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必修3同步测试:16 琵琶行(并序)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语文必修3同步测试:16 琵琶行(并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31 15:0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时间:45分钟 满分:40分)
一、基础知识(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湓浦口(pén)憔悴(jiāo)
六幺(yāo)
慢捻(niǎn)
B.铮铮然(zhēnɡ)
贾人(jiǎ)
荻花(dí)
转徙(xǐ)
C.虾蟆陵(há)
嘈杂(cáo)
钿头(diàn)
幽咽(yè)
D.江浸月(jín)
呕哑(yā)
嘲哳(zhā)
裂帛(bó)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使快弹数曲快:赶快
B.歌以赠之歌:歌唱
C.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句
D.座中泣下谁最多泣:眼泪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铁骑突出刀枪鸣
B.门前冷落鞍马稀
C.暮去朝来颜色故
D.凄凄不似向前声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或句子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王浩的同桌张海学习得过且过,不求甚解,王浩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B.刚退居二线的老王抱怨说:“你看我才退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
D.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浔阳江头夜送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成曲调先有情。
(4)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其间旦暮闻何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类文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6~7题。(7分)
夜 筝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6.简析这首诗第二句中两个“自”字的妙处。(3分)
答: 
 
 
 
 
 
 
 
 
 
7.有学者认为,《夜筝》是《琵琶行(并序)》》的一个精妙的缩本。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与《琵琶行(并序)》》在写法上的不同。(4分)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7分)
夜闻歌者
白居易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
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
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
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
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8.这首诗塑造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形象?(4分)
答: 
 
 
9.“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一句在描写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答: 
 
 
 
 
 
三、语言运用(9分)
10.下面两副对联都是有关《琵琶行(并序)》和白居易的,顺序已被打乱,请重新组成对联。(只写序号)(4分)
对联(1):①枫叶四弦秋 ②浔阳千尺水 ③勾留江上别离情 ④枨触天涯迁谪恨
上联: 
下联: 
对联(2):①堤建西湖 ②心在苍生 ③千秋永祀老诗翁 ④神归东洛 ⑤笔诤时政 ⑥万户争传新乐府
上联: 
下联: 
11.根据画线的句子,再仿写两句话。(5分)
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相遇。你是湍流中的踏脚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是看不见的空气,你是捉不到的阳光。啊,友情,你在哪里?
我曾在李白送汪伦的诗里体会到你情深似海的心地;我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16 琵琶行(并序)
1.C [A项“憔”读qiáo。B项“贾”读ɡǔ。D项“浸”读jìn。]
2.D [A项快:畅快。B项歌:作歌。C项言:字。]
3.B [A项突出:古义,突然出击;今义,鼓出来,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使超过一般。C项颜色:古义,容颜;今义,容貌,脸色。D项向前:古义,刚才;今义,往前,朝前走。]
4.C [“相逢何必曾相识”指今天既然相逢在一起,为什么一定要从前曾经互相认识呢。常用来抒发同病相怜的情怀。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5.(1)枫叶荻花秋瑟瑟 (2)犹抱琵琶半遮面
(3)转轴拨弦三两声 (4)相逢何必曾相识 (5)杜鹃啼血猿哀鸣
6.连用了两个“自”字,这并不等于说独处,而是旁若无人的意思。它写出弹筝者已全神倾注于筝乐中的情态。“自弹”,是信手弹来,得心应手;“自感”,则见弹奏者完全沉浸在乐曲之中。唯其“自感”,方能感人。“自弹自感”把演奏者灵感到来的一种精神状态写得惟妙惟肖。
7.《琵琶行(并序)》中得意的笔墨是对琵琶声本身绘声绘色的铺陈描写;而《夜筝》则从侧面落笔,所取的是《琵琶行(并序)》中用作陪衬的描写。(意思对即可)
8.本诗塑造了一位年轻美丽、孤独凄凉的歌女形象。
解析 概括人物形象时要抓住“颜如雪”、“娉婷”、“十七八”以及“愁绝”、“泣”、“独”、“凄切”等词语。
9.这句诗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晶莹的泪珠比喻成真珠,双双坠落在明月下澄澈的江水中,来表现这位歌女的悲伤;另外,这是一个特写镜头,有想象的成分,放大了泪珠坠入江水时的悲哀,更能打动读者。
解析 这是这首小诗中描写最生动形象的一句,可以从修辞方法的使用、表达角度等方面分析其效果。
【参考译文】
夜晚我停泊在鹦鹉洲,秋天的江水、明月一片澄明透澈。邻船中有一唱歌的人,发出的声调十分忧愁悲绝。唱完一曲后接着就是一通哭泣,哭泣后的歌声更加哽咽。我寻着歌声看见了那人,这是一位面颜如雪的少妇。一个人倚靠着帆樯立着,姿态十分漂亮,大约有十七八岁的样子。夜晚,晶莹的泪珠像珍珠一样,成双成对地堕入江水中。我问她是谁家的妇人,为什么歌声这样的凄切。问她一次她就哭一次,低着头最终什么也不说。
10.(1)上联:①④ 下联:②③ (2)上联:⑤②⑥ 下联:①④③
解析 根据对偶句的特点,先找出对句,然后再依据对联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不能是平声,确定上下联。
11.(示例)你是严冬里的炭火 你是酷暑里的浓荫 (我曾在)白居易与元稹的酬答中领悟到你相濡以沫的友情 (我曾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书信里感触到你同舟共济的真挚
解析 此题考查语句的仿写,前两条横线处要采用暗喻的修辞方法,后两条横线处要化用典故,整个语段必须围绕“友情”这一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