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30 20:4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抽出、欣赏、浓雾、献出、酸甜可口、又香又脆、密密层层、严严实实、人参、又肥又厚、松鼠、飞舞、宝库等。理解“葱葱笼笼、密密层层、严严实实”等迭词以及“抽、封、浸、献、刮”等动词;理解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初步学习“是……也是……”句式;学习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特色进行观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景象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兴安领四季的美丽和丰富的物产。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感受小兴安领的四季景色。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会读、会写、会用。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小兴安岭四季美丽的画面或挂图,教师引入课题:同学们,在祖国的东北有一座山脉叫小兴安岭。小兴安岭几百里全是森林,那真是美极了。瞧!这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给我们展示的就是小兴安岭的四季美景,想去旅游吗?
你们是明媚的春天去,还是金色的秋天去,是在树叶繁茂的夏天去,还是在白雪覆盖着群山的严冬去?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描写了小兴安岭四季的美。让我们一直随作者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诵读课文,探究初成。
1.学生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认读生字词。
(1)同桌互读,正音,评议。
(2)多媒体出示文中词语。(词语中的生字标注音节。)
(3)指名读,集体评议、正音。
(4)开火车读。
(5)齐读。
3.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学习小组思考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按什么顺序进行描写?每段写的是什么?
(1)四学习小组讨论:课文按时间顺序(春夏秋冬)进行描写。
(2)讨论交流归纳自然段的段意。
①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
②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
③小兴安岭夏天的美景。
④小兴安岭秋天的美景。
⑤小兴安岭冬天的美景。
⑥小兴安岭是花园,也是宝库。
三、学习生字,书写生字。
四、教师小结,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chōu chū huìchéng xīn shǎng yào cái xiàn chū shì xiàn
( ) ( ) ( ) ( ) ( ) ( )
zhǎng mǎn xiān nèn shé tou jìn pào sōng ruǎn shōu cáng
( ) ( ) ( ) ( ) ( ) ( )
2.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行háng ( ) 涨zhǎng ( ) 舍shě( ) 兴xīng ( )
xíng ( ) zhàng ( ) shè( ) xìng ( )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字词。
(1)又( )又( ) 又( )又( )
又( )又( ) 又( )又( )
(2)剑 箭
射( ) 利( ) 火( ) 刻舟求( )
现 线 献
( )在 ( )出 光( ) 奉( ) 实( ) 电( ) 贡( ) 前( )
(3)松软 柔软
①坐在小红家新买的沙发上,感觉非常( )舒适。
②冬天,地上的雪厚厚的,非常( )。
珍贵 名贵
③妈妈的日记本里夹着一张非常( )的照片。
④人参是非常( )的药材。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抽出 汇成 欣赏 药材 献出 视线 涨满 鲜嫩 舌头 浸泡 松软 收藏
2.行(一行)(行走)涨(涨价)(涨红)舌(舍得)(舌头)兴(兴旺)(高兴)
3.(1)又高又瘦 又矮又胖 又松又软 又香又甜 又高又大
(2)射(箭) 利(剑) 火(箭) 刻舟求(剑)
( 现)在 (献)出 光(线) 奉(献) 实(现) 电(线) 贡(献) 前(线)
(3)①坐在小红家新买的沙发上,感觉非常(柔软)舒适。
②冬天,地上的雪厚厚的,非常(松软)。

③妈妈的日记本里夹着一张非常(珍贵)的照片。
④人参是非常(名贵)的药材。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景象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21教育网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兴安领四季的美丽和丰富的物产。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出处:21教育名师】
【教学过程 】
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播放课文范读录音。
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简单地说说吗?(引导学生简单交流:春姑娘来到了小兴安岭,给小兴安岭披上了绿装,溪水欢快地流淌,枝上的嫩芽迫不及待地探出脑袋,似乎想告诉人们春天到来的消息。夏天,小兴安岭树上的枝叶绿得逼你的眼,一片一片将天空遮得严严实实的。花儿也像比美似的各自舒展着婀娜的身姿。秋天也不甘示弱,到处一片金黄,落叶跳像翩翩起舞的蝴蝶,庆祝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冬爷爷赶着马车也来到小兴安岭,踏上松软的白雪,去寻找小动物朋友们的足迹。)21·cn·jy·com
3.这节课,老师特意为同学们准备了几张小兴安岭的图片。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4.多媒体配乐滚动播放小兴安岭四季图片,学生欣赏风景。教师随滚动的图片简单介绍小兴安岭的四季美景。
