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积累与运用(五)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积累与运用(五)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30 14:5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积累与运用(五)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通过读读、比比、想想,体会找近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
2.
通过诵读、理解、背诵,感受汉语词汇的丰富,积累成语。
3.能讲亲人关心、爱护自己的故事,让同学分享自己的幸福。使学生明白:时刻心怀关爱、呵护、善待身边的一切人、事、景、物。4.引导学生找结合自己名字的来历和意义,进一步体会家人对自己的祝福、期望和爱意,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名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5.初步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并养成修改习作的好习惯。6.知道用行动向亲人回报幸福。
重点难点
通过读读、比比、想想,体会找近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通过诵读、理解、背诵,感受汉语词汇的丰富,积累成语。
让学生明白我们生活在爱的世界里,要懂得善待身边的一切人、事、景、物。初步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并养成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运用“换词法”帮助理解句子的内容。
2.让学生感受词汇的丰富。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幻灯片出示课本“温故知新”中的三句话。
2.读句子(可自由读、指名读、对比读、轮读等)。想想带点词语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3.指名分句朗读,交流:把加点的词语换成另外的词语,并试着读换了词语的句子,看是否合适。
4.幻灯片出示课本“温故知新”中的三句话(带有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学生互动,探究带点词语和括号里词语的异同,通过读比较句子与原句意思的异同。
5.说说通过比较发现了什么。(理解词语除了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之外,找近义词也是一种好办法。)
6.补充练习:给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1)我的幼稚(
)心灵中充满了与大人不同的想法(

(2)它们排成一长串,沉默(
)地站着,等候(
)人们的安排。
(3)
我仿佛(
)又听见
悦耳(
)的驼铃声。
(4)我是多么想念(
)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参考答案:
(1)我的幼稚(幼小)心灵中充满了与大人不同的想法(心思)
(2)它们排成一长串,沉默(默默)地站着,等候(等待)人们的安排。
(3)
我仿佛(好像)又听见
悦耳(动听)的驼铃声。
(4)我是多么想念(怀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二、语海拾贝
1.多媒体出示课本“语海拾贝”中的成语。学生自由读读词语,看看能发现什么。
2.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3.指名读、齐读、同桌互读、师生读等方式熟记。
4.全班齐读不同含义的成语。
5.
反馈练习:教师说条件,学生答成语。
4.拓展。想想类似的词语交流交流。
5.教师抽读。互动学习,讨论构词特点,讨论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见多识广: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无边无际: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千军万马: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
人才济济: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五彩缤纷:表示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
博览群书: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形容学识渊博。
座无虚席: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滔滔不绝:形容流水不断。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6.熟读词语,积累。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一个词语,使句子的意思保持不变。
(1)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2)地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3)千岛湖的森林长势茂密。


(4)我迷失了方向,什么也看不清楚。


(5)这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工湖。


(6)我们这个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2.再写个类似的词语。
见识多——见多识广(

兵马多——千军万马(

人才多——人才济济(

色彩多——五彩缤纷(

读书多——博览群书(

观众多——座无虚席(

话语多——滔滔不绝(

贵宾多——高朋满座(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一个词语,使句子的意思保持不变。
(1)微小
(2)大方
(3)茂盛
(4)清晰
(5)庞大
(6)简单
2.再写个类似的词语。
见识多——见多识广(
博学多闻)
兵马多——千军万马(万马奔腾)
人才多——人才济济(人才辈出)
色彩多——五彩缤纷(色彩斑斓)
读书多——博览群书(博学多才)
观众多——座无虚席(座无空席)
话语多——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贵宾多——高朋满座(宾客盈门)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让学生感受词汇的丰富。
2.理解爱的多种表现形式。
3.让学生明白我们生活在爱的世界里,要懂得善待身边的一切人、事、景、物。
【教学过程

