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责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4责任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31 21:0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34课《责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运用有效的识字方法,选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膛、恕”等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宽恕、欣慰、感触”等词语。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父亲让小里根“对自身的行为负责”的目的。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旁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犯了错要有勇气承担责任,懂得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引导同学增强对自身的行为负责、勇于承当责任的意识。
重点难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旁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犯了错要有勇气承担责任,懂得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引导同学增强对自身的行为负责、勇于承当责任的意识。
理解父亲让小里根“对自身的行为负责”的目的(即理解小里根父亲的做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生字,学习用硬笔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学会“膛、恕”等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宽恕、欣慰、感触”等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清文章的线索。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读名言:“用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2.谈话揭题:同学们,谁来说说什么是责任?板书课题:责任。齐读课题。   
3.谈话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责任》,相信大家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对“责任”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并知道应该怎样来要求自己成为一位有责任感的人。21·cn·jy·com
二、诵读课文,初步探究。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遇到生字,用你自身最喜欢的方法记住它的读音,字形,再往下读。2·1·c·n·j·y
2.多媒体出示文中的生字词语,指名读,领读,齐读。
3.同学分成学习小组,结合旁批自学课文,然后小组交流不理解的问题。在这件事发生的过程中,小男孩的情感经历了三次变化,默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情感变化的词语。【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全班交流,评出有价值的问题。
如:为什么说“一个能为自身过失负责的人,将来是会有出息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父亲为什么要让小男孩对自身的过失负责等。www-2-1-cnjy-com
5.小组讨论:这篇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全班交流,归纳各自然段段意。)
6.再读课文给同桌听,读完讨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本文的责任体现在哪里?
三、教师小结,朗读全文,结合交流深入体会。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照样子写词语。
(1)怒气冲冲:
(2)一五一十:
2.找出描写小男孩踢足球的句子。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灵活(

宽恕(

原谅(

欣喜(

4.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下面的词语。
(1)热火朝天:
(2)怒气冲冲:
(3)一五一十: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照样子写词语。
(1)怒气冲冲:波光鳞鳞
白雪皑皑
大名鼎鼎
得意洋洋
风尘仆仆
含情脉脉
虎视眈眈
饥肠辘辘
两手空空
来势汹汹
路远迢迢
泪眼汪汪
人才济济
热气腾腾
(2)一五一十:四分五裂
十全十美
三教九流
三番五次
一心一意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四通八达
五光十色
五颜六色
七零八落
七上八下
五花八门
2.找出描写小男孩踢足球的句子:一天,一个11岁的小男孩,正与同伴们热火朝天地踢足球。他动作灵活,飞起一脚,秋似出膛的炮弹射出场外。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灵活(灵敏)
宽恕(饶恕)
原谅(谅解)
欣喜(欣慰)
4.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下面的词语。
(1)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2)怒气冲冲:形容愤怒得气呼呼的样子。
(3)一五一十: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比喻叙述从头到尾,源源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旁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听写文中的词语。
2.指名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自由朗读课文。
二、品读欣赏,质疑再探。
(一)精读课文,批读理解。
1.理解词句,了解起因。
1.多媒体出示句子:通过自身的劳动来承当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教师谈话过渡:这是曾连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在回忆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时,深有感触地说的一句话    
2.让同学朗读这句话,师问:过失是什么意思?谁能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小男孩的过失是什么?请找出相应的段落。(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文中指里根和小朋友踢足球,踢飞的足球击碎了一家窗户的玻璃。21教育网
3.同学自由读第一段,结合旁批,了解故事的起因,体会小男孩的“委屈”。
(1)小男孩儿为什么感到委屈?
①引导同学读课文了解小男孩无意打碎玻璃,承认了错误,他以为应该得到原谅,而老太太不肯原谅,要他赔偿等体会小男孩的委屈。同学在重点词下作符号。(老老实实
宽恕
不肯原谅
索赔
委屈)21
cnjy
com
②互相交流:小男孩认了错就该得到原谅吗?抽读旁批的问题:小男孩已经向老太太认了错,老太太怎么还不原谅他呢?(小组交流体会,教师小结:有的错误并不是认了错就可以得到原谅,还必需为自己的错误付出相应的代价,比方赔偿对方的损失。)【来源:21cnj
y.co
m】
(2)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重读“可是”,加深体会。旁批:记下自身真实的阅读感受。
4.学习第二三段,体会父亲的严厉。
(1)教师导言:小男孩请求老太太的宽恕,老太太不但不原谅他,甚至索赔,小男孩尽管委屈,可他还是向父亲一五一十地报告了实情。同学们,你们能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想象这对父子的对话内容吗?(同桌互练,指名全班扮演,教师评议。)【出处:21教育名师】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旁批阅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思考:
①后来小男孩为什么委屈而为难呢?(自身拿不出钱,父亲有钱不能给。)
②你还从什么地方看出父亲对小男孩很严厉?(严肃、借钱、必需)
③父亲为什么也这样严厉?当儿子面临困难的时候,他只答应把钱借给儿子,这是不是太不近人情了?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严是爱,宽是害。父亲这样做是对儿子的一种严厉的爱,一种深沉的爱。)把你的意见写在旁边的空白处。
(3)师生分角色读第三自然段或同桌练习并抽生扮演男孩与父亲的两次对话。
指导同学读出感情,引导他们联系生活积累,反复练习,读出里根委屈而为难,父亲近似乎不近人情的语气,读出自身的感受。2-1-c-n-j-y
5.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体会里根劳动的艰辛和后来的自豪。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
①里根先是委屈,然后是委屈而为难,后来他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自豪)这变化太大了!其间发生了什么?快速浏览勾画描写小男孩为自身的过失负责的具体句子,体会小男孩为什么感到自豪?(边……边……
不知……不知……
自豪
还钱)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②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小男孩很辛苦?(投影重点句,同学交流体会,并读好这一句:不知洗了多少盘子和碗,不知流了多少汗水,他终于挣足了12.5美元,自豪地把钱交到了父亲手里。)21
cnjy
com
③想象着小男孩打工挣钱的情境读句子,读出他的艰辛,体会出他的自豪。抽读,范读,齐读。
④理解“欣慰”,想一想:付出了辛劳与汗水,换回了骄傲与尊严,面对儿子的所作所为,父亲感到欣慰,父亲是怎样说的?读父亲的话。
⑤现在,你对里根的父亲的这种做法你有什么新的认识?在旁边的空白处写下你真实的感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6.读第五自然段,回归整体,升华对“责任”的认识。
(1)读最后一段,思考:什么叫“深有感触”,里根为何感触?学了本文,说说现在你对“责任”有了什么新的理解和认识。21·世纪
教育网
(2)父亲的用意达到了吗?读最后一段,你从哪些词句中能体会到?(总统、深有感触)读里根的话,理解“过失”“自身的劳动”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7.结合自身的阅读感受,在读中进一步理解课文。
三、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学完课文,说一说“责任”是什么意思?
2.利用提供的词语“打碎、负责、终于、责任”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说说你学了课文有什么感受。你觉得里根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拓展练习:生活或学习中你曾经有过过失吗?当时你是怎样对待的?学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个片段。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按要求从第1自然段中找出两个成语,写下来。
  描写场面的:      描写人物神态的:     
2.体会文章的内容。
 ①文中的父亲之所以“借”给小男孩钱,是因为     
 ②文中“责任”的含义是     
3.分别概括第1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的大意。(4分)
4.朗读第3自然段中父亲说的话,应重读的词语是____和____(2分)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热火朝天
勃然大怒
2.(1)让小男孩明白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2)对自己的过失行为负责
3.第1自然段:小男孩踢足球不小心打碎玻璃,老太太要求赔偿。
 第4自然段:小男孩靠自己的劳动赚取赔偿金。
4.借

