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下第二单元4.《经济大危机》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下第二单元4.《经济大危机》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31 22:30:05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经济大危机课标要求
1、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影响。
2、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温故知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召开了哪些会议?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一、“繁荣”及其崩溃 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 的表现如何?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垄断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国民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许多工业部门出现高涨局面,工厂的电气化程度大大增强,一批新的电器开始进入家庭。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对稳定时期经济危机爆发股市崩溃时的华尔街1929年10月24日,美国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成为各部门分工协作的社会过程,生产越来越社会化。即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生产的产品有内在的统一性和平衡性。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私人手里,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是资本家的私事,造成整个社会生产无序状态。
另一方面资本家为了追逐利润,尽量扩大生产,并无止境地追求劳动者的剩余价值,造成生产能力无限增长趋势和劳动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的对立。 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快速增长与劳动人民消费能力的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贫富差距扩大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经济
危机生产和销售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产生渗及范围特别广: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持续时间比较长: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破坏特别大: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国际贸易下降2/3以上,失业工人有3000万人之多。特点影响1、经济危机中,人民群众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人的工资大幅度下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2、垄断资本家为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大量销毁产品,生产受到破环.
3、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为什么“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却是资本家人为故意大量销毁产品?”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动脑筋A、销毁商品的原因:垄断资本家要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B、暴露的本性:资本家残忍,资本主义制度腐朽经济大危机爆发:原因:特点:影响:1929年 美国波及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特别长 破坏性特别大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主要原因: 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快速增长与劳动人民消费能力的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1、经济危机中,人民群众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人的工资大幅度下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2、垄断资本家为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大量销毁产品,生产受到破环。
3、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1929年至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更有人惊呼:“资本主义已经走到了尽头”。就在西方世界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新生国家苏联却是风景那边独好。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经济社会管理模式,人们称之为计划经济。从1928年到1932 年,也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的那几年,苏联实施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从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国,整个社会一派欣欣向荣。苏联五年建设计划的成功引起了西方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1933年罗斯福就职演说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罗斯福新政作用背景措施实质:2、罗斯福当选总统2.金融: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3.农业:让农民缩减耕地,屠宰牲畜,政府付款补贴1、工业:颁布《国家工业复业法》,调整工业4.兴建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刺激生产和消费。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1. 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目的直接目的:根本目的:摆脱经济危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1.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社会矛盾尖锐2.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4.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
这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局限性: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所以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材料:1、——叹交易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
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
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罗斯福1933年就职演说
2、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
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期美国经济衰弱的情况。罗斯福新政,经济恢复和发展,稳固了统治。不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请回答:1.材料1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情况?2.面对这种情况,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3.材料2中罗斯福说“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
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 观察上图,失业率上升是在什么时期?什么时候失业率开始下降,为什么?
为了降低失业率,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解读新政】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罗斯福
1、材料一中“任何彻底革命计划指什么?”
2、如何理解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3、罗斯福新政是否能够“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为什么?人民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要求和法西斯分子建立极端独裁统治的企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国家干预经济/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只是调整,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阅读材料:
下面是一个严寒的冬天,衣着单薄的美国采煤工人的女儿和她母亲的一段对话:
女儿:妈妈,这么冷的天,为什么我们家不生火取暖?
母亲:因为没有煤炭。
女儿:为什么没有煤炭呢?
母亲:没有钱买。
女儿:为什么没有钱呢?
母亲:你爸爸失业了。
女儿:那为什么失业呢?
母亲:煤炭多了,卖不出去。材料一 到1929年,在美国占人口5%的富人的收入几乎占全部国民收入的1/3,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
材料二、经济自由放任政策刺激了资本家进行盲目的和无限制的生产。1920年到1929年,工厂中生产率增长55%,但是美国工人的工资仅增长为2%,而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课件49张PPT。  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有何影响?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温故知新一、“繁荣”及其崩溃一、一战后资本主义“繁荣”及其崩溃 2.表现: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的表现如何?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垄断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国民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许多工业部门出现高涨局面,工厂的电气化程度大大增强,一批新的电器开始进入家庭。1.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年阅读:P20-21第一个蓝框
问:从表面上看,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表面繁荣,但潜藏危机,请问危机何在?
