁“悲”的内容的一组是( )
①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
②恒克己而复礼,惧志行之无闻
③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
④使公于公者,彼我同兮;私于私者,自相悲兮
⑤人理显然,相倾夺兮
⑥我之心矣,哲已能忖;我之言矣,哲已能选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⑤⑥
解析②写自己加强修养;④写自己胸怀爱国之志;⑥写自己内心的渴望。
答案A
7.下列陈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篇赋的抒情叙事都从个人的角度出发,从内容看,应该是司马迁受刑之后的作品。
B.这篇赋既包含着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感慨,又流露出作者特有的衷曲,传达出作者的爱国之志、磊落胸怀和内心的渴望。
C.全文围绕“悲”字展开,最后以“委之自然,终归一矣”的悲叹结束,表达出作者对社会无能为力,决定退隐山林的消极情绪。
D.本文虽然是一篇短赋,却写得颇具特色,在大量的反复铺陈和排比对偶中,显示出句式的规整与节奏的变化。
解析C项,表述有误,全篇表达的是坚持理想的执着情怀。
答案C
参考译文我悲叹士人的生不逢时,自愧顾盼身影孤独无依。我时常约束自己,使言行合于礼法,唯恐志向与行为默默无闻。我自信才质很高而世情不正,就算到了死都永远辛勤。虽然有形象却不能彰显,空有才能却不能展示。为什么困厄与通达容易使人迷惑,美与恶确实很难辨清。时光悠长而没有穷尽,我将只能屈而不能伸。让那些公心为国的人,都和我相同啊,私心为自己的人,自己去悲哀吧!天道精微啊,又那么疏阔;人间事理显而易见,只有互相倾轧和争夺。贪生怕死,是品质的卑贱;爱贵轻贫,是智虑的混乱。明白透彻,是胸中豁达开朗;糊涂迷乱,是内心生了毒害。我的心意,明智的人已经能够猜想到;我的言论,明智的人已经能够接纳。终身默默无闻,古人当作羞耻。早晨知道了真理晚上就死去,谁能说他运气不好呢 逆与顺循环往复,忽而没落忽而兴起。没有人事先就造下洪福,也没有人起始就遇到大祸;委身于自然,最终还是归为一体啊!
三、语言运用
8.根据要求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六个关键词(可以是短语)。
由于司马迁认识到了,历史终归是“人”的历史,不是“天”的意志史,于是以“绍圣《春秋》”为使命的司马迁抛弃了孔子既定的历史纪年法——编年体,而改用纪传体。这次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观念问题。他对那冰冷的历史巨轮投以轻蔑的一哂,然后满怀慈悲地去关心轮子下的那些泣血的生灵,从而,我们看到,一代一代的人物以及他们对历史必然性的反抗,对自身命运的体认,构成了《史记》的主色调。史学成了人学,必然性成了戏剧性,逻辑的链条崩溃了,生命的热血喷涌而出……
(1)历史纪年法的史学观:
(2)人学的史学观:
解析抓住“冰冷的历史”“历史必然性”“满怀慈悲”“必然性成了戏剧性,逻辑的链条崩溃了,生命的热血喷涌而出”等重点词句作答。
参考答案(1)冰冷 必然性(或“历史必然性”) 逻辑
(2)慈悲 戏剧性 生灵(或“命运”或“生命的热血”)
9.(2015·课标全国高考Ⅱ)下面是联合国发行的“联合我们的力量”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字。
(导学号50780042)
解析要明确图像中的构成要素,然后看它们被赋予的意义;要把图像与标题联系起来,“联合”“力量”与图像中的“鸽子”(和平)、组成鸽子的“旗子”(联合)和鸽子口中的橄榄枝都要联系起来考虑。
答案示例图形由橄榄枝和多面旗帜组成,这些旗帜又巧妙地构成一只飞翔的鸽子。旗帜代表不同国家,鸽子代表和平,飞鸽衔着橄榄枝,强化了和平寓意,整个图形表示各国应齐心协力、维护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