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电磁感应现象在技术中的应用 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3.3电磁感应现象在技术中的应用 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12-30 15:2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3电磁感应现象在技术中的应用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涡流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涡流对我们有不利和有利的两方面,以及如何利用和防止;
(3)知道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的科学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问题。
教学重点:涡流的概念及其应用;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的实例分析。
教学难点: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的实例分析。
教学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实验。
教学手段:电机、变压器铁芯、演示涡流生热装置(可拆变压器)、电磁阻尼演示装置(示教电流表、微安表、弹簧、条形磁铁),电磁驱动演示装置(U形磁铁、能绕轴转动的铝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电动机、变压器铁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其铁芯有什么特点?它们的铁芯都不是整块金属,而是由许多薄片叠合而成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用一个整块的金属做铁心不是更省事儿?学习了涡流的知识,同学们就会知道其中的奥秘。
思考感悟
利用涡流给物体加热时,是高频电源效果好?还是低频电源效果好?
提示:高频电源好,因为高频电源磁场变化快,磁场中导体内磁通量变化快,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更大,加热效果好.
(二)进行新课
1、涡流
一、涡流的产生及能量转化
1.涡流产生的条件
涡流的本质是电磁感应现象,涡流产生的条件是穿过金属块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并且金属块本身可自行构成闭合回路.同时因为整个导体回路的电阻一般很小,所以感应电流很大,就像水中的旋涡.
2.可以产生涡流的两种情况
(1)把块状金属放在变化的磁场中.
(2)让块状金属进出磁场或在非匀强磁场中运动.
3.能量转化
伴随着涡流现象,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最终在金属块中转化为内能.
(1)如果金属块放在了变化的磁场中,则磁场能转化为电能最终转化为内能.
(2)如果是金属块进出磁场或在非匀强磁场中运动,则由于克服安培力做功,金属块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最终转化为内能.
4.涡流的利用
金属块内产生涡流时将会产生电热,因此可以用涡流来加热物体,电磁炉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为了增加热功率就要适当增加ΔΦΔt.
演示1涡流生热实验。在可拆变压器的一字铁下面加一块厚约2mm的铁板,铁板垂直于铁芯里磁感线的方向。在原线圈接交流电。几分钟后,让学生摸摸铁芯和铁板,比较它们的温度,报告给全班同学。为什么铁芯和铁板会发热呢?原来在铁芯和铁板中有涡流产生。安排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什么叫涡流?
当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这个线圈附近的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看起来很像水的旋涡,所以叫做涡流。(课件演示,涡流的产生过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因为铁板中的涡流很强,会产生大量的热。而铁芯中的涡流被限制在狭窄的薄片之内,回路的电阻很大,涡流大为减弱,涡流产生的热量也减少。
电磁感应现象自发现之日起,便一直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时至今日,生活中可以处处见到它的影子。无论是话筒,电磁炉,还是收音机,发电机,都是我们可以见到和听到的物品。而且,在高中物理中,我们便不断接触与其应用相关的题目,这些物品也曾作为物理试题的载体,不时出现在试卷中。现在看来,也是分外亲切。
2.动圈式话筒
在剧场和演讲等活动中,放大声音已经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与应用已经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
放大声音的装置由话筒,扩音器和扬声器三部分,其中话筒是把声音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
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当声波使金属膜片振动时,连接在膜片上的音圈也随着一起振动,音圈在永久磁铁的磁场里振动,其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变化,变化的振幅和频率由声波决定,这个信号电流经扩音器放大后传给扬声器,从扬声器中就发出放大的声音。如今,话筒或者麦克风已经随处可见。
二、磁卡和动圈式话筒的应用
1.磁卡信息的录入与读取的过程
(1)信息录入过程
记录磁头由有空隙的环形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线圈构成.磁卡是由一定材料的片基和均匀地涂在片基上面的磁带构成,磁带为一具有磁性敷层的合成树脂长带,用于记录信息.录入时,磁带通过一块电磁铁——录制头,也就是磁头,录制头产生的磁场随信息的改变而改变.当磁带上的磁性颗粒通过磁头时,便被不同程度地磁化,这样就在磁卡的磁带上“写入”了一连串相关磁性变化的信息.
(2)信息读取过程
当载有信息的磁卡以一定的速度通过读取磁头时,磁带上的磁性颗粒经过磁头,使穿过磁头线圈的磁通量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产生与录制时相一致的感应电流.这样就可以把磁带上被录入的信息读取出来.
2.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如图1-3-1所示,是动圈式话筒的结构原理图.
图1-3-1
(三).知识点整合
知识点一
磁通量、磁通量的变化及磁通量变化率
1、磁通量φ
磁感应强度B与
于磁场方向的面积S的
叫做穿过这个面积的磁通量,符号φ,国际单位
。定义式为:φ=

