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第三次科技革命回顾并思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有哪两点?
战后新加坡韩国的起飞利用了什么有利时机?
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教学目标1、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条件、特点、影响。
2、纵向联系:列表对比三次科技革命(时间、条件、特点、影响)
3、横向联系:三次科技革命时期,中国状况如何? (回顾中国史)知识框架:第三次
科技
革命开始时间
标志
条件
特点
影响
如何应对 结合前两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历史条件,思考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条件。历次工业(技术)革命条件前提资本劳动力技术市场资产阶级
统治在英
国的确立
海外贸易
易殖民
和掠夺圈地运动
工场手工
业时期的
技术积累18世纪成为
最大殖民国
家,国外市
场急剧扩大资本主义
制度在世
界范围内
的确立资本积累
和殖民掠
夺自然科学
取得突破
性进展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政局稳定;
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
的发展
科学理论的
重大突破和
一定的物质,
技术基础的
形成社会的需要
条件
①政局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前提)
②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形成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
③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二战期间和战后对高科技的迫切需要(市场)特点1、科技对生产力 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2、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互相渗透材料一:从科技发明到产品投入市场所用的平均时间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材料二:某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科技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经历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原子能的利用为6年,晶体管为4年,这突出说明了: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科技发展速度快C.从科学到技术再到生产的周期大大缩短D.新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影响:
①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生产率的方式发生变化。
②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③社会生活结构发生变革。
④推动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A、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联系日益紧密。
B、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条件下,提高劳动率的途径有?①提高劳动强度②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③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④延长劳动时间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材料一:1987年英、日、法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说明了科技革命造成经济结构变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所造成的大量新产品进入人
们生活,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改变人们的生活,甚至影响人类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思维方式。 人造纤维工业的出现,使人们的服装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计算机成为人们学习和生活的帮手、化学肥料使农业产量大大提高,这些充分表明:A. 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促进了生 活的现代化B.社会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C.生产的需要是科技存在的重要条件D.科技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如何应对
①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科学研究的支持,加强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投入
②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1.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中,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强化了?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对经济的领导和干预C.对自然资源的开发?D.国家机器
2.80年代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西欧国家同欧共体制定“尤里卡计划”,90年代克林顿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这些主要说明了A. 争夺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B.世界大战随时可能爆发C. 资本主义国家为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加强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投入。D. 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军备竞赛
练习:比较三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A、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
生产
B、首先发生在英国
C、发明者大多是劳动
者,成果多为实践的总结A、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B、几个国家几乎同时发生
C、自然科学同生产结合
D、某些国家两次革命
同时进行A、生产力提高,巩固资产阶级统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B、社会分裂成两大阶级
C、开始了城市化
D、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各地,冲击旧制度、
旧思想A、进入垄断阶段
B、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一战”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形成相同点:A、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B、都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都引起社会关系巨大变化
D、都对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影响
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与中国思考:
1.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中国的状况如何?据此回答我们为什么错过前两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第三次科技革命初期,我们为什么仍未能把握住机遇?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措施说明我们应如何应对全球化?课件20张PPT。第三次科技革命想一想: 你知道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吗?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次大战后,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了改进生产技术,
提高生产率,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纷纷增加
科研经费支出,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美
国开始,发展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出现了以原子能、电
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一系列以先进
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新兴工业部门。社会生活进入原子时
代、电子时代,社会物质生产各领域的面貌为之一新。
这就是第三次技术革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世纪
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社会的需要原子能技术
航天技术
电子计算机技术
人工合成材料
分子生物学
遗传工程时间出现条件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重大技术的突破新技术意义由此产生的工业核反应堆(1942年)原子弹
(1945年)核电站(1955年)从此人类开始了
利用原子能时代核工业电子计算机(1946年)电子计算机开始
代替人脑劳动计算机工业人造卫星上天(1957年)人类活动开始进入宇宙航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业克隆技术(1997年)为人类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时 间国 家新 科 学 技 术1945原子弹爆炸美国美国美国1946电子计算机正式诞生晶体管面世19471954苏联第一座核电站建成1957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60美国激光器出现1964美国集成电路计算机问世1973美国重组DNA(脱氧核糖核酸)生物基因工程首创成功1977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投入使用1981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核能生物工程技术多利(克隆羊)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出的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五代。发展方向是体积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快、重量越来越轻、储存量越来越大。图为放在指甲上的计算机电路板。第一个载人人造地球卫星的世界第一位宇航员苏联的加加林少校生产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①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②科学技术各个领域间相互渗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③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
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②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③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交往和思维方式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发展教育2、抓住 发展的机遇,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它们最早出现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ABCDEFGH第一次的是( ),第二次的是( ),第三次的是( )CDABEFGH想 一 想谢谢指导
再见!课件20张PPT。第三次科技革命 你知道第一、二次科技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吗?
