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必修3同步测试:12 荷花淀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语文必修3同步测试:12 荷花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31 13:2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时间:45分钟 满分:4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泅水(qiú)凫水(fú)
梭鱼(suō)
一场横祸(hénɡ)
B.菱角(línɡ)
吮吸(yǔn)
围剿(jiǎo)
大大落落(luō)
C.惦记(diàn)
噘嘴(juē)
抹布(mā)
头昏脑涨(zhànɡ)
D.负荷(hè)
晌午(shǎnɡ)
场院(chǎnɡ)
前赴后继(fù)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  )(3分)
A.船帮  穿梭  膝盖  藕断丝连
B.震动扫瞄警诫铜墙铁壁
C.脱缰缠绞跳荡安安稳稳
D.吆喝摇橹噘嘴冒冒失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孙犁写了小说《荷花淀》,描写了三幅诗情画意的场景,让人真正领略到大自然那无穷无尽的魅力。
B.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敌人假若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
C.“荷花淀派”是一个以孙犁为代表,以农村生活为主要内容并形成一定艺术特色的小说流派。
D.河北白洋淀的美丽风光,对作家孙犁十分熟悉,他从那盛开的荷花中,看到了人性的纯美。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孙犁的《荷花淀》则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荷花淀中一群温柔多情、坚贞勇敢的农村妇女的形象,她们仿佛是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
②一群采莲的少女,她们的裙子绿得像荷叶一样,红润的脸颊与盛开的荷花相映增美,人荷相杂使人难以分清,悠扬的歌声从荷花丛中飘出。
③“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④王昌龄的《采莲曲》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活情趣的采莲图画。
A.①③④②
B.③②①④
C.③④②①
D.①④③②
二、类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芦 苇
孙 犁
日本兵从只有十五里远的仓库往返运输着炸弹,低飞轰炸,不久,就炸到这树林里来,把梨树炸翻。我跑出来,可是不见了我的伙伴。我匍匐在小麦地里往西爬,又立起来飞跑过一块没有遮掩的闲地,往西跑了一二里路,才看见一块坟地,里面的芦苇很高,我就跑了进去。
“呀!”
有人惊叫一声。我才看见里面原来还藏着两个妇女,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她们不是因为我跳进来吃惊,倒是为我还没来得及换下的白布西式衬衣而吓了一跳。我离开她们一些坐下去,半天,那妇女才镇静下来说:
“同志,你说这里藏得住吗?”
我说等等看。我蹲在草里,把枪压在膝盖上,那妇人又说:
“你和他们打吗?你一个人,他们不知道有多少。”
我说,不能叫他们平白捉去。我两手交叉起来垫着头,靠在一个坟头上休息。妇人歪过头去望着那个姑娘。姑娘的脸还是那样惨白,可是很平静,就像我身边这片芦草一样,四面八方是枪声,苇叶子还是能安定自己。我问:“你们是一家吗?”
“是,她是我的小姑子。”妇人说着,然后又望一望她的小姑:“景,我们再去找一个别的地方吧,我看这里靠不住。”
“上哪里去呢?”姑娘有些气恼,“你去找地方吧!”
可是那妇人也没动,我想她是有些怕我连累了她们,就说:
“你们嫌我在这里吗?我歇一歇就走。”
“不是!”那姑娘赶紧抬起头来望着我说,“你在这里,给我们仗仗胆有什么不好的?”
“咳!”妇人叹一口气,“你还要人家仗胆,你不是不怕死吗?”她就唠叨起来,我听出来她这个小姑很任性,逃难来还带着一把小刀子。“真是孩子气,”她说,“一把小刀子顶什么事哩?”
姑娘没有说话,只是惨惨地笑了笑。我的心骤然跳了几下,很想看看她那把小刀子的模样。她坐在那里,用手拔着身边的草,什么表示也没有。
忽然,近处的麦子地里有人走动。那个妇人就向草深的地方爬,我把那姑娘推到坟的后面,自己卧倒在坟的前面。有几个敌人走到坟地边来了,哇啦了几句,就冲着草里放枪,我立刻向他们还击,直等到外面什么动静也没有了,才停下来。
不久天也快黑了,她们商量着回到村里去。姑娘问我怎么办,我说还要走远些,去打听打听白天在梨树园里遇到的那些伙伴的下落。她看看我的衣服:“你这件衣服不好。”再低头看看她那件深蓝色的褂子,“我可以换给你,先给我你那件。”我脱下我的来递给她,她走到草深的地方去。一会儿,她穿着我那件显得非常大的白衬衫出来,把褂子扔给我:“有大襟,可是比你这件强多了,有机会,你还可以换。”说完,就追赶她的嫂子去了。
5.那个十八九岁的姑娘,也就是姑娘“景”是小说的主人公,请结合小说中的描写,分条概括姑娘“景”的形象特征。(5分)
答: 
 
