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三棵银杏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自主识字,能联系生活实际及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能运用本课新词说话。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并能自主积累词句。
3.情感态度价值观:抓住语言文字,认识银杏树干、枝、叶、花、果的特点,体会银杏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并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读书,认识银杏树各个季节的样子和干、枝、叶、花、果的特点,体会银杏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欢乐,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自主识字,能联系生活实际及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能运用本课新词说话。
2.读通课文,初步感知全文。
3.读懂课文第1、2两个自然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银杏树图片,学生认真观察,互相交流。
2.教师小结:银杏树是我国珍贵的古树种,也是我国的特产植物。俗称白果树。别名叫公孙树,因为这种树在自然生长状况下,长得慢,形容祖父一辈种银杏,到了孙子辈才结果。银杏除树姿美丽外,它的种子可食用,也是一味药材,有润肺、止咳平喘的功效,叶子有杀虫作用,可以防治棉蚜虫。树叶夹在书里,可以驱除蛀书的蠹虫。春天,银杏树开花,蜜蜂云集,是一种很好的蜜源植物。
3.导入课题。板书课题:三棵银杏树(学生齐读课题)
3.简单介绍作者: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1894--1968),名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7年应聘到吴县甪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他称甪直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童话集《稻草人》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但有时气氛显得低沉和悲哀,稍后的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着重表现人民群众团结抗暴的集体力量。他的童话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现实内容。鲁迅说,叶圣陶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叶圣陶从1921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致力于文化教育的领导工作,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1)勾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2)课文是抓住哪几个季节介绍银杏树的样子?(冬、春、秋、冬。)
(3)课文是抓住银杏树的哪几个部分介绍它的特点的?(具体描述了银杏树干、枝、叶、花、果的特点。)
(4)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检查初读效果。
(1)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的词语,指名读,指名领读,齐读。
空地 沿着 投到 中央 似乎 偶然 屈曲 古怪 伸展 衣裳 绿荫 赛跑
停泊 袅袅 忽略 淡黄 果仁 特别 落尽 衬着 一缕缕 赤裸裸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字音。
三、诵读课文,初步探究。
(一)品读课文,了解银杏树的特点及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自由阅读。
2.一边读,一边在课文中圈画批注,记下自己喜欢的原因。
3.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补充、评价。
4.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小组代表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汇报对内容的体会,小组内其余同学注意补充,其他小组可以提出不同而见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多媒体投影课文插图,初步感知银杏树生长的环境。(我家屋后有一片空地,前边和右边沿着河,左边是人家的墙。三棵银杏树就站在那里。一棵靠着右边,把影子投到河里。两棵在中央,像两个亲密的朋友,手牵着手,肩并着肩。)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思考下面问题。
(1)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四句)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第一句讲屋后空地的环境和周围的样子;第二句讲空地上有三棵银杏树;第三、四句讲这三棵银杏树各长在的位置和它们大致的样子。)2·1·c·n·j·y
(2)品读感悟,说说自己的感受。(前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最后一句运用了比喻、拟人手法。这三个句子具体形象地写出了这三棵银杏树各长在什么地方和它们大致的样子,而且从后一个句子中,我们还可以想象空地中间的两棵树高矮相当,距离较近,连枝叶都搭在一起了。两面临水的空地,长着这样三棵银杏树,这是多美的一幅风景画呀!) 2-1-c-n-j-y
(3)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文章开头交代了三棵银杏树生长的环境和大致的样子。)
3.朗读训练:美读本段,感悟银杏树生长空间的美。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第二自然段。
(1)探究交流:从哪儿体会到银杏树是古树?(父亲说,他小时候,树就这么高这么大了,经过30年的岁月,似乎还是这么高这么大。)
(2)银杏树的生长情况怎样?(缓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经过30年的岁月,似乎还是这么高这么大。)
