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必修5同步教学课件:2.1 陈情表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必修5同步教学课件:2.1 陈情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02 09:5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第二专题 此情可待成追忆学法提示
1.对文言文的学习应注重积累。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2.重视诵读。《陈情表》《项脊轩志》都是抒情的名文,感情真挚强烈,应该多读,读出文气,读出意蕴,读出感受。
3.复习戏剧方面的常识和戏剧鉴赏的知识,以此为基础,熟悉原作剧情,了解剧中人物、相互之间关系、戏剧的矛盾冲突等。
4.分角色朗读,通过品味语言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性格特点,在朗读中揣摩人物心理,同时丰富自己的美好情愫,提高戏剧鉴赏能力,提高审美趣味。如泣如诉陈情表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是亡蜀降臣,如若不应诏,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招来杀身之祸。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了西晋政权,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写此奏章,陈述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文中围绕着“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最终晋武帝不但准奏,而且“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可见此文感染力之大。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李密(224—287),字令伯,一名虔,三国时犍为(今四川彭山东)人。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初仕蜀,任尚书郎。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祖母去世后,才出任太子洗马,迁汉中太守。后免官,卒于家中。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文体介绍:表,就是“奏表”,又称“表文”,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表是秦汉时代开始有的,秦汉至唐宋以后,虽皆沿用,但它的功用和使用范围却有所变化。唐宋以后,表文不仅多用四、六文体,而且诸如谢恩、劝进、辞免、庆贺、贡物等事项,一般皆用“表”。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 1.注字音 2.识通假 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3.解多义 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4.晓古今 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5.辨活用 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6.记特殊
●省略句
①前太守臣逵察臣(为)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为)秀才
②拜臣(为)郎中
③具以表闻(之)
●介词结构后置句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结构“于星火”后置)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臣于陛下尽节之日长,介词结构后置)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判断句
实为狼狈(用动词“为”表示肯定判断)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用“非”表否定判断)
今臣亡国贱俘(直接表判断)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用“非”表否定判断)
●被动句
而刘夙婴疾病(婴,被……缠绕)
则告诉不许(此句表达被动意思)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7.积名句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2012湖北高考)
(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2013广东高考)
(3)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2015湖北高考)
(4)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2012山东高考)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目标一】理清文章思路,体会凄切哀婉的忠孝情感
1.本文标题为“陈情表”,所陈为何情?
参考答案:孝情(尽孝)、忠情(尽忠)、苦情(进退两难、矛盾痛苦)。
2.文章的思路是如何展开的?
参考答案:前两段叙事,摆出矛盾,求得谅解。第三段说理,引用解决矛盾之理(朝廷倡导以孝治天下)——以子之盾,挡子之矛。第四段陈情——愿乞终养。
3.李密是靠什么博取晋武帝同情准许的?
参考答案:①苦难身世——人间至悲。②祖母病笃——人间至情。③感恩遇,说惶恐。④明心迹,表忠心,释嫌疑。⑤先孝后忠,睦家庭,合国策,关乎朝廷信誉。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目标二】鉴赏融情于事、融理于情、含蓄婉转的陈情技巧
1.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
参考答案:先尽孝,后尽忠,力求两全,合情合理。
2.李密曾历任蜀国郎官一职,新朝建立,这本是他的一个“历史污点”,他在表章中却不避嫌疑,直陈此事,其用意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少仕“伪朝”,人所共知,不可回避。以退为进,自我剖析,是最好的封口术。
3.李密是如何达到辞官终养祖母的目的的?
参考答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李密先自诉家庭的悲惨境况,再喻之以大义,然后提出“终养”的要求,再极其诚恳地说明自己的情况,是天人共鉴,表达自己对朝廷“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忠心。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李密在《陈情表》一文中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取得了极为真切、动人的效果,试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提示:对感情加以节制亦即抒情时有放有收,因此本题可以对文本中的抒情思路加以梳理。
参考答案:《陈情表》是写给晋武帝的,是为了达到“辞不就职”的目的。从这个目的出发,李密并没有把孝情一泻到底,而是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使它在不同的层次中、不同的前提下出现。
第一段先写自己与祖母刘氏的特殊关系和特殊命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抒发对祖母的孝情。如果从这种孝情继续写下去会有许多话要说,如对祖母的感激及对祖母的怜惜等。但作者却就此止笔,转而写自己蒙受国恩而不能报的矛盾心情,写自己的狼狈处境。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第二段表白自己感恩戴德,很想走马上任,“欲奉诏奔驰”。为什么不能去呢?因为“刘病日笃”,这就从另一个方面反衬了他孝情的深厚,因为孝情深厚,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所以才有“实为狼狈”的处境。前面抒发的孝情被节制以后,又在另一个前提下出现了。
第三段作者转写自己“不矜名节”,并非“有所希冀”,之所以不应诏做官,是因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使晋武帝排除了怀疑之后,再抒发对祖母刘氏的孝情,就显得更真实,更深切,更动人。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文言实词含义推断方法
