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及其所组成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生字,学习用硬笔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文中的词语。
3.自读自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古诗: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谈话激趣:自古至今,充满神秘的浩瀚的宇宙让人们产生许多美妙的遐想。也由此产生了许多动人的古诗和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天空正北方有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这就是大熊星座,又叫北斗星。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这七颗星星有关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学生齐读。21教育网
3.简介作者:
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处女作中篇小说《童年》于1852年问世,早年相继写了中篇小说《幼年》《少年》以及一系列描写高加索战争和克里木战争的短篇小说。
托尔斯泰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作品再现了俄国社会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俄国社会的现实生活。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二、诵读课文,初步探究。
(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认读文中的生字,难读的地方和读不好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检查学生阅读情况。
(1)课件出示文中词语,指名读,指名领读,学生齐读。
钻石 传说 旱灾 干涸 干枯 焦渴 水罐 绊倒 哀哀 尖叫 赶紧 舔净 凑近
唾沫 涌出 清澈 一瞬间 北斗七星 喜出望外 匆匆忙忙 端端正正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地方。
(3)教师重点指导认读:“竟”“匆”为后鼻音,“绊”“咽”为前鼻音,“匆”“凑”为平舌音,“瞬”为翘舌音;另外,“咽”是多音字,还可以读“yān”,如“咽喉”;读“yè”,如“哽咽”。
(4)教师重点指导识记和书写:“渴”“沫”“涌”左边均为“氵”;“渴”“喝”可联系起来记忆,但不要混淆;注意“累”字下部不是“系”字,“舔”字右下部不是“小”字;“舔”还可与“添”字比较记忆;同时注意“凑”的左边不是“氵”,“沫”的右边不是“未”。
三、朗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读后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在故事中水罐一共发生了哪些变化?(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2.教师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小姑娘为母亲找水——水罐有水了;小姑娘想到母亲,舍不得喝水,摔倒后——水罐端端正正,里面的水满满的(木头做的);小姑娘给小狗喂水——银水罐;母亲留水给小姑娘——金水罐;小姑娘让水给过路人——跳出七颗钻石,涌出一股巨大水流。
3.指名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师生评议。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引导读出神奇的味道。
(1)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2)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3)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4)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5)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6)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三、教师小结,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zuàn shí jiāo kě tuò mo xīn xiān
( ) ( ) ( ) ( )
shuǐ ɡuan cōnɡ cōnɡ mánɡ mánɡ xǐ chū wàng wài
( ) ( ) ( )
2.形近字组词
勇( )沫 ( )奏( )唾( )
涌( )味 ( )凑( )锤(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
一瞬间( ) 突然( )
反义词:
干旱( ) 清澈( ) 巨大( )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看拼音写词语。
zuàn shí jiāo kě tuò mo xīn xiān
(钻 石) (焦 渴) (唾 沫) (新 鲜)
shuǐ ɡuan cōnɡ cōnɡ mánɡ mánɡ xǐ chū wàng wài2·1·c·n·j·y
( 水 罐) (匆 匆 忙 忙) (喜 出 望 外)
2.形近字组词
勇(勇敢)沫 (唾沫)奏(演奏)唾(唾沫)
涌(汹涌)味 (味道)凑(凑近)锤(锤子)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
一瞬间(一刹那) 突然(忽然)
反义词:
干旱(洪涝) 清澈(浑浊) 巨大(渺小)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复述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二、品读欣赏,质疑再探。
(一)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批注理解课文内容,在课文旁边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并记下自己读不懂的问题。21·cn·jy·com
2.小组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试着解决弄不明白的问题,小组长整理组内同学的交流情况。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4.小组提出疑难问题,全班交流解决。
(二)感受“缺水”。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从这一自然段可以看出什么?(故事发生时间——很久很久以前;地点——地球上;故事的起因——旱灾严重。)
2.学生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标出突出地表现旱灾情况很严重的词语。
3.师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干涸 干枯 焦渴
4.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三个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并小结: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干涸就是一滴水都没有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干枯就是植物都没有水分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焦渴就是比干渴还渴。21*cnjy*com
5.教师小结: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活着的鱼儿最需要什么?活着的花草树木最渴望什么?活着的人最需要什么?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在这种情况下,水的珍贵和重要吗?(水是生命之源。)
6.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
7.指导朗读:通过朗读让所有的人都感受到这场大旱灾的严重、残酷。
8.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学生自由朗读。