二、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一)我发现同学们已经被小兴安岭的美景深深地陶醉了。小兴安岭这么美,我们就继续到那儿去旅游。你准备在生机勃勃的春天去,还是在果实累累的秋天去?或是在夏天去欣赏枝叶繁茂,还是等到冬天欣赏白雪皑皑,结交那儿的小动物朋友?简单说说原因。
(二)作者在课文中以优美的语言文字向我们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风光。满足同学们想去旅行的愿望。
(三)你喜欢哪个季节就去读相对应的自然段。(学生自由读相应的课文,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找出欣赏或感兴趣的景物,并用喜欢的方式——朗读、绘画、表演、理解词语等说说感兴趣的理由。)
(四)按课文的叙述顺序全班交流:
1.春天: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说说你感兴趣的景物或理由。(自己先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如:(1)“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抽出”写出枝条快速地长出来,“嫩绿”反映出春天新生树叶的样子和颜色。
通过有感情朗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树木的喜爱。
(2)“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花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汇”写出雪化成水的动态美。“淙淙”写出溪水流淌美妙的声音。
可以通过有感情朗读的形式展示自己对溪水的喜爱。
(3)“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这段话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小鹿生活的快乐,也体现了春天的美好。
可以通过有感情朗读的形式表现小鹿的快乐生活。
(4)指名读,读出生机勃勃的景色,读出对春天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喜欢这节的同学一起站起来读这段课文。
2.夏天:欣赏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我们再来欣赏夏天的小兴安岭。说说你感兴趣的景物或理由。(自己先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如:(1)“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挡”“遮”突出夏天小兴安岭树木繁茂的特点。
指名有感情的朗读。
(2)“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雾在山谷里飘起,由于森林被叶子封得严严实实的,雾不易散去,整个森林就像泡在浓雾中。你要是置身其中,就像置身于神秘的仙境中。
指名有感情的朗读。
(3)“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穿过树梢的太阳光比做利剑。使内容形象生动。
(4)“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指导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5)指名读,读出对夏天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喜欢这节的同学一起站起来读这段课文。(草木茂盛,野花盛开,白雾迷茫,阳光明媚,构成了小兴安岭美丽的夏景。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很注意突出季节特点。)
3.秋天:秋天是迷人的季节,秋天的小兴安岭哪能些景物吸引了你呢?说说你感兴趣的景物或理由。(自己先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1)秋天森林中的变化: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读出这一切变化将小兴安岭装扮得更加美丽,读出对秋天小兴安岭的喜爱。
(2)在这美景之中人们有哪些收获: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甜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人参等名贵药材。(教师出示有关图片)
指导学生带着喜悦的心情读一读 这句话。
秋季果实累累,遍地是名药材,无边的森林尽是宝藏,这是多么令人惊喜!事实上,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到处都是宝。你还知道小兴安岭有哪些物产?(小兴安岭还是山野果、山野菜的丰产区。有松籽、平榛、山核桃、山梨、山葡萄……小兴安岭森林资源丰富,素有“红松故乡”之称。地下矿产丰富,以黄金最为突出。胜产兴安岭落叶松、红松、云杉,还有珍贵毛皮兽。)
4.冬天:在这冰天雪地的冬天,会有什么吸引你的呢?说说你感兴趣的景物或理由。(自己先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1)冬天,小兴安岭雪花纷飞。
(2)动物们独特的过冬方式增添了无穷情趣。
(五)教师总结:这节课上我们大家在小兴安岭里一同度过了春夏秋冬,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迷人,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小兴安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互相交流)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作者也从心中由地发出赞叹。引读最后一段。(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引导学生用“是……也是……”说句子
(六)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
三、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抓住小兴安岭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生动、具体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学习本课特点写景物的方法,观察校园内的景物四季的变化写一写。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读下面的句子并完成练习。
