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4课《莫高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会用“有……有……有……还有……”造句。2.过程与方法:以同学的自读自悟为主,充分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让同学参与自主互动式课堂教学流程,体验有效学习。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资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学会随文识字同,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第二至三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的正确发音和规范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理清层次,感知文章结构。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解题: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无数灿烂的艺术瑰宝吸引着中外游人。其中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河南省的龙门石窟、山西省的云岗石窟,被誉为我国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在我国的西北部,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尊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莫高窟),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21教育网
2.多媒体播放有关莫高窟的音像资料。教师简单介绍:在鸣沙山壁上密密层层地凿了近500个洞窟,每个洞窟都有彩塑的佛像和艳丽多姿的壁画。
3.引发学生思考:欣赏了莫高窟,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畅谈感受)教师相机小结并过渡。
二、初读课文,探究初成。
(一)自主识字,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勾画出本课不认识的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词,试着把课文读通顺。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思考:
(1)这篇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彩塑、壁画)
(2)作者是怎样评价莫高窟的?(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1cnjy.com
(二)师生互动,检查情况。
1.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的词语。认读词语,师生正音,提示学生注意音难字难和形难字。
2.指名朗读课文,要求:正确、通顺、流利。师生评议。
3.对于思考题你有什么见解?组内交流,指名学生汇报交流情况(师相机概括:明珠 艺术宝库
智慧结晶)2·1·c·n·j·y
(三)略读一、四段,感知文章结构。
1.齐读第一自然段,画出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读中心句并思考:你认为这一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再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还读懂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多媒体展示“莫高窟”图片,图文对照,想象莫高窟的全貌。)www-2-1-cnjy-com
3.默读第一自然段用“·”标出最能体现莫高窟地理位置的词。
4.让学生思考、讨论文章结构,给课文分段。老师相机补充。
(1)提问:课文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为一段?
(2)学生标出分成的三段。
三、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书写文中的生字、词语。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我会拼,我会写。
zūn
jìnɡ
cǎi
sù
miáo
huì
xǔ
xǔ
rú
shēng
(
)
(
)
(
)
(
)
xiōnɡ
měnɡ
fēng
wō
xiáng
xì
zé
zé
zàn
tàn
(
)
(
)
(
)
(
)
2.照样子写词语。
(1)翩翩起舞(AABC)
(2)威风凛凛
(ABCC)
3.读课文,填词语。
(
)的彩塑
(
)的菩萨
(
)的力士
(
)的壁画
(
)的卧佛
(
)的宝库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尊敬
彩塑
描绘
栩栩如生
凶猛
蜂窝
详细
啧啧赞叹
2.(1)步步为营、比比皆是、楚楚动人、津津有味、依依不舍、娓娓道来、洋洋得意、熊熊大火、昏昏欲睡、斤斤计较、
炯炯有神、井井有条、津津乐道
(2)C长夜漫漫、得意洋洋、大名鼎鼎、大腹便便、风尘仆仆、风度翩翩、果实累累、顾虑重重、含情脉脉、虎视眈眈、饥肠辘辘、两手空空、目光炯炯、怒气冲冲、气喘吁吁、人才济济、人海茫茫、神采奕奕、生机勃勃、书声琅琅、
3.栩栩如生
宏伟瑰丽
慈眉善目
神态安详
强壮勇猛
举世闻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二、三段。
2.理解课文第2-3自然段内容,凭借课文中的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2-1-c-n-j-y
3.感受艺术的美妙,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书写生字,学生之间互评。
2.指名分节合作朗读。
2.你读懂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
二、品读欣赏,质疑深探。
1.交流:同学们,刚才你们在录象上看到了莫高窟洞窟内有哪些景物?(彩塑、壁画),这些景物的确令人赞叹不已。有一位作家观赏了莫高窟以后,就把他所看到的用笔记录了下来,那么,这位作家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呢?(指名分读第二、三、四自然段)21
cnjy
com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画出来。(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
(2)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彩塑的?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出处:21教育名师】
(3)学生交流质疑,教师相机点拨。
①多媒体出示彩塑图片,引导学生浏览各种神态的彩塑,想像彩塑不同的样子,理解“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神态安详”“神态各异”“啧啧赞叹”等词。【版权所有:21教育】
②课文是如何描述菩萨、力士的呢?(抓住主要特点:侧重神态描写)
③15米多长?读时应突出“15”这个数字。课文是如何描述这尊卧佛的神态的?(抓住主要特点:数字、神态)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④“神态各异”说明了什么?
