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必修3同步测试:19 元曲三首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语文必修3同步测试:19 元曲三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31 14:2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时间:45分钟 满分:40分)
一、基础知识(1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蒯通(kuǎi)凭阑(lán)銮舆(luán)
B.糨来(jiànɡ)
银铮(zhēnɡ)
抬头觑(qù)
C.田契(qì)
豆几斛(hú)
揪捽住(cuì)
D.耽酒(dān)
拂袖(fú)
妆幺(yāo)
2.下列词语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南柯:南柯一梦,泛指一场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B.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借指事情的成败或好坏都是由同一个人造成的
C.胡阑:合音为“环”,即圆圈的图案,月亮的形状
D.推故:推给故交朋友
3.下列文学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为《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倩女离魂》。
B.“南戏中兴之祖”是人们对南戏优秀作品《琵琶记》的誉称,该剧为元末高则诚所作。
C.“临川四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四部剧作的合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因作家是江西临川人,且四部作品皆以神灵梦感来启开情节,故得此名。
D.马致远,字千里,自号东篱先生,有“曲状元”之称。其中《天净沙·秋思》及《夜行船·秋思》尤为著名。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碧云天,____________________,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实甫《西厢记》)
(2)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____________________。(关汉卿《窦娥冤》)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了由他。(马致远《蟾宫曲·叹世》)
二、类文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5~6题。
【中吕】山坡羊·道情
宋方壶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一茅斋,野花开,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贫,气不改;达,志不改。
5.这首元曲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3分)
答: 
 
 
 
6.这首元曲在表现手法上,既有用典,也有对比,请任选其中一种手法,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4分)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7~8题。
【折桂令】问秦淮[注]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天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注】 秦淮:今南京秦淮河,作品中借杜牧《泊秦淮》之意,来表现在国家风雨飘摇的情况下,众生还在歌舞升平。
7.“当年粉黛,何处笙箫?”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8.“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答: 
 
 
三、语言运用(12分)
9.在下面所给句子后续写三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的内容分别和本课的三首元曲相对应。(6分)
《元曲三首》,给我们审美享受、情感熏陶、思想启迪。
马致远 
 
 ;
关汉卿 
 
 ;
睢景臣 
 
 。
10.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观点态度,不超过15个字。(6分)
中国人爱戏说历史,古已有之。例如从《高祖还乡》、《赵氏孤儿》、《二进宫》再到《三岔口》。近年来,大陆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掀起了一股“戏说”风,始作俑者大概是《戏说乾隆》,后来又涌出《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记》、《还珠格格》、《快嘴李翠莲》、《皇嫂田桂花》等。这些“戏说剧”以其浓厚的市井气息、诙谐甚至还有少许幽默的特点赢得了老百姓的喜爱,成为电视市场的大卖点,大牌电视剧导演趋之若鹜。这类风格的历史剧快要成为大陆历史剧的主流了,而那些源于历史,力求“原汁原味”地还原历史的电视剧,虽然也有《雍正王朝》、《太平天国》等经典剧目,但已不能避免正统历史剧所遭遇的危机。
有人认为,“戏说”是对历史真实的歪曲和庸俗化;也有人认为,它们作为一种传播历史知识的方式,虽然存在瑕疵,但也有它的合理性。
答: 
答案精析
19 元曲三首
1.C [“捽”读zuó。]
2.D [推故:借故推辞。]
3.A [“元曲四大家”指元曲作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其代表作分别为《窦娥冤》、《倩女离魂》、《墙头马上》、《汉宫秋》。]
4.(1)黄花地 总是离人泪 (2)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3)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5.淡远、野僻、自然、清新。
解析 找出描写景物的关键词“青山”、“白云”、“茅斋”、“野花”,可以发现,这些景物都是旷野中的清新自然的普通事物。
6.(示例)用典:“陋巷箪瓢亦乐哉”,以颜回身处陋巷箪瓢壶浆也安贫乐道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安贫乐道的志趣。
对比:用“青山”、“白云”、“茅斋”、“野花”的隐逸生活与“紫罗袍共黄金带”的官场生活进行对比,表现了诗人厌弃浮华富贵,安贫乐道的情怀。用“茅斋”“野花”所表现的自然的永恒与朝代兴废的频繁进行对比,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豁达淡定的情怀。
解析 题目中已经指出有“用典”、“对比”,在小曲中找出相关词句,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
青山接待我,白云喜爱我,睡梦中再也没有官场的你争我夺、尔虞我诈。一座小小的茅屋,周围开满野花,管什么谁兴谁废谁成谁败,像颜回一样,贫穷的生活也自有乐趣!无论贫穷还是腾达,都改变不了我的志向和气节。
7.借代,反问。“粉黛”指歌女,“笙箫”指丝竹音乐。写尽了昔日繁华竞逐的秦淮河畔无有当年的遗风余韵了。
8.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词语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的感情。
解析 抓住选用的物象特征可以得知描写的是初秋景色,通过眼前美景“无个人瞧”点明昔盛今衰的败落。
9.(示例)(马致远)的一声“叹世”,几千年文明史中的血雨腥风、刀光剑影、王朝更迭,如一幅幅画面奔涌眼前 (关汉卿)“凭阑拂袖杨花雪”,浓缩了多少相思情、离别泪,点点滴滴在心头 (睢景臣)嬉笑怒骂,剥下“流氓皇帝”的衣服,揭露无赖刘三的丑态,帮助我们认识封建帝王的本质。
10.对“戏说”历史的现象,我们要客观看待。
解析 从本文的议论部分选出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加以概括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