(1)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这句话中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2)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箭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这句话中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3)仿照上面的两个句子各写一句话。
①……像……
②……像……一样
2.阅读描写秋天小兴安的片段,完成练习。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加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 的山葡萄, 的榛子,
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1)在文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2)用“ ”画出一个拟人句。
(3)“苍翠”在文中的意思是( )
A树木白而略发青 B树木老的发青了 C树木浓绿、深绿
(4)这段话主要写了 的景色。
3.阅读描写夏天小兴安的片段,完成练习。
①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②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 侵)在乳白色的浓雾里。③太阳出来了,千万(缕 搂)阳光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稍 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④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来源:21cnj*y.co*m】
(1)划去括号中用得不正确的字。
(2)找出第①句中的动词,并用△表示出来。
(3)第②句写了早晨的浓雾,“浸”字形象地表现了早晨森林 的特点。
(4)“阳光像利剑一样的金光”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
(5)给第句加上标点。
(6)这段话写了小兴安岭 的美丽景色。
4.阅读描写春天小兴安的片段,完成练习。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 积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他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 观赏)自己(应 映)在水里的影子, ,

(1)给括号里用的恰当的词画上“ ”。
(2)文段中形容溪水流动的声音的词语是 ,我还能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 。
(3)这段话依次写了春天里的这些景物: 。
(4)在溪边散步的小鹿还会有那些举动?请在原文后的横线上续写两个。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读下面的句子并完成练习。
(1)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这句话中把树林比作绿色的海洋。
(2)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箭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这句话中把太阳光比作利剑。21·世纪*教育网
(3)仿照上面的两个句子各写一句话。
①……像……太阳像个大火球。
②……像……一样:弯弯的月亮像镰刀一样。
2.(1)酸甜可口 又香又脆 鲜嫩
(2)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3)“苍翠”在文中的意思是(C树木浓绿、深绿)
(4)这段话主要写了小兴安岭秋天的景色。
3.(1)划去括号中用得不正确的字。(侵)(缕)(梢)
(2)找出第①句中的动词,并用△表示出来。(长 封 挡 遮)
(3)第②句写了早晨的浓雾,“浸”字形象地表现了早晨森林树木枝繁叶茂的特点。
(4)“千万缕阳光像利剑一样的金光”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5)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6)这段话写了小兴安岭夏天的美丽景色。
4.(1)汇成 欣赏 映
(2)文段中形容溪水流动的声音的词语是淙淙,我还能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潺潺、涓涓、哗哗、汩汩、淙淙、叮叮、咚咚、滴滴、答答。
(3)这段话依次写了春天里的这些景物: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4)有的观赏水中树木的倒影,有的追逐水中游动的小鱼。
【板书设计】               春 抽出新枝 生机勃勃        夏 葱葱茏茏 万物生长 大花园  美丽的小兴安岭 树海        www-2-1-cnjy-com
秋 落叶飞舞 硕果累累   巨大宝库               冬 树上积雪 动物过冬
【课后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在《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描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美景,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风光及丰富的物产,抒发了对祖国美丽河山的热爱,文章语言生动,文笔优美,学生对学习本篇课文充满了热情。
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作者的写作思路,激发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达到情感的升华,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本课时,我先通过视频,让学生欣赏小兴安岭四季的景色,引导学生在激情的语言和优美的画片中欣赏、感受小兴安岭的美,然后激发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瞧!这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给我们展示的就是小兴安岭的四季美景,想去旅游吗?”