答: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预示着经济危机的到来。
产量猛增V.S.人民相对贫困
(不是卖不完,而是卖不掉) 焦点回眸第4课 经济大危机探究问题:——经济大危机
1、爆发的原因?
2、爆发的时间及标志?
3、特点?
4、影响?二、经济大危机——之原因①、直接原因:②、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在资本主义社会,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这就要求各个生产部门必须密切协同、步调一致,进而形成社会化大生产。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少数垄断资本家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他们为追求利润,不断地扩大再生产,这就势必打破平衡,引发恶性竞争,激化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进而导致经济危机。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 垄断资产阶级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
——之时间、标志时间:1929——1933年开始的标志: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纽约股票市场崩溃。股票: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和取得股息的有价证券。股票本身没有价值,之所以有价格能买卖,就因为拿着它可以向公司领取一定的股息。股票通常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买卖。股票价格与股票票面金额不一致。经济繁荣时期,买进股票者多,股票价格猛涨。经济危机时期,卖出股票者多,股票价格急跌。股票主要有融资等功能;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都是私有的,采用股份制经营。 企业生产停滞而其股票热卖,则多为炒作,纯属泡沫。
二、经济大危机开始的国家:美国$ 1000万$ 50100万股股票的现金价值(升值)$10$1$100万100万股股票的现金价值(贬值)$ 1000万$10 股票是:晴雨计a.股市崩溃,银行倒闭--金融危机
b.企业破产—工业危机
c.农产品价格猛跌—农业危机
d.失业人数激增—就业危机e.社会动荡不安,垄断资产阶级统治面临危机经济危机 美国有一年失业率很高。 一个人工作找了很久,也没找到。一天他在街上转悠,忽然一个人从建筑工地的楼上掉了下来。他急忙跑到工头那儿问:“那个刚掉下来的人的工作我可以接替吗?” 工头说:“不行,他的工作已经有人接替了。”“谁呀?”“就是把他推下来的那个人呗。”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这是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 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在将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把一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
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扔到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
同样在英国,在法国,在荷兰,在丹麦,整箱的桔子,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大海,无数的奶牛、小羊被杀死。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人的工资大幅度下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生活恶化;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2、资本家为什么这样做?暴露了他们怎样的本性?当时的资本家的残忍、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垄断资本家要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1、画面及材料说明了什么?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之特点二、经济大危机——之影响 人民群众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人的工资大幅度下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生活恶化。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造成世界局势紧张。
二、经济大危机 经济大危机期间一个男子在汽车上的牌子写道:“100美元可买下这辆轿车。在股市上丧失了一切,急需现钞。” 我会三项技能,我会三种语言,我已经有三年工龄,我有三个孩子,我已经失业三个月了,现在仅仅需要一份工作。1929——1945年美国失业率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一家人的住处这位32岁的母亲卖掉了房子和服饰,以便全家七个孩子能有吃的。全家只能吃捡来的蔬菜度日。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竞选舞台在这场危机中,美国遭受到的损失最大,面对危机,胡佛政府一筹莫展,仍然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致使经济危机更加严重,人民怨声载道。假如你想竞选美国总统,针对危机中的具体问题,请你设计解决对策,发表竞选演讲。金融业方面问题情境1
材料: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存款。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恢复银行的信誉,促进金融业的正常运行? 工业方面问题情景2
到1932年,钢铁工业下降了近80%,汽车工业下降了95%,至少13万家企业倒闭,占全国劳工总数1/4的人口失业。城市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
你将怎样解决企业倒闭、开工不足,失业问题? 农业方面 问题情景3
材料: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你将如何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社会保障方面 问题情景4
有人对罗斯福建议说,发放救济款要比大规模兴建工程更经济更省钱。如果你是罗斯福,你会赞同发放救济款的方式还是政府大规模兴建工程的方式?
