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海滩上的雕塑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 海滩上的雕塑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31 17:0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海滩上的雕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过程与方法:了解批读的好处,尝试用“批读法”读书,养成边读边批的好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滩的有趣、美丽,激发学生创造的愿望。
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感受海滩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视频欣赏:播放视频——远处一望无际的海面上波光闪动,金色的海滩上有很多小动物在活动,天上,海鸥在低空盘旋,几个小朋友正沿着海滩高兴地走来。
2.谈话激趣:同学们去过海边吗?那无边无际的大海和金色的海滩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生自由发言,畅谈感受,全班同学感受其中的乐趣。)
3.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与海滩有关的课文《海滩上的雕塑》。板书课题,学生齐课题。?
4.引导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课文中的“雕塑”指什么?海滩上的雕塑是谁建的?海滩上的雕塑是什么样子?)21cnjy.com
二、诵读诗歌,初步探究。
(一)自主朗读,读通课文。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懂词语,读通句子。
2.同桌交流,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交流质疑时提出的问题,并做好旁批。
3.同桌互读,相互评议。
(二)检查交流,初学课文。
1.多媒体出示文中的词语,指名读,指名领读,全班齐读。
潮落 脚丫 海滩 图案 蛤蜊 窗口 海龟 匆匆 痕迹 螃蟹 海鸥 嘎嘎
玩耍 设计 构想 雕塑 挖掘 浩荡 澄澈 垒出 涨潮 喧腾 浪涛 吞没
懊丧 朗声 脚丫 若隐若现 歪歪扭扭 大摇大摆 苦心营造
2.指名分自然段开火车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字音。
3.检查学生质疑的问题。
(1)课文中的“雕塑”指什么?(“我们”看到了退潮后留在海滩上的有趣图案和我们”不满意原有的海滩上的雕塑,重新构思创作了雕塑。)
(2)海滩上的雕塑是谁建的?(海边的小动物和“我们”。)
(3)海滩上的雕塑是什么样子?(一对一对的小沙眼,那条歪歪扭扭的曲线;浩荡的大运河,澄澈的人工湖,几座大山。新的家园……)
4.浏览课文,理清顺序: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的,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主要写在海滩上,“我们”看到了退潮后留在海滩上的有趣图案。第二部分(4~10自然段),主要写“我们”不满意原有的海滩上的雕塑,重新构思创作了雕塑。第三部分(11~14自然段),主要写浪涛吞没了“我们”营造的雕塑,但 “我们”并不懊丧,因为是大海收藏了我们的雕塑。)21·cn·jy·com
三、品读欣赏,质疑再探。
(一)细读课文,探究学习。
1.浏览课文,看看这篇课文与前面的两篇课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课文的右边有旁批。)
2.互相交流:我们以前是怎样学习批读课文的?(一边读一边思考;借助旁批学习课文内容;在文章旁边写出旁批的答案,需要文中的答案,可以用符号勾画;在文章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或问题。)2-1-c-n-j-y
3.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看旁批,并写下自己的批注。
4.学生分小组交流,注意问题的落实。
5.探究交流1~3自然段。
(1)多媒体出示第二自然段旁的批注:我知道海滩上这么多有趣的图案的作者谁了。是谁呢?(那一对一对的小沙眼,若隐若现,是蛤蜊们为呼吸新鲜空气打开的小小窗口吗?那条歪歪扭扭的曲线,是海龟匆匆爬走留下的痕迹,还是螃蟹大摇大摆横步沙滩留下的脚印呢?)    【来源:21cnj*y.co*m】
(2)指导朗读,读出猜测的语气。
(3)在朗读中你有什么体会?(海滩上的图案多,图案的作者也多,让我们分不清到底谁是图案的作者,这些图案给我们带来快乐。)www.21-cn-jy.com
(4)教师小结:这部分写了退潮后留在海滩上的有趣图案,以及看见海滩上的沙眼、曲线后所作的猜想。作者大胆想象,用疑问句的形式,写出了自己的猜测: 海滩上有趣图案的作者就是那些小动物们。【出处:21教育名师】
(5)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6)多媒体课件出示旁批:海鸥又从海面上飞回来,嘎嘎地叫着,像在发表什么评论……海鸥在发表什么评论呢?是说海滩上的图案设计的美?还是……(多媒体投影展示学生的旁批,教师小结:海鸥对海滩上精美的图案赞叹不绝;海鸥们羡慕小动物们精彩的设计;海鸥为小动物们破坏海滩的自然美而不停地抱怨……)21·世纪*教育网
(7)教师小结:主要写海鸥在嘎嘎叫着。作者把海鸥嘎嘎叫当做在发表“评论”,这一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8)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
6.探究交流课文4~10自然段。
(1)学生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及批注。
(2)多媒体课件出示旁批:这段话引出了后面新的设计。思考:新的设计(更大胆的构想)是什么?(学生自由猜测交流。)21*cnjy*com
(3)学生自由读课文5~10自然段,交流:新的设计(更大胆的构想)是什么?(——挖呀,挖出一条浩荡的大运河!——掘呀,掘出一个澄澈的人工湖!——堆呀,堆出几座大山!——垒呀,垒出新的家园!……)你从这些大胆的构思中感受到什么?(“我们”具有创造精神,干得很起劲,很开心!)
(4)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看孩子们还有什么大胆的构思?(筑呀,筑起了雄伟的万里长城!修呀,修起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画呀,画出了新时代的清明上河图!)