第二步:情感朗读,引领探讨。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让学生体会小兴安岭的美,美的体会就从字词和朗读中去慢慢品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创设了美的情境,引导学生分层次的朗读,在读中品味小兴安岭的美。读中找景,读与评相结合。使学生在品评中,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同时进一步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为了保持课的完整性,在抓住春天和夏天为重点的同时也让学生通过默读粗粗地感受了一下秋冬季节的美丽风光。这篇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抓住了各个季节的不同特点,介绍了我国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第三步:抓住词句,质疑深探。这篇课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迷人的世界,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美文。如春天里的“抽出”“淙淙”“俯下身子”“侧着脑袋”都用得十分到位,动静结合,把整个春天展现在了读者面前。课文描写小兴安岭的春天时有这样一句话:春天,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在学习这句话时,我用换词语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抽出比较恰当,它写出了新芽长得很快,另外还给我们一种动感,让学生体会文章中用词的精确性和重要性,感受小兴安岭勃勃生机的春景。而在夏天中“封”“浸”“千万屡”“利剑”把夏天的特点写得十分准确,同时又体现出小兴安岭独特的魅力。
第四步:相机小结,揭示中心。“绿色的海洋”、“宝库”“花园”等词语的内涵是难点。学生不是一下子就容易理解透的。因而,结合课文内容,使学生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进而发现美,理解美。有感情的朗读,既是学生理解内容的重要途径,又是抒发情感的重要手段,因而在理解课文过程中,安排了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在品读中欣赏,在品读中升华感情,强化理解。
存在的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对课文的理解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上,没有让学生抓住字词的深刻内涵,展开想象,深入体会。学生对小兴安岭的美景了解不够,再加上学生的朗读水平还不高,对朗读的指导还需加强,以情动人的“品读”还不够,大胆放手的“自读”,读写结合的“创读”等还不够,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朗读的启示不大。
今后改进的方案:在今后教学中要以课本为载体,引领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引导和帮助学生查阅有关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积累。
精彩片段

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三自然段。
师:现在有我们一起来学习描写小兴安岭夏天的这一部分。
师:夏天,小兴安岭的森林之中,树木郁郁葱葱,花儿竞相开放。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步入夏天的小兴安岭去游览一番。
师:谁愿意把描写小兴安岭夏天的这一部分课文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边听边找出作者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并且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分别把它画下来。
生:(读文)
师:在这一部分课文中,作者具体描写了夏天小兴安岭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生:作者描写了小兴安岭夏天的树,树木很绿,我是从“葱葱茏茏”这个词体会到的。(板书:葱葱茏茏)
生:我从“密密层层、严严实实”这两个词体会到小兴安岭的树木长得非常茂盛。
生:我还从“封得、挡住、遮住”这几个词体会到了小兴安岭的树木长得非常茂盛。
师:课件出示句子——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师:走在这浓郁的树木遮挡得清爽的树阴下,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心情高兴、愉快、舒畅,身上特别凉爽。
师:你能用你的声音来表达你的感受吗?
生:(读句子)
师:你读的真美,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那里的凉爽了。
师:除了树木,作者还描写了夏天小兴安岭的哪些景物?
生:作者描写了小兴安岭夏天的阳光,阳光像利箭一样,从这里可以看出这里的树很茂密。
生:作者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阳光比做利剑,写得非常形象生动。
生:作者还描写了小兴安岭夏天的雾,雾很大、很浓,我是从“浸在”这个词语中体会到的。
师:由于树木枝繁叶茂,雾不易散去,整个森林被浓雾包围着,你要是置身其中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我感觉自己就是个悠闲的神仙。在神秘的仙境里游玩。
生:我感觉自己像孙悟空一样在腾云驾雾。
师:真的很美啊!我仿佛感觉自己有些飘飘然了。
生:作者还描写了大树底下美丽的野花,这里的野花品种多、颜色多,还很美丽,我是从这段的最后一句话体会到的。
师:多媒体投影——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师:作者把夏天的小兴安岭描写的如诗如画,如同仙境,我迫不及待地想去游玩了,我把我的感受读给大家听好吗?(师范读句子)21cnjy.com
师:谁来给老师评价一下?
