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卷(二)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数轴(zhóu)衍生(yǎn)
押解(jiè)
沧海一粟(sù)
B.栖居(qì)
契机(qì)
甲壳(ké)
言简意赅(ɡāi)
C.肖像(xiāo)
逾越(yù)
湮灭(yān)
孜孜以求(zī)
D.模拟(ní)
拭目(shì)
慰藉(jiè)
量入为出(liánɡ)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屋里摆放着小巧玲珑的紫檀桌椅,显示了主人高雅的生活情调。
B.生活中许多琐事浩如烟海,难以应付,常常让人忙得焦头烂额,整日疲惫不堪。
C.温州动车事件的教训是深刻的,由于一些人玩忽职守,酿成了数十人死亡、二百多人受伤的悲剧。
D.在现实生活中,善行无处不在,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边处处有善行。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历经70余年的广东小吃——萝卜牛腩,享誉国内外。在美味之外,它成功的秘诀还在于不断的创新推动其发展。
B.广州展览馆是广东省最有影响的展览馆,也是广东现代建筑中的佼佼者,其造型、质量在当时是第一流的。
C.地球上生命的历史即是生物与它们生存的环境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是由环境造成的。
D.购房者逐渐意识到,不仅购买品牌房产有利于自身居住条件的提升,而且也能通过投资取得丰厚的回报。
4.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然而,越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生活的意义就越为重大。 ②一是因为在众声喧哗的语境中,只有躬身体验才能去伪存真。 ③一是因为深入生活,不仅包括信息掌握,更包含着感情培养,而后者正是艺术创作的激情源泉。 ④在今天信息化的社会里,“秀才不出门”固然也能“尽知天下事”。 ⑤在这个意义上,正如一位论者所言:现代农业可以搞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 ⑥但艺术创作如果也搞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就不可能产生鲜活、富有生气的作品。
A.⑤⑥④①③②
B.④①③②⑤⑥
C.④②①③⑤⑥
D.④①②③⑤⑥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
温峤,字太真。性聪敏,有识量,博学能属文,少以孝悌称于邦族。年十七,州郡辟召,皆不就。司隶命为都官从事。散骑常侍庾凯有重名,而颇聚敛,峤举奏之,京都振肃。属二都①倾覆,社稷绝祀。元帝初镇江左,琨②诚系王室,谓峤曰:“昔班彪识刘氏之复兴,马援知汉光之可辅。今晋祚虽衰,天命未改,吾欲立功河北,使卿延誉江左,子其行乎?”对曰:“峤虽无管张③之才,而明公有桓文之志,欲建匡合之功,岂敢辞命?”乃以为左长史,檄告华夷,奉表劝进。
峤有栋梁之任,帝亲而倚之,甚为王敦所忌,因请为左司马。敦阻兵不朝,多行陵纵。峤知其终不悟,于是谬为设敬,综其府事,干说密谋,以附其欲。深结钱凤,为之声誉,每曰:“钱世仪精神满腹。”峤素有知人之称,凤闻而悦之,深结好于峤。会丹阳尹缺,峤说敦曰:“京尹辇毂喉舌,宜得文武兼能,公宜自选其才。若朝廷用人,或不尽理。”敦然之,问峤谁可作者。峤曰:“愚谓钱凤可用。”凤亦推峤,峤伪辞之。敦不之从,表补丹阳尹。峤犹惧钱凤为之奸谋,因敦饯别,峤起行酒,至凤前,凤未及饮,峤因伪醉,以手版击凤帻坠,作色曰:“钱凤何人,温太真行酒而敢不饮!”敦以为醉,两释之。临去言别,涕泗横流,出阁复入,如是再三,然后即路。及发后,凤入说敦曰:“峤于朝廷甚密,而与庾亮深交,未必可信。”敦曰:“太真昨醉,小加声色,岂得以此便相谗贰。”由是凤谋不行,而峤得还都,乃具奏敦之逆谋,请先为之备。
及敦构逆,王含、钱凤奄至都下,峤烧硃雀桁④以挫其锋,帝怒之,峤曰:“今宿卫寡弱,征兵未至。若贼豕突,危及社稷,陛下何惜一桥。”贼果不得渡,峤自率众与贼夹水战,击王含,败之。复督刘遐追钱凤于江宁。(选自《晋书·列传第三十七》,有删改)
【注】 ①二都:西晋的洛阳、长安。②琨:刘琨,西晋平北大将军。③管张:管仲、张仪。④硃雀桁:桥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博学能属文属:写作
B.州郡辟召,皆不就就:成就
C.敦然之然:这样
D.凤亦推峤,峤伪辞之辞:告辞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B.