定义式φ=BS中的面积S指的是垂直于匀强磁场方向的面积,如果面积S与磁感应强度B不垂直,如图12-1-1,可将磁感应强度B向着垂直于面积S和平行于面积S和方向进行正交分解,
也可以将面积向着垂直于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投影。
设此时面积S与磁感应强度B的夹角为θ,则φ=

注:从磁感线角度认为在同一磁场中,磁感线越密的地方,也就是穿过单位面积的磁感线条数越多的地方,磁感应强度B越大。因此B越大,S越大,穿过这个面的磁感线条数就越多,磁通量就越大。所以磁通量反映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条数的多少。
2、磁通量的变化率Δφ/Δt
磁通量的变化率为
时间内磁通量的变化量,表示磁通量变化

[例1]
如图12-1-2所示,两个同心圆形线圈a、b在同一平面内,其半径大小关系为ra

A、>
B、=
C、<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规律总结]

[例2]
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面积为S的线圈垂直磁场方向放置,若将此线圈翻转180°,那么穿过此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量是多少?
[规律总结]

考点二
电磁感应现象
1、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
,产生的电流叫做

2、要产生感应电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回路
,②穿过磁通量
.当存在多个回路时,只要
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改变,都会产生感应电流.
3、感应电流与感应电动势的关系: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是感应电动势,若回路是
的,则有感应电流产生;若回路
,则只有电动势,而无电流.在闭合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部分是
,其余部分则为外电路.
【例3】如图12-1-5所示,MN、GH为平行导轨,AB、CD为跨在导轨上的两根横杆,导轨和横杆均为导体。有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用I表示回路中的电流(

A.当AB不动而CD向右滑动时,I≠0且沿顺时针方向
B.当AB向左、CD向右滑动且速度大小相等时,I=0
C.当AB、CD都向右滑动且速度大小相等时,I=0
D.当AB、CD都向右滑动,且AB速度大于CD时,I≠0且沿逆时针方向
【规律总结】
考点三:右手定则、楞次定律
1.右手定则:伸开右手,让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
,并且都跟手掌在同一个
内,让磁感线
穿过手心,拇指指向导体
的方向,其余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
的方向.如图所示
2.
楞次定律
(1)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
引起感应电流的
的变化.适用于所有电磁感应的情形.感应电流的磁场只是
而不是
原磁通量的变化.
(2)、楞次定律的具体含义:
楞次定律可广义的表述为:感应电流的作用效果总表现为要阻碍(反抗)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常有这么几种形式:(1)从磁通量或电流(主要是自感)的角度看,其规律可总结为“


”.即若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
,若磁通量减小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
;(2)从运动的角度看,会阻碍或引起相对运动,阻碍相对运动的规律表现为“来

”.或闭合回路能过“扩大”或“减小”面积来实现对磁通量变化的阻碍,规律为“大小小大”.实质是所受安培力的合力不为
.(3)从能量守恒的角度看,感应电流的存在必然导致其它形式的能量向
能及
能转化.
【例4】如图
4
所示,用一根长为
L质量不计的细杆与一个上弧长为
L0、下弧
长为
d0
的金属线框的中点联结并悬挂于
O
点,悬点正下方存在一个上弧
长为
2
L0
、下弧长为
2d0
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且
d0<将线框拉开到如图
4所示位置,松手后让线框进入磁场,忽略空气阻力和
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线框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为
a→d→c→b→a
B.金属线框离开磁场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为
a→b→c→d→a

