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李时珍 课件+教案+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5 李时珍 课件+教案+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01 21:22:14

文档简介

课件6张PPT。第二十五课 李 时 珍板块:每课一练 第一课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学练指要 这篇略读课文主要记叙了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课文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了李时珍救死扶伤、为病人着想的崇高医德和重视实践经验,以及做事严谨、认真、细致的精神。
要求认识课文的5个生字,学习和积累相关词语;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精神品质;理清文章条理,简要复述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一、看拼音写词语。 jiù sǐ fú shāng ( ) zhì yuàn( ) wán shàn( )
sì shì ér fēi ( )
zhuī gēn jiū dǐ ( )
tiān xuán dì zhuàn ( )
二、比一比,再组词。珍( ) 编( )
诊( ) 遍( )译( ) 纲( )
择( ) 钢( )(1)为了编撰新的药书,李时珍不仅“搜罗百氏”,而且“采访四方”,深入实地进行调查。
不仅……而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于是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书。
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读下面的句子,用标红的词语造句。参考答案:一、救死扶伤 志愿 完善
似是而非 追根究底 天旋地转二、珍贵 编写
诊断 遍地
翻译 大纲
选择 钢铁
三、略
语文(S)教学设计
教 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 课 文:25 李时珍
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整堂课真正确立学生的自主地位,并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实践活 动中,动脑、动口,很好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习方式。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适时地进行引导,履行了主导的职责。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默读了解课文内容,简要复述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 体会李时珍为病人着想的崇高医德和重视实践经验,做事严谨、认真、细致 的精神。
2.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详略得当的特点,学习课文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 质的写法。
3.引导学生认识生字“谛、痹、搐、舐、陀”;积累“救死扶伤、似是而非、天 旋地转、不辞劳苦”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
1. 读课文,想画面,感受当时的情景。
2. 了解李时珍的事迹、言行,从中感受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而学医的好 思想和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严谨的态度,忘我的精神。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本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通过提问的方式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国的中药书籍中有一部伟大的著作,已
经被译成十余种文字,在全世界流传。它是我国一位伟大
进入新课,调动学生
的医药学家整整 27 年的心血力作。你们了解这本书和它
的学习注意力,激发
的作者吗?(《本草纲目》 李时珍)
学生的学习兴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25 课《李时珍》,一起来了解
这位伟大的医学家编写这一伟大的著作的历程。
(展示课件第三屏)
二、检查预习
1. 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齐读。(展示课件第六屏)
五年级学生完
诊费 疑难 缺点 积累 流传 编写 翻译 判
全有自学生字词的能
断 时代 行医 救死扶伤 严寒酷暑 本草纲目 谛
力,放手让学生自学,
视 风痹 惊搐 舐食 曼陀罗花
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
2. 重点指导学习生字:谛、痹、搐、舐、陀。
认字能力。
(1)正音。
“谛”字读 不读 ;
“痹”读 不读 ;
“舐”读 不读 。
(2)辨形
谛( ) 舐( ) 陀( ) 啼( ) 舔( ) 驼( ) 三、初读课文
1. 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借助自由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 正确,读通顺。
2. 这篇课文共有 5 个自然段,请 5 位同学来读一读,谁 愿意来试试?
(1)指名读。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一听这些同学 是不是把课文读正确了,读通顺了。
(2)全读完后,先让同学说一说,教师随机指导。
3. 按照提供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
(1)再读一读课文,了解全文讲什么。
(2)仔细阅读,想想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把几个邻近的讲同一意思的自然段归并成一段。如 果有的自然段单独讲一个意思,那就独立成为一段。
4. 阅读课文,按照“学习提示”的一般步骤给课文分段。 如下表:(展示课件第七屏)