生:老师的朗读好象把我们带到了夏天的小兴安岭一样。
生:我感觉老师读的很美。仿佛把那美丽的景色带到了我们的眼前。
师:谢谢大家对老师的评价和鼓励,此时,你愿意把你的感受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达出来吗?(配音乐)
生:(读有关课文。)
师:你们读的真动情,夏天的小兴安岭实在是太美了,就像美丽的花园一样。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刚才是怎样学习的。【版权所有:21教育】
生:我们先读课文,然后找出描写景物特点的词语,并且画下来。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师:让我们饱含感情把这个自然段再读一遍,好吗?(配音乐)
生:(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单元说课】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
各位领导 、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 ?????????????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的一篇写景课文。围绕着“美丽”这个中心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本文以“树木”为主线,记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以及丰富的物产,总结出小兴安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抽出、欣赏、浓雾、献出、酸甜可口、又香又脆、密密层层、严严实实、人参、又肥又厚、松鼠、飞舞、宝库等。理解“葱葱笼笼、密密层层、严严实实”等迭词以及“抽、封、浸、献、刮”等动词;理解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初步学习“是……也是……”句式;学习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特色进行观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景象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兴安领四季的美丽和丰富的物产。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本单元训练重点是“感受风景名胜的美丽,体会作者蕴于字里行间的喜爱之情,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的观察、写作方法”。这篇课文是这一重点的典型范文,之前已经有《江南水乡——周庄》一课作了铺垫,在本文中又有许多句子用词准确、生动形象,可以进行充分的体会。
教学难点: 感受小兴安领的四季景色。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的方法。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本着以上教学思想,结合本课语言美、景色美的特点及我班学生的实际,我采用以下方法教学本课。
1.情境教学法:因为小兴安岭地处我国东北,学生不可能亲临小兴安岭观赏四季的美景。他们的感性认识的缺乏必会影响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因此教学中拟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小兴安岭的距离,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动情入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
2.以读代讲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中我抓住教材文字优美、情景交融这一特点,把不同形式的读贯穿与教学的全过程。以升华感情,强化理解。
3.先扶后放法。在这堂课中,我采用了情感朗读理解法,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形成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合作学习的局面。
五、说学法
1.为了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用比较法、发现法与探究法的学习方式来学习,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观察、思考、学习。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参与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赞赏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我特别注意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设计了以自主学习为主的“自主赏读法”“合作探究”。放手让学生学习。
2.在教学中我准备了小兴安岭的录像资料和四季不同景色的图片。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突破了时间、空间、事物变化发展以及人类感官的局限,创设了情景,拓展的教育信息的表现力,使情感熏陶、审美鉴赏得到最佳的体现。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3.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采用读中感悟、合作探究、自主创造的学习方式,不刻意追求知识的传授,而重在学生感悟,来增强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积累。
六、说教学过程:
本课我设计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会读、会写、会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重点放在第二课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景象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兴安领四季的美丽和丰富的物产。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重诵读,重感悟,重探究,重创新。整个教学,围绕“美丽”分四步设计:初探:发现美——再探:讨论美——深探:赞赏美——拓展:憧憬美。
第一步:情境激趣,探究初成。
我这样创设:多媒体出示小兴安岭四季美丽的画面或挂图,教师引入课题——同学们,在祖国的东北有一座山脉叫小兴安岭。小兴安岭几百里全是森林,那真是美极了。瞧!这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给我们展示的就是小兴安岭的四季美景,想去旅游吗?你们是明媚的春天去,还是金色的秋天去,是在树叶繁茂的夏天去,还是在白雪覆盖着群山的严冬去?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描写了小兴安岭四季的美。让我们一直随作者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这段话,老师充满激情的娓娓导入,激发了探求新知的欲望。然后,我鼓励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互相交流,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归纳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课文第2——5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这几段结构、写法相似,于是,我营造了开放性的教学氛围,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师生探究“春天美”。