1.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要想准确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必须结合语境认真揣摩,仔细分析。如“舅夺母志”中,“母志”是“母亲守节之志”的意思,“舅”是主语,我们可由此推断“夺”是“改变”的意思。
2.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互文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如“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中“险衅”“闵凶”意思相近,指“不好(不幸)的事”。
3.根据实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对实词所在的短语作结构分析,对实词所在的句子作成分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很快判断文言实词释义的正误。如“终鲜兄弟”中,“鲜”在句中充当谓语成分,应是形容词“少”的意思。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每课一法4.根据相邻的词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这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常在床蓐”一句中“床蓐”同时出现,我们可以推断出“蓐”的意思应是“草席”。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思维训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缉屦以为食 缉:缝。
B.直岁大饥 直:一直。
C.不自意全济 济:度过。
D.人事之湮郁 湮:堵塞。
解析:“直”意思是“遇到、面对”。
答案:B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先母祖籍无锡,明朝末年迁到江都,出生于书香之家,小时聪明,空闲时偷听其父亲讲课,就能背诵私塾中所教的书。
B.因为伯父要卖掉房屋,汪中的祖父没有地方居住,先母非常不忍心,就请求自己的父亲另外安排房子来侍奉他。
C.先母身体一向强健,可是年轻时操劳辛苦,中年饱受饥困,晚年遭遇疾病,在汪中稍有成就时竟一病不起。
D.先母虽然中寿而死,但汪中想到母亲的一生的辛劳,仍然悲痛不已,写下这篇灵表希望汪氏的后人能够永远记住先母。
解析:B项对应文中句子“世父将鬻其宅,先主无所置”,“先主”一词应当理解为“祖先的神祖牌”,而不是汪中的祖父。
答案:B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孝心无价
(全国高考满分作文)
店主站在柜台后面,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心里却盘算着最近一直不太景气的生意。
一个小女孩走了进来,整张脸都贴在了橱窗上,仔细地寻找着,过了一会儿,出神地盯着一条蓝宝石项链。
“我想买给我妈妈,您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吗?”她说。
店主狐疑地打量着眼前这个有一双清澈眼睛的小女孩,问:“你有多少钱?”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小女孩马上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袋,小心翼翼地打开,然后将钱摊在手心上,兴奋地说:“这些可以吗?”不待店主回答,她又说:“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想把它作为礼物送给妈妈。我有很长时间没见妈妈笑过了,我相信妈妈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她肯定会笑得特别好看,因为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
店主认真地听完,拿出了那条项链,装在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里,用一张漂亮的红色包装纸包好,还在上面系了一条绿色丝带。然后对小女孩说:“拿好啊,小心点。”说完拍拍小女孩的头,微笑着目送小女孩满心欢喜、连蹦带跳的身影回家去。
在这一天的工作快结束的时候,店里来了一位年轻的妈妈,衣着虽简朴但不失韵致,她有一双蓝色的大眼睛,她把已经打开的礼品盒放在柜台上,问道:“这条项链是从这里买的吗?多少钱?”
“本店商品的价格是卖主和顾客之间的秘密。”店主说。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妈妈说:“我女儿只有几枚硬币,这条蓝宝石项链却货真价实,她绝对买不起的。”
店主笑了笑,一脸的灿烂,轻轻地从妈妈手中接过礼品盒,精心地将包装重新包好,系上丝带,又递回到妈妈的手中。
妈妈愕然。
店主说:“她给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价格,孝心无价,更何况,她还付出了她所积攒的一切。”
“谢谢!”年轻的妈妈说完,笑了。然而有一滴泪在她眼角绽放光芒,晶莹剔透,就像蓝宝石。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微写作品读提示 本文用欧·亨利式的手法构思文章,欧·亨利手法指故事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小女孩想买蓝宝石项链,出乎店主的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店主卖出项链,出乎读者的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妈妈来还项链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店主归还项链,出乎妈妈的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素材开发微写作美文品读类文悦读1.李密在《陈情表》里展现了一种孝的观念。也许,李密的祖母并没有给他锦衣玉食,也没有给他高堂华屋,然而,祖孙俩相依为命的亲情却是胜过一切物质的享受。对于李密来讲,祖母不是他的母亲,却胜过他的母亲。于是,当祖母沉疴在身的时候,李密在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中选择了放弃高官厚禄,侍奉祖母于病榻之前。
运用方向 ①孝 ②感恩 ③抉择?素材开发微写作美文品读类文悦读2.1992年出生的杨雁楠是长春人,今年读大三。大学之前的事情,她不愿意多谈,只是不紧不慢地说,高三的时候,父亲离开了她们。至于离开的原因,她笑着回避了。
也就是那年,杨雁楠成了单亲的孩子。“妈妈那年摔了一跤,等发现的时候,她的骨折已经是陈旧性的了,不仅站不起来,也坐不起来了。”杨雁楠说着,努力掩饰即将滑落的泪水。
“她有20多年的类风湿病,骨折之后,她的右腿是直的,弯不了,左腿是弯的,也直不了。”杨雁楠说,父亲离开之后,她和妈妈一直租房子住,多亏了高中时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其他好心人的帮助,才能有钱付房租。
根据自己的分数,也为了方便照顾病母,杨雁楠选择了家乡的学校,考进了长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初入大学的她,在学校家属楼租了一个房子,学习之余,她全力照顾母亲。素材开发微写作美文品读类文悦读运用方向 ①亲情 ②尊老爱幼 ③孝敬父母 ④孝道 
⑤传统文化?素材开发微写作美文品读类文悦读以“孝心”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谈谈对“孝”的理解,200字左右。
写作示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心是汉文帝侍母的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亲尝汤药;孝心是季路的自食野菜、百里负米、侍奉双亲;孝心是闵子蹇“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的宽容;孝心是黄香夏扇枕席、冬暖被褥的体贴;孝心是田世国舍身救母、捐献肾脏的壮举……无数动人的孝子故事像一朵朵美丽的浪花,在人类情感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孝是报答,是母亲节的一束康乃馨,是父亲生日时的一瓶好酒,是长辈病床前的悉心照料;孝是耐心,耐心听老人的唠叨,耐心向老人讲解有关工作的情况,耐心与老人闲话家常;孝是善意的谎言,给老人买一件价值百余元的衣服不妨只说花了几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