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1课《漂浮的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生字,借助查字典、词典和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结合生活积累,理解新词。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运用学过的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批读。了解文中写了“山”的哪几方面。并学习“山”的身高和外形两部分;通过学习“山”的特点,初步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冰山的特点,培养关注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情感。
重点难点
因为四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说明文的方法,所以在这篇课文里,我认为教学重点除了了解了解课文写了“山”的哪几方面,掌握“山”的身高和外形特点外,还有一点是使学生了解一般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教学难点就是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批注方法对文章进行批注。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是我国几座名山地图片,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名山的资料。(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交流积累的与山有关的成语(安如泰山
逼上梁山
崇山峻岭
地动山摇
调虎离山
恩重如山
放虎归山
千山万壑
千山万水
人山人海
山崩地裂
寿比南山
山光水色
山清水秀
稳如泰山
愚公移山
重于泰山)。21教育网
2.教师小结,谈话交流:提起泰山,我们不禁想起成语“稳如泰山”,在我们的印象中,山是稳固而不可动摇的,然而在地球上,还有一种漂浮的山,这种山在海上随波逐流,任意漂浮,常常给人们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教师播放影片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关的片段和冰山毁船的片段。)
3.揭示课题:影片中造成船毁人亡的是一种漂浮的山。(板书课文题目:漂浮的山,学生齐读课题。)
二、诵读课文,初步探究。
(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多媒体出示自由读要求。
(1)认识文中生字,会读文中的词语词;
(2)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课文。
3.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文中的词语,指名读,指名领读,学生齐读,开火车读。
漂浮
麻烦
沉没
遇难
悲惨
常见
山丘
地区
隐藏
露出
诞生
顽皮
逛街
逐渐
融化
暖洋洋
随波逐流
长途旅行
泰坦尼克号
(2)课件出示单个生字,知名认读,并说说识记这些生字的方法。
尼 诞 逛 区
(3)生字口头扩词。
尼(尼姑)(僧尼)
诞(诞生)(诞辰)
逛(闲逛)(逛街)
区(地区)(小区)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的不正确的地方。
(5)找出新词,利用工具书或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意。
(二)自读自悟,初学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阅读课文的五处批注。
2.交流探究:
(1)“漂浮的山”指什么?(指冰山,巨大的冰块。)你从哪儿知道的?(课文内容和课文的第一处批注。)
(2)课文介绍了漂浮的山的哪几个特点?(学生自由交流发言。)
(3)教师评议并小结,出示课件。(身高、外形、漂浮、数量多。)
3.再读课文,在课文旁边的空白处写写自己的批注。
三、品读欣赏,质疑再探。
(一)学习一二自然段。
1.学生朗读一二自然段。
2.交流探究:从这两个自然段你了解到什么?(漂浮的山指的是冰山。漂浮的冰山给人们带来很大的麻烦。)文中的叹号和引号的作用是什么?(语气强烈的独词句、非主谓句和带有强烈感情的感叹词。引号的作用是冰山不是真正的山,而是巨大的冰块。)随波逐流是什么意思?(本文指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海水漂荡。)
3.指名朗读一二自然段。