一、学习开心一刻
1.自由阅读短文《图省事》,小组内学生互相交流:该对小明说点什么。
2.小组派代表汇报,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示:我们为什么在对话时不能图省事?应该怎样停顿?
3.同位练习对话,纠正笑话中的错误对话。
4.师生交流。
二、学习自主阅读园地
1.教师导言:爱有许多种表现形式,爱父母是爱,爱老师是爱,爱同学是爱,爱祖国是爱,爱士兵是爱,爱小蝴蝶、爱鲜花也都是爱。自由朗读“自主学习园地”中的这个小故事,一边听,一边想象,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师感情地朗读《将军与士兵》,从教师的朗诵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4.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个故事。
6.把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听。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巧加标点,趣味故事。
据说徐渭因家穷,没米下锅的时候,就跑到亲戚朋友家里去,赖着不走,依人生活。有一次,适逢春雨绵绵,他所寄食的那户人家十分厌烦。有一天,主人看到徐渭上厕所去了,就在壁上题上一行字,委婉地下了逐客令。那行字是这样的:“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徐渭回来,看到那行字,自然心头明白,但是他不仅不走,还笑嘻嘻道:“既然你这样盛情留我,我就再住下去吧!”说着,提起笔来,给这行字作了圈点: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 留。”
请你为“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加上不同的标点,表达不同的意思。
2.为下面的句子加上不同的标点,表达不同的意思。
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下雨天留客 天留人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 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 留人 不留!
下雨天留客 天!留人不留 !
2.答案: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21cnjy.com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讲亲人关心、爱护自己的故事,让同学分享自己的幸福。使学生明白:时刻心怀关爱、呵护、善待身边的一切人、事、景、物。21·cn·jy·com
2.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交流感受到的父母之爱及对父母之爱的回报,注意用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3.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知道用行动回报亲人的爱。
4.培养学生交际时的兴趣,在口语交际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耐心倾听、文明建议的习惯。
5.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口语表达的自信心,让学生畅所欲言,广开言路。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感受亲人的爱
一、看图谈话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歌,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播放视频《我的好妈妈》)歌曲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生回答,)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爱她的妈妈呀,爸爸妈妈把我们抚养长大多辛苦、多不容易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本第五单元口语交际:感受亲人的爱。这节课就让我们把自己感受到的爱表达出来,与老师交流、分享。www.21-cn-jy.com
2.课件出示几幅体现家庭幸福的画面,看后,请学生来说说画面,并且要用上幸福两个字。
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画面,并且要用上“幸福”两个字。
二、谈谈幸福
1.教师导言:是呀,从呱呱坠地到现在,我们的每一次跌跤,每一次啼哭,每一次成长都得到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许多亲人的爱,我们的生活是那样甜蜜、幸福,正如我们刚才看到的画面那样。你脑中肯定有更多这样的画面。2·1·c·n·j·y
2.当你过生日时、生病时、取得进步时、学习上有困难时……你的父母和其他亲人会怎么做?鼓励学生用一句话说说亲人对自己的爱。(预设:①我的妈妈每天送我上学。②我想吃什么,爸爸妈妈就给我买什么。③每天晚上妈妈都会很认真地帮我检查作业。④妈妈很早起床煮早餐给我吃。⑤我爸爸一到节假日就带我去玩。⑥生病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细心地照顾我。⑦晚上睡觉的时候,我踢被子,爸爸妈妈都会给我盖被子。⑧每次我过生日,爸爸妈妈总会送礼物给我。⑨我忘记带东西回学校,妈妈给我送过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分小组自由讨论,向小组中的成员介绍一下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并谈一谈他们给你留下深刻记忆的一些事。21·世纪
教育网
引导:父母背我去医院;
父母帮助我克服了学习上的难关;
父母和我一起做了一件好事,很开心;
……
(1)先给同桌讲自己的幸福故事。