C.
D.
7.下列各句,都能直接表现温峤堪为“栋梁之任”的一组是( )(3分)
①少以孝悌称于邦族 ②峤举奏之,京都振肃 ③檄告华夷,奉表劝进 ④乃具奏敦之逆谋,请先为之备 ⑤峤因伪醉,以手版击凤帻坠 ⑥峤烧硃雀桁以挫其锋
A.①③⑥B.②④⑤C.③④⑤D.②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温峤年轻时就因孝敬父母和尊敬兄长在同族中受到称赞。他担任都官从事后,上奏检举颇有名望但好搜刮钱财的庾凯,京都官员都大为震动。
B.东西二都沦陷,国家败亡。晋元帝占据江南。仍然效忠晋朝的刘琨想在北方建功立业,被任命为左长史,发檄文遍告华夷各族,呈表劝元帝即位。
C.温峤假意奉承王敦,并极力与钱凤交好,被王敦任命为丹阳尹,饯别时他假装醉酒辱骂钱凤,使王敦没有听从钱凤的意见,从而回到京都。
D.温峤早已预料到王敦等人有谋反之意,后王敦果然谋反。当叛兵即将攻到京都时,温峤考虑到敌众我寡、情势危急,就先烧掉了硃雀桁桥。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峤虽无管张之才,而明公有桓文之志,欲建匡合之功,岂敢辞命?(4分)
译文:
(2)峤有栋梁之任,帝亲而倚之,甚为王敦所忌。(3分)
译文:
(3)而峤得还都,乃具奏敦之逆谋,请先为之备。(3分)
译文:
1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夏日西斋书事[注]
司马光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注】 此诗是司马光被迫辞官退居洛阳时所作。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答:
(2)本诗第三句有“地偏”二字。晋陶渊明在辞官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其中亦有“地自偏”,但表达的情感迥异。试简要分析两者情感的不同。(4分)
答: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6分)
(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竹枝词》)
(2)____________________,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____________________,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3)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4)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燕子不归春事晚,____________________。(戴叔伦《苏溪亭》)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多重宇宙是怎么回事?
在各种神话、传说里,都有天堂、地狱的说法。我们也许可以认为,这就是多重宇宙的滥觞。然而,多重宇宙这种想法绝不是来自神话和传说。目前为止,这只是一种物理学的假设。那么,这个假设是解决什么问题的呢?那就是量子物理学中的测量问题。
多重世界的理论认为,对测量装置的观察,会使得测量装置被分解为两个。并且在这个测量链上,这种分解会不断地进行下去。伴随着这种分解,一定有一个完全的宇宙的复制,因此,这种理论也被称为“分支宇宙”。也就是说,只要有一个量子测量发生,那么,每个宇宙分支,以及这个分支中的分量就会导致一个可能的测量结果。每个处在特殊宇宙分支中的人都会认为,他的测量结果和所处的宇宙是唯一存在的。也就是说,一次测量产生了一次新的宇宙。这些各自不同的新宇宙,除非完全相同,否则绝无重合的可能。
这种多重世界的解释只能说是一个想法,在许多地方无法令人信服。可是,其有用之处恰恰在于,对于量子物理学中的测量问题,这种想法可以加以部分的解释。我们以“薛定谔的猫”来阐释这种理论。如果用多重世界的理论来看,我们无需担心这只猫的死活,我们认为一只猫被分解为两只猫,一只死了而另一只活着,两只猫处在不同的宇宙当中,并且有两个观察者分别打开他们自己宇宙中的箱子,并且得出猫的状态。