(3)从“似乎”一次中体会到什么?(从“似乎”一词可以体会到银杏树生长缓慢,它的变化几乎觉察不出来。)
(4)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介绍了银杏树生长缓慢的特点。)
2.自由朗读感悟。
四、教师小结(文章开头交代了三棵银杏树生长的环境和概貌,接着介绍了银杏树生长缓慢的特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版权所有:21教育】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读写写我能行。
zhōng yāng chì luǒ lǔ yīn guǒ rén
( ) ( ) ( ) ( )
二、照样子,写词语。
(1)赤裸裸:
(2)一缕缕:
三、填量词,补短语。
三( )银杏树 一( )烟 一( )鹰
一( )黄蝴蝶 一( )饭 一( )画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一、读读写写我能行。
zhōng yāng chì luǒ lǔ yīn guǒ rén
(中 央) (赤裸 ) (绿茵) (果仁)
二、照样子,写词语。
(1)赤裸裸:白胖胖 绿油油 静悄悄 红通通 乐哈哈 火辣辣 热腾腾 冷飕飕
(2)一缕缕:一支支 一片片 一排排 一片片 一批批 一篇篇 一件件 一棵棵
三、填量词,补短语。
三(棵)银杏树 一(缕)烟 一(只)鹰
一(只)黄蝴蝶 一(碗)饭 一(幅)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自由读3~7自然段,了解银杏树各个季节的样子。
2.再读3~7自然段,说说银杏树干、枝、叶、花、果各部分的特点。
3.通读3~7自然段,体会关键词句的意思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体会银杏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并受到美的熏陶。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并能自主积累词句。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2.指名学生说说这三棵银杏树分别生长在哪里?(我家屋后有一片空地,前边和右边沿着河,左边是人家的墙。三棵银杏树就站在那里。一棵靠着右边,把影子投到河里。两棵在中央,像两个亲密的朋友,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学生说,
二、品读欣赏,质疑再探。
(一)学习课文3~7自然段,了解银杏树各个季节的样子。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3~7自然段。
2.文章第3~7自然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银杏树的样子的?(冬、春、夏、秋季)。
3.文章第3~7自然段是抓住银杏树的什么来写其特点的?(树枝、干、叶、花、果。)
4.在描写银杏树的同时还写了什么?(银杏树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5.默读课文3~7自然段勾画出描写银杏树枝、干、叶、花、果、特点的句子及在冬、春、夏、秋季银杏树样子的句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交流汇报银杏树在各季时的样子及给我们带来的欢乐,银杏树干、枝、叶、花、果的特点。(干:直、弯、古怪。叶:折扇形、绿荫、黄蝴蝶。花:白里带蓝黄、可爱。果:绿玉一般、 清香。)21*cnjy*com
(二)通读3~7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课件出示:每年冬天,赤裸的支干上生出无数小粒。这些小粒渐渐长大,最后像牛的奶头。
(1)自由阅读,说说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
(2)交流这样写的好处?(生动形象。)
2.课件出示:空地上有了这广大的绿荫,成了最好的游戏场所,我们在那里赛跑、唱歌、演戏。(阅读体会银杏树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课件出示:经过的船常常停泊在右边那一棵的绿荫下面,摇船的歇口气吸一管烟,或者煮一锅饭。这时候,一缕缕烟就袅袅地升起来了。
(1)朗读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此情此景给人美感,也体现出作者对家乡人、事的思念之情。)
(2)“要穿的”指什么?(“摇船的”是的字短语,指摇船的人。如我们常说 “开车的”、“教书的”等。)www-2-1-cnjy-com
4.课件出示:父亲笑着说:“不开花哪儿来的果?待来春留心看吧。”
(1)“不开花哪儿来的果?”是什么意思?(用反问的语气肯定了银杏树有花,同时也点明了花与果的关系。)
(2)父亲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银杏树是有花的?父亲说话的目的是什么?(让“我”留心看,启发“我”观察事物要留心。)
5.课件出示:说起银杏果,不由得想起“烫手啰,热白果”的叫卖声来
(1)说起银杏果,作者为什么就不由得想起“烫手罗,热白果”的叫卖声来?(白果是银杏树的种子,炒熟了,剥掉壳,去了衣,就是绿玉一般的果仁,虽然不甜,却有一种特别的清香味,我们都喜欢吃。)
(2)感情朗读,体会家乡的银杏果给人带来的欢乐。
6.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在平常人看来是冷清、悲凉的。可是在孩子们的眼中,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黄叶飘落——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朗读体会黄叶带给孩子们的欢乐。
7.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进一步体会感悟。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三、总结全文,积累实践。
1.教师小结:《三棵银杏树》这篇课文写得很美。在这短短的一篇文章里,作者以朴实、流畅的语言写出了丰富的内容;既写了银杏树冬、春、夏、秋的样子和干、枝、叶、花、果的特点,给人带来了快乐;又描画了一幅幅以银杏树为主要景物的简洁、优美、古朴的画面,给人以美感;同时出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的情感。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积累好的语句。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我家屋后有一片空地,前边和右边沿着河,左边是人家的墙。三棵银杏树就站在那里。一棵靠着右边,把影子投到河里。两棵在中央,像两个亲密的朋友,手牵着手,肩并着肩。”是按___________顺序写的,根据这段内容画出小河、墙及三棵银杏树的位置图。