【板书设计】
责任






起因





经过




结果






打碎玻璃
——
借钱

——

还钱
【课后反思】
《责任》教学反思
《责任》是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它是一篇写人物事迹的记叙文。本单元所选几篇讲读课文全部为写中外优秀人物事迹的文章,要求通过学习感受他们的伟大精神。《责任》写的是美国前总统里根童年时代的一个故事。童年时的里根在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的玻璃。父亲要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暂时借给他12.5美元赔偿邻居的玻璃,并要求他必须想办法把这15美元还给父亲。小里根靠打工挣了12.5美元,他把钱还给了父亲,得到了父亲的夸奖。许多年后,当了美国总统的里根说,当年这件事使他懂得了做人的责任。文章告诉我们,从小培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意识,长大后才能成为对社会负责的人。21cnjy.com
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第一步: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便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设计出多种学习方法。本篇课文叙事结构清晰,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一关键问题,自学课文、小组讨论,概括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提炼出“打碎玻璃——借钱——还钱”这三个场景。第二课时采用学生自学批注、小组交流探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口语能力、思维能力。丰富的学习方式也提高了学生的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将朗读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自己从读中感受小里根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并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当时的情景在朗读中表现出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顺其自然地认同并产生责任感。
www.21-cn-jy.com
第三步:这节课,我能够很好的把握教材、把握学生,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课文内容,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的训练,突破了教学难点,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三个层面来理解“责任”。
先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小里根的责任是什么。然后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我们每个人所肩负的责任是什么。最后,脱离课文和实际理解到底什么是责任。学生们的心中都有了自己对责任的理解,而且知道了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环境中所承担的具体责任。【版权所有:21教育】
存在的问题:在小练笔环节,生活或学习中你曾经有过过失吗?当时你是怎样对待的?学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个片段。对学生的引导还不到位,应该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心理、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进行细致描写。
今后改进的方案: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今后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多种学习方式并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