4.谈话过渡:这些冰山有时候很可爱,有时候,却又非常顽皮,总是突然出现,引起麻烦,甚至造成悲剧。不过,现在人们利用雷达,可以对他们进行探测,从而避免悲剧再次发生。只有了解冰山,认识冰山,人们才能掌握它们的规律。那么,人们对冰山还有哪些了解?【来源:21cnj
y.co
m】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冰山的身高。
1.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冰山很高。)
2.互相交流:作者在描写冰山的高度时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小组交流,代表发言。)
3.教师评议并小结。
(1)课件出示:北冰洋已发现的最大的冰山高出海面达134米,南极地区的冰山高出海面最高的约有90米。这还不能算是它们实际的身高,因为漂浮在海上的冰山,大部分身体藏在水下,只在水面露出一个脑袋。北冰洋的冰山,水下部分一船比水上部分厚1~2倍,南极冰山的水下部分比水上部分可以厚达6倍。
①鼓励学生列式计算冰山的高度。
②引导学生从庞大的数字来了解冰山的确切高度,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了解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2)课件出示:这还不能算是它们实际的身高,因为漂浮在海上的冰山,大部分身体藏在水下,只在水面露出一个脑袋。【出处:21教育名师】
①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加点的词语。
②引导从“身高”、“身体”、“脑袋”这三个词明白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使文章内容形象生动。)www.21-cn-jy.com
4.课件出示漂浮的冰山的图片,学生观察并齐读这段话,读出冰山在身高上的特点。
(三)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了解冰山的外形特点。
1.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从这段中你又知道了什么?(南极和北极的冰山出身不同,外貌特征也不一样。)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多媒体出示:
有趣的是,南极和北极的冰山出身不同,外貌特征也不一样。南极冰山多是平顶的,个儿较大。北极冰山个儿较小,多是尖顶的。21
cnjy
com
(1)引导学生通过加点的词语了解这也是拟人的写法。
(2)学生朗读对比划横线的两句话,引导学生从南极的冰山和北极的冰山不同的对比中,了解比较的说明方法。
3.学生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感受其中的说明方法。
(四)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了解冰山的数量和漂流特点。
1.学生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交流:
(1)从哪里可以了解到冰山的数量特点?(冰山的数量更是多得惊人。每年,会有成千上万座冰山从南、北极的“摇篮”中诞生。)冰山的数量具有什么特点?(多得惊人。)作者用什么方法说明冰山的数量特点?(列数字。)
(1)从哪里可以了解到冰山的漂流特点?(这些顽皮的大个子在海上到处漂流。它们有的可以作长途旅行,有的则只能在离自己家乡不远的地方逛一逛。暖洋洋的海水,会让它们逐渐融化消失。它们当中个儿大的,因为消失得慢,所以就旅行得远了。)冰山的漂流具有什么特点?(漂流的距离不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暖洋洋的海水,会让它们逐渐融化消失。它们当中个儿大的,因为消失得慢,所以就旅行得远了。)作者用什么方法说明冰山的漂流特点?(拟人。)
2.课件出示有关视频片段,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感受冰山的漂流特点。
四、教师小结,朗读感悟。
1.教师小结:这篇批读课文用设问句开篇,由“泰坦尼克号”的惨剧引出给人类带来很大麻烦的冰山;接着用拟人的手法介绍冰山的高度、外形和漂浮的特点。
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科普说明文,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数据说明,语言生动幽默。
2.学生朗读全文,从总体上了解冰山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说明方法。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课件出示资料,学生阅读拓展了解。