2.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
三棵树的主干都很直 支干也是直的多 偶然有几支屈曲得很古怪 像画上画的 每年冬天 赤裸的支干上生出无数小粒 这些小粒渐渐长大 最后像牛的奶头
3.读下面句子,在比喻句后的( )内打“√”,在不是比喻句的( )内打“×”。
(1)三棵树的主干都很直,支干也是直的多,有几支却弯曲得很古怪,像画上画的。( )
(2)弯曲得很古怪的支干上,偶尔有一两只鹰停在那里,好久好久一动不动,衬着蓝天,像一幅古画。( )。
(3)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 )
(4)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
4.认真读短文3-7自然段,完成下列题目。
(1)这一部分是按_______________顺序记叙的。
(2)根据这部分内容,归纳三棵银杏树的特点。
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三棵银杏树给我们带来哪些欢乐?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我家屋后有一片空地,前边和右边沿着河,左边是人家的墙。三棵银杏树就站在那里。一棵靠着右边,把影子投到河里。两棵在中央,像两个亲密的朋友,手牵着手,肩并着肩。”是按方位顺序写的。
2.三棵树的主干都很直,支干也是直的多,偶然有几支屈曲得很古怪,像画上画的。每年冬天,赤裸的支干上生出无数小粒。这些小粒渐渐长大,最后像牛的奶头。
3.读下面句子,在比喻句后的( )内打“√”,在不是比喻句的( )内打“×”。
(1)三棵树的主干都很直,支干也是直的多,有几支却弯曲得很古怪,像画上画的。(×)
(2)弯曲得很古怪的支干上,偶尔有一两只鹰停在那里,好久好久一动不动,衬着蓝天,像一幅古画。(√)。
(3)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
(4)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4.认真读短文3-7自然段,完成下列题目。
(1)这一部分是按_______________顺序记叙的。
(2)根据这部分内容,归纳三棵银杏树的特点。
干:直、弯、古怪。
叶:折扇形、绿荫、黄蝴蝶。
花:白里带蓝黄、可爱。
果:绿玉一般、 清香。
(3)写出三棵银杏树给我们带来哪些欢乐?
①广大的绿荫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场所。
②为经过的船提供歇息、煮饭的地方。
③银杏果为人们提供美味的食物。
④美丽的落叶像蝴蝶,使孩子们得到了美的享受。
【板书设计】
银杏树生长的环境和大致的样子
银杏树生长缓慢
干:直、弯、古怪。
三棵银杏树 叶:折扇形、绿荫、黄蝴蝶。 热爱家乡
花:白里带蓝黄、可爱。
果:绿玉一般、 清香
黄叶飘落
【课后反思】
《三棵银杏树》教学反思
《三棵银杏树》文章开头交代了三棵银杏树生长的环境和概貌,接着介绍了银杏树生长缓慢的特点,然后按照冬、春、秋、冬的季节变化,具体描述了银杏树干、枝、叶、花、果的特点和给“我们”带来的欢乐,最后描写秋天里银杏树的黄叶飘落,冬天里的银杏树同样让“我们”感受到是一幅幽雅古朴的画。
文章虽短,作者却以朴实、流畅的语言写出了银杏树各部分的特点,银杏树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以及以银杏树为主要景物的一幅幅简洁、优美、古朴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银杏树的干、枝、叶、花、果的特点,体会银杏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欢乐,从而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21cnjy.com
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第一步:上课时,我首先从整体进入,让学生了解银杏树的特点及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写作顺序之后,紧接着由整体到部分,引导学生熟读课文,了解银杏树的干、芽、叶、花、果各部分的特点,对银杏树有完整的、具体的了解。 21·世纪*教育网
第二步:引导学生通过理解“似乎还这么高大”,体会“似乎”一词的重要及准确。像“牛的奶头”体会比喻的形象及通俗。从而使学生了解课文语言质朴的特点,感悟到质朴的语言便是一种美。
第三步:这篇文章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生动形象,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积累优美的语句,学会运用。
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虽然也提醒学生抓住文中描写生动形象个句子进行交流和体会,但由于教师完全放手学生自主感悟,没能及时做有效的引导和点拨,从而导致学生领悟不够深刻。21·cn·jy·com
今后改进的方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文中优美的语言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篇课文中多处运用比喻的手法,如“两棵在中央,像两个亲密的朋友,手牵着手,肩并着肩。”从这个比喻既能了解到两棵树的位置关系,更能看出作者使多么喜欢这些银杏树啊。再如“这些小粒渐渐长大,最后像牛的奶头。”可以看出作者观察的很仔细,比喻很贴切,同时反映了作者对银杏树的关心和喜爱。第三自然段中“我们欢喜地说:‘银杏树又穿上新衣裳了!’”从这个拟人句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多么兴奋。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把落叶比作蝴蝶,写出了孩子独有的快乐。
精彩片段
学习《三棵银杏树》,了解银杏树各部分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自己先把课文读一遍。 叶圣陶老先生向我们介绍了银杏树的哪些部分呢?每个部分是什么样的?(学生一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一边围绕问题圈画批注。)【来源:21cnj*y.co*m】
生:课文介绍了银杏树的主干。(读有关句子)。
师:谁来读出作者具体描写银杏树枝干的句子?(三棵树的主干都很直,支干也是直的多,偶然有几支屈曲得很古怪,像画上画的。)【出处:21教育名师】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银杏树的主干怎么样?