多重世界的解释看起来是如此简单,不需要什么数学工具。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这个理论在普通大众中容易被传播。当然了,在传播过程中往往夹杂着曲解和讹传。大众不喜欢数学计算和推导,这些对他们来说太遥远了。
多重宇宙理论认为,有可能存在许多别的宇宙,而且,其中一些宇宙只是与我们所在的宇宙略有不同。所以,这种理论引起人们的很多猜想:也许会在很多宇宙中,会有同样的地球和同样的人类,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人。诸如此类的想法无疑是很有趣的,但是,对于理论物理学家来说,这些只是笑谈。因为他们很清楚,科学不拒绝任何猜想,但是,猜想如果陷入荒诞,无疑是可笑的。
用多重宇宙解释测量问题,很多推理就变得非常简单。但是,这种理论也会带来很多问题。例如,究竟有多少宇宙呢?依照多重宇宙的说法,因为每个量子事件都可能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结果,那么,如果我们假设在任何一个宇宙中有10的80次方个基本粒子,那么,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多重宇宙的数量要远远高于这个数字。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所有这些各自不同的宇宙在哪里?这是该理论无法回答的问题,也是人们无法想象的问题。
12.以下说法没有谈及“多重宇宙”问题的两项是( )(5分)
A.在现今我们的天文观察还无法企及的地方,也许还有和我们相同的宇宙存在。
B.宇宙中正常物质总量无法遏止宇宙无限膨胀趋势,宇宙将永远不断膨胀扩大。
C.现在的宇宙诞生于上个宇宙的尘埃中,这种从生长到消亡的循环将永不结束。
D.当前看见手里拿着的那片树叶,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上其实是无数片的树叶。
E.这些各自不同的新宇宙,除非完全相同,否则绝无重合的可能。
13.下列内容与原文看法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在量子测量中,另一个完全宇宙的复制,必须随着测量装置不断被分解才会出现。
B.只要有一个量子测量发生,每个宇宙分支及其分量就会导致一个可能的测量结果。
C.每个处于特殊宇宙分支中的人,都只认定自己所处的宇宙世界和他的测量结果。
D.在多重宇宙中,也许会找到同样的地球和人类,甚至找到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人。
14.文中用“薛定谔的猫”这一例子想要说明什么?(4分)
答:
15.对“多重宇宙”作者是如何评价的?请分点概括。(4分)
答:
四、(本大题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蜾蠃俗叫螟蛉虫①
周建人
①古人因为“察物未精”(郝懿行批评古人的话),误为蜾蠃这种细腰蜂只有雄的,没有雌的,它只能捕捉叫做螟蛉的小青虫封在泥房里,养成为自己的儿子以传代。因了这种传说,人们遂叫领别人的儿子为己子为“螟蛉子”(又称义子),并且通俗又叫蜾蠃为螟蛉虫了。
②我幼时,夏天早晨,祖母常指着在窗槛上行走的、身子呈蓝黑色的细腰蜂说:“螟蛉虫来了。”母亲也常这样说的。她们两人原生长在距离很遥远的不同的农村里,都用同一的名称,可见螟蛉虫这名称是很通用的了。螟蛉虫与拖脚黄蜂同属胡蜂类,但不像拖脚黄蜂吓人。拖脚黄蜂是身子黄色的蜂,常常用植物纤维在屋檐下做成灰黑色的倒挂莲蓬形的窠,因此为人们所习见和熟知。拖脚黄蜂飞行时第三对脚却拖在腹下面,因此有“拖脚黄蜂”的名称。人如触犯它,它就用刺刺人。拖脚黄蜂既有此恶名,被人看见就常被扑杀。螟蛉虫却有抚养他虫之子为己子的善行,人们就另眼相看,从不扑杀它,它的确也从不伤害人。
③夏天傍晚常常看到螟蛉虫。这时候蜘蛛恰好已修好网,栖息网中央,准备捉飞来的虫子吃。螟蛉虫此时也来了,在网下面一撞一撞地飞行,好像在找寻东西似的。过几天后,你如稍稍留意,就会发觉,那蛛网已破旧,而且已积有灰尘,分明网已空了,蜘蛛已被螟蛉虫拖去。