这是一篇略读课 文,重点是培养学生 的自学能力。采用自 主感悟,合作交流给 孩子们足够的时间读 书、探究,可以使孩 子们对自身的认知水 平有一个较明晰的了 解,同时可以不断培 养学生学会学习。
自然段
段意
第 1 至 3 自然段
写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整
的药书的原因。
第 4 至 9 自然段
写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进行
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第 10 自然段
主要介绍《本草纲目》。《本草纲目》
是凝结着李时珍一生心血的巨著。
5. 交流学习结果。
6. 齐读课文。 四、作业自助餐(三选二完成) 1. 抄写生字。
2. 收集今天学习的好词好句,用喜欢的词写几句话。
3.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提问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伟大的医学家,他是 谁呢?
生:李时珍。 师:他写了一部什么书? 生:《本草纲目》。
师:真好!你们知道这部著作到底是怎样编写出来的吗? 不着急,这节课,我们再一起来继续学习《李时珍》。 二、学习第一部分
全班默读第 1 至 3 自然段。
(1)读了这 3 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展示课件第 八屏) (“偷偷留心”“暗自记下”说明李时珍勤奋好学,刻苦 认真。)
(2)知道“鄙视”一词的意思吗?把“鄙视”换一个词, 还可以怎么说?
(轻视,看不起)
(3)为什么在当时行医是被人鄙视的行业,李时珍还要 学医?
(理解“救死扶伤”“立下志愿”)
(4)李时珍二十二岁就开始给人看病,发生了什么事情 让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医药书?
(理解“完善”,旧药物书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不全、 不详、不准)
(5)为什么李时珍能发现旧药书有不完善的地方?
(体会他“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表现出的善于思考 的精神。)

提问式导入,引 起学生的注意力,回 顾旧知,导入新知。
三、学习第二部分
1. 为了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李时珍是怎么做
的?轻声自读课文第 4 至 9 自然段。(展示课件第十屏)
(1)边读边找:李时珍为编写药书做了哪些工作?
(准备工作:积累经验,亲自采药,访问百姓。)
(2)再读画词:李时珍遇到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2. 汇报自读学习情况:(要求:读句子,抓词语,谈体会。)
(理解:行程远:“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医生、 农民、渔民和猎人”)
3. 课件出示:(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 产药的名山,他有时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 就在山上过夜。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
4. 分小组拼读。(展示课件第十一屏) 小组讨论:李时珍经过了哪些艰难险阻?
(1)你能想象“山高路远,严寒酷暑”的画面吗?
(理解采草药的“艰辛”。)
(2)你想到过品尝草药的危险吗?
(理解李时珍著书的“严谨、科学的态度”。) 四、学习第三部分
全班齐读第 10 自然段。 师:最后,历经了二十七年李时珍完成了《本草纲目》, 这是一部怎样的著作? 生:有着一百多万字,记载了一千八九百种药物的伟大著 作。 师:学到这里,老师有个问题想请教大家,是什么精神支 持着李时珍为它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巨大的代价?(展示 课件第十二屏) 生:李时珍靠的是不畏艰难,勇于实践的精神。同学们也 应该像李时珍那样,在学习中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将来
通过提问答的方
式贯穿整个课堂教 学,时时关注孩子们 的思考过程,关注孩 子们的表达能力的提 高,是新课堂“新” 的一个方面。
学有所成,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简要讲故事
1. 课文主要写了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请根 据下面的提示,简要复述故事:(展示课件第十三屏)
(1)李时珍为什么要学医?
(他家世代行医,他看到父亲救死扶伤,就立下了为穷人 治病的志愿。即使行医受人鄙视,而且遭到父亲反对,但 他还是处处留心学习。在父亲一时想不出有效药方的时 候,他能对症开方,父亲因此同意他学医。)
(2)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药书?
(他发现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药书有不少缺点:许多有用的 药物没记载;有些药物只记了个名称,没有说明形状和生 长情况;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和药效。他想,病人吃 错了药,那多危险啊!于是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 书。)
(3)李时珍是怎样为编撰药书做准备的?
(李时珍既进行了充分的实地考察,又对一些拿不准的问 题反复实验,以得出可靠的结论。课文举了三个例子来说 明:第一个例子是对蕲蛇的研究;第二个例子是对穿山甲 生活习性的观察;第三个例子是关于曼陀罗花麻醉效果的 实验。)
2. 对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这件事,你有什么感受? 请结合具体语句或事例来说明。(展示课件第十二屏)
(1)李时珍具有高尚的医德。“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 多危险啊!”“李时珍认为,使用药物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不能有半点马虎。”
(2)李时珍责任感强、志向远大。他发现历史上流传下 来的药书有缺点,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书。
(3)李时珍严谨、认真、细致。他请人带他去找真正的

