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小测
一、积累运用
1请选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 )
A.难堪 戡乱 勘误 湛清
B.淳熙
谆谆
醇厚
鹌鹑
C.怆然
创伤
苍茫
踉跄
D.海寇
豆蔻
冠冕
冠军
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昨夜东风(春风) 雕栏玉砌(台阶)
B.自度此曲(创制) 伯仲之间(兄弟)
C.荠麦弥望(远望) 难赋深情(陈述,陈说)
D.淮左名都(都市) 予怀怆然(悲伤的样子)
3同“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一项是…( )
情趣是感受来的,起于自我的,可经历而不可描绘的;意象是观照得来的,起于外物的,有形象可描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情趣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意象则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情趣如自我容貌,意象则为对镜自照。
B.情趣是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意象则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情趣如自我容貌,意象则为对镜自照。
C.情趣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意象则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情趣如对镜自照,意象则为自我容貌。
D.情趣是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意象则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情趣如对镜自照,意象则为自我容貌。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扬州慢》一词,完成5~8题。
扬州慢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5请赏析“清角吹寒”中“寒”字的妙处。
6小序中的“《黍离》之悲”怎样理解?
7这首词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结尾,有何作用?
8用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是这首词的特色之一。请简要赏析。
(二)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9~11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9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
10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11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三、表达交流
12依照上下句的内容及句式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句子。
思念使诗圣叹“月是故乡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念使边塞诗人老态龙钟东望故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泪千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面的四句诗包含着一前一后两个场景相似、相互映照的画面,请根据对第一个画面内容的描述续写第二个画面。
要求:想像合理,不超过40字。
题都城南庄
崔 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第一个画面:去年今日,诗人和伫立在桃树下光彩照人的少女不期而遇,少女凝睇含笑,诗人目注神驰。
第二个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解析:A项,“堪、戡、勘”都读“kān”,“湛”读“zhàn”;B项,“淳、醇、鹑”都读“chún”,“谆”读“zhūn
”;C项,读音依次为“chuàng、chuāng、cāng、qiàng”;D项,读音依次为“kòu、kòu、guān、guàn”。
答案:C
2解析:C项,“弥望”的意思是“满眼”。
答案:C
3解析:“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手法。A、D两项用的是比喻,C项用的是对偶,只有B项是借代。
答案:B
4解析:“情趣是感受来的”“不可描绘的”,就“如自我容貌”,可以感受,但自己不借镜子是看不见的,由此可以排除C、D两项;“意象是观照得来的”,所谓“观照”,是指审视,应该是“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由此可以排除B项。
答案:A
5解析:结合写作背景,联系“吹”字理解。
参考答案:“寒”字写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联系在一起,把产生寒的自然方面的原因抽去,突出人为的感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散布在这座空城里。听觉所闻是清角悲吟,触觉所感是寒气逼人。
6解析:要了解“黍离”一词的典故。《黍离》,《诗经·王风》篇名,为悼惜周室衰微而作。首句为“彼黍离离”,故诗的题目为《黍离》。据说周平王东迁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见宗庙毁坏,尽为禾黍,彷徨不忍离去,就作了此诗,后以“黍离”表示故国之思。
参考答案:是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之情。
7解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想那桥边的红芍药花年年开放,可曾知道为谁开放为谁生!言下之意是,芍药花虽好,如今却已无人欣赏,或无心欣赏了。
参考答案:结句以委婉的手法抒情,感慨花开依旧,人事全非。这里用昔日繁华的痕迹,来增强物是人非、山河变异的悲伤感情。词情跌宕浓烈,增加了艺术感染力。问得陡峭,问得奇特,无理而有情。
8解析:结合具体语境作答。
参考答案:上片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来反衬今日的一片荒凉景象——“尽荠麦青青”。下片以昔日的“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等风流繁华,来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对景难排和深情难赋。以昔时“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乐章,反衬今日“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景。总之,写昔日之繁华,正是为了表现今日之萧条。
9解析:“橘柚香”具有时令特征,代表秋天。
参考答案:(1)橘柚香。(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0解析:既为送别诗,又点出“别”,当有惜别之意,此为第一层。又因“醉”字,可推出“愁”情,即借酒消愁,此为第二层。“江风引雨”为景语,起烘托此刻悲凉心境的作用,此为第三层。
参考答案: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11解析:根据诗句内容和“代为之思”一句可知表达技巧为想像,然后结合情感分析将想像的内容具体化;“其情更远”意为将情感表达得更为深切,意思对即可。
参考答案: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像拓展意境,使主
客双方惜别的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12解析:填写的句子应和思念有关,出现的人物应是诗人或词人。填写的句子应有和上句对应的诗句或词句。
参考答案:思念使女词人感“人比黄花瘦” 思念使爱国诗人“铁马冰河入梦来” 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杨柳岸晓风残月
13解析:写出时间、人物、事件。
参考答案:如今,春光依然烂漫,桃花依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可少女却杳无踪迹,诗人满脸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