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新版七上第18课 汉代的科技与文化(2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新版七上第18课 汉代的科技与文化(2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1-01 01:36:02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复习回顾1、西汉末年爆发了哪些农民起义?起义爆发的原因是?
2、简述东汉建立的概况。
3、“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表现分别是什么?
4、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是什么?第四单元 秦汉统一王朝
(秦汉时期、大一统的时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 18 课
汉代的科技与文化科技中外书写工具?甲骨竹(木)简布帛青铜器
(铭文)泥板纸草兽皮树皮以上书写材料有哪些缺点? 造纸术的发明——西汉据说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科技 造纸术的发明——西汉书写不方便、昂贵、笨重使用不方便﹑不易推广 书写方便、 便宜、 轻便使用方便﹑ 易推广 此为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纸面平整、光滑、结构紧密,表面有细纤维渣,可见造纸技术比较原始。其原料为大麻纸上用墨线绘有山、川、崖,路,是一幅世界最早的纸绘地图。 西汉早期麻纸。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术的基本方法——科技 造纸术的发明——西汉完美吗?科技 造纸术的改进——东汉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 ‥‥‥伦有才学,尽心敦慎,数犯严颜,匡弼得失。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后汉书·蔡伦传》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从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这种纸有什么优点?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科技 造纸术的改进——东汉 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 “四大发明” ,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 。
蔡伦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 “纸神” 。
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 。
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蔡伦上榜。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特别展示了蔡伦发明的造纸术。科技 传播和影响——四大发明 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我国造纸术传播出去以后,大大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科技 造纸术的丰碑——宣纸谁不说我家乡美医学先秦时期——中医学诞生先秦时期,中医学就已出现了系统的论述。战国到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医学东汉——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 (150--219年)东汉南阳人,著名医学家。
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张宗汉曾在朝为官,于是他从小就接触了许多典籍。他从史书上看到了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后,对扁鹊产生了敬佩之情,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基础。
汉灵帝时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他们治疗,自己的医术也就不能长进。于是张仲景想了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地仔细为群众诊治。医德高尚医学东汉——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后世尊称他为“医圣”。“望、闻、问、切”
四诊法河南南阳医圣祠医术精湛医学东汉——名医华佗 华佗(145--208年)东汉末年安徽人。著名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医学东汉——名医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精通外科手术麻醉药剂
“麻沸散”华佗精通针灸和外科手术,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他研制的“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药剂。医学东汉——名医华佗他创造出“五禽戏”,帮助人们强健身体。 五禽戏是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具备、有刚有柔、刚柔相济、内外兼练的仿生功法,与中国的太极拳、日本的柔道相似。 华佗提倡养生之道。为年老体弱者编排了一套模仿猿、鹿、熊、虎、鸟等五种禽兽姿态的健身操——“五禽戏”。史学史学名家——司马迁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汉朝太史令司马谈之子。
少年受业——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
壮年游历——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史学史学名家——司马迁1.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遇到疑难问题总要反复思考,直至明白。
2.20岁那年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也曾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
3.38岁那年,司马迁接替父亲司马谈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读了大量国家藏书。
4.48岁那年,因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触怒汉武帝,司马迁受了“腐刑”,后迁中书令,忍辱发愤著书,全力完成《史记》。何种品质?史学史学名著——《史记》内容: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按王朝更替、人物传记、制度和年表分类)。体裁: 《史记》被称为“实录、信史”。司马迁在《史记》中揭露夏桀、商纣、秦始皇的残暴行径;颂扬了陈胜、吴广起义的作用;还大胆抨击当代最高统治者的丑恶行为,“不虚美,不隐恶”,如揭露了汉武帝晚年搜刮人民的情况,抨击他迷信、梦想会仙人的荒唐事。评价:史学价值文学价值《汉书》:“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实事求是。 )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柳宗元:朴素凝炼、简洁利落,无枝蔓之疾;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能。 《史记》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宗教佛教东传 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为东汉明帝所建。寺名源自“白马驮经”的故事。宗教佛教东传佛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佛教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张骞通西域后 西汉末年: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宗教佛教东传1、佛教宣扬弃恶扬善、扶贫济困、众生平等以及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观念;
2、认为人生充满痛苦,生老病死等一切皆苦;造成痛苦的原因是人的欲望,摆脱痛苦的道路只有消灭欲望,并忍受现世的痛苦。
3、虔诚信佛、坚持磨练、积德行善,死后才能够进入无苦的境界,获得来世的幸福。佛教传播的原因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劳动人民的精神寄托宗教道教产生背景 在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寄托产生 1张角创立了太平道
2张陵创立了五斗米道老子太上老君宗教道教产生 1、 道教认为生、老、病、死虽是宇宙中不可抗拒的规律,但通过自身修炼,可以做到长生不死,得道成仙,
2、精神修炼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主张修身养性,消极避世;
3、炼制丹药是另一种重要方法,丹药分外丹和内丹,外丹用炉鼎烧炼矿石药物而成,说服之可令不老不死,内丹就是气功。道教传播的原因迎合了封建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
统治者利用道教统治人民。比较说明产 生教 义 统治者
态度影 响西汉末从古印度传入追求来世幸福都得到专制统治者重视,并用以统治人民都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东汉后期产生的本土宗教修炼以求长生不死课外延伸宗教在生活中的影响武当山九华山观音造像词语
大千世界
清规戒律
一针见血
天花乱坠玉皇大帝太极拳五体投地《西游记》汉代的科技与文化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华佗司马迁和历史巨著《史记》道教科技医学史学宗教佛教 我国两汉时期的科技文化之所以昌盛的原因是什么?国家统一经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