构成冰川的冰和普通的冰不同,它不是简单地有冰冻结而成,而是在雪花越降越多,以及由于间或有阳光照射,稍有融解,但随即又冻结起来的情况下,先结成了颗粒状的粒雪,再进一步结成了冰层,这种冰比普通的冰略微轻一点,称为冰川冰。21
cnjy
com
存在于高山上的冰川,称为高山冰川,分布在两极地区的冰川,称为大陆冰川。
冰山的形状桌形和角锥形两种,大的能保持2—10年的寿命一直在海上过着漂浮生涯。浮动着的冰山往往长达几千米露出海面达100米,而露出海面的部分约只有整个冰块体积的1/7.在极地航海家眼里,冰山是最危险的“敌人”,轮船遇到它有时被迫停驶,一不小心还会发生碰撞事故。著名的“泰坦尼克”号游轮,就是与冰山相撞而沉没的。
2.启发谈话:其实,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神奇的自然景观,有待我们去发现,去认识。(教师课件出示大自然的几大奇观:吉林雾凇和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并列被国家有关部门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
3.鼓励探究:希望同学们课余时间查阅和收集更多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走进大自然,去认识更多的自然景观。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suí
bō
zhú
liú
冰山就是漂浮在水上的“山”。这些“山”在海上(
),
piāo
fú
má
fán
任意(
),常常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
)。1912年,首航横渡大
tài
tǎn
ní
kè
hào
西洋的(
)客轮就是与冰山相撞而沉没的,船上的1500
yù
nàn
hǎi
nàn
余人(
),造成了世界航海史上最悲惨的一次(
)。
2.辨字组词。
漂(
)
尼(
)
诞(
)
丘(
)
飘(
)
泥(
)
延(
)
兵(
)
3.常见的说明方法
a列数字
b举例子
c作比较
d
打比方
判断下列句子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吧。
(1)冰山不是真的山,可是有的冰山却比常见的山丘大得多。
(
)
(2)北冰洋已发现的最大的冰山高出海面达134米。
(
)
(3)北冰洋的冰山,水下部分一般比水上部分厚1—2倍。
(
)
(4)这些山在海上随波逐流,任意漂浮,常常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麻烦。1912年,首航横渡大西洋的泰坦尼克号客轮就是与冰山相撞而沉没的。
(
)
(5)它们在空中与鹰进行的厮杀,就像大小飞机之间的“空战”。
(
)
4.根据课文填空,按要求写句子。
“每年,会有成千上万座冰山从南、北极的‘摇篮’中诞生。这些顽皮的‘大
个子’,在海上到处漂流。”“大个子”是指
。
(1)课文中还有不少这样的句子,请摘抄在下面,体会句子的趣味。
(2)这样的句子,我也会写。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看拼音写词语。
冰山就是漂浮在水上的“山”。这些“山”在海上随波逐流,任意漂浮,常常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麻烦。1912年,首航横渡大西洋的泰坦尼克号客轮就是与冰山相撞而沉没的,船上的1500余人遇难,造成了世界航海史上最悲惨的一次海难。21·cn·jy·com
2.辨字组词。
漂(漂流)
尼(尼姑)
诞(诞生)
丘(小丘)
飘(飘扬)
泥(水泥)
延(延续)
兵(士兵)
3.常见的说明方法
a列数字
b举例子
c作比较
d
打比方
判断下列句子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吧。
(1)冰山不是真的山,可是有的冰山却比常见的山丘大得多。
(c)
(2)北冰洋已发现的最大的冰山高出海面达134米。
(a)
(3)北冰洋的冰山,水下部分一般比水上部分厚1—2倍。
(ac)
(4)这些山在海上随波逐流,任意漂浮,常常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麻烦。1912年,首航横渡大西洋的泰坦尼克号客轮就是与冰山相撞而沉没的。
(b)
(5)它们在空中与鹰进行的厮杀,就像大小飞机之间的“空战”。
(d)
4.根据课文填空,按要求写句子。
“每年,会有成千上万座冰山从南、北极的‘摇篮’中诞生。这些顽皮的‘大
个子’,在海上到处漂流。”“大个子”是指冰山。
(1)课文中还有不少这样的句子,请摘抄在下面,体会句子的趣味。
①这还不能算是它们实际的身高,因为漂浮在海上的冰山,大部分身体藏在水下,只在水面露出一个脑袋。
②有趣的是,南极和北极的冰山出身不同,外貌特征也不一样。南极冰山多是平顶的,个儿较大。北极冰山个儿较小,多是尖顶的21·世纪
教育网
③它们有的可以作长途旅行,有的则只能在离自己家乡不远的地方逛一逛。