9.交流过渡。
(1)就在这样旱灾严重的环境中,一个感人而又神奇的故事发生了,请大家自由读2—4自然段,了解这个感人而又神奇的故事。
(2)读了这部分课文,最让你感到神奇的是什么?(空木罐的变化。)空木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四次。)
(3)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请同学们再次读2—5自然段,从书中找出答案。
三、了解“变化”。
1.了解第一次“变化”。
(1)课件出示: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找了很多地方,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标注的词句,思考自己的感受。
(3)指名发言,师生评议并小结。(感受到小姑娘找水很不容易,小姑娘非常爱她的妈妈。)
(4)学生自由朗读,读出小姑娘寻水的艰难、寻到水的惊喜和送水的急切。在读中表达出小姑娘对妈妈的爱。
(5)鼓励学生从书中找出相关语句,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第一次“变化”的原因。(因为小姑娘的孝心感动了上帝,所以给了她一灌水。)
(6)小姑娘一觉醒来发现罐子里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她是怎么做的?(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7)谈话过渡:就在小姑娘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的时候意外发生了。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了解有关内容。
2.了解第二次“变化”。
(1)课件出示: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上。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里面的水还是满满的。小姑娘把水倒了一点儿在掌心里,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2)学生自由朗读,说说发生了什么意外?(小姑娘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上,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
(2)结果怎样?(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里面的水还是满满的。)
(3)捡起水罐后小姑娘做了什么?(小姑娘把水倒了一点儿在掌心里,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4)你从小姑娘的做法中感受到什么?(小姑娘对动物的爱。)
(5)教师小结:这么宝贵的水,小姑娘自己都舍不得喝一滴,却舍得给小狗喝。她关心动物胜过关心自己。这是一个多么富有同情心的小姑娘啊!她的美好品质又一次感动了上帝,因此水罐竟变成银的啦。21*cnjy*com
(6)指导朗读:读出对小姑娘的赞美。指名读,自由读。
3.了解第三次“变化”。
(1)课件出示: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快要死了,还是你自已喝吧。”她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2)自由朗读并说说这一次变化又是什么原因?(是因为母爱,是母爱让她本能地心甘情愿地献出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女儿的生命,母爱是多么的无私,多么的伟大!)
(3)指导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在朗读中表现出深深的、伟大的母爱。
4.了解第四次“变化”。
(1)课件出示:这时,小姑娘渴得实在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水,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2)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3)互相交流说说这次变化因为什么呢?(小姑娘的精神给深深感动,她不仅关心自己的亲人母亲,而且也关心毫不相关的过路人,甚至关心一只动物小狗,她的心里装的全是别人,却独独没有自己,多么善良、多么伟大的小姑娘!上帝又一次被他深深地感动,所以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4)小组交流:罐子里清澈而新鲜的水流不断地涌出,小姑娘会怎么做呢?(小姑娘把水流引向河流,小河里瞬间流水潺潺,枯井里也长满了清泉,人类、动物和植物都得救了。)
(5)指名说说这次变化的原因。(小姑娘对陌生人的爱。)
四、交流最后一个自然段。
1.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师生评议。
2.互相交流:七颗钻石是因为小姑娘的善良而产生的,应该奖给她才对,可作者为什么要让她升向天空变成大熊星座呢?(本文是作者观察天空中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闪闪的星星而展开想象写成的故事。作者发现天空的正北方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闪闪发光,像七颗钻石,它象征着光明,是爱的化身,给人温暖,给人力量。)
3.小组交流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体会。
4.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作者希望爱心象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让世界万物都沐浴在爱的柔光里;同时也希望人人都能拥有一颗爱心,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5.指导朗读: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对出作者的美好愿望。
五、指导朗读。
1.教师引导:爱满人间,创造奇迹。爱心使得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神奇的变化。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描写爱心的词句标出来,读一读。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重点指导。
(1)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找了很多地方,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2)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3)小姑娘把水倒了一点儿在掌心里,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4)母亲说:“我反正快要死了,还是你自已喝吧。”她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
(5)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谈话引导:正是因为爱心,才出现了一次次的奇迹。我们自己处于困境中时,也能够想到处在困境中的他人,并且给予他无私的关爱和帮助。这才是真正的爱心,爱心比钻石还要珍贵。2-1-c-n-j-y
2.互相交流与爱心和善良有关的名言警句。
(1)希望被人爱的人,首先要爱别人,同时要使自己可爱。——美·富兰克林
(2)不被任何人爱,是巨大无比的痛苦;无法爱任何人,则生犹如死。——德·格林贝克
(3)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4)聪明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帮助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帮助别人。——埃·哈伯德
(5)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应付生活中无边的苦难的。所以,自己需要别人帮助,自己也要帮助别人。——茨威格【来源:21·世纪·教育·网】
(6)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莎士比亚
