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11课时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同步练习(带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11课时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同步练习(带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1-02 07:4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www.
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必修2
第11课时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
2.宣传画是一种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艺术形式。下图为1955年出版的宣传画,它宣传鼓动的主要内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农业合作化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我国在“一五”计划开展的大规模的工业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当时工业化建设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轻工业
C.轻重工业并重
D.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4.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与下图现象直接相关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一五”计划实施
B.“大跃进”运动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
D.工业化完全实现
5.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工业发展速度放缓
B.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
C.工业布局发生变化
D.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
6.这是一次被称为“强国序曲”的会议,法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报》评论:“这次代表大会似乎将成为世界共产主义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日子。”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这个党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这次会议是指
A.中共一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八大二次会议
7.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时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大跃进导致了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经济领域出现了严重的右倾错误
C.对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人们有不同的态度
D.毛泽东认为在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是不对的
8.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9月《人民日报》根据《决议》精神发表了“先把人民公社的架子搭起来”的社论;到11月,就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人民公社。这一运动
A.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导致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D.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9.下图是一份询问笔录,该询问笔录产生的背景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清政府对民族工商业进行打压
B.民国官僚资本压制工商业发展
C.“一五”计划忽视了轻工业发展
D.计划经济实施及极左思潮泛滥
10.下表反映了我国20世纪60年代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导致表中所示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制定B.大跃进运动的影响
C.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奠定D.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11.自1949年至2008年,北京市地方财政收入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但其中1961年、1967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导致下降的共同因素是
A.“左”倾错误的影响B.以阶级斗争为纲
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三大改造未完成
12.据统计,1972年,我国工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总产值达到3635亿元,比1971年增长4.5%。其中,工业总产值比1971年增长6.6%。1973年国民经济各项主要指标超额完成,工农业总产值达3968亿元,比1972年增长9.2%。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文革”并没有冲击经济的发展
B.这与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有关
C.“文革”期间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D.这是邓小平推行全面整顿的结果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2小题。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由于长期的战争和经济凋敝,19
( http: / / www.21cnjy.com )49年,城市经济陷入严重困难之中,失业严重。1950年7月,仅登记失业的工人即达166.4万人,占当时城市职工总数的21%。人民政府本着“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匀着吃”的精神,对官僚资本企业的工人实行了“包下来”的政策。由于城市失业人数太多,政府不可能都“包下来”,因此在努力恢复生产以增加就业的同时,实行“安置与救济并重”的政策。从1950年4月起,在全国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救济城市失业工人的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从1950年7月到1953年底,以工代赈达280万人次,领取失业救济金者达460余万人次。到1951年底,城市有220万失业人员重新就业。1952年,全国职工人数比1949年增加了97.5%。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
阅读材料,说明新中国建立之初,党和人民政府帮助城市平民改善生活状况的措施和成效。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央公布总路线,跳上快马坐火箭,新的记录纷纷传,报喜锣鼓敲破天,原子时代搞建设,一天等于二十年。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反映的两个事件为代表的经济建设失误造成的严重后果。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70年代,从我国的经济建设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人教版必修2
第11课时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答案】
1.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由材料“20世纪50年代初”可知,中国完成了土地改革,而人民公社和“大跃进”是在1958年,排除了ABD三项。材料讲的是中国重工业很薄弱,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实施了“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所以答案选C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新中国的经济形势
【答案】
2.A
【解析】据材料图片可知,1
( http: / / www.21cnjy.com )955年,提倡互助合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三大改造中农业合作化的史实,故A项正确。“大跃进”运动在1958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B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在1958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C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1978年后,不符合题干时间,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五计划与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
