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测评:第4单元 学业分层测评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测评:第4单元 学业分层测评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02 20:30:21

文档简介

学业分层测评(十二)
苏武传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当:抵押
B.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论:商讨
C.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穷厄:陷于困境
D.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栽培,提拔
【解析】 “论”应为“判罪”的意思。
【答案】  B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B.武等实在
C.卫律惊,自抱持武
D.来时太夫人已不幸
【解析】 A项,丈人,古义:对老人和长辈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尊称;今义:岳父。B项,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C项,古今意义相同,都是“抱住”。D项,不幸,古义:去世;今义:运气不好。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的“雨”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天雨雪,武卧啮雪
A.空以身膏草野
B.其一人夜亡,告之
C.杖汉节牧羊
D.单于壮其节
【解析】 例句:“雨”,名词作动词,译为“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A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肥沃”;B项,名词作状语,在夜里;C项名词作动词,译为“拄着”;D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以……为壮”。
【答案】  C
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请毕今日之马雚,效死于前
B.何以复国
C.信义安所见乎
D.子卿尚复谁为乎
【解析】 A项,为状语后置句,B、C、D三项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  A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自良,兖州泗水人。初,禄山之乱,自良从兖郓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度使能元皓,以战功累授右卫率。后从袁傪讨袁晁、陈庄贼,积功至试殿中监,隶浙江东道节度使薛兼训。兼训移镇太原,自良从行,授河东军节度押衙。兼训卒,鲍防代,又事防为牙将。会回鹘入寇,防令大将焦伯瑜、杜荣国将兵击之。自良谓防曰:“回鹘远来求战,未可与争锋。但于归路筑二垒,以兵守之,坚壁不动,虏求战不得,师老自旋。俟其返,即乘之,纵不甚捷,虏必狼狈矣。二垒厄其归路,策之上也。”防不从,促伯瑜等逆战,遇虏于百井,伯瑜等大败而还,由是稍知名。
马燧代防为帅,署奏自良代州刺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兼御史大夫,仍为军候。自良勤恪有谋,燧深委信之。建中年田悦叛燧与抱真东讨自良常为河东大将摧锋陷阵破田悦。及讨李怀光于河中,自良专河东军都将,前后战绩居多。燧之立功名,由自良协辅之力也。
贞元三年,从燧入朝,罢燧兵权,德
( http: / / www.21cnjy.com )宗欲以自良代燧。自良恳辞事燧久,不欲代为军帅,物议多之,乃授右龙武大将军。德宗以河东密迩胡戎,难于择帅,翌日,自良谢,上谓之曰:“卿于马燧存军中事分,诚为得礼,然北门之寄,无易于卿。”即日拜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支度营田观察使。在镇九年,以简俭守职,军民胥悦。虽出身戎伍,动必循法,略不以暴戾加人。十一年五月,卒于军,年六十三,上甚嗟惜之,废朝一日,赠左仆射,赙布帛米粟有差。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九十六》)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建中年/田悦叛燧与抱真/东讨自良/常为河东大将/摧锋陷阵破田悦
B.建中年/田悦叛/燧与抱真东讨/自良常为河东大将/摧锋陷阵/破田悦
C.建中年/田悦叛燧与抱真/东讨自良/常为河东大将/摧锋陷阵/破田悦
D.建中年/田悦叛/燧与抱真东讨自良/常为河东大将/摧锋陷阵破田悦
【解析】 解答时,通读语段,理清思路,把握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意。然后根据传记的特点,弄清人物及事件,最后借助断句相关知识进行解答。人名或为主语或为宾语,文中说田悦叛乱,排除A、C,“讨伐”的宾语是上文中的“田悦”,此处省略,故排除D,因此选A。
【答案】  B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禄山之乱”,即安史之乱,是唐代所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头领是安禄山与史思明。