为了缓解社会矛盾,你将如何进行救济和解决就业问题?PK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胡佛罗斯福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PK1575万票—2280万票自强不息的实干家罗斯福先后就读于哈佛大学、哥
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获得
律师资格。
1910年任纽约州参议员。
1913年任海军部副部长。
1921年(39岁)因患脊髓灰
质炎下肢致残。
1928年任纽约州长。
1932年竞选总统获胜。
1933、1937、1941、1945年
连任美国4届总统。
1945年4月病逝。(1882---1945年)Franklin D. Roosevelt◆富兰克林 · 罗斯福一直
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
的总统之一,是20世纪美
国最孚众望和受爱戴的总
统,也是迄今为止美国历
史上惟一连任4届(1933—
1945年)总统的人, 任职长
达12年。 面对空前大危机,
1933年3月4日,发表了“无
所畏惧”的就职演说,领导
美国人民渡过大萧条时期。Franklin D · Roosevelt
(1882---1945年)自信从容、无所畏惧◆ 1921年夏天,罗斯福
带全家在坎波贝洛岛休
假,在扑灭了一场林火
后,他跳进了冰冷的海
水,因此患上了脊髓灰
质炎症(俗称小儿麻痹
症)。高烧、疼痛、麻木
及终生残疾的前景,并
没有使罗斯福放弃理想
和信念,1924年,他又拄
着双拐重返政坛。1932
年竞选总统已双腿瘫痪。轮椅上的总统---自强不息、乐观豁达★通过对罗斯福个人生平、经历的了解,并
结合课文中1933年罗斯福的就职演说(教
材P.127“学习思考”) ,你发现罗斯福具有
什么样的人格风采?敢于直面困难、坦率果敢、爱国救民
信念坚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勇于创新……或许这正是我们实现梦想所需要的!重点 聚焦罗斯福新政的措施金融方面整顿银行,淘汰小银行,扶持大银行,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
工业方面政府实行“产业复兴法”,同时筹划兴建大规模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减少失业,刺激生产和消费。
农业方面缩减耕地,屠宰牲畜,稳定农产品的价格,政府以优惠贷款补偿农民的损失。新政中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一)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1.背景:(2)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2.开始时间:1933年三、面对经济大危机各国对策3.目的: 直接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根本目的: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新政4.中心措施: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 … ,确定… … ② 目的: 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③ 作用: 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5.特点: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新政 “ 新 ” 的体现)罗斯福新政6.影响:在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A.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B.使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C.使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D.使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开创了国家干预和指导经济的新模式新政的前提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大危机。7.启示:(1)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4)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它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危机。在危机的沉重打击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各自寻找对策。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使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和,为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向前发展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罗斯福也因此成为自林肯以来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总统而永载史册。但德国和日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它们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下节课我们将研究它们的变化。1.材料中“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指什么“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废除资本主义制度“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2.“旧民主秩序” 和“新应用” 分别指什么?“旧民主秩序”指:“新应用”指:资本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3.新政能不能够“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为什么?不能。因为新政的前提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经济大危机的根源是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造成的。所以新政不能 “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大危机)。思维延伸著名历史学家黄安年教授指出:“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资本主义国家,为此采取的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为此采取的核心措施是改革开放。 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罗斯福采取的措施对于当今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有什么经验值得吸取的?1、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2、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3、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危机。思维延伸比较华盛顿.林肯.罗斯福华盛顿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独立战争取得民族独立;林肯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罗斯福摆脱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度过了危机思维延伸 新政的成功实施说明了什么? 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这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但新政由于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只能遏制当时危机,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思维延伸罗斯福新政对我国应对金融危机、下岗问题有何借鉴意义①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②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③重视三农问题,保护农民利益;