3.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一五”计划开展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其中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陆续在东北建立了一系列重工业基地,从而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所以答案选A项。B项是重工业;C项不是轻重并重,D项是东北地区,与史实不符。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五计划与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
4.A
【解析】注意图中起止时间“1952-1
( http: / / www.21cnjy.com )957年”,“大跃进”运动开展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是在1958年,时间不符,排除BC两项;时至今日我国还没有完全实现工业化,排除D项;1953年“一五”计划实施,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城镇人口这一时期呈现上升趋势,故选A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五计划与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
5.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决问题的能力,“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合理调整了原有的中国工业化布局,新建了一批新型工业化基地,如沈阳等地,所以这一时期工业成就显著,原有老工业地区的工业增长落后于新建工业地区的工业增长,也低于全国工业增长的平均水平,答案选C项,A项说法错误,BD两项材料无法直接体现,也与题意无关。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五计划与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
6.C
【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这个党(即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共产党)……相当有把握地领导……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可知此次会议应为建国后的某次会议。故排除AB两项。八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属于“左”倾错误,故与题目中的信息“相当有把握”不符,排除D项;中共八大提出了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主要任务,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的良好开端,故本题应选C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中共八大
【答案】
7.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由题目中的信息“1958年毛泽东……说……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这显然是不对的”即可排除D项,选择C项。题目中未涉及农业、轻工业与重工业间的比较,故排除A项;该思想属于“左”倾错误,故排除B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
8.B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能力。人民公社化强调公有化程度高,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故B项正确。C项是“大跃进”,排除;人民公社化、“大跃进”严重破坏生产力,损伤农民生产积极性,排除AD两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
9.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根据信息可知当时不允许农民的鸡蛋出售,只能卖给国家,这体现了计划经济下对私人商业零售业的控制,故选D项,不选C项。A项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合;B项是民国时期,错误。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左倾思想对经济的影响
【答案】
10.A
【解析】据材料可知,1960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工业占主导地位,农业受损,属于大跃进的错误影响,党和政府开始推行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到1965年,调整任务完成。故A项正确。大跃进运动的影响主要在1960年,故B项排除。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奠定,在一五计划,故C项排除。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在1966年到1976年,故D项排除。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八字”方针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答案】
11.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建国后的社会主义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建设,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学生解答此题注意题干中要求的是“共同因素”,其中1961年前和1967年都受左倾错误的影响,正确选项是A项,B项不符合1961年,C项不符合1967年,三大改造在1956年已经完成,排除D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国民经济
【答案】
12.B
【解析】据材料“1972年,我国工农业总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值达到3635亿元,比1971年增长4.5%。其中,工业总产值比1971年增长6.6%。1973年国民经济各项主要指标超额完成,工农业总产值达3968亿元,比1972年增长9.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故项B正确。“文革”冲击了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文革”期间经济遭到破坏,故C项错误。邓小平推行全面整顿在1975年,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国民经济
二、非选择题
【答案】
13.
措施:“包下来”政策,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恢复生产增加就业。对失业工人实行救济和实行“以工代赈”。
成效:失业人员重新就业。职工人数大量增加。城市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改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建国初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府的经济措施,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学生解答此题首先从材料中找到政府帮助平民改善生活的措施,从“实行了“包下来”的政策”“实行“安置与救济并重”的政策”“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救济城市失业工人的活动”概况即可;第二问学生从失业人数减少,“全国职工人数比1949年增加了97.5%”,生活水平得以改善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即可。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新中国的经济形势
【答案】
14.
(1)严重后果: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1959——1961年出现严重经济困难。
(2)经验教训: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
( http: / / www.21cnjy.com )律;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国民经济要按比例协调发展;发展经济要循序渐进,不能盲目求快;认清主要矛盾,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清国情,实事求是等。
【解析】(1)依据“跳上快马坐火箭”“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天等于二十年”可知这是“大跃进”运动;依据“公社食堂”可知这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回答出其后果有: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1959——1961年出现严重经济困难。
(2)20世纪50—70年代,主要是党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与失误。对于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失误,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失误的原因,并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言之有理即可,如: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国民经济要按比例协调发展;发展经济要循序渐进,不能盲目求快;认清主要矛盾,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清国情,实事求是等。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