(5)鼓励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如指名读、男女赛读、全班齐读等。)
7.探究交流课文11~14自然段。
(1)教师导言:假如这是你们精心设计的雕塑,这些雕塑被浪涛吞没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伤心、沮丧、懊悔、恼怒……)海边的小朋友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然而,我们没有懊丧。我们朗声大笑,光着脚丫,踩着浪花跑。海浪在我们身后追赶。我想:大海一定喜欢我们的雕塑,不然,怎么会把我们的作品收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多媒体课件出示批注:“收藏”一词用得真妙。体会“收藏”一词妙在哪里?
(3)鼓励学生对比阅读,体会“收藏”一词用得精妙。  
 ①我想:大海一定喜欢我们的雕塑,不然,怎么会把我们的作品吞没?
②我想:大海一定喜欢我们的雕塑,不然,怎么会把我们的作品冲毁?
③我想:大海一定喜欢我们的雕塑,不然,怎么会把我们的作品破坏?
(4)教师小结:涨潮时,“我们”创作的雕塑被浪涛吞没,“我们”并不懊丧,因为是大海收藏了我们的雕塑。这里表现出作者的欢乐和对大海的宽容和热爱。“真好!我们那些美好的雕塑……”说明作者还沉浸在设计雕塑、创作雕塑的美好回忆中,同时,又为自己能设计出让大海收藏的雕塑而感到骄傲。
8.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真诚对话,激情总结。
1.同学们,学习了优美的课文,观赏了迷人的景色,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请批注在文章末尾吧!
2.生批读,然后交流。
3.教师总结:浩瀚的大海、金色的海滩、美丽的沙雕,多么令人神往。《海滩上的雕塑》一文,通过对潮落时“我们”在金色的海滩上看到的有趣的雕塑和“我们”不满这些雕塑,大胆构想创造雕塑,以及涨潮后,海浪把“我们”的雕塑吞没,而“我们”并不懊丧,依然踩着浪花奔跑的描写,既表达了“我们”对大海的喜爱之情,又抒发了创造的欢乐。2·1·c·n·j·y
五、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2.课外搜集并阅读介绍大海的文章,了解海洋动植物的情况。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懊”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懊丧”的 “懊”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懊”组三个词: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www-2-1-cnjy-com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大运河 ( )的构想 ( )的家园 ( )的雕塑
( )的人工湖 ( )的海滩 ( )的图案 ( )的曲线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构想( ) 挖出( ) 垒出( ) 顷刻间( )
 澄澈( ) 懊丧( ) 收藏( ) 美好( )
4.改变句子的说法,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大海一定喜欢我们的雕塑,不然,怎么会把我们的作品收藏?”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懊”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A,再查音节ào;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忄,再查十二画。“懊丧”的 “懊”的意思是:烦恼,悔恨。用“懊”组三个词:懊恼、懊悔、懊丧。21教育网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浩荡)的大运河 (奇妙)的构想 (幸福)的家园 (美好)的雕塑
(澄澈)的人工湖 (金色)的海滩 (美妙)的图案 (优美)的曲线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构想(构思) 挖出(掘出) 垒出(筑出) 顷刻间(一瞬间)
 澄澈(清澈) 懊丧(懊悔) 收藏(珍藏) 美好(美妙)
4.改变句子的说法,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大海一定喜欢我们的雕塑,不然,怎么会把我们的作品收藏?
大海一定喜欢我们的雕塑,不然,不会把我们的作品收藏。
【板书设计】
海滩上的有趣图案 小动物们
挖呀,挖出一条浩荡的大运河!
海滩上的雕塑 掘呀掘出一个澄澈的人工湖!
堆呀,堆出几座大山! 我们 欢乐 宽容 热爱
垒呀,垒出新的家园!
……
【课后反思】
《海滩上的雕塑》教学反思
浩瀚的大海、金色的海滩、美丽的沙雕,多么令人神往。《海滩上的雕塑》一文,通过对潮落时“我们”在金色的海滩上看到的有趣的雕塑和“我们”不满这些雕塑,大胆构想创造雕塑,以及涨潮后,海浪把“我们”的雕塑吞没,而“我们”并不懊丧,依然踩着浪花奔跑的描写,既表达了“我们”对大海的喜爱之情,又抒发了创造的欢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本文以儿童的口吻,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条理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动人的画卷,让我们感受到了“我们”的创造精神和对大海的热爱和向往。21*cnjy*com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弄清文中描写了哪些雕塑,在读中领悟海滩的有趣、美好,培养学生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敢于创造的精神。【版权所有:21教育】
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第一步:在导课环节中,我利用视频创设学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入手进入情景,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营造了浓厚的生活氛围,而且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联系结合起来,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激发想象、释放才智的平台,激发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使每个学生在快乐中自主学习。
第二步:这是本学期的第一篇批读课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一边批读课文一边回忆怎样做批注。引导学生总结批读的方法——批注你读懂的;回答批注栏里的提问;写下你的阅读感受;对你在学习课文中不懂的地方提出质疑。这样一边探究课文,一边了解方法,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迅速掌握批读的技巧。
第三步: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做到了深掘教材,敢于创新,为学生创造了思维、想象、表达的宽松环境。如让学生展开想象:看孩子们还有什么大胆的构思?在学生思考的同时,教师予以点拨、诱导,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发挥想象——筑呀,筑起了雄伟的万里长城!修呀,修起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画呀,画出了新时代的清明上河图!
存在的问题:这篇课文适合学生表演,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准备道具或准备场地,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将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情感。可在教学中我忽略了这一点。
今后改进的方案:在今后教学中,对于适合学生表演鹅课文,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便利的条件,组织学生进行表演,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表演和观看表演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刻的印象,设身处地地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