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声声慢》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有关背景,理解作者的情感;
2、品味诗句语言,体会诗作风格;
3、学习对诗歌的赏析评价。
4、背诵名句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一如她的名字所昭示的,“明月松前照,清泉石上流”。【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梁衡《乱世中的美神》
这段文字写的是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讨她的代表作《声声慢》,一起走进这位“乱世中的美神”。21·世纪
教育网
整体感知
二、生活和创作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变,北方沦陷,夫妇辗转下江南。后赵明诚病死,她过着悲苦孤独的晚年生活。所作词,前期多写闺怨离愁,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作品散失很多。今有《漱玉词》
《李清照集校注》辑本传世。www-2-1-cnjy-com
(前期:美满幸福——闺怨相思离愁——情趣盎然
后期:颠沛流离——亡夫亡国之痛——哀怨凄凉)
三、自由诵读,理解诗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我不停地到处寻找,屋子里冷冷清清,内心一片凄凉、惨痛、悲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气候时暖时冷,身体最难保养。)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喝了几杯淡酒。又怎挡得住晚上突然到来的寒风。)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大雁从空中飞过,看到它们就伤心,那是过去曾要托它们给丈夫传递书信的旧相识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院子里满是菊花,憔悴枯损,如今有什么可采摘的呢。)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守在窗子边,孤孤独独的,怎么挨到天黑啊!)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天近黄昏,细雨打在梧桐叶上,滴滴哒哒。)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种情况,怎一个愁字说得尽啊。)
研读课文
1、古诗词十分重视字句的锤炼,有诗眼,词眼之说。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一愁
2、综观全词,一字一泪,满是愁情。那这种愁情又是如何展现的呢?请找出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明确: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抒愁之重之多,是全词的主旨句。
学生回答后由老师明确:本词的主旨句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在诗中有如下表现:
① 学生交流后回答:
问“寻寻觅觅”,你觉得作者在寻觅什么?作者的境遇怎样?
当时的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他可能在寻觅儿时欢笑的岁月,流亡前得太平富有生活,丈夫在世时的爱情,还可能是其他心爱之物,日暮下的溪亭,藕花中的鸥鹭,捎来锦书的大雁等等。
冷冷清清
‘但诗人找到那些曾经失去的欢笑岁月了吗?
不但没有寻回失去的东西,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清冷。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凄凄惨惨戚戚
寻觅的结果只有无尽的伤痛,这里写了诗人的心理感受沉痛,凄厉。这也为全词定下了悲苦愁绝的基调。
补充: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如今沦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其凄惨之景象,令人目不忍睹,其悲伤之心情,在叠词的回环往复中传到读者心中。让我们再齐读这句来感受一下吧。
3、为了传达出这种愁思,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请同学们按照提示选择一种意象来搜集有关的名言名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总结人们寄予这些传统意象的情感体悟,作者用这些意象勾勒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将大家的结论写在黑板上并选择发言人陈述。
21教育网
用一些物象来表现“愁”之深之重:
1、淡酒:为何李清照喝了三杯两盏白酒还觉得酒淡,莫非他是李白在世,酒仙第二?为什么必须是淡酒,而不能是美酒、浓酒、浊酒、或者茶呢?21cnjy.com
“淡酒/急风”:并非酒淡,而是愁浓,酒力压不住心愁;借酒浇愁,而大风砭骨,又让诗人意绪全无。只因作者愁太重,酒入愁肠愁更愁。一个“淡”字突出作者晚年的凄凉,心境的凄苦。
补充: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词人本想借酒御寒,殊料,非但不能抵御刺骨寒风,却又想起以前把酒言欢的情景,此刻只能自斟自饮,两相对照,愁情更重了。李清照在前期词作《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中也写到过为驱寒消愁曾饮酒之事,然而却是“浓睡不消残酒“。酒力显得那么大,让作者浓浓地睡了好长时间都没有消下去,这里的酒力之所以大,是因为作者此时没有什么切入肌骨的愁病,有的只是作为一个年青贵族女子的闲愁,闲愁不痛,所以才会有“浓睡不消残酒”之说。两相对比,一个“淡”字,表明作者晚年是何等的凄凉,心境是何等的凄苦。21·cn·jy·com
2.风——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杜甫《登高》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李煜《相见欢》
3.
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沙》
结论:常以雁抒写离愁或相思哀怨的感伤。
4.
黄花——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5.梧桐、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梧桐代表凄清、冷落、愁苦。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白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煜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贺铸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
絮,梅子黄时雨。”
秦观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李清照的愁表现在:
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总结: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纱缦,咀嚼古往今来的悲怀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学史长河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恐怕当数女词人李清照了。www.21-cn-jy.com
三、结语
“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这样评价李清照:2·1·c·n·j·y
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
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