 
 
6.概述“我”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5分)
答: 
 
 
 
7.这篇小说篇幅短小,但是意味隽永,颇耐咀嚼。这篇小说是写人的,但为什么以“芦苇”为题?(6分)
答: 
 
 
 
 
 
三、语言运用(12分)
8.对“幸福”的理解因人而异。请仿照示例,将下面作品中两个人物的话补写完整,表达人物对“幸福”的理解。要求:①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②句式相近,每句话补写的字数不超过30个。(6分)
示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说:我的幸福就是金子,守住金库的钥匙,就守住了我的幸福。
(1)《项链》中的玛蒂尔德说:我的幸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荷花淀》中的水生说:我的幸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下面的文字,在横线处补写句子,每句补写部分不超过10个字。(6分)
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较真儿,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境界。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是你撇不下它。
答案精析
12 荷花淀
1.C [A项“横”读hènɡ。B项“吮”读shǔn。D项“场”读chánɡ。]
2.B [瞄—描,诫—戒。]
3.C [A项“写了小说”应改为“写的小说”。B项应把“假若”放到“敌人”之前。D项主客倒置,应改为“作家孙犁对河北白洋淀的美丽风光十分熟悉”。]
4.C [该语段整体上应按照由古到今的顺序排列,①应该放在最后;④中的“采莲图画”和②是总分关系,要排列在一起;③是王昌龄《采莲曲》的原诗,应放在最前面。]
5.①她善良,关心他人(或热爱抗日战士、子弟兵)——比如先是为我穿着白衬衣而吃惊、担心;走的时候,把自己的深蓝色褂子换给我。
②她镇静,有主见——比如躲避敌人轰炸时,脸色虽然惨白但很平静;怕我多心,也不愿和嫂子再躲往别的地方。
③她勇敢,有与敌人拼死的决心——带把刀子防身。
④她寡言少语,沉静,羞涩柔顺而又坚强——她话不多,但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很见性格。或拒绝,或澄清误会,或安排换衣服,都透出自己的鲜明个性。
解析 小说中有三个人物,姑娘“景”是小说的主人公。先找出能体现她性格的语句,再根据句子的内容及情境,用形容词进行归纳概括。
6.①“我”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串起故事的情节。②是故事发生发展的见证者,增强故事的真实性。③通过“我”的心理活动,从侧面烘托(或衬托)姑娘“景”的形象。
解析 小说中除了主人公之外,还有一些次要人物和线索人物。次要人物主要是烘托主人公,线索人物主要是见证主人公的经历、命运过程,具有贯穿情节的作用。
7.①为小说人物、为故事发展提供了活动的场景(或环境)。②是姑娘“景”,甚至是所有抗日人民的象征。③表达了作者对芦苇那种战斗环境的热爱,对姑娘“景”的赞赏。
解析 “芦苇”是人物活动的环境,“芦苇”的特性和人物的性格具有相同之处。文中“姑娘的脸还是那样惨白,可是很平静,就像我身边这片芦草一样,四面八方是枪声,苇叶子还是能安定自己”就点明了这一点。以“芦苇”为题还含有作者的情感。
8.(示例)(1)钻石项链,拥有了钻石项链,就拥有了我的幸福。
(2)家乡白洋淀,保卫了白洋淀,就保卫了我的幸福。
解析 这是仿句和名著阅读的结合类题目,首先要明确玛蒂尔德和水生的人物性格,然后要套上“我的幸福就是……(名词,与人物相关),……(动词)……(名词,与前边的名词有密切关联或者直接是前一个名词),就……(和前一个动词相同)了我的幸福”的句式即可。
9.(示例)计较得少 虽然活得简单粗糙 人生的烦恼是自找的 不是烦恼离不开你
解析 文段采用了对比的方式写“糊涂的人”与“清醒的人”在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上的不同,回答时要注意内容上的相反和表达形式上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