④调整工业,由过分依赖外需转为依靠内需。(1)金融危机:(2)下岗问题:①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②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③实行再就业培训,扩大就业率。思维延伸①当时在经济上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境。
②都根据本国国情,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③都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④都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⑤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克服了经济困境)。
⑥都巩固了政权(缓和了社会矛盾)。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思维延伸课件30张PPT。 第2课

世界经济大危机 温故而知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召开了哪些会议?造成了怎样的影响?1、会议:
A.在法国召开的:巴黎和会B.在华盛顿召开的:华盛顿会议2、影响:A.巴黎和会:
1919——1920年,协约国在巴黎和会上同德国签定了《凡尔塞和约》之后,又分别同奥、匈、土、保签定了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对战败国领土极其殖民地再分割的体系,就是凡尔塞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英、法等国瓜分了原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B.华盛顿会议:
1920——1922在华盛顿会议签定的几个主要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结构。其中的《九国公约》使中国成为最大的受害国。战争时的贷款战后赔款战后偿还战后贷款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对稳定时期20年代的国际关系是以维护自身的 利益为转移的。是短暂的; 矛盾与斗争 是长久的。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相对稳定时期经济危机一、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1、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的表现如何?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垄断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国民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许多工业部门出现高涨局面,工厂的电气化程度大大增强,一批新的电器开始进入家庭。“如果我当选总统,保证让每家工人锅里有只鸡,每间车库里有辆汽车。”
——胡佛 2、后来,这种状态导致什么结果? A.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B.生产的相对过剩造成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尖锐 于是,在短暂“繁荣”的背后孕育了严重的经济危机。3、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 晴雨表 股市是:4、经济危机的特点 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破坏性巨大等候领救济面包的长队5、经济危机的影响 (1)工人失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劳动 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 (2)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破坏。材料:农民们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或者抵不上所耗成本。一位牧场主,将牛羊全部射杀后扔进山沟,因为饲料昂贵,而运往市场的运费大大超过了卖掉它们的价钱。地里的棉花没有采摘,果园里挂满正在溃烂的葡萄和橄榄。1车小麦卖到城里仅够买一双4美元的鞋,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还合算,而千百万的城市人却买不起那贱到使农民破产的农产品。没有失业的工人拿的是名曰"饿不死人的工资"。
------《罗斯福传》 为什么“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却是资本家人为故意大量销毁产品?”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动脑筋A、销毁商品的原因:垄断资本家要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B、暴露的本性:资本家残忍,资本主义制度腐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对稳定时期经济危机政治 危机罗斯福新政二、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1882--1945年)美国第32届总统,任期12年零39天(1933--1945年)。他是美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他也鼓励美国人民: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1、罗斯福为何当选美国总统 2、罗斯福实施“新政”的目的 :  “新政”的直接目的是要消除经济危机,稳定社会经济正常秩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新政”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核心是什么?核心: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 对工 业进行调整。 内容:①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
②压缩农业生产,实行政府补偿。
③整顿工业,通过并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
④加强公共工程建设,增加就业。
⑤还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等一系列法令。4、“新政”的效果:А.效果: “新政”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尖锐的社会矛盾有所缓和。它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得到加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В.启示: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 思维拓展:“新政”的成功实施说明了什么? 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这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但新政由于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只能遏制当时危机,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课件27张PPT。经济大危机第4课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一、“繁荣”及其崩溃1.1924—1929的资本主义的大繁荣问题一:   这一时期经济增长快的表现是什么?这种经济繁荣是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下的产物,盲目生产问题二:   这种状态会导致什么结果?为什么?