动脑筋 二次大战后,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了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纷纷增加科研经费支出,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美国开始,发展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一系列以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新兴工业部门。社会生活进入原子时代、电子时代,社会物质生产各领域的面貌为之一新。
这就是第三次技术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重大技术的突破新技术意义由此产生的工业核反应堆(1942年)原子弹
(1945年)核电站(1955年)从此人类开始了
利用原子能时代核工业电子计算机(1946年)电子计算机开始
代替人脑劳动计算机工业人造卫星上天(1957年)人类活动开始进入宇宙航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业克隆技术(1997年)为人类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生产① 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② 科学技术各个领域间相互渗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③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
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②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③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
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思考讨论 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一课后,你有何启示?它们最早出现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ABCDEFGH第一次的是( ),第二次的是( ),第三次的是( )CDABEFGH想 一 想谢谢,再见! 1941年12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批准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有来自德、意等国的科学家12.5万人参加,集中全国1/3电力,投资20亿美元。1942年,美籍意大利科学家费米领导的科学家实验小组在芝加哥大学广场上造出热中子链式反应
堆,是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为人类大规模利用原子能的开始。1945年7月16日上午,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领导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新墨西哥州沙漠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威力为2万吨TNT的原子弹。 1951年,美国首次实验证明原子能能够发电。 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
座核电站。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上共建成核反应堆729座,核电站230座。原子能作为新能源,正在航海、航天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在二战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电工系和阿伯丁弹道研究实验室共同为陆军提供火力表,为加速计算,促进了电子技术和计算技术的结合。1946年,在美国科学家埃克特、莫希莱等人协作下,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问世,这台计算机共用1.8万多只电子管,7万多只电阻,有50多万手工焊接点,重30多吨,占地170平方米,每秒运算5 000次。后来,数学家诺伊曼组织改进存贮程序等研制,1949年5月电子离散变量自动计算机(EDVAC)在剑桥大学正式投产,标志第一代电子计算机诞生。1959年,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制成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IBM7090”。1964年,出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每秒运算300万次,被称为电脑。由于集成电路研制成功,60年代中期集成电路计算机、70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相继出现,1978年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运算1.5亿次。大体每隔5~8年,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提高10倍,体积缩小10倍,成本降低10倍。1980年全世界有微型电子计算机1 000万台。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最重大的发明之一。
1934年底,德国年轻科学家布劳恩成功地发射了两枚火箭,火箭垂直上升,高达2 400米。1942年,远程弹道导弹A-4制成。火箭试制成功和实际运用,为战后空间技术发展打下基础。1957年10月,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空间技术诞生。1958年1月,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61年4月,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一号”卫星绕地球飞行。美国国会批准阿波罗登月计划,1961~1972年间,有2万多家大中小型公司和厂商及120所大学和实验室共42万人参加这一工程,耗资300亿美元。1969年7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等人成功地登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面。 多利(克隆羊)动脑筋 你认为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是否应该克隆人?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交往和思维方式 硅谷的传奇 硅谷象征着智慧,是各种高、精、尖技术的发源地,它成了高
科技的代名词。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yahoo,最初只是源于两个人、两台个人电脑和一个新奇的想法,真可称得上是硅谷群雄中的一只丑小鸭。一个普通的中国台湾移民,斯坦福大学的一名研究生──杨致远和他的好朋友大卫·费洛一起在Internet中畅游,纷乱庞杂的信息使他们萌生了一个奇妙的主意:按照类似于图书馆中的分类条目,将网络中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使得用户可以依照不断细化的分类描述找到他们想要从网络上得到的东西。这样他们开始搜集Internet中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并且邀请其他的网友加入他们的网上寻“宝”的工作,然后将他们分类后组织成树状结构:主干上长满了分叉,分叉上还有更小的细枝……
如今这株稚嫩的小树已深深地扎根于Internet肥沃的信息土壤之
中,枝繁叶茂,蓬勃发展。yahoo每天接受数千个网地登记的申请,
成为名符其实的Internet信息服务行业中的大哥大。精明的杨致远
与大卫·费洛迅速成为Internet淘金浪潮造就的第一批百万富翁之一。
课件17张PPT。
1、什么是第三次科技革命?