生:高大、挺直。
师:(板书:高大、挺直。)
生:书中还介绍了银杏树的枝“偶然有几支屈曲得很古怪,像画上画的。”
师:从“几支”能体会到什么?
生:“几支”说明是很少的,对银杏树的那么多的枝来说算不了什么,所以作者用了词语“古怪”来描写弯曲的枝干。银杏树枝干的主要特点还是“直”。
师:(补充板书:弯、古怪。)
师:作者介绍完银杏树的枝干后,有介绍了银杏树的哪部分?
生:作者还介绍了银杏树的叶。
师:谁来读出作者具体描写银杏树叶的句子?
生:到了春天,绿叶从奶头似的地方伸展出来。空地上有了这广大的绿荫。
师:从描写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遮荫。
师:这是哪个季节的叶子?
生:春天。
师:文中还有描写银杏树叶的句子吗?
生: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师:从描写中你有了解到到什么?
生:叶是折扇形的,黄色的。
师:这是哪个季节的叶子?
生:秋天。
师:作者除了介绍银杏树的枝干、叶,还介绍了银杏树的哪部分?
生:作者还介绍了银杏树的花。
师:银杏树的花有什么特点?
生:白里带点儿淡黄、小。
师:从哪些句子可以了解到银杏树的花小?
生1:银杏树的花太小了,很容易就被人忽略。
生2:去年秋天,我一边拾银杏果,一边问父亲:“银杏树为什么不开花?”
师:作者还介绍了银杏树的果。银杏树的果实有什么特点?
生:碧玉一般的仁儿,味儿是清香的。
师:通过探究,我们从课文中了解到银杏树的枝干、叶、花、果的特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从整体上感受银杏树的特点。21教育网
生:自由读课文。
【单元说课】
《三棵银杏树》说课稿
各位领导 、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 ?????????????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三棵银杏树》是西师大版版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文章开头交代了三棵银杏树生长的环境和概貌,接着介绍了银杏树生长缓慢的特点,然后按照冬、春、秋、冬的季节变化,具体描述了银杏树干、枝、叶、花、果的特点和给“我们”带来的欢乐,最后描写秋天里银杏树的黄叶飘落,冬天里的银杏树同样让“我们”感受到是一幅幽雅古朴的画。
文章虽短,作者却以朴实、流畅的语言写出了银杏树各部分的特点,银杏树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以及以银杏树为主要景物的一幅幅简洁、优美、古朴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银杏树的干、枝、叶、花、果的特点,体会银杏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欢乐,从而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自主识字,能联系生活实际及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能运用本课新词说话。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并能自主积累词句。
3.情感态度价值观:抓住语言文字,认识银杏树干、枝、叶、花、果的特点,体会银杏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并受到美的熏陶。。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读书,认识银杏树各个季节的样子和干、枝、叶、花、果的特点,体会银杏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欢乐,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四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1.朗读感悟法:结合本课语言优美的特色,在教学中以读代教,以读促学,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通过感悟和想象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2.想象感悟法: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鼓励学生大大胆想象,想象课文描述的优美画面。
3.评价激励法: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评价,在评价中对学生的观点予认可与鼓励。
五、说学法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在课堂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读中感悟,力求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在内容体会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三棵银杏树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各项教学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探究,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5分钟)
多媒体课件出示银杏树图片,学生认真观察,互相交流。在学生简单了解银杏树后,教师简单介绍作者,激发学生探究名家作品的兴趣。
2.讲授新课:(约30分钟)
(1)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鼓励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识字解词的习惯,提高了学生识字解词的能力。
(2)诵读课文,初步探究。引导学生品读课文,了解银杏树的特点及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品读学习学习第一、二自然段。通过朗读、默读、品读抓住重点词句了解三棵银杏树生长的环境和概貌,感悟银杏树生长缓慢的特点。
