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4课
《一幅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课文内容,并弄清作者的观察顺序。3.情感态度价值观:想象画中美景,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积累优美的词句和喜欢的段落。
重点难点
感受、品悟、积累优美的语言,弄清作者观察顺序。引导同学想象画中的美景,掌握并能运用课文观察方法练习习作。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优美的轻音乐或挂图。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投影激趣:投影展示文中的插图,启发学生认真观察,看见这样一幅画,你们想说些什么?(小组自由交流,代表发言。)【版权所有:21教育】
2.导入新课: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也很感人。你们知道吗?一位小朋友最喜欢这幅油画了,他不但像你们一样认真地欣赏了这幅画,而且还写了一篇结构严谨、语言清新优美的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一幅画》(板书课题《一幅画》)。欣赏着这幅优美的画,看着这个简单的题目,你最想知道些什么?(鼓励学生质疑)教师归纳,提炼出主要的有价值的问题。(可以把多个类似问题进行合并)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边学习课文,一边随作者走进这幅令人陶醉的画卷中,和作者一起欣赏这幅画。21
cnjy
com
二、初读课文,探究初成。
1.多媒体出示自学要求和提示。
(1)阅读课文,借助拼音学会文中的生字,注意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也可以通过查字典来理解。
(2)这幅画中画了些什么?边读课文边用铅笔勾画出文中描写的画中景物。
(3)多读几遍,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作者最喜欢这一幅画的原因是什么?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1)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
(2)与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同学间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
(3)如果你有不明白或有疑问的地方,向同桌请教,寻求他的帮助。记下解决不了的问题。
(3)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巡回观察,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可以参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21教育网
三、品读欣赏,质疑再探。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听听他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出现了问题,需要帮助。(师生评议:以赞扬和鼓励为主。)【来源:21cnj
y.co
m】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陶醉、摇曳、悦耳、奇形怪状”等词语。
3.图文对照,相互结合。
(1)指名多人说说课文的哪些段落写了这幅画的主要内容,都写了些什么?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学生先汇报,教师评议并小结。
①课文的第2~7自然段写了这幅画的内容。
②作者在第2~4自然段段中描写了蔚蓝的天空——昂首挺胸的大山——苍翠茂盛的树海——一望无际的草地——色彩鲜艳的野花——一排排小木屋等景物,其中侧重描写了绿树。【出处:21教育名师】
③在第5~7自然段中抓住清澈的小溪——欢快的溪水——两旁摇曳的野花——笔直的石铺小路——奇形怪状的石头等进行描写,其中抓住了小溪流动的状态的描写,写出了自己的联想。
④品读重点语段。
“画面上,蔚蓝的天空下,一座座大山昂首挺胸。山上的树显得那么葱茏,那么茂盛,一棵挨着一棵,密密层层,整个山野好像一片绿海。在这片绿海的后面坐落着高大的雪山,山顶覆盖着千年不化的积雪。”学生练习感情朗读,相互交流。教师小结:
这段话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山的高大挺拔。用比喻的手法,把山野比作绿海,突出了树的葱茏茂盛。在写作顺序上,从上到下地写出了天空、大山、绿树的特点。有详有略,详细描写了树的苍翠茂盛。
四、深入探究,积累实践。
1.谈话过渡:通过你们的自主学习,已经知道课文写了清澈的小溪——欢快的溪水——两旁摇曳的野花——笔直的石铺小路——奇形怪状的石头。画面上的景色很美,作者写的文章更美。请同学们试着读出文章的美。
2.提出朗读要求:希望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多媒体播放轻松悠扬的音乐,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7自然段。
3.延伸交流,体会写法。
(1)课文2~7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弄清楚作者的写作顺序,并且一边欣赏,一边发挥想象。
(3)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2~4自然段描写远处的景物,作者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天空—大山—树—草地—野花—小木屋。
5~7自然段由远到近,描写近处的小溪、小溪旁的野花、笔直的石铺小路、奇形怪状的石头。这样的写法层次清楚,条理清晰。