④原来螟蛉虫有不同的种类,它们并不都捉小青虫的,有的确实在捉蜘蛛。在我故乡放荷花缸的庭中向南的窗门格子上,夏季做着不少泥房(又叫育儿室),形状略像带壳的棒子,已经封入俘虏和产下卵的泥房上面是圆圆的,没有突起物。我拆开几个泥房来看,藏的都是蜘蛛。蜘蛛都是活的,但像睡着似的,脚略能动弹,但不会爬行。动物学者告诉我们说,螟蛉虫把俘虏封入泥房时,常用尾针刺它一下,好像打了麻药针,俘虏就麻醉了,但是仍活着,所以不会腐烂。螟蛉虫的幼虫孵出后,就可以张口吃鲜肉;到了把存粮吃完时,它也长大了,就化为蛹,再化为成虫,穿破泥房飞去。如拆开残存的泥房来看,泥房内残留着蛹的外皮或更有少许吃残的东西,那南窗的泥房都封藏着蜘蛛,可见那螟蛉虫的幼虫是吃蜘蛛的。
⑤可是有一次我从盆栽的一株小树的枝上的一个泥房里拆出来的却不是蜘蛛而是数条尺蠖②。尺蠖是蛾类的幼虫。因为行走时一伸一屈像古时用弓量地的形状,故名。那尺蠖却不像被封藏的蜘蛛的如醉如痴,它们落到盆面就跳跃,很鲜活的,莫非它们没有打过麻醉针吗?至今是一个存留的疑问。
⑥后来在上海的万国公墓里,看到有的讲究的坟的外围有石头的围槛,上部凿着花,花纹间有不少螟蛉虫泥房,我拆开几个来看,封藏的又是另一种动物,几条幼小的毛虫,也是很鲜活的,不像蜘蛛的沉醉,但活泼不及以前所见的尺蠖。
⑦可是不论活泼的程度怎样,如果贮藏的活粮食能挣扎,对于螟蛉虫的卵或幼小的幼虫都是不安全的。如果卵在活动的蛾蝶幼虫中间,幼虫挣扎起来,卵会被挤坏或弄碎,这是很危险的。但昆虫学者告诉我们:原来螟蛉虫的卵不生产在活粮食的堆上面或中间,它却挂在一段短短细丝状物的下面,细丝状物则悬挂在房顶下面,离开活粮食的。下面的俘虏在扭动,也触不到它。螟蛉虫的幼虫孵化出来后,缘卵壳而下,头能触到粮食,咬来吃,如果活粮食有所动弹,幼虫就立刻缩回去,离开了粮食,下面的骚动伤害不到它。到了幼虫适当壮大,活粮食此时已愈加衰弱无能,它就下来在粮食堆上安心咬吃了。
⑧捕小动物喂幼虫的不只是螟蛉虫,还有其他不少种的胡蜂类的膜翅目动物也是这样的。我幼时看到过比螟蛉虫较大的细腰蜂捕捉蟑螂(亦称蜚蠊)的情况。那细腰蜂咬住蟑螂的一支须,两方用力拉,好像拔河,又好像拉据,有时被细腰蜂拉走,有时被蟑螂拉回去。起初蟑螂显得很有力气,被细腰蜂拉走一段,蟑螂即猛力退回去。但过一些时候,蟑螂渐渐显得不支,六肢乏力,终于被细腰蜂拉去。蟑螂是这样容易疲乏的吗?显然不是的,大概被蜂捉住时,已被打了一针麻醉剂,到此时毒发,渐渐支持不住了。
⑨蜾蠃不是拿别种虫抚养为己子,却是给己子作粮食的。这一点,郝懿行已早看到了。(选自《科学杂谈》1962年,有删改)
注 ①蜾蠃(ɡuǒluǒ):寄生蜂的一种,属昆虫纲,胡蜂科,又名土蜂、细腰蜂。螟蛉(mínɡlínɡ):一种绿色小虫,又称双带夜蛾、稻青虫、粽子虫、量尺虫。②尺蠖(huò):属于无脊椎动物,昆虫纲,鳞翅目,尺蛾科昆虫幼虫的统称。
16.文中说“原来螟蛉虫有不同的种类”,请具体说明螟蛉虫有哪些种类。(4分)
答:
17.本文主要写螟蛉虫,可在第②段中用了不少的文字介绍拖脚黄蜂,这些文字能不能删掉?为什么?(5分)
答:
18.文章题目是“蜾蠃俗叫螟蛉虫”,却不用“蜾蠃”或“螟蛉虫”为题,为什么?(6分)
答: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6分)
被称为“中州古韵”的广东汉乐已在客家地区流传了至少500年,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与广东音乐、潮州音乐并称为“广东三大乐种”。今年7月,由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研究生组成的研究队伍深入汉乐之乡梅州大埔,采用街头随访、调查、走访各民间演奏团体、文化部门等形式,对汉乐进行了“生存评估”。研究中发现,尽管当地民众大多听说或听过广东汉乐,但对广东汉乐的名称知晓度低;对汉乐何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常识的了解率均低于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概述广东汉乐的基本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在文段结尾横线处补写出关于广东汉乐“生存评估”的调查结论。(3分)