(3)品读欣赏,质疑再探。通过读中圈画、互相交流、汇报总结了解银杏树各个季节的样子,了解冬、春、夏、秋季银杏树干的直、弯、古怪;叶的折扇形、绿荫、黄蝴蝶;花的白里带蓝黄、可爱;果的绿玉一般、 清香。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银杏树给人们带来的的欢乐。进而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进一步体会感悟,并背诵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3.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强化认识,积累实践。(3—5分钟)
通过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课文朴实、流畅的语言描画了一幅幅以银杏树为主要景物的简洁、优美、古朴的画面,感悟作者的情感。鼓励学生继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积累好的语句。
4.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比较简单直观,目的是引领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
一、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备注重学生从教材的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积累。鼓励学生在品读中积累优美的词句和段落。
二、教学策略的选用
通过三年多时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较多的识记生字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只需对个别字稍作强调即可;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也掌握了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践理解词语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只对一些重点词语进行适当的点拨就可以了。
通过三年多时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也有了初步感知课文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抓住关键词句深入体会,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在理解重点句上,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教师巧妙利用多媒体课件突出显示重点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通过重点句子,体会作者情感。
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及其认知规律,紧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同课异构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自主阅读,了解银杏树的干、枝、叶、花、果的特点。
3.了解银杏树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的思想感情。
4.自主积累有关描写银杏树的好词好句。
重难点分析:
1.了解本文介绍事物的方法。。
2.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表达的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课题。
1.教师出示银杏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借助查找的资料说说自己对银杏树的了解。
2.教师小结,并进行补充。
3.师生简介叶圣陶。
二、自主阅读,全班交流。
1.学生自由阅读,学习课文。
2.全班交流,检查自主学习的情况。
(1)同桌学生互相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指名读给全班同学听,师生评议正音。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3)你通过阅读了解到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三棵银杏树生长的位置; 三棵银杏树生长缓慢;按四季的变化来描述三棵银杏树的特点。)
(4)本文是按银杏树的(位置、树龄、外形)三个方面叙述的。其中外形这个部分又是从那几个方面进行介绍的?(是从枝干、茎、叶、花、果实五个部分展开描写的。)www.21-cn-jy.com
(5)分自然段比赛朗读。
(6)听全文录音范读,再次体会每段的意思。
3.学生朗读全文。
三、探究交流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多媒体出示有关图片,教师范读,学生观察图画。
3.多媒体课件出示:三棵银杏树就站在那里。一棵靠着右边,把影子投到河里。两棵在中央,像两个亲密的朋友,手牵着手,肩并着肩。21*cnjy*com
(1)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前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最后一句运用了比喻、拟人手法。)
(2)你从这段话了解到什么?(三棵银杏树各长在什么地方和它们大致的样子。)(3)从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这是一幅很美的风景画。)
(4)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银杏树的喜爱之情。)
四、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读出对银杏树的喜爱之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填空引导,了解顺序。
本文是按银杏树的( )三个方面叙述的。其中外形这个部分又是从( )这五个部分展开描写的。