(2)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和推选,指定两名小记者,由小记者来组织,对同学们进行采访和提问。点名,学生交流自己在和父母相处的过程中遇到的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小记者对这位同学进行访问,提出一些问题,该学生解答记者的提问。这一环节中教师尽量退出课堂,把主动权让给学生,但指导和组织的工作还是要落实,相机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向。小记者采访5-7个学生之后,教师请两位小记者做总结报道,谈谈自己的见解和看法。www-2-1-cnjy-com
3.在分享了幸福的故事后,让我们用一首歌曲来表达对亲人的感激吧!歌曲《我的好妈妈》,全班跟唱。
三、付出关爱
同学们,爸爸妈妈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有句话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爸爸妈妈所给予我们的绝不仅仅是“滴水之恩”我们应该怎样报答他们。
2-1-c-n-j-y
1.出示图片:《游子吟》的情境图。
老师:关于父母对儿女的感情,也是从古至今人们歌咏的主题,这首《游子吟》不仅赞颂了伟大的母爱,也表达了子女对父母的热爱、感激之情。配乐朗诵《游子吟》。
21教育网
2.交流体会。
3.教师小结:小草尚且要报答照耀过它的春天的阳光,那么我们做子女的又该怎样报答给予了我们生命和无限关爱的父母呢?21
cnjy
com
4.此时此刻你想跟你们的父母说些什么?(同桌交流想对父母说的的心里话。)
5.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感激父母的话语,老师我也被深深地打动了,但是我们不能光说不做,我们还要把自己说的话落到实处。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父亲节,你是否想为自己给操劳了一生的父母亲送上一份惊喜?【来源:21cnj
y.co
m】
6.学生在组内自由运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教师相机作指导。(在母亲节里,你怎样准备礼物呢?是为妈妈唱一首歌,还是为妈妈买一束鲜花?是亲手制作一张精美的贺卡,还是为劳累的妈妈做一件事?或者是一张获奖证书、优异的成绩单?)
【出处:21教育名师】
7.同学们分小组交流,练习互评。(小组开始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8.小组学生推选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四、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交流了父母对我们的爱,感受到了父母对我们的爱,也知道了要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同时还学会了口语交际的三个要求。那就是别人说话时,我们要做到:认真倾听,自己说话时要表达清楚,还要自然大方。
五、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作一次交流,一起回忆往事,感受亲情,把你刚才讲的心里话告诉爸爸妈妈。并为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自己名字的来历,能够把自己名字的来历写清楚,结合自己名字的来历和意义,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名字。【版权所有:21教育】
2.体会家人对自己的关心、祝福、期望和爱意,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感激。
3.习作要把经过写清楚,写出真情实感。
4.初步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并养成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结合教材,激发交流。
(1)我们学过的课文都是哪些作家写的?说说他们的名字。
(2)你知道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那些人物?说说他们的名字。
(3)你还知道哪些人的名字?
(4)这些人的名字当中,你知道谁的名字的来历。
2.结合姓名,深入交流
(1)现在把你们自己的名字写在卡纸上,想一想,应该怎样写,才能让老师或别人对你的名字印象深刻。
(2)学生写自己的名字,教师适时指导、鼓励学生把字写好。
(3)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把自己的名字写好了。下面,先向你的好朋友介绍自己名字的来历。(教师用课件引导学生有条理地介绍自己名字的来历:①你的名字叫什么?②你的名字是谁起的?③他们为什么要给你起这个名字?你的名字有什么意义?④给你起这个名字的家人对你有什么期望?你想对他们说什么?)21
cnjy
com
(4)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名字的来历,教师提示学生要认真倾听。
(5)学生认为自己的好朋友谁的名字有意义,把他(她)的名字介绍给大家。(教师把学生介绍的名字贴在黑板上)
二、激发习作兴趣
1.教师谈话:同学们,听了你们的介绍,然我深深感受到了你们的家人对你们深深的期望和爱意,你们名字的故事让老师感动不已。如果把你们让人感动的名字故事写成作文,就能让读者也分享家人对你的关心、祝福、期望和爱意,分享你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2.启发学生给自己的作文拟订和诗的题目,如:有趣的名字、有意思的名字、爱的名字……
三、学生自主习作,教师巡视相机个别指导。
四、写完的同学相互交流自己的习作。
五、评议修改。
1.教师根据巡视情况总评本次习作的情况。
2.课件出示本次习作中比较优秀的作品或优秀的句段,请同学们阅读欣赏,找出哪些地方写得情真意切,富有趣味,哪些地方尚存不足,需要修改。
3.出示本次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的句子,片断,学生交流提出修改建议或进行修改。
五、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1.根据交流情况修改自己的习作。
2.把修改满意的习作工整地誊写在作文本上,也可以一边誊抄一边修改。
【板书设计】
         温故知新:找近义词理解词义
         
语海拾贝:语言优美
积累与运用(五) 
开心一刻:言简意赅
         
口语交际:感受春天
         
习作百花园:表达真情
         
自主阅读:春的美丽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