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4同步备课:第5课《念奴娇 赤壁怀古》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必修4同步备课:第5课《念奴娇 赤壁怀古》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31 21:2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理解作品内容。
2.反复诵读中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
3.品味重点语句,体悟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北宋有这样一位文人,他才华横溢,诗、词、文章、书法、绘画样样精通。尽管他才华超群,却因秉性耿直,在政治上屡遭挫折,但他依然高唱“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仕途失意中不乏乐观旷达
,大家知道此人是谁吗?(北宋大文豪苏轼)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一首“千古绝唱”《
念奴娇·赤壁怀古》。21教育网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苏轼(
1036

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四川眉州眉山人。北宋中、晚期著名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他一生才气纵横,诗、词、文、书法都有很高造诣。
“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书法四大家”。
作品有《苏东坡集》、词有《东坡乐府》。
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七月,其时苏轼由于以诗文讽喻新法,他的政敌就摘取他诗文中的句子,罗织罪名,把他送入监狱,欲置之死地。但再三审讯,无法结案,终于以黄州团练副使之衔,把他贬到黄州。这首词是他刚从监狱放出来,游赏黄州城外的赤壁矶而作。21cnjy.com
三、初读——领略词风,把握基调
1、学生自读文本,注意体会词风特点,并找出相关词句加以说明。
明确:雄浑大气,豪迈奔放。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此句视觉开阔,时空纵横交错,显示了意境的宏阔,大气磅礴。又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此句极富动感,充满气势,给人澎湃激越之感。再如,“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此句豪放大气,展示了周瑜的卓越功勋,给人豪迈、激情之感。
www.21-cn-jy.com
2、全词的情感基调是什么?为什么?
明确:豪迈乐观。上片以豪迈之情描写雄壮之景。下片尽管词中有悲愤和失落的情感流露,但失落、悲伤过后,想到人生像梦一样短暂、虚幻,唯江月是永恒的,因此心情有些释然、超脱,表现了一种乐观旷达的情怀。
2·1·c·n·j·y
四、美读——调准节奏,读出韵味
多媒体展示赤壁风光图片(配文字和音乐),
学生尽情朗诵,师生点评
,老师总结诵读技巧。
明确:语气
:雄浑粗重
语速:缓慢
重读:动词、形容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
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1·cn·jy·com
(加点表示重读,“~~”
表示拖长音,“/”表示停顿)
五、品读——体悟情感,含英咀华
(一)品读上片
1、词的上片有一句写景特别生动形象,能否找出并分析其为何生动?
明确:“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用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使画面富有动态美;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展现了大江两岸怪石嶙峋、巨浪滔天的景象;从形、声、色等角度描写,使人如见其景,如临其境。【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苏轼用寥寥十几字,展现了赤壁周围巨浪滔天、雄奇壮美的景象,大家能否进一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用散文的笔法细细描绘这一神奇壮美的画面?
先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文字,之后老师出示范文。范文示例:大江两岸,陡峭的山峰昂然挺立,直插高空。江水滔滔,疯狂拍打着两岸;被岸石击碎的巨浪,飞花碎玉般四处飞溅。江中卷起的重重浪花,像朵朵怒放的白莲,若堆堆无瑕的白雪。咆哮的涛声,如雷霆轰鸣,似万马奔腾。
21·世纪
教育网
上片小结:ppt展示
(二)品读下片
1、江山如此壮美多娇,怎不吸引无数英雄为之折腰?细数一下当时的英豪,如横槊赋诗的曹操、求贤若渴的刘备、驰马射虎的孙权、刮骨疗毒的关羽、忠肝义胆的张飞、匹马救助的赵云、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瑜、忠心耿耿的黄盖等等,诸多英雄,作者为何单写周瑜一人?
明确:
仰慕周瑜英雄业绩;用周瑜少年得志反衬自己报国无门,抒发壮志难酬的情怀。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有人说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情绪,有人说体现了
一种旷达的情怀,你怎么看?结合苏轼的生平、思想和作品谈谈你的认识。(
课前让学生搜集苏轼的生平资料和作品

明确: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诗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叹和愤慨,在貌似自慰自解的言辞之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这里寄寓着作者入世、出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貌似“出世”—清静无为、超脱凡尘的老庄思想,实质是“入世”—渴望实现理想、建功立业。www-2-1-cnjy-com
下片小结:ppt展示
五、小结
全词以江山之胜,英雄之业为题材,以纵横之笔将怀古、咏史、写景、抒情熔为一体,视野开阔,境界宏大,气势磅礴,格调雄浑豪迈,是豪放词的代表。最后有感情的齐读该词,力争读出苏子内心的悲愤与旷达。
2-1-c-n-j-y
六、作业:
1.背诵这首词,思考:苏轼遇到挫折能乐观对待,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挫折,你是如何对待的?
2.预习下一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