B.“牙将”,唐朝节度使的亲兵指挥官名称。因主将所居之城建有牙旗,故称“牙将”。
C.“军候”,官职名,即军曲候。汉代军部以下的编制单位称“曲”,曲设军候一人。
D.“赙布帛米粟”的“赙”是古代拿钱财帮助贫困或有功的人家办理丧事或婚事。
【解析】 “赙”,古代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
【答案】  D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自良屡立战功,深得上司信任。先后担任过右卫率、试殿中监。后来,鲍防接替薛兼训的职务,镇守太原,李自良又侍奉鲍防做了牙将。
B.李自良在军事方面很有谋略。回鹘入侵
( http: / / www.21cnjy.com ),李自良主张坚守不战,等到敌军疲惫撤军时,出兵袭击,阻断他们的退路,进而战胜回鹘。鲍防没采纳,最终吃了败仗。
C.李自良不但有勇有谋,而且很重情义。马燧被解除兵权,皇上让他接替马燧,他却以跟随马燧多年为由,婉言推辞。即便如此,皇上仍委以重职。
D.李自良厉行节俭,恪尽职守。一举一动都遵循法规,从不对人施加暴虐,深得军民的赞美。
【解析】 原文中的“略不以暴戾加人”意思是:“一般不对人施加暴虐”。因此,选项中“从不对人施加暴虐”与原文内容不符。
【答案】  D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于归路筑二垒,以兵守之,坚壁不动,虏求战不得,师老自旋。
译文:                                 
(2)卿于马燧存军中事分,诚为得礼,然北门之寄,无易于卿。
译文:                                 
【解析】 抓住关键实词和虚词的含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准确翻译这两句话的前提。“但”,只是;“壁”,堡垒;“老”,引申为“疲惫”,“旋”,回去。“事分”,名分;“诚”,确实;“寄”,寄托,保障;“易”,替换。
【答案】  (1)只需在他们回去的路上修筑两座堡垒,派兵驻守,坚守不动,回鹘军求战不得,军队疲惫必然自行撤退。
(2)你为马燧保持军中名分,确实符合礼节,但作为北方门户的保障,没人能够替代得了你。
【参考译文】 
李自良,兖州泗水人。起初,安禄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叛乱,李自良跟从兖郓节度使能元皓,因战功多次加授直到右卫率。后来跟随袁傪讨伐袁晁、陈庄等叛贼,屡建军功做到试殿中监,隶属浙江东道节度使薜兼训。薛兼训改任去镇守太原,李自良随行,授任河东军节度押衙。薛兼训死后,鲍防接替他,李自良又侍奉鲍防做了牙将。当时正赶上回鹘入侵,鲍防命令大将焦伯瑜、杜荣国率兵迎击。李自良对鲍防说:“回鹘远道而来寻求交战,我们不能与他们争高下。只需在他们回去的路上修筑两座堡垒,派兵驻守,坚守不动,回鹘军求战不得,军队疲惫必然自行撤退。等他们撤军,我们再出兵袭击,即使不会大胜,虏兵也一定会狼狈不堪。目前设置两处堡垒来切断他们的归路,这是上策。”鲍防不听,催促焦伯瑜等人迎战,在百井与回鹘军队遭遇,焦伯瑜等人大败而回,李自良因此逐渐出名。
马燧取代鲍防任节帅,上奏朝廷任用李自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代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兼任军候。李自良勤勉谨慎有谋略,马燧非常信任他。建中年间,田悦反叛,马燧与李抱真出兵东征,李自良经常作为河东大将,冲锋陷阵,打败田悦。等到去河中讨伐李怀光时,李自良专任河东军都将,前后所立战功最多。马燧建立功名,都是李自良辅助的结果。
贞元三年,(李自良)随从马燧入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廷解除了马燧的兵权,德宗想用李自良代替马燧。李自良用侍奉马燧已久的理由诚恳推辞,不愿替代他做军帅,受到舆论的赞美,于是授任他为右龙武大将军。德宗因为河东接近胡戎,挑选合适的人任节帅很困难,第二天,李自良前来谢恩,皇上对他说:“你为马燧保持军中名分,确实符合礼节,但作为北方门户的保障,没人能够替代得了你。”当天任命他为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支度营田观察使。在镇所九年,因为简约勤俭恪守职责,军民悦服。李自良虽然是军人出身,行动都遵循法规,一般不对人施加暴虐。十一年五月,死在军中,时年六十三岁,皇上感到非常痛惜,为他停止朝会一天,追赠他为左仆射,赐给丧葬布帛米粟不等。
9.下面是歌曲《苏武牧羊》的第一部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序歌·一个古老的故事》中的一段歌词,请你根据歌词的意境,为苏武设计一段心灵独白,字数在60~90字之间。歌词: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恸心酸。
心灵独白: 
                                 
                                 
【解析】 解答本题要抓住歌词的意境,通过心灵独白,展示生存环境的恶劣,反映苏武的赤胆忠心。
【答案】  (示例)唉!茫茫草原,不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边,梦中汉家何时还?不畏风刀霜剑,甘愿饮雪吞毡,我苏武宁死不屈,挺立天地间!闻家母归天,妻离子散,谁知我在此尝尽辛酸!塞上寒风起,笳声令心酸。忠心如可鉴,我命不足怜,敢筑孤冢向中原!