用自己的话简要 说说李时珍编写《本 草纲目》的故事是学 习本课的重点,说说 自己的感受是学习本 课的难点。对本课来 说,落实了教学重点, 才能突破教学难点。
蕲蛇;他亲自上山去观察穿山甲,验证关于穿山甲吃蚂蚁
的说法。
(4)李时珍不怕困难,不辞劳苦。他走遍了出产药材的 名山,足迹遍及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 广大地区。进了药材丰富的老林子,他经常好几天不下山, 饿了吃些干粮,晚上寄居在窝棚里。
(5)李时珍善于学习。他拜访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 民和猎人,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医药学知识,其中许多 是书本上没有的。
(6)李时珍勇于实践。对拿不准的问题,他总要通过实 验得出可靠的结论。课文中他亲服曼陀罗花药末就是一个 极好的例子。
六、作业
1. 用自己的话复述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
2. 进一步收集有关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资料。
课件6张PPT。第二十五课 李时珍会认字: dì bì chù shì tuó痹搐谛拼 音舐陀词 语dì谛视
谛听他凝神谛视着那块岩石。 拼 音句 子谛
词 语bì风痹
麻痹由于坐得太久了,我的双脚都麻痹了。 拼 音句 子痹
词 语chù惊搐
抽搐 拼 音句 子搐
他沉默了一会儿,脸抽搐着。词 语shì舔舐
舐食 拼 音句 子舐
小猫不停地舔舐着腿上的伤口。词 语 tuó曼陀罗花
陀螺 拼 音句 子陀
曼陀罗花是种有麻醉作用的植物。课件14张PPT。五年级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板块:教学设计—课件 25* 李时珍背景知识李时珍(1518—1593), 明朝医药学家,字东璧,号濒湖。蕲
州(治今湖北蕲春) 人。他常上山采药,向农民、渔民、樵夫、药
农、铃医请教,并参考历代有关书籍八百余种,对药物加以鉴别考
证,纠正了古代本草书籍中药名、品种、产地等某些错误,又收集
整理宋、元以来民间发现的药物,充实内容,经二十七年著成《本
草纲目》。 背景知识本草纲目 世界医学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全书共52卷,记载药物1892种,药方11096个,药物形态图1160幅。先后被译成拉丁、法、日、朝、德、英、俄等十余种文字,在全世界流传。这些生字你认识了吗?谛



陀dìbìshìchùtuó不要读tí不要读tiǎn不要读pì你会读这些词语吗?诊费 疑难 缺点 积累
流传 编写 翻译 判断
时代 行医 谛视 风痹
惊搐 舐食 救死扶伤
严寒酷暑 本草纲目 曼陀罗花 初读课文,给课文分段想一想问:读了这第1至3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提示:从“偷偷留心”“暗自记下”可以看出:李时珍是一个勤奋好学,刻苦认真的人问:李时珍二十二岁就开始给人看病,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医药书?提示:他发现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药书有不少缺点。说一说:旧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 不全: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不详:有些药物只记了个名称,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不准:还有些药物记错了药性和药效。说一说:为了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李
时珍是怎么做的? 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
验,而且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说一说:李时珍遇到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采药他不怕毒蛇,不怕毒草,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
山。饿了吃些干粮,晚了就直接在山上过夜,经常
好几天不下山。品尝吞服曼陀罗花。徒弟用针扎、用刀尖划他的皮肤,
试验药性。访问他拜访了千百个医生、农夫、渔民和猎人。想一想:是什么精神支持着李时珍为它付出了
毕生的精力?李时珍靠的是不畏艰难,勇于实践的精神。简单复述故事请根据下面的提示,讲一讲李时珍的故事。李时珍为什么要学医?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药书?李时珍是怎样为编撰药书做准备的?抄写生字。收集好词好句,用喜欢的词写几句话。用自己的话复述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
的过程。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