21
cnjy
com
4.齐读开头和结尾,体会写法: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5.教师小结课文教学。同时完善板书。
五、自由发挥,拓展延伸。
请选一幅你最喜欢的画或自己画一幅最美的画,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充分发挥想象,并说一说,写一写。比一比,看谁选的画最美,看谁写的文章最妙! 21·世纪
教育网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照样子写词语。
①一座座:
②密密层层:
③无边无际:
2.我会搭配词语
(
)的油画
(
)的天空
(
)的高山
(
)的小溪
(
)的景象
(
)的草地
(
)的雪山
(
)的春天
(
)的树木
(
)的野花
(
)的声音
(
)的小路
3.我积累。
(1)写几条你积累的热爱大自然的广告语。
(2)写出你积累的有关春天的诗句。
(3)写几个形容声音好听的词语。
(4)写几个表示奇怪的词语。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①一丛丛
一排排
一条条
一支支
一行行
一个个
一抬头
一双双
一幕幕
一天天
一口口
一位位
②密密麻麻
整整齐齐
漂漂亮亮
干干净净
花花绿绿
溜溜达达
冷冷淡淡
空空荡荡
磕磕绊绊
嘻嘻哈哈
安安静静
零零落落
麻麻烦烦
修修补补③有始有终
自由自在
无声无息
无穷无尽
无忧无虑
无怨无悔
尽善尽美
有头有尾
自言自语
一心一意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漂亮的的油画
蔚蓝的天空
巍峨的高山
清澈的小溪
美丽的景象一望无际的草地
高大的雪山
生机勃勃的春天
茂盛的树木
色彩鲜艳的野花
清脆悦耳的声音
笔直的小路21cnjy.com
3.(1)保护地球,爱我家园。人人做环保,世界更美好。爱护大自然,建设美好家园。关注环境,就是关注未来。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2)有关春天的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柳宗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3)形容声音好听的词语:清脆悦耳
余音绕梁
余音袅袅
委婉动听
悠扬动听(4)表示奇怪的词语:奇形怪状
千奇百怪
稀奇古怪
怪模怪样21·cn·jy·com
【板书设计】
附:板书设计
远:天空、大山、绿树、草地、野花、小木屋
山水花树
一幅画
近:小溪、溪水,野花、石铺小路、石头
令人向往
【课后反思】
《三月桃花水》课文按作者的观察顺序,先概括写这幅画景色迷人,充满春天的生机和乡土气息。接着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远处的景物。然后写在近处看到的景物。最后一段表达对美景的赞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积累优美的语言。www.21-cn-jy.com
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完成阅读的某个方面活动的能力,是阅读能力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理解词语技能的训练: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变换句式、同桌或小组合作合作探究等多种方法准确理解词语;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词语理解的方法,进行理解词语的练习,这样既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又让学生积累了词语。2·1·c·n·j·y
第二:理解句子技能的训练:抓住重点段落重点句子或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小组合作探讨的方法理解句子,并通过背诵、摘抄、运用等形式积累富于意义的句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第三:理解段落技能的训练:引导学生理顺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课文的构段方式,理顺课文之间的结构和结构安排,领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第四:通过自主探究,引领学生欣赏迷人的风景油画,赏析精彩的文章,感悟那充满勃勃生机的春天和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山村景色,欣赏作者清新优美的语言,领会作者有顺序、有主次地观察景物的方法,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文章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www-2-1-cnjy-com
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由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占用的时间较长,因此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较少,在今后教学中应该引起重视。
今后改进的方案:全文观察顺序清楚,结构严谨,描写细腻,语言清新优美。今后教学这类课文时,我们既要引导学生揣摩和领会作者有顺序、有主次地观察景物的方法,更要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文章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1-c-n-j-y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