3.学生自由发言全班交流,教师利用课件小结:
位置(屋后空地上)
三棵银杏树 树龄(古老)
外形(枝干、茎、叶、花、果实)
二、交流探究,了解银杏树外形各部分的特点,体会思想感情。
1.自由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画出有关词语了解银杏树的位置。(我家屋后有一片空地。)
(2)作者把两棵银杏树比作(亲密的朋友。)
(3)从生动形象的比喻中,你体会到什么?(作者对银杏树的喜爱之情。)
(4)感情朗读,读出对银杏树的喜爱之情。
2.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读后了解到什么?(银杏树非常古老。)
(2)你是从哪儿体会到银杏树非常古老的?(三棵银杏树有多大的年纪了,没有人知道。)(父亲说,他小时候,树就这么高这么大了,经过30年的岁月,似乎还是这么高这么大。)
3.教师范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什么?(银杏树的主干。)
(2)银杏树的主干有什么特点?(都很直,偶然有几支屈曲得很古怪。)
(3)“这些小粒渐渐长大,最后像牛的奶头。”一句中“米粒”指什么?(银杏树的芽孢。)
(4)从作者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作喜爱银杏树,对银杏树观察的很仔细。)
(5)感情朗读,读出对银杏树的喜爱之情。
4.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什么?(银杏树的绿叶。)
(2)银杏树的绿叶有什么特点?(折扇形,茂盛。)从哪些词语能体会到绿叶的特点?(折扇形、绿荫。)
(3)“这些小粒渐渐长大,最后像牛的奶头。”一句中“米粒”指什么?(银杏树的芽孢。)
(4)“我们高兴地说:‘银杏树又穿上新衣裳了!’”一句中“新衣裳”指什么?(指银杏树又长出了折扇形的绿叶。)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把银杏树当作人来写,表达了作者对银杏树的喜爱之情。)
(5)树木长出叶子是很平常的自然现象,可我们为什么会这样高兴呢?(空地上有了这广大的绿荫,成了最好的游戏场所,我们在那里赛跑、唱歌、演戏。经过的船常常停泊在右边那一棵的绿荫下面,摇船的歇口气吸一管烟,或者煮一锅饭。这时候,一缕缕烟就袅袅地升起来了。)
(6)教师小结:银杏树长出绿叶,孩子们可以在绿荫下尽情地玩耍,船家在树荫下悠然自得地歇一口气,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这美好的景象怎么怎能不叫人喜爱呢?难怪我们会高兴地说——“银杏树又穿上新衣裳了!”
(7)学生再次朗读,体会作者对银杏树的喜爱之情。
5.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什么?(银杏树的花。)
(2)银杏树的花有什么特点?(白里带点儿淡黄。)你是怎么了解到银杏树的花的特点的?(从文中父子的对话中。)
(3)去年秋天,我一边拾银杏果,一边问父亲:“银杏树为什么不开花?”银杏树真的不开花吗?(不是的。)我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银杏的花很小,不容易看到,银杏树的花几乎与叶同时长出,它的叶子那么引人注目,那么小的花当然不引人注目。银杏花是晚上开放的,一开花就谢,更不容易看到。)
(4)父亲笑着说:“不开花哪儿来的果?待来春留心看吧。”从父亲的回答中你体会到什么?(父亲教育孩子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5)今年春天,我看见银杏树的花了,那是很可爱的白里带点儿淡黄的小花。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作者听了父亲的话,一定期待着看到银杏树的花,经过耐心的等待,现在终于看到了,他一定会很开心,很高兴,他对银杏树更喜爱了。)
(6)指导朗读,读出对银杏树的喜爱之情。
6.女生齐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什么?(银杏树的果实。)
(2)银杏树的果实有什么特点?(绿玉一般、 清香。)
(3)说起银杏果,不由得想起“烫手啰,热白果”的叫卖声来。作者为什么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叫卖声?(因为绿玉一般的银杏果好看、清香,作者喜欢吃。)
(4)指导朗读,读出对银杏果的喜爱之情。
7.男生齐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什么?(银杏树的落叶。)
(2)银杏树的落叶有什么特点?(黄色,样子像蝴蝶。)
(3)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4)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秋风吹起的黄色的银杏树叶比作黄蝴蝶。)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这种景象非常美丽,作者用黄蝴蝶来比喻银杏叶飘落下来在空中飞舞的景象,可以感受到他非常喜爱银杏树。)
(5)作者是怎样描写落叶后的银杏树的?(等到黄叶落尽,三棵老树又赤裸裸的了。屈曲得很古怪的支干上偶然有一两只鹰停在那里,好久好久不动一动,衬着天空的背景,正像一幅古画。)从描写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叶子落了,老树变得光秃秃了,上面停着一两只鹰,一动也不动,背后衬着蓝天,真的像一幅古画。这是一种古朴的美,苍劲的美,在这种美中,孕育着春天,孕育着勃勃生机。也包含着孩子们对来年春天的美好期盼。)
(6)指导朗读,读出作者心中的喜爱之情。
三、感情朗读,理清顺序。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能表现作者叙述顺序的词句。(每年冬天、到了春天、去年秋天、三棵老树又赤裸裸的了。)
2.小组交流写作顺序。
3,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季节的银杏树的图片,教师小结:冬、春、秋、冬。
四、美文欣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好的句子和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