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选修3-5同步课件:第18章 第4节 玻尔的原子模型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选修3-5同步课件:第18章 第4节 玻尔的原子模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1-03 13:2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3张PPT。原子结构第十八章第四节 玻尔的原子模型第十八章霓虹灯发出的光,线条结构丰富,色彩鲜艳、绚丽多姿,形状、色彩变幻莫测,令人赏心悦目。一幅幅流动的画面,似天上彩虹,象人间银河,更酷似一个梦幻世界,使人难以忘怀。霓虹灯是一种增添节日欢快气氛和进行广告宣传的最佳光源,霓虹灯的亮、美、动特点,在各类新型光源中独领风骚。同学们,你们知道霓虹灯的发光原理吗?1.轨道假设
轨道量子化:原子中的电子在_______的作用下,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电子运动轨道的_______不是任意的,而是_______化的。电子在这些轨道上绕核的转动是_______的,不产生_______辐射。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库仑力半径量子稳定电磁2.定态假设
(1)定态:当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运动时,原子处于不同的_______。原子在不同的_______中具有不同的能量,因此,原子的能量是_______化的。这些_______化的能量值叫做______,原子中这些具有确定能量的稳定状态,称为______。
(2)基态:能量最_______的状态叫做基态。
(3)激发态:基态_______的能量状态叫做激发态。状态状态量子量子能级定态低之外3.跃迁假设
电子从能量_______的定态轨道跃迁到能量_______的定态轨道时,会向外辐射能量,辐射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_的,光子的能量由两个能级的________决定。
hν=Em-En
这个式子称为频率条件,也叫辐射条件,式中的h为普朗克常量,ν为光子的_______。较高较低一份一份能量差频率1.氢原子的能级图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2.解释巴耳末公式
(1)按照玻尔理论,原子从高能级(如从E3)跃迁到低能级(如到E2)时辐射的光子的能量为hν=_______。
(2)巴耳末公式中的正整数n和2正好代表能级跃迁之前和之后所处的__________的量子数n和2。并且理论上的计算和实验测量的___________符合得很好。
3.解释气体导电发光
通常情况下,原子处于基态,基态是最稳定的,原子受到电子的撞击,有可能向上跃迁到_______,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是_______的,会自发地向能量较低的能级跃迁,放出_______,最终回到基态。E3-E2定态轨道里德伯常量激发态不稳定光子4.解释氢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
原子从较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能量等于前后___________,由于原子的能级是_______的,所以放出的光子的能量也是_______的,因此原子的发射光谱只有一些分立的亮线。
5.解释不同原子具有不同的特征谱线
不同的原子具有不同的结构,_______各不相同,因此辐射(或吸收)的_________也不相同。两能级差分立分立能级光子频率1.玻尔理论的成功之处
玻尔理论第一次将______________引入原子领域。
提出了_______和_______的概念,成功解释了_______光谱的实验规律。
2.玻尔理论的局限性
过多地保留了_______理论,即保留__________的观念,把电子的运动看做经典力学描述下的_______运动。玻尔理论的局限性量子观念定态跃迁氢原子经典经典粒子轨道
3.电子云
原子中的电子_______确定的坐标值,我们只能描述电子在某个位置出现_______的多少,把电子这种_______分布用疏密不同的点表示时,这种图象就像云雾一样分布在原子核周围,故称电子云。没有概率概率
一、玻尔原子模型
1.轨道量子化
(1)轨道半径只能是一些不连续的、某些分立的数值。
(2)轨道半径公式:rn=n2r1,式中n称为量子数,对应不同的轨道,只能取正整数。氢原子的最小轨道半径r1=0.53×10-10m。答案: 在原子内部,电子绕核运动并没有固定的轨道只不过当原子处于不同的定态时,电子出现在rn=n2r1处的几率大。二、氢原子跃迁的规律
1.能级图的理解
(1)能级图中n称为量子数,E1代表氢原子的基态能量,即量子数n=1时对应的能量,其值为-13.6eV。En代表电子在第n个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
(2)作能级图时,能级横线间的距离和相应的能级差相对应,能级差越大,间隔越宽,所以量子数越大,能级越密,竖直线的箭头表示原子跃迁方向,长度表示辐射光子能量的大小,n=1是原子的基态,n→∞是原子电离时对应的状态。(3)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1,2,3的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谱线分别属于赖曼系,巴耳末系和帕邢系(如图)4.使原子能级跃迁的两种粒子——光子与实物粒子
(1)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吸收一定能量的光子,当一个光子的能量满足hν=E末-E初时,才能被某一个原子吸收,使原子从低能级E初向高能级E末跃迁,而当光子能量hν大于或小于E末-E初时都不能被原子吸收。
(2)原子还可吸收外来实物粒子(例如自由电子)的能量而被激发,由于实物粒子的动能可全部或部分地被原子吸收,所以只要入射粒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两能级的能量差值(E=En-Ek),就可使原子发生能级跃迁。(3)当光子能量大于或等于13.6eV时,也可以被氢原子吸收,使氢原子电离;当氢原子吸收的光子能量大于13.6eV时,氢原子电离后,电子具有一定的初动能。
(3)当电子的轨道半径增大时,库仑引力做负功,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反之电势能减小。电子在可能的轨道上绕核运动时,r增大,则Ek减小,Ep增大,E增大;反之,r减小,则Ek增大,Ep减小,E减小,与卫星绕地球运行相似。答案:B对玻尔理论的理解C.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D.电子跃迁时辐射的光子的频率等于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的频率
解析:A、B、C三项都是玻尔提出来的假设。其核心是原子定态概念的引入与能级跃迁学说的提出,也就是“量子化”的概念。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与电子绕核运动时不同的圆轨道相对应,是经典理论与量子化概念的结合。电子跃迁时辐射的光子的频率与能级差有关,与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的频率无关,故D错误,A、B、C正确。
答案:ABC
点评:应注意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时,不向外辐射能量,原子辐射的能量与电子绕核运动无关。
解析:按照经典物理学的观点,电子绕核运动有加速度,一定会向外辐射电磁波,很短时间内电子的能量就会消失,与客观事实相矛盾,由玻尔假设可知选项A、C错,B正确;原子轨道半径越大,原子能量越大,选项D正确。氢原子的跃迁解析:解答本题可按以下思路分析:C.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最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D.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
答案:D综合应用A.图甲: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B.图乙: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是不连续的
C.图丙: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图丁:根据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可以说明电子具有粒子性
答案:D
解析:根据物理学史可知A、B、C正确;根据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故D错误。C.处于不同能级时,核外电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一样的
D.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核一定向外放出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