鼓励学生找出作者描写了春季的哪些景物,划出自己认为作者用词准确、生动的句子,再说说这些词句美在哪里,最后指导学生边有感情地品读,边想象美景。再通过换词法理解了“抽出”的意思,通过结合实际理解了“散步”“欣赏”,体会了拟人句的作用。通过有感情朗读的形式表现小鹿的快乐生活。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领悟到了语言文字的优美,更体现了与作者心灵的对话。引导朗读,读出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景色,读出对春天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2.合作探究“夏天美”。
描写夏天的自然段,是小兴安岭四季景色中最美的一部分。我谈话引领学生进入角色:欣赏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我们再来欣赏夏天的小兴安岭。说说你感兴趣的景物或理由。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代表参与全班交流。学生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体会到“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封”“浸”等词的生动、贴切。通过生生对话,互教互学,既获取了更多的信息知识,又形成了良好的人际技能,培养了协作精神。最后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余学生想象画面。既激活了创新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放手探究,“秋天美”“冬天美”。
有了上两部分的学习经验,这两部分可以放手学生独立阅读与学习。引导学生围绕“说说你感兴趣的景物或理由”进行思考、交流。学生自学、反馈、小结段意后再指名朗读,读出秋天丰收的喜悦和冬天动物的有趣,再想象出图中没有画出的景色,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三步:是是总结,完善美。
引导学生用一句话说说小兴安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引读最后一段,使学生从总体上认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使学生从总体上认识小兴安岭,感情得到升华。
第四步:拓展延伸,憧憬美。
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抓住小兴安岭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生动、具体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学习本课特点写景物的方法,观察校园内的景物四季的变化写一写。
4.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比较简单直观,目的是引领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布置作业:
继续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理解新词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写作和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
【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
一、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以新课程教学策略设计原则为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近”教材,随后让学生提出问题走“进”教材,质疑探究,走“出”教材,并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等活动方式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教学过程主要是落实学生自主读书,一读读通顺,二读读懂内容,三读读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带领学生领略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感受“举目都是树,放眼尽是绿”的特点的整体感知,有了整体感知,学生把握文本的难度就会相应降低,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也为后面学生顺利地借由文本入境作好铺垫。
在后面的教学中,让学生运用这方法半独立自学这相似的段,以境激情,情境交融。引导学生感悟小兴安岭的美,抓住重点句子让学生细细品味,通过朗读,让学生仿佛真实地置身于春天的小兴安岭。
二、教学策略的选用
(一)关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
1.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在“春、夏、秋、冬”各部分教学中,我将用配有相应文字的精美图片展现小兴安岭的美景。这样,在图文对照下,吸引学生注意力,直观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主动学习;直接展示教学难点,主导学生对重难点词句形象地理解,体会句子的生动描写,进而与作者思想产生共鸣,有所抒发。
比如: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图文对照形象地理解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夏天“像利剑一样的金光,如大花坛似的草地”所描绘的种种景象。信息技术多媒体的应用突破了时间、空间、事物变化发展以及人类感官局限,创设了情境。真实的景象,引人入胜的画面,使学生置身于小兴安岭的美丽情境中,大大充实、拓展了教育信息的表现力。
2.巧用多媒体突破重点、难点
当教学中对关键词句需要理解,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与语文学科整合,帮助学生理解,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
例如: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图文对照形象地理解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小鹿在小溪边欣赏自己的倒影”夏天“森林浸于晨雾、像利箭般的金光”;秋天“松柏更苍翠、落叶飞舞”;冬天“雪花飞舞、西北风呼呼”所描绘的种种景象和词句中准确用词的生动含义。
3.利用多媒体进行情感熏陶
多媒体的应用突破了时间、空间、事物变化发展以及人类感官局限,创设了情境。次又一次借用如画的美景吸引学生,引导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感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妙景象,体会用词准确。真实的景象,引人入胜的画面,使学生置身于小兴安岭的美丽情境中,大大充实、拓展了教育信息的表现力。
(二)、关于教学内容及环节设计意图: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多媒体出示小兴安岭四季美丽的画面或挂图,教师谈话引入课题,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鼓励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互相交流,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归纳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精读文本,体会四季美