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预示着经济危机的到来。一、“繁荣”及其崩溃1.1924—1929的资本主义的大繁荣2.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一、“繁荣”及其崩溃1.1924—1929的资本主义的大繁荣2.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时间、爆发:纽约股票抛售狂潮 一、“繁荣”及其崩溃1.1924—1929的资本主义的大繁荣2.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时间、爆发:纽约美国纽约股票抛售狂潮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1929-1933年经济危机情况表 一、“繁荣”及其崩溃1.1924—1929的资本主义的大繁荣2.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时间、爆发:纽约美国纽约股票抛售狂潮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3)危机的影响经济危机的影响:  我会三项技能,我会说三国语言,我已经有三年工龄了,我有三个孩子,我已经失业三个月了,我现在仅仅需要一份工作。经济危机的影响:问题一:这些画面说明了什么? 问题二: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而不去救济贫民? 问题三: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影响一:工人失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 影响二: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   暴露了资本家的残忍、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一、“繁荣”及其崩溃1.1924—1929的资本主义的大繁荣2.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时间、爆发:纽约美国纽约股票抛售狂潮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3)危机的影响 二、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 罗斯福
美国第32届总统,任期12年零39天(1933--1945年)。他是美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
“坐在轮椅上的战时总统” 出生于纽约一个百万富翁的家庭。西奥多·罗斯福是其堂叔 ,就读于哈佛大学,四年后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1910年,当选纽约的参议员。39岁时,在休假期间的一次游泳后,患脊髓灰白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痊愈后,他拄着双拐继续参加政治活动。1933年3月4日,发表“只有恐惧本身才是我们感到恐惧的东西”的著名就职演说,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那时,他50岁,宽肩膀、大个子、两腿瘫痪,华发稀疏、嘴边拖着两条长长的皱纹,有着惊人的自信心和记忆力,热心改革,上任第二天,就开始推行“新政”,在一百天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立法活动,同时利用著名的“炉边闲话”,每次都以“我的朋友们”开头,亲切、轻松、及时地把大政方针告诉人民。1936年,因得到农民、工人和非特权阶级的坚定支持而连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请国会修改“中立法案”,援助英、法。1940年,他破例第三次当选总统,任期内使国会通过“租借法案”,与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决定给苏联以战时援助。在珍珠港事件后,对日本宣战。使有孤立传统的美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支柱之一。参加德黑兰、雅尔塔会晤并使美国成为联合国发起国。1944年,再次连任总统。1945年,因脑溢血去世。他是美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 小罗斯福与母亲的故事 ???? 罗斯福的降生给这个本来就十分幸福的家庭又带来了无比的欢乐。幼小的罗斯福成为父母关注的中心。然而,罗斯福的父母并不娇惯他,而是严格地管束他,特别是罗斯福的母亲。 母亲为小罗斯福安排了很严格的作息时间表:7点起床,8点吃饭,跟家庭教师学习二三小时后休息,下午1点吃饭,午饭后又学到4点,然后自由活动。 小罗斯福游戏时总习惯于自己是赢家,为了教育他,有一次母子玩一种棋类游戏,母亲故意不让他,接连赢了儿子。小罗斯福生气了,母亲故意不去理他,并坚持让儿子道歉。结果,小罗斯福认输了。 严格教育对生活在优裕环境中的儿童尤为重要。人生要经过许多磨难,特别是要成就大事业。如果只会享福,不能受苦,这样的人将不能立足于社会,更不能为社会献身、为他人造福了。因为这样的人只能满足于自己的成功和幸福,心理永远不会成熟。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他也鼓励美国人民: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一、“繁荣”及其崩溃1.1924—1929的资本主义的大繁荣2.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时间、爆发:纽约股票抛售狂潮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3)危机的影响 二、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2.罗斯福新政1)目的: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2)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3)其它方面:银行业、农业、公共工程等在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厂 在纽约举行的国家复兴总署成立庆祝大会纳斯达克指数攀升引起投资者欢呼罗斯福新政 1935年美国成立工程计划署,耗资105亿元,建了12.2万幢房屋,103万公里新路,7.7万座桥梁,285个机场,3万公里下水道,1938年为380万工人提供就业,约占失业人数的1/3。 一、“繁荣”及其崩溃1.1924—1929的资本主义的大繁荣2.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时间、爆发:纽约美国纽约股票抛售狂潮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3)危机的影响 二、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2.罗斯福新政1)目的: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2)中心措施:对工业生产的调整3)其它方面:银行业、农业、公共工程等4)效果、
意义:经济得以较快恢复发展,在美国和时间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新政的成功实施说明了什么? 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这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但新政由于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只能遏制当时危机,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思维拓展: 一、“繁荣”及其崩溃1.1924—1929的资本主义的大繁荣2.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时间、爆发:纽约美国纽约股票抛售狂潮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3)危机的影响 二、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2.罗斯福新政1)目的: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2)中心措施:对工业生产的调整3)其它方面:银行业、农业、公共工程等4)效果
意义:经济得以较快恢复发展,在美国和时间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