(2)这样的句子,我也会写。
①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②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③月亮姑娘升起来了,仿佛正悄悄地对身边的小星星说话。
④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⑤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⑥小草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仰望着慈眉善目的太阳。
【板书设计】
冰山的身高
冰山的外形特点
漂浮的山
冰山
科普说明文
拟人
数据
冰山的数量
冰山的漂流
【课后反思】
《漂浮的山》教学反思
《漂浮的山》是西师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了漂浮的山——冰山的身高、外形、数量、漂浮等特点。科普说明文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了解说明方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第一步:通过朗读训练品味语言。读是帮助学生品味语言、打好语言功底的最好方法之一。在本课的教学中安排学生通读全文,细读自然段,品读重点句子(列数字说明冰山高的的句子、拟人句等),在读中感受文章内容,品味说明方法。虽然科普说明文简洁通俗,但作为一篇文章也包括着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在读中去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再通过朗读传递作者透过文字想要表达的情感。21cnjy.com
第二步:恰当适时地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冰山的了解。本节课辅助教学的精彩其一是开始的视频导入,用一段扣人心弦的视频,从形、声上一下把学生带入了冰山造成的紧张的的氛围。其二是学习冰山的数量和漂流时,设计的众多冰山漂流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冰山数量多得惊人。
第三步:重语言的迁移。学习课文描写冰山的高度、数量、漂流特点时,是这样导入的,这些冰山有时候很可爱,有时候,却又非常顽皮,总是突然出现,制造麻烦,或造成悲剧。不过,现在人们利用雷达,可以对他们进行探测,从而避免悲剧再次发生。只有了解冰山,认识冰山,人们才能掌握它们的规律。那么,人们对冰山的大小和形状还有哪些了解?学生很自然的被带入下面课文的学习。
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只注重语言文字、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的教学,而忽略了运用语言的教学。
今后改进的方案:语文学习的目的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实现学会运用语言。例如本课教学中在课的结束处设计一个冰山的自述环节。引导学生在介绍冰山特点过程中把文本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从而真正实现了语言的内化。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出示句式,有利于让学习困难的学生有话可说,既照顾了全体学生,又降低了学习的难度。2·1·c·n·j·y
精彩片段
学习《漂浮的山》的数量和漂流。
师:这些巨大的冰山的样子也很可爱,有时候,却又非常顽皮,总是突然出现,引起麻烦,甚至造成悲剧。不过,现在人们利用雷达,可以对他们进行探测,从而避免悲剧再次发生。只有了解冰山,认识冰山,人们才能掌握它们的规律。那么,人们对冰山还有哪些了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生1:冰山的数量。
生2:冰山的漂流。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冰山具有什么特点?
生:冰山的数量多得惊人。
师:从哪里可以了解到冰山的数量特点?
生:冰山的数量更是多得惊人。每年,会有成千上万座冰山从南、北极的“摇篮”中诞生。
师:作者用什么方法说明冰山的数量特点?
生:列数字。
师:冰山的漂流具有什么特点?
生:漂流的距离远近不等。
师:你是从哪里了解到冰山的漂流特点的?
生:这些顽皮的大个子在海上到处漂流。它们有的可以作长途旅行,有的则只能在离自己家乡不远的地方逛一逛。www-2-1-cnjy-com
师:为什么会出现远近不等的情况?
生:暖洋洋的海水,会让它们逐渐融化消失。它们当中个儿大的,因为消失得慢,所以就旅行得远了。
师:作者用什么方法说明冰山的漂流特点?