(7)对于心地善良地人来说,付出代价必须得到报酬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侮辱。美德不是装饰品,而是美好心灵的表现形式。——(法)纪德
(8)具有才能的人总是善良的,坦白的,爽直的,决不矜持。——(法)巴尔扎克
(9)善良的行为有一种好处,就是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了,并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为。——(法)卢梭 21cnjy.com
(10)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英)罗素
六、布置作业。
1.把这个动人的童话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2.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都像童话故事中的小姑娘,有着一颗钻石般闪亮的心。能举出一些人、一些例子吗?课后把这些例子写进自己的日记。【出处:21教育名师】
3.《七颗钻石》是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童话,课后,希望同学们搜集和阅读他的更多的作品。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同音字注音组词。
罐 ( ) 绊 ( )
灌 ( ) 拌 ( )
竟 ( ) 舔 ( )
竞 ( ) 添 ( )
2.回忆课文内容,写出文中的爱心行动。
(1)第一次:“夜里”,小姑娘“为生病的妈妈去找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 对母亲的爱心21·世纪*教育网
(2)第二次: 。
(3)第三次: 。
(4)第四次: 。
(5)第五次: 。
3.小姑娘的水罐在不同的情况下五次展示了它的神奇。
第一次:小姑娘找不到水累倒了,醒来时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4.“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展开想象,写一写小姑娘用水做了什么。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同音字注音组词。
罐 guàn 水罐 绊 bàn 绊倒
灌 guàn 灌溉 拌 bàn 搅拌
竟jìng 竟然 舔 tiǎn 舔净
竞jìng 竞赛 添 tiān 添加
2.回忆课文内容,写出文中的爱心行动。
(1)第一次:“夜里”,小姑娘“为生病的妈妈去找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 对母亲的爱心www.21-cn-jy.com
(2)第二次:水罐里有了水,小姑娘自己也非常渴,但想到妈妈就没有喝,而是赶紧跑回家。——对母亲的爱心www-2-1-cnjy-com
(3)第三次:小姑娘自己舍不得喝水,却倒了一点给小狗;倒一点水给小狗。——对小动物的爱心
(4)第四次:母亲病得“就要死了”,却不肯喝水,把水让给小姑娘喝。——母亲对女儿的爱心
(5)第五次: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喝水的时候,却又把这生命之水让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过路人。——小姑娘极其崇高的爱心。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小姑娘的水罐在不同的情况下五次展示了它的神奇。
第一次小姑娘找不到水累倒了,醒来时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
第二次摔在地上仍端端正正,水还是满满的。
第三次由木的变成了银的。
第四次由银的变成了金的。
第五次变出了七颗大钻石和一股巨大的水流,那七颗大钻石又升到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变成了大熊星座。
4.“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展开想象,写一写小姑娘用水做了什么。
小姑娘把水流引向河流,小河里瞬间流水潺潺,枯井里也长满了清泉,人类都得救了。小姑娘把水引向大地,干裂的土地得到了滋润,裂开的口子愈合了,旱倒的草木庄稼又站了起来,树木重新长出绿叶,各种动物有了水有了食物,又活跃起来了。世界重新变得生机勃勃。
【板书设计】
为母亲寻水 孝心感动了上帝 给了她一灌水
小姑娘对动物的爱 感动了上帝 水罐竟变成银的 爱满人间
七颗钻石
母爱的无私、伟大 水罐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创造奇迹
关心过路人 上帝被深深感动 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
【课后反思】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七颗钻石》是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的一篇课文,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童话故事。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来源:21cnj*y.co*m】
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是本课的重点,同时应引导学生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在于,读关于爱心的神奇故事,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第一步:创设情景,激发情趣。课件出示古诗《秋夕》,由学生熟悉的古诗导入浩瀚的宇宙及由此产生了许多动人的古诗和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这一话题,有天空导入北斗星。从而建立起与课文的联系,以引导学生的注意与兴趣,诱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第二步:自主识字,培养能力。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自主识字,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在鼓励他们同桌或小组合作识字,并全班交流识字方法,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识字过程。让学生在轻松、宽松的识字过程中体验了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
第三步:抓住线索,感悟情感。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找到文中水罐发生的几次变化,鼓励学生抓住水罐的几次变化这一清晰的线索再次阅读课文,寻求发生这些神奇的变化的原因。同时从小女孩为生病的母亲找水到回家途中把水分给小狗,再到自己咽了咽唾沫把水给了过路人这一系列举动中,体会到小姑娘孝敬母亲、爱护小动物、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以及母亲让水给女儿,也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这样学生对于爱心这一主题的体会就水到渠成。【版权所有:21教育】
第四步:以读代教,读中感悟。在教学中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中我利用自读,读通难读的长句子,感情朗读来推进教学。引导学生在感知、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生成。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并让学生在各种读的方式下,总结出怎样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怎样去体会课文所蕴涵得情感,同时让学生在感情朗读得同时积累读书的方法。
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由于过分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而忽略了引导学生探究课文语现实生活的联系。
今后改进的方案:在今后教学中,既要重视对文本的探究,又要引导学生超越文本,为学生创设由教材走向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互动中走出教材,走向生活,关注社会。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