答:
20.请以介绍“杜鹃”的特性为重点内容,将下面一段话改写成说明性文字。(不超过45字)(6分)
在草长莺飞、春雨淅沥的时节,人们的耳畔便多了这样一种清脆悠扬的歌声。这歌声从春天持续到仲夏,从清晨飘荡到深夜,这就是杜鹃的啼叫。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杜鹃也因一遇春种来临就会适时地催人“布谷”,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布谷鸟”。陆游有诗云:“时令过清明,朝朝布谷鸣。”然而杜鹃自己不筑巢,到了生殖季节,杜鹃妈妈会在产卵前用心寻找其他鸟儿的巢穴。选定目标后,便将卵产在别的鸟儿的巢中,让它们帮忙孵化,小杜鹃孵化出来之后,每每将那些鸟儿的雏儿挤出巢外,自己独霸着母鸟的哺育。因此,也有不少人对它颇有微词。
答: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水乃万物之源。自古以来,水引发了人们的许多联想,中国文化中也留下了许多有关“水”的名句:“上善若水”、“君子之交淡如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水至清则无鱼”、“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等。
请以“水”为触发点,发挥想象,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精析
单元检测卷(二)
1.A [B项“栖”读qī,“壳”读qiào。C项“肖”读xiào,“逾”读yú。D项“拟”读nǐ,“量”读liànɡ。]
2.B [用错对象。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3.B [A项句式杂糅,可删去“推动其发展”。C项缺少中心语,在“相互作用”后面加上“的历史”。D项语序不当,把“不仅”移至“有利于”前面。]
4.D [④①总起观点;②③分说原因,两句间是层进关系;⑤⑥类比总结。]
5.A [B项就任。C项认为……对。D项推辞。]
6.C [C项因为,介词/来,连词。A项却,转折连词。B项他,代词。D项跟,与,介词。]
7.D [①是说温峤孝敬父母和尊敬兄长。⑤是温峤假醉的一个举动。]
8.B [刘琨“被任命为左长史”错,是刘琨任命温峤为左长史。]
9.(1)我虽然没有管仲、张仪的才能,而您有齐桓公、晋文公的志向,想要建树联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功绩,我怎敢推辞呢?
(2)温峤身负国家栋梁的职责,皇帝亲近并依靠他,很被王敦忌恨。
(3)温峤得以回到京都,(他)就把王敦的阴谋全部(或详细)奏报朝廷,请求朝廷事先为此做好准备。
【参考译文】
温峤,字太真。(温峤)性情聪敏,有见识,学识广博善写文章,年轻时在同族之中因孝悌而得到称赞。十七岁时,州郡起用他为官,没有就任。司隶命他为都官从事。散骑常侍庾凯很有名望,但好聚敛不义之财,温峤上奏检举他,京都官员大为震动。洛阳、长安二都相继沦丧,国家败亡。元帝开始占有江南,刘琨忠诚,心系王室,对温峤说:“昔日班彪洞察刘氏将会复兴,马援深知汉光值得辅佐。如今晋虽国运衰微,天命并未改变,我打算在黄河以北建立功勋,使你在江南传布名誉,你愿意去吗?”温峤回答:“我虽然没有管仲、张仪的才能,而您有齐桓公、晋文公的志向,想要建树联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功绩,我怎敢推辞呢?”刘琨便任命温峤为左长史,发檄文遍告华夷各族,呈表劝元帝即位。