2、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哪 些特点?
3、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和作用?
第三次科技革命课前导读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1、时间:
2、内容:
3、核心: 阅读102----104页的内容,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阅读、思考、抢答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原子能、计算机、
空间技术、生物工程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4、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哪一个国家:美国5、什么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6、生物工程的核心是什么?基因工程7、2000年,世界上第一只体细胞克隆
的山羊在哪里诞生?中国知识竞赛:第二轮2、谁被誉为“发明大王”,而且还
发明了电灯?3、是谁发明了火车?5、谁被称为“汽车之父”,我们中国人根据
他的姓氏的译音,译为“奔驰”?6、美国的一对兄弟通过研制、并试制飞机成功,他们是谁?4、是谁发明了轮船?瓦特爱迪生史蒂芬孙富尔顿莱特兄弟卡尔、本茨、是谁改进了蒸汽,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1.是谁改进了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科技展厅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生物工程计算机技术 1945年7月16日上午,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领导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新墨西哥州沙漠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威力为2万吨TNT的原子弹。并用于二战. 1951年,美国首次实验原子能能发电。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
这是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开始。1946年2月15日 ,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
(埃尼阿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会使用计算机。特别是“上网(internet)”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不论是孩子,还是老人,都能“坐在家中,知晓天下事”。
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出的哺乳动物绵羊"多利"诞生!!! 克隆技术在抢救珍奇濒危动物、攻克遗传性疾病、研制高水平新药等研究中发挥作用,它既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问题,世界各国应该制定法律来加强管理,严禁复制人类!太空世界1969年,两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人
类第一次在另外一个星球上留下足迹!1981年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根据你的调查,谈谈科技进步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产生影响的感受,范围可涉及----------网络信息、交通运输、家用电器、通讯手段、衣着饮食、医疗的变化等方方面面。。畅所欲言2人或4人一小组自由讨论过去......
现在......
未来......我的未来不是梦!!!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特点: 材料一: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大多在10年,如从发现雷达原理到制造雷达用了10年;原子能从开发到应用为6年;晶体管4年;移动电话4年;激光2年;而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发展到第五代。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速度加快; 材料二:如生物工程技术可运用到医学,电子计算机可用于工农业科研教育国防建设等。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材料三:20世纪初,科技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10%,70年代增长到60%,80年代已达80%。科技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促进经济增长。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引起世界经济格构和国际经济结构的变化。 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影响: 材料一:现代科技发展还使生产力内在结构发生变化,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由高物耗、高能耗型转变为节物节能型;由初级技术型转变为高技术型。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化.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
材料二: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除了欧洲的“尤利卡”计划外,还有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和中国的“863计划”等,世界经济多走向多极化。
练一练一、选择题:
1、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 )
①原子能; ②电子计算机;
③生物工程; ④航天技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
A.原子能技术 B.计算机技术
C.航天技术 D.生物工程DB 3、下面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起源于美国
B.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C.它具有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
D.它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变化B科技畅想为未来社会描绘出你想象中的蓝图课外作业:SEE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