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上第14课《范进中举》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14课《范进中举》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01 10:4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范进中举》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利用工具书解决本课内的生字词。
1.
学习通过对话、对比及细节描写等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重点分析胡屠户的人物性格。
【学习重难点】
1.
通过对话、对比及细节描写等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分析胡屠户的人物性格。
【预习互查】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带契(

腆着(

攥(

拙病(

兀自(

桑梓(
)www-2-1-cnjy-com
侥幸(

锭子(

讳(

作揖(

星宿(

醉醺醺(
)2-1-c-n-j-y
1.
解释下列词语
带契:
唯唯连声:
兀自:
不省人事:
1.
通过查找资料,将下面空白补充完整。
本文节选自
小说《
》,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是
(朝代)

(人名)。封建科举制度逐级考试的正确顺序是:院试——
会试——

【设问导读】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
标出文中难读、难记、难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1.
围绕“中举”这一中心事件,按时间顺序,小说可分成哪两个部分?
1.
说说你对胡屠户、张静斋、众邻等人物形象的理解,试找出相关人物的对话及细节描写的语段进行分析。
【自学检测】
1.
请迅速浏览课文,找出写胡屠户的段落,完成表格。
胡屠户
范进中举前
范进中举后
行为
来时
拿一副大肠、一瓶酒
走时
横披着衣服,腆着肚子
称范母
老太太
语言
称范进
“贤婿”“我小老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
“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
“才学又高”“品貌友好”“体面地相貌”
“是你长亲”“我不得不教导你”
1.
根据你对课文的了解,小说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胡屠户?表现出胡屠户怎样的性格?
【巩固练习】
1.
请指出下列句子各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1)
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

1)
邻居内一个人道:“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
(范进)虽然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


1)
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来!(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范进中举》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学习运用对比和夸张进行讽刺的方法。
1.
通过小说情节分析范进的形象。
1.
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学习重难点】
1.
通过中举前后范进的变化分析范进的形象。
【温故互查】
1.
本文以_________为线索,通过范进中举前后的_________,深刻反映了______________对人心灵的荼毒。21教育网
【设问导读】
1.
默读第1、2段,勾画表现范进的社会地位与经济状况的句子。思考:在这种情况下,他仍偷偷参加乡试,这说明了什么?21cnjy.com
1.
在范进中举后,范进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怎样?
1.
根据中举前后的变化,试填写下表:
生活环境
社会地位
处世态度
中举前
甘受屈辱唯唯连声
中举后
1.
你对本文主旨有什么认识?
【自学检测】
阅读第5段,思考并回答问题。
1.
找出表现范进疯态的动作,并用精炼的词语概括出范进发疯的过程。
1.
品析“噫!好了!我中了!”的表达效果。
1.
课文写范进喜极而疯说明了什么?
【巩固练习】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儒林外史》正如鲁迅先生所论“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21·cn·jy·com
A.
“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鲁迅语)。《儒林外史》今天读来近于荒诞,然而吴敬梓创作时是有事实依据的。
A.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旨在表现“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这一主题。www.21-cn-jy.com
A.
《范进中举》最突出的艺术表现手法是: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对比、夸张,增强讽刺效果。
【拓展延伸】
1.
范进没有借到盘费,仍到乡里应试,出场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里已饿了三天时间,可见范进到城里乡试有两三天时间,但本文对这两三天中的事却只字未提,为什么?请你发挥合理想象,写一写范进三天参加乡试的情形,字数不多于300字。2·1·c·n·j·y
《范进中举》第一课时答案
【预习互查】
1.略
2.略
3.长篇讽刺
儒林外史
清代
讽刺小说
吴敬梓
乡试
殿试
【设问导读】
1.略
2.第一部分(1-2段):写范进中举前的穷苦生活。第二部分(3-结束):写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
3.胡屠户----一个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形象。张静斋---一个老奸巨滑的乡绅。众邻---一群灵魂被扭曲者的形象。分析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自学检测】
1.略
2.运用对比和讽刺的表现手法。胡屠户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形象。范进中举前,他对范进从来不屑一顾,连骂带训,百般鄙视和侮辱,显示了他的自私、悭吝、粗俗;范进中举后,他是极端恭敬,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可谓厚颜无耻。他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作者对这一人物进行了辛辣的讽刺。21·世纪
教育网
【巩固练习】
1.(1)反问(2)夸张(3)比喻(4)引用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范进中举》第二课时答案
【预习互查】
1.中举
变化
封建科举制度
【设问导读】
1.略
2.略3.略
4.作品以范进中举为中心任务展开故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节,借范进因乡试中举而疯癫经过,把各种人物搬到生活的舞台上,刻画科举制度下士人沉重的精神负担,显示了八股取士对士人精神的迫害,并以胡屠户及乡邻对范进前倨后恭伯态度,反映当时社会趋炎附势、世态炎凉的可耻风气,并进行辛辣的讽刺。
【自学检测】
1.“爬将起来”、“拍着手大笑”、“往门外飞跑”“一脚踹在塘里”“头发都跌散了”
2.连用三个叹号,表现范进对几十年来朝思暮想的中举美梦突然来临时大喜过望的心情。
3.说明了范进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非常深,尖锐地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巩固练习】
1.C
【拓展延伸】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