10.“点评”是对作品的内容、形式、表现手法作出优劣、高低的简要评价。下面是《苏武牧羊》歌曲的歌词,请对其加以点评。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愁穷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恸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帷。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心惊胆碎,共服汉德威。
                                 
                                 
【解析】 此题考查对作品内容、表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法等方面的分析评价、要能指出作品的优劣,表达要准确。这是一首歌曲的歌词,可以对其内容、语言、音韵、主题等方面进行点评。
【答案】  歌词采用长短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结合的表达形式,音韵和谐,概括了苏武羁留匈奴十九年所遭遇的悲惨、辛酸的生活,准确体现了苏武崇高的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传统社会中,诚信是做人之本,①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那么他就难以立身处世。在我国古代社会,诚信不仅是调节个人行为的道德规范,而且是为大多数人所尊奉、具有普遍意义的伦理道德,它要求个人对内立足于“诚”,坚持自我本真和独立,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②________________,信守自己的承诺,不出尔反尔,不人云亦云。诚信更应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规范,然而人们却也感受到了③________________,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某些无序和道德失范,已成为社会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特别需要诚信来维系,需要诚信的精神价值的支持。
【解析】 作答本题,要结合空缺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上下文,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组织答案。①处后有“那么”,表明前后两句应构成假设关系,根据语段探讨的内容,可知该处应填“一个人一旦没有了诚信”等内容。②处前为分号,表明前后为并列关系,前有“对内立足于‘诚’”,所以分号后当以“对外”领起阐述;又这两句是对“诚信”的分开解读,前讲“诚”,故该句应讲“信”。③处前有转折词“然而”,后面叙述社会生活中的问题,③当为下文领起句,讲“自己的周遭生活诚信缺失”。
【答案】  ①一个人一旦没有了诚信 ②对外恪守于“信” ③自己的周遭生活诚信缺失学业分层测评(十三)
张衡传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疾恶:痛恨坏人
B.衡乃诡对而出
诡对:不用实话对答
C.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无征:没有应验
D.视事三年
视事:官员到职工作
【解析】 A项,疾恶:痛恨。
【答案】  A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虽才高于世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B.以精铜铸成
验之以事
C.公车特征拜郎中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D.因入京师,观太学
伺者因此觉知
【解析】 B项,都为“用”之意。A项,表比较,比/表范围,在……方面;C项,动词,征召/动词,应验;D项,副词,乘便/介词,凭、靠、根据。
【答案】  B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单于愈益欲降之
B.吾得兄事之
C.且庸人尚羞之
D.宁许以负秦曲
【解析】 例句与C项均为意动用法,A项与D项均为使动用法,B项为名词作状语。
【答案】  C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公车特征拜郎中
B.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D.举孝廉不行
【解析】 A项,古义:汉代官署名。今义: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的车(多指汽车)。B项,古今义都指违犯法纪或搞叛乱活动。C项,古义:方向。今义:相对的或并列的人或事物中的一方或一部分叫一个方面。D项,古义:没有去(应荐)。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不中用。
【答案】  B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皇甫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也。永和六年,西羌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寇三辅,围安定,征西将军马贤将诸郡兵击之,不能克。规虽在布衣,见贤不恤军事,审其必败,乃上书言状,寻而贤果为羌所没。郡将知规有兵略,乃命为功曹,使率甲士八百,与羌交战。斩首数级,贼遂退却。
太山贼叔孙无忌侵乱郡县,中郎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宗资讨之未服。公车特征规,拜太山太守,规到官,广设方略,寇贼悉平。至冬,羌遂大合,朝廷为忧。三公举规为中郎将,持节监关西兵,破之,斩首八百级。诸羌慕规威信,相劝降者十余万。明年,规因发其骑共讨陇右,而道路隔绝,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三军感悦。东羌遂遣使乞降,凉州复通。先是,安定太守受取狼藉,凉州刺史、汉阳太守并老弱不堪任职,而皆倚恃权贵,不遵法度。规到州界,悉条奏其罪,或免或诛。羌人闻之,翕然反善。