温峤身负国家栋梁的职责,皇帝亲近并依靠他,很被王敦忌恨,因而请求任命温峤为左司马。王敦拥兵不行朝见,常有凌越纵恣的举动。温峤知道他执迷不悟,于是假装对他表示尊敬,总揽他官府中的事务,私下与他商谈谋划,来附和他的私欲。(温峤)与钱凤交往很深,为钱凤树立声誉,常说:“钱世仪满腹经纶。”温峤平常有善于识人的美称,钱凤听到他对自己的评价后感到很高兴,就跟温峤结下很深的友情。正巧丹阳尹空缺,温峤劝说王敦:“京尹是京都的喉舌,应该任用文武双全的人,你应当亲自选拔那个人。如果朝廷任用人,也许挑不到合适的。”王敦认为他说得对,询问他谁能够担当这个职务。温峤说:“我认为钱凤可以任用。”钱凤也推举温峤,温峤假装推辞。王敦没有听从温峤的意见,上表任命温峤为丹阳尹。温峤仍然担心钱凤为王敦设计阴谋,趁着跟王敦饯别,温峤起座敬酒,到钱凤面前时,钱凤尚未来得及喝酒,温峤就假装醉酒,用手板打落钱凤的包头巾,脸色大变说:“钱凤是什么人,温太真敬酒却敢不喝!”王敦以为温峤醉了,把双方劝解开。温峤临走时来告别,涕泪横流,走出府门又转身回来,像这样重复了两三次,然后上路。待他出发后,钱凤进府劝说王敦:“温峤跟朝廷关系很亲密,并跟庾亮有很深的交情,他未必可信。”王敦说:“太真(温峤)昨天醉酒,稍微对你变了脸色,怎能因此便诋毁怀疑他呢。”因此钱凤的计谋不能实施,温峤得以回到京都,(他)就把王敦的阴谋全部(或详细)奏报朝廷,请求朝廷事先为此做好准备。
等到王敦谋反,王含、钱凤率兵袭至京都时,温峤焚烧了硃雀桁桥来挫败他们的前锋,皇帝对此很恼怒,温峤说:“如今朝廷卫队人数不多,力量薄弱,征召的士兵尚未赶到。如果贼兵横冲直撞,将危及国家,陛下为什么吝惜一座桥呢?”贼兵果然不能渡河。温峤亲自带领众士卒与贼兵隔水而战,进攻王含,打败了他。又督促刘遐追击钱凤直至江宁。
10.(1)描写了夏日大雨将至,榴花未全开,槐影沉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志不得伸、压抑苦闷的心情。
(2)司马诗“地偏”两字,明写住地偏远,实则含蓄地表达了不为朝廷所用的孤寂感(或“辞官后朋友同僚尽散的冷落感”);陶诗“地自偏”,说的是居地虽处闹市,心却因摆脱官场的束缚而愉快和超脱。
11.(1)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2)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曲只应天上有 (3)羌笛何须怨杨柳
石破天惊逗秋雨 (4)天街小雨润如酥 一汀烟雨杏花寒
12.BC [B项是宇宙膨胀论,这是英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霍金等人提出的有关宇宙的说法。C项是宇宙循环论,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天文学教授保罗·斯坦哈特与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尼尔·图罗克共同提出。]
13.D [表述的只是人们的猜想,并非本文看法。]
14.说明“多重宇宙”理论可以对量子物理学中的测量问题加以部分的解释。
15.①多重宇宙是一种物理学的假设,②可以部分解释量子物理学中的测量问题(或“无法回答和解释相关的各种问题”),③易传播并引起曲解和讹传。
16.一种是将捉到的蜘蛛麻醉后给幼虫作食物,一种是封藏尺蠖给幼虫作食物,一种是封藏幼小的毛虫给幼虫作食物,还有一种是捕捉小青虫给幼虫作食物。
17.不能删掉。拖脚黄蜂与螟蛉虫同属胡蜂类,用它与螟蛉虫作对比,前者因伤人而被人扑杀,后者因抚养他虫之子而被人另眼相看。通过对比更清楚地交代了人们“察物未精”(对蜾蠃的行为认识不清)的原因。
18.文章的重点不是介绍“蜾蠃”(螟蛉虫)这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而是要说明蜾蠃被叫作螟蛉虫是人们的一种误解,以“蜾蠃俗叫螟蛉虫”为题能够突出说明的中心,统摄全篇内容。以一种通俗的认识作题目,然后以详实的材料来说明其错误所在,更能突显文章的认识价值,引人深思(题目醒目,发人思考)。
19.(1)在客家地区流传至少500年,是广东三大乐种之一。虽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民众对其知晓度低(或“了解少”)
(2)广东汉乐面临生存危机(或“广东汉乐发展后继无人”,或“广东汉乐的传承前景堪忧”)
20.杜鹃,又名布谷鸟,在春夏时节常昼夜不停啼叫,它不筑巢,不孵卵,也不哺育自己的幼鸟。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