C.金属线框
dc边进入磁场与
ab边离开磁场的速度大小总是相等
D.金属线框最终将在磁场内左右振动
[规律总结]
运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基本思路可归结为:“一原、二感、三电流”。
棱次定律的综合应用
【例5】电阻R、电容C与一线圈连成闭合电路,条形磁铁静止于线圈的正上方,N极朝下,如图12-1-11所示.现使磁铁开始自由下落,在N极接近线圈上端的过程中,流过R的电流方向和电容器极板的带电情况是(

A.从a到b,上极板带正电
B.从a到b,下极板带正电
C.从b到a,上极板带正电
D.从b到a,下极板带正电
限时基础训练
1.关于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闭合电路在磁场中运动,闭合电路中就一定会有感应电流
  B.闭合电路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闭合电路中一定会有感应电流
  C.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为零的瞬间,闭合电路中一定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D.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感线条数发生了变化,闭合电路中一定会有感应电流
2.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这一发现,发明了许多电器设备。下列用电器中,哪个没有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A.动圈式话筒
B.白炽灯泡
C.磁带录音机
D.电磁炉
3、如图4所示,将电池组、滑线变阻器、带铁芯的线圈A、线圈B、电流计及开关如下图连接,在开关闭合、线圈A放在线圈B中的情况下,某同学发现当他将滑线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左加速滑动时,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由此可以判断


A、线圈A向上移动或滑动变阻器滑动端P向右加速滑动,都能引起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B、线圈A中铁芯向上拔出或断开开关,都能引起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
C、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P匀速向左或匀速向右滑动,都能使电流计指针静止在中央
D、因为线圈A、线圈B的绕线方向未知,故无法判断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方向
4.如图5所示,绕在铁芯上的线圈与电源、滑动变阻器和电键组成闭合回路,在铁芯的右端套有一个表面绝缘的铜环A,下列各种情况中铜环A中没有感应电流的是
(
)
  A.线圈中通以恒定的电流
  B.通电时,使变阻器的滑片P作匀速移动
  C.通电时,使变阻器的滑片P作加速移动
  D.将电键突然断开的瞬间
5.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线ab处于匀强磁场中,图中各情况下导线都在纸面内运动,那么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都会产生感应电流
  B.都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C.甲、乙不会产生感应电流,丙、丁会产生感应电流
  D.甲、丙会产生感应电流,乙、丁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6、已知穿过线圈的磁通量φ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在下面所述的几段时间内,磁通量变化率最大的是(

A.0s~2s
B.2s~4s
C.4s~5s
D.5s~7s
7、在闭合的铁芯上绕一组线圈,线圈与滑动变阻器、电池构成闭合电路,如图所示,假设线圈产生磁感线全部集中在铁芯内。a、b、c为三个闭合的金属圆环,位置如图。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左右滑动时,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的圆环是


A.a、b、c三环
B.a、b两环
C.b、c两环
D.a、c两环
8、
图中EF、GH为平行的金属导轨,其电阻可不计,R为电阻器,C为电容器,AB为可在EF和GH上滑动的导体横杆.有均匀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方向向纸内,若用I1和I2分别表示图中该处导线中的电流,则当横杆AB(
)
A.匀速滑动时,I1=0,I2=0
B.匀速滑动时,I1≠0,I2≠0
C.加速滑动时,I1=0,I2=0
D.加速滑动时,I1≠0,I2≠0
9.如图4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固定平行金属光滑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导轨上横放着两根相同的导体棒ab、cd与导轨构成矩形回路。导体棒的两端连接着处于压缩状态的两根轻质弹簧,两棒的中间用细线绑住,它们的电阻均为R,回路上其余部分的电阻不计。在导轨平面内两导轨间有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开始时,导体棒处于静止状态,剪断细线后,导体棒向左右两边运动过程中


A.回路中有感应电动势
B.两根导体棒所受安培力的方向相同
C.两根导体棒和弹簧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两根导体棒和弹簧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10.闭合铜环与闭合金属框相接触放在匀强磁场中,如图9所示,当铜环向右移动时(金属框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铜环内没有感应电流产生,因为磁通量没有发生变化
  B.金属框内没有感应电流产生,因为磁通量没有发生变化
  C.金属框ab边中有感应电流,因为回路abfgea中磁通量增加了
D.铜环的半圆egf中有感应电流,因为回路egfcde中的磁通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