⑤面对这一尊尊色彩之绚丽,气魄之宏伟的彩塑,游人在观光时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莫高窟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1
cnjy
com
(4)怎样朗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彩塑的样子?(结合评价,指导朗读:重读描写神态的词语)
(5)多媒体出示第二自然段按原文填空练习题:莫高窟保存着(
)尊彩塑。有(
)的菩萨,有(
)的天王,还有(
)的力士。一尊卧佛长达(
)米,侧身卧着,眼睛微闭,(
)。看到这一尊尊(
)的彩塑,游人无不(
)。
引导学生练习按原文口头填空,指导学生背诵。
(6)小结学法:读课文画出中心句——读课文质疑,讨论——朗读体会直至背诵
3.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说说学习第二自然段时采用了怎样的方法?
(2)根据学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莫高窟不仅有栩栩如生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让我们走进壁画长廊,去欣赏欣赏吧!
(3)讨论交流自学效果。(先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再以小组的形式发表、交流讨论的结果。)
①这一自然段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莫高窟不仅有栩栩如生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过渡句:连接上文,引起下文。)结合图文,理解“栩栩如生”和“宏伟瑰丽”的意思。
②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壁画宏伟瑰丽?(莫高窟不仅有栩栩如生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
(4)投影重点句子,同学朗读感悟。
①“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多媒体出示有关图片。引导学生对照对照图片读句子,理解这句话的内容。这句话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介绍了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是用什么句式来表达的?(排比)
引导学生用“有……有……有……还有……”的排比句式仿说句子。
图文对照,朗读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
②“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多媒体展示有关图片。引导学生对照对照图片读句子,理解这句话的内容。体会这段话的表达手法。(排比)
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排比句式仿说句子。
引导学生把“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改为“有……有……有……有……有……”的句式。(壁画上的飞天,有臂挎花篮,采摘鲜花的;有怀抱琵琶,轻拨银弦的;有倒悬身子,自天而降的;有彩带飘拂,漫天遨游的;有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的……)
图文对照,朗读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
(5)多媒体出示第三自然段按原文填空练习题:莫高窟不仅有(
)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
)的壁画。壁画的内容(
),有记录(
)的,有描绘(
)的,有反映(
)的,还有描摹(
)的。其中最(
)的,是那成百上千的(
)。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
);有的怀抱琵琶,(
);有的倒悬身子,(
);有的彩带飘拂,(
);有的舒展双臂,(
)……
引导学生练习按原文口头填空,指导学生背诵。
4.学习第4自然段。
(1)多媒体出示“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介绍敦煌文化,理解“举世闻名”。
(3)由“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引导学生去联想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高超的智慧,理解“结晶”的意思。
(4)指导朗读。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5)这个自然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中心句:概括全文,点明中心。)
5.感情读文,感悟中心。
(1)用“
”画出你认为美的句子,用“
”勾画出好的词,用“
”标出精彩的段,自己反复读一读,体会体会。
(2)莫高窟,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莫高窟,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莫高窟,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些,你感悟到了吗?把你的感悟讲给大家听听。
三、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1.导言激励:同学们,刚才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欣赏了闻名世界、光辉灿烂的敦煌莫高窟,看到了洞窟中那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它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假如你是莫高窟的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游客介绍?www.21-cn-jy.com
2.学生练习,小组展示,互相评议。
四、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将课文改写成导游词,说给家人、同学听。
2.有兴趣的同学继续上网阅读、欣赏有关莫高窟的图文资料。
3.小练笔:请回忆一下课间操场上的情景,把下面的一段话补充完整,尽量写得精彩些。
下课了,同学们像小鸟似的飞出了教室,奔向操场快乐地玩耍起来。他们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那一刻,操场就是同学们的乐园。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慈(
)善(
)
威风(
)
强壮(
)
神态(
)
神态(
)
啧啧(
)
栩栩(
)
宏伟(
)
丰富(
)
引人(
)
成百(
)
(