生:拟人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感受冰山的漂流特点。
【单元说课】
《漂浮的山》说课稿
各位领导
、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漂浮的山》是西师版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向我们介绍了漂浮的山——冰山的身高、外形、数量、漂浮的特点。科普说明文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了解说明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但由于这类文章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使教学过程显得枯燥,学生学得乏味。如何才能让本课的教学更具“语文味”,突出说明文教学的语文味是教学中的关键。【版权所有:21教育】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生字,借助查字典、词典和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结合生活积累,理解新词。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运用学过的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批读。了解文中写了“山”的哪几方面。并学习“山”的身高和外形两部分;通过学习“山”的特点,初步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冰山的特点,培养关注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因为四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说明文的方法,所以在这篇课文里,我认为教学重点除了了解了解课文写了“山”的哪几方面,掌握“山”的身高和外形特点外,还有一点是使学生了解一般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教学难点就是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批注方法对文章进行批注。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同时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通过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为了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观教育相结合的特点。
五、说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读中质疑,这一环节主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法。以分组讨论法为辅,师生在讨论中解疑。尊重学生的情感和认识。2-1-c-n-j-y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漂浮的山》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各项教学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探究,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5分钟)
多媒体课件出是我国几座名山地图片,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名山的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成语“稳如泰山”,引出地球上还有一种漂浮的山,告诉学生这种山在海上随波逐流,任意漂浮,常常给人们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同时播放影片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关的片段和冰山毁船的片段,导入课题。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对冰山的兴趣,产生了解冰山的欲望。
2.讲授新课:(约30分钟)
(1)诵读课文,初步探究。
鼓励学生初读课文,学习字词,课件出示文中的词语,通过指名读,指名领读,学生齐读,开火车读,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的不正确的地方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巩固学习方法。在学会字词的基础上交流探究“漂浮的山”指什么?你从哪儿知道的?课文介绍了漂浮的山的哪几个特点?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阅读批注的基础上进行探究交流,掌握批注课文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再读课文,在课文旁边的空白处写写自己的批注。
(2)品读欣赏,质疑再探。
朗读一二自然段,了解漂浮的山指的是冰山及漂浮的冰山给人们带来很大的麻烦。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冰山的高。引导学生从庞大的数字来了解冰山的确切高度,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了解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重点词语了解拟人的修辞手法,体会这样写有的好处。在阅读中了解南极和北极的冰山出身不同,外貌特征也不一样,了解比较的说明方法,感悟拟人的写法。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通过具体数字了解到冰山的数量更是多得惊人。了解到冰山的漂流特点是距离不等,继续了解拟人的写法。
(3)拓展延伸,加深认识。为了让学生了解冰山这一个自然现象,在拓展环节,我为学生补充了冰山的课外知识,通过阅读激发学生课外搜集自然景观资料的兴趣。同时教师课件出示几处自然景观和学生一起分享。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抓住契机鼓励探究,鼓励学生课余时间查阅和收集更多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走进大自然,去认识更多的自然景观。
3.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强化认识,积累实践。(3—5分钟)
通过教师小结然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开篇方式,说明方法的认识。鼓励学生朗读全文,从总体上了解冰山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说明方法。
4.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比较简单直观,目的是引领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加深学生对冰山特点的印象,掌握课文的说明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5.布置作业:
鼓励学生课外搜集和阅读更多大自然奇观的资料,引导学生探究自然,热爱自然。
【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
一、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课堂上,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子,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科普类说明文的乐趣,使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科普类说明文。例如抓住教材中“这还不能算是它们实际的身高”“这些顽皮的大个子在海上到处漂流。”“它们有的可以作长途旅行,有的则只能在离自己家乡不远的地方逛一逛。”等词句,引导学生体会拟人写法的生动形象。将课上得有情又有趣,使科普说明文焕发其独有的魅力。教师要在充分挖掘说明文的趣味因子的基础上,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使课堂产生别样的生趣。
二、教学策略的选用
(一)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探究课文。
巧妙设问,点引方法,让学生读通读懂课文的同时,训练学生多种形式读书的能力。开头设问:“漂浮的山”指什么?你从哪儿知道的?课文介绍了漂浮的山的哪几个特点?”让学生着眼整体通读全文,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从总体上了解冰山。
(二)教师引领了解写法。
例如在了解冰山的高度时,启发学生交流探究:作者在描写冰山的高度时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课件出示描写冰山高度的有关内容,特别显示“134米”“90米”“1~2倍”“6倍”等词语,鼓励学生列式计算冰山的高度,引导学生从庞大的数字来了解冰山的确切高度,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了解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从“身高”、“身体”、“脑袋”等词语明白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并在朗读中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三)利用课件直观感受。
课文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为了让学生学得生动有趣,采用形象直观的电教手段展示冰山的形象,为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创设图片或视频情景。
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以上就是我对《漂浮的山》的说课,当然,教学设计只是一个预设,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让教学设计更适合课堂教学的需要,更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