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课件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课件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30 20:2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回溯:什么是“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有何弊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有哪些?经济方面
1.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3.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积极性,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4.经济发展粗放,效益低下,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政治方面
权力高度集中斯大林手里,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权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忽视民主法治。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学习目标1.了解赫鲁晓夫的改革;
2.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的解体;
3.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从中体会我们汲取的教训。自学导航(5分钟)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目的 措施 结果 评价
2.勃列日涅夫的改革结果
3.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时间 背景 措施 结果
4.八一九事件的时间 目的 结果 影响
5.苏联解体的时间 过程 实质 1953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开始改革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一、赫鲁晓夫改革“秘密报告”: 报告很大胆,后果很严重。 1956年,苏共二十大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为了推行改革,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将个人崇拜的根源仅仅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而没有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这种做法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赫鲁晓夫改革目的:克服斯大林时期的弊端措施:评价: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
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
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① 经济方面;②政治方面。实行管理体制大改组  把原属中央企业,一律由各地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只是换了企业的上级领导人,没有触及计划经济体制的本质。“厨房辩论”尼克松赫鲁晓夫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降低交售。开展两项重大改革措施——大规模垦荒和推行“玉米运动批判个人迷信 平反冤假错案体制未变,小修小补无济于事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黑白相间的墓碑 毁誉参半的一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
──尼克松黑白相间的墓碑 毁誉参半的一生一方面,他是一个敢于向社会主义旧政治、旧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他的改革实践对整个社会主义世界影响是巨大的。
另一方面,他改革中出现许多错误,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导致改革的成效不大,所以又是失败的改革家。勃列日涅夫改革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
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经济改革重点:重工业二、苏联的解体1985年
戈尔巴乔夫上台改革
改革重点:经济改革结果:……苏联食品短缺,人民排长队购买食品改革重点:转到政治方面“公开性”、“多元化”、“民主化”……不仅彻底否定了斯大林模式,进而否定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西方的多党制。
立陶宛宣布独立“八一九”事件 结果:
苏联政治体制急剧变化,一党之变成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快。直接导致苏联的解体。 1991年8月19日凌晨,8名高级官员为了挽救苏联,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政变。副总统宣布总统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无法履行职权,总统职务由其代为行使,军队开入莫斯科。
在西方国家支持下,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宣布接管俄罗斯境内的全部苏军,指责副总统等违背宪法,并要求军民反对政变。在国内外压力之下,历时不到60个小时,政变遂告失败。但此后,苏联形势却急转直下,叶利钦及其支持者迅速掌握国家大权直至苏联完全解体。八一九事件8·19事变叶利钦在俄罗斯议会大厦一辆坦克上演讲8·19事变几千名示威者向亚娜耶夫军队公开反对事变叶利钦VS 戈尔巴乔夫权力高端的博弈,
谁是最后的赢家?“独立国家联合体俄罗斯叶利钦、乌克兰克、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签署协议,宣布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先报知美国总统布什后才通知戈尔巴乔夫。。“独联体”徽标“独联体”的成立
标志着苏联的初步解体独立国家联合体3、苏联的解体1991年底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总统职务。…苏联走向解体。苏联解体:无可奈何花落去试图挽救苏联1991年8月19日八一九事件时间
目的
结果加速苏联的解体从苏联到独联体解体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解体含义:苏联分成好多国家,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取代。苏联是怎样解体的?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都没有冲破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完全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导致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增强。①②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试图通过政变来摆脱危机,结果失败。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者的威望和权力。加速苏联的解体。③1991年底,叶利钦等人策划成立“独联体”,初步解体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辞职苏联正式解体。  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问题探究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会存在下去?因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僵化(根本原因)
2.严重的经济危机(主要原因)
3.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激化(其他原因)
4.戈尔巴乔夫改革引起思想混乱政局失控(直接原因)
5.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外部原因) “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也会解体。讨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中国、苏联的改革却导致了怎样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并说出你的感想。拓展迁移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被誉为“世界经济的奇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对国有企业进行积极的改革探索,并且逐步确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讲话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对国有企业改革广东深圳经济特区广东珠海经济特区广东汕头市经济特区福建厦门经济特区海南岛经济特区中国上海浦东新区  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掀起新的大潮。党和国家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设置上海浦东新区,使之成为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并以此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开发浦东,既是沿海开放的进一步扩展,又奏响沿江开放进军内地的序曲。东方明珠塔 因为中国的改革做到了以下几点: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2、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
3、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4、对西方的“和平演变”采取了正确的对策。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中国、苏联的改革却导致了怎样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改革,找到了一条符 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激化了苏联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1、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必须从实际出发,走符合国情的道路;
2、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3、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改革来完善。改革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畅所欲言: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经验教训?苏联的改革与解体一 赫鲁晓夫改革-冲击斯大林模式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三 戈尔巴乔夫改革四 八一九事件五 苏联解体—直接导致解体—加速解体— 社会主义运动受挫折—体制更加僵化戈尔巴乔夫勃列日涅夫赫鲁晓夫“乱”  “僵”  “垮”  赫鲁晓夫改革把苏联搞“乱”了,勃列日涅夫改革把苏联搞“僵”了,戈尔巴乔夫改革把苏联搞“垮”了。特别是戈尔巴乔夫推行的错误路线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苏联的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直接引发“八一九”事件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