)起舞
举世(
)
2.仿写句子。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3.想一想,写一写。
(1)不仅……还……
(2)有的……有的……有的
4.课文直通车。
(1)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有(
)的菩萨,有(
)的天王,还有(
)的力士。一尊卧佛长达15米,侧身卧着,眼睛微闭,(
)。看到这一尊尊(
)的彩塑,游人无不(
)。
(2)莫高窟不仅有(
)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
)的壁画。
(3)壁画的内容(
),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
)的。其中最(
)的,是那(
)的飞天壁画。壁画上的飞天,有的(
),采摘鲜花;有的(
),轻拨银弦;有的(
),自天而降;有的(
),漫天遨游;有的(
),翩翩起舞……21·世纪
教育网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慈眉善目
威风凛凛
强壮勇猛
神态安详
神态各异
啧啧赞叹
栩栩如生
宏伟瑰丽
丰富多彩
引人注目
成百上千
翩翩起舞
举世闻名
2.中国是屹立在世界东方的雄鸡。
3.想一想,写一写。
(1)不仅……还……黄昏时分,天空不仅刮起了大风,还下起了倾盆大雨。
(2)有的……有的……有的……下课了,操场上有的同学跑步,有的同学跳绳,有的同学猜谜语,真是热闹极了。
4.课文直通车。
(1)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一尊卧佛长达15米,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神态各异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莫高窟不仅有栩栩如生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3)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板书设计】
简介所处的位置和环境
艺术宝库
莫高窟
彩塑——神态各异
劳动人民
壁画——宏伟瑰丽
智慧结晶
【课后反思】
《春的消息》教学反思
《莫高窟》是西师大版语文教材第六册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它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全文共四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第一段:(1)写莫高窟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概貌。第二段:介绍莫高窟的彩塑、壁画。第三段: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作者以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来架构这篇文章,脉络非常清晰,并且在介绍彩塑、壁画时,结构也大致相似都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结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及点面结合写出所介绍事物的特点,,并采用大量的排比句,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利于学生诵读。本文是学生学习列提纲和背诵积累最好的范本。
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第一步:在教学中,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学习,相互间取长补短,共同探讨,从而更好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积累了好的阅读方法。这种新颖的学习方法,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我搜集了大量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莫高窟地理位置图等,制成多媒体课件,通过观赏使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有的……有的……还有的……”【来源:21cnj
y.co
m】
第三步:加强词、句的训练,说话的训练。如:学生通过欣赏彩塑,亲眼所见彩塑的不同神态和不同个性,仿照书上“有……有……还有……”的句式,说说这些彩塑还有哪些不同的神态和个性。学生通过欣赏壁画,亲眼所见形态各异的壁画,仿照书上“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说说这些彩塑还有哪些不同的神态和个性。
第四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如: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浮,漫天傲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指名声情并茂地朗读,其余学生闭上眼进行想像。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这些优美的句子,深刻地记在脑海里,进行背诵练习。
存在问题: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学习了课文内容,但学习得还不够深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原因在于:整堂课的设计老师牵的多放的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语言文字的工具性体现得不够。课堂上的朗读激发不起他们的朗读激情,学生读得比较乏味。在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时,好多学生站起来仅仅是说了一句话,老师也就满足了,而没有引导学生用一段话来表达自己要说明的问题。尤其是教学过程中两个想象片段的训练,没有落实到位。不由自主地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
今后改进的方案:让同学与文本对话,是新课程实验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同学的个性得到充沛的张扬,让他们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身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对话让同学走进文本,让文本进入同学心里,从而进行直接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让阅读教学变成一个双向的对话交互过程。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