(1)精读“春”段,授予学法
鼓励学生找出作者描写了春季的哪些景物,划出自己认为作者用词准确、生动的句子,再说说这些词句美在哪里,最后指导学生边有感情地品读,边想象美景。再通过换词法理解了“抽出”的意思,通过结合实际理解了“散步”“欣赏”,体会了拟人句的作用。通过有感情朗读的形式表现小鹿的快乐生活。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领悟到了语言文字的优美,更体现了与作者心灵的对话。引导朗读,读出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景色,读出对春天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这样教学的主要意图在于让学生掌握一种学习方法——“怎样读懂一段写景的文章”,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句子的生动描写。
(2)自主选择,自主学习
再让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去自学描写其他几个季节的段落,培养自学能力,体现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自读自悟、自感自言,同时也是在检验学生掌握技能的教学效果。
3.总结全文,领悟升华
在教学最后,我利用末尾自然段进行总结,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与作者思想产生共鸣。
4.拓展文本,延伸课堂
鼓励学生学习本课特点写景物的方法,观察校园内的景物四季的变化写一写,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及其认知规律,采用质疑探究式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同课异构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文章。这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目标:
1.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大自然和欣赏自然美的情趣。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领悟作者观察与描写景物特点的表达方法,学习积累语言。
重难点分析:
1.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和学习积累语言。
2.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大自然和欣赏自然美的情趣。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我们曾经游览过江南水乡——周庄,感受周庄的独特秀美,以及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东北的小兴安岭,领略一下它的美丽与富饶吧!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观看小兴安岭四季风景图,整体感知课文。
2.小兴安岭是如何美丽呢?让我们在读课文中发现这种美。(自读要求:①读准生字,读通句子。②读了课文,你对小兴安岭又有了什么了解?课文的写法上,你有什么发现?)21*cnjy*com
3.你对小兴安岭有了什么新的了解?根据学生回答,补充板书内容。(①课文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的。②它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③它有数不清的树木,学习第一自然段。)2-1-c-n-j-y
4.你是怎么来读好这一段的,为什么这样读?(①重读“数不清”,说明树木的数目多。②重读“几百里连成一片”,说明小兴安岭非常辽阔。③重读“绿色的海洋”,突出了颜色“绿”,海洋也能说明小兴安岭非常辽阔。④省略号说明树的种类有很多。)
5.标出课文的自然段,思考哪个自然段概括了文章的中心内容。(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1)学生发表,师给予肯定。
(2)学习课文的最后一段
①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②思考:哪个词写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特点?(景色诱人)
③读完了,你有什么发现?(这段话写的很美,概括了全文,主要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这段话里有很多比喻句。)21*cnjy*com
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4)齐读最后一段,这句话把小兴安岭比作什么?(把小兴安岭比作美丽的大花园和巨大的宝库。)
6.自由读课文,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季节:春夏秋冬) 7.谈话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通过朗读去感受小兴安岭四季的美。
三、赏读课文,感受美景
(一)学习小兴安岭的春天
1.(1)小兴安岭美在四季,美在树木。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小兴安岭风景最美的地方,此时正好是这里的春天。自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小兴安岭的春天分别写到了哪些景物,它们分别是怎么样的?(新的枝条、嫩绿的叶子、融化的积雪、淙淙的小溪、散步的小鹿。)
(2)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①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②划出你认为美的句子和词语,并读给同组的同学听。   ③由读,同组交流读。 2.学生汇报好词、好句。
(1)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抽出”是什么意思?能换一个词吗?(长出)“抽出”和“长出”哪个好?为什么?(师引导:“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描写了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
(2)春天到了,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溪水流动的声音。)
(3)看,小鹿在干什么呀?(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欣赏是什么意思?俯下,侧着脑袋等词也用得好,让学生可以边说边表演动作。(通过拟人的写法,表现了作者对小鹿的喜爱。)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配乐播放课件,指导朗读,边读边想像,小兴安岭的春天还会有什么景象,他们分别是怎么样的?(大狗熊、松鼠、小草……)
4.小练笔:把刚才我们说的景物中,选择任意一样你最想写的,写在这段文字的后面,给小兴安岭的春天添上一抹更美丽的色彩。
5.想象画面,背诵课文。(配乐) (二)学习小兴安岭的夏天
1.春姑娘渐渐远去,夏天来到了小兴安岭。让我们迎着夏天灿烂的阳光,再次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画面,小组同学一起学习第三自然段。
2.你觉得哪些词句描写的得特别好。
(1)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www.21-cn-jy.com
夏天到了,树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这些词写出了森林非常的茂密)你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森林的茂密呢?
“封”,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一个“封”字,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出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
(2)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早晨的小兴安岭又是如何一番景象呢?你仿佛看到了……
“浸”说明小兴安岭的雾范围甚至比森林还广,浓度甚至比水还大,使整个森林都浸染在其中。
(3)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箭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利剑”说明了阳光的强烈。
(4)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从上到下描写具体。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一读描写小兴安岭夏天的段落。
(三)合作学习描写秋、冬季节的课文内容。 谈话过渡:春姑娘离开了小兴安岭,夏天也悄悄地走了。让我们带着秋天收获的希望,再次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现在老师让你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走一走,看一看,读一读,去感受小兴安岭不同季节的美。
1.体会“秋天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后你觉得小兴安岭的秋天怎么样?作者是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你是怎么理解的?
(2)分小组讨论交流。
(3)集体交流,教师引领:
①小兴安岭的秋天很美丽,很富饶,作者抓住了树木、落叶、山葡萄、木耳、人参等景物和物产来描写。
②抓住:“飞舞”“献”等重点词语来理解,突出了小兴安岭的秋天不但景色美丽,而且物产丰富。
③“落叶在林间飞舞。”,“飞舞”还可以换成哪个词?比较用哪个词更准确?
引导理解:“飞舞”还可换成“飘落”。用“飞舞”而不用“飘落”,表现了落叶随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使我们体会到秋天小兴安岭的景色美丽,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的用词准确。2·1·c·n·j·y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
2.体会“冬天美”: (1)按照上面学会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五自然段。
(2)集体交流:
①小兴安岭的冬天美丽,富饶,作者抓住了树木、积雪、西北风、紫貂、松鼠等来写。
②“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积满”,既可以想象到雪很大,又可反映出小兴安岭森林是密密层层的。)
③学生们抓住“飞舞”“刮”“只好”“散步”等重点词语来理解,使学生们体会到小兴安岭冬天的美丽和富饶。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四)春天的芬芳、夏天的葱绿、秋天的金黄、冬天的洁白,构成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图画。一个个有声有色的镜头,已经在我们的眼前一幕幕放映出来,那么,怎样通过朗读来体现小兴安岭的美呢?
选择你认为最美的季节,朗读有关课文内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要求读出它的美丽。(生练渎、指名读,集体评议。)
四、激情总结,拓展欣赏 1.齐读最后一节,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从景美、物美、有价值、有贡献几方面来回答。)(宝库,是指物产丰富。花园,是指一年四季美丽。因为小兴安岭物产丰富,其中还有很多珍贵的动植物,而且一年四季景色美丽,所以说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2.总结语:小兴安岭的一年四季都是美的:春天到来,枝新叶绿,雪融溪满,生机勃勃,到处流淌着浓浓的绿意;夏天来到,阳光灿烂,枝繁叶茂,各种盛开的野花把小兴安岭装扮成了一个美丽的大花坛;秋天,果实累累,落叶在林间飞舞,无边的森林尽是宝藏;秋去冬来,雪压枝头,银装素裹,洁白的雪花随风而舞,整个小兴安岭变成了童话般的境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3.播放视频,欣赏美景
小兴安岭景色诱人,物产丰富,的确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这个宝库正等着我们去欣赏,去开发,当然也需要我们的保护。 五、扩展活动,课后练笔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2.小练笔:我的家乡也很美!写一写家乡的一处景物。
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
绿色海洋 总
春:抽出新枝 长出嫩叶
四季美丽 夏: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物产丰富 秋:落叶飞舞 果实累累
冬:树上积雪 动物过冬
花园、宝库 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