规出身数年,持节为将,拥众立功。还督乡里,既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他私惠,而多所举奏。又恶绝宦官,不与交通,于是中外并怨,遂共诬规货赂群羌,天子玺书诮让相属。规惧不免,上疏自讼曰:“云臣私报诸羌,谢其钱货。若臣以私财,则家无担石,如物出于官,则文簿易考。就臣愚惑,信如言者,前世尚遗匈奴以宫姬,镇乌孙以公主。今臣但费千万,以怀叛羌。则良臣之才略,兵家之所贵,将有何罪,负义违理乎?今见覆没,耻痛实深。传称‘鹿死不择音’,谨冒昧略上。”
征拜度辽将军,至营数月,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荐中郎将张奂以自代。曰:“臣闻人无常俗,而政有治乱,兵无强弱,而将有能否。伏见中郎将张奂,才略兼优,宜正元帅,以从众望。若犹谓愚臣宜充军事者,愿乞冗官,以为奂副。”朝延从之,以奂代为度辽将军,规为使匈奴中郎将。
论曰:孔子称“其言之不怍,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其为之也难”。察皇甫规之言,其心不怍哉!夫其审己则干禄,见贤则委位。故干禄不为贪而委位不求让称己不疑伐而让人无惧情故能功成于戎狄身全于邦家也。
(节选自《后汉书·皇甫规传》)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干禄不为/贪而委位/不求让/称己不疑伐而让人/无惧情/故能功成于戎狄/身全于邦家也
B.故干禄不为贪/而委位不求让/称己不疑伐/而让人无惧情/故能功成于戎狄/身全于邦家也
C.故干禄不为贪/而委位不求让/称己不疑伐而让人/无惧情/故能功成于戎狄身/全于邦家也
D.故干禄不为/贪而委位/不求让/称己不疑伐/而让人无惧情/故能功成于戎狄身/全于邦家也
【解析】 解答时,通读句子,找出句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明显的断句标志。“而”为连词,连词两个并列的句子,可根据句子的前后对称性可以推知,应在“而”前断开,排除A、D两项。同时由“戎狄”(古代的一个少数民族)和身全(保全自身)可以推知,应在“身”前断开,排除C项。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  B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布衣,古代“布”指麻葛之类的织物,“帛”指丝织品。富贵人家穿绫罗绸缎与丝绵织物,平民穿麻、葛织物。这里指平民百姓。
B.公车,应试的举人;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
C.传,解说经义的文字,这里应该是《左传》的简称。
D.征拜,古代由下而上举荐人才一般有“举、荐、推”,由上而下的提拔有“征、召、辟”,这里指“征召授官”。
【解析】 B项,“公车”在这里指汉代官署名。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
【答案】  B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羌大举进攻安定城,边疆危急,皇甫规此时虽然身为平民百姓,却能大胆上书朝廷,陈述自己的看法,批评边将无能,自此开启了他的戎马人生。
B.皇甫规调动西羌骑兵一起讨伐陇右,中途军中发生瘟疫,他不顾个人安危,前往羌人营帐巡察看望将士,三军为之动容,敌人也为此派使请降。
C.朝廷有人诬陷皇甫规贿赂羌人,皇甫规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皇帝进行申辩,他认为花费很少的钱财,换得羌人归顺,边疆平安,是利大于弊的军事谋略,不应该为此小题大做。
D.在作者看来,皇甫规之所以能够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功立业、保全自身,一是他能准确审视自己的才能,果敢地投身仕途,二是他能看到更贤能的人,能不图虚名,主动让贤。
【解析】 C项,“不应该为此小题大做”有误。
【答案】  C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规到州界,悉条奏其罪,或免或诛。
译文:                              
                              
(2)又恶绝宦官,不与交通,于是中外并怨,遂共诬规货赂群羌,天子玺书诮让相属。
译文:                              
                              
【解析】 翻译句子时,要通读句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握大意,在此基础上找出句中的文言知识点,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努力做到字字落实,句句通顺。(1)关键点:“悉”“条”“或”。(2)关键点:“恶绝”“交通”“中外”“货”“让”。
【答案】  (1)皇甫规到达州界,全都逐条上奏他们的罪状,有的免职有的诛杀。
(2)并且又厌恶宦官,不与他们交往联系,于是皇宫内外全都怨恨他,就一起诬陷皇甫规用财物贿赂各支羌人,皇帝接连不断地下诏书,批评责备皇甫规。
【参考译文】 
皇甫规,字威明,是安定郡朝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县人。永和六年,西羌大举侵犯三辅,包围了安定城,征西将军马贤统率各郡部队攻打羌人,但是没有取胜。皇甫规这时虽然身为平民,但发现马贤对这次战争轻视不忧虑,判断他一定会失败,就给朝廷上书陈述了马贤的情况和自己的看法,不久马贤果然被西羌消灭。郡守知道皇甫规有用兵的谋略,就任命他担任功曹,派他率领八百名兵士,同羌人交战。皇甫规斩杀好几个敌人的首级,贼寇于是撤退。
太山的贼人叔孙无忌侵犯扰乱郡县,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郎将宗资讨伐贼人但没能平定他们。官府特地征召皇甫规,任命他担任太山太守,皇甫规到任后,布置采用了很多策略计谋,强盗贼人全被平定。到了冬天,羌人继续大举聚合,朝廷为此担忧。三公推举皇甫规担任中郎将,拿着符节监督关西部队,打败了羌人,斩杀首级八百个。羌人各部敬服皇甫规的权威信誉,相互规劝投降的人有十多万。第二年,皇甫规就调动羌人的骑兵一起讨伐陇右,但是道路断绝,军中发生大瘟疫,死亡的人占到十分之三四。皇甫规亲自前往军中营帐,巡察看望羌人将领士兵,三军全都感动喜悦。东羌于是派出使者前来请求投降,凉州恢复交通。在这之前,安定太守收受贿赂强取钱财,声名狼藉,凉州刺史、汉阳太守都年老昏庸不能胜任职守,却全都依仗权贵势力,不遵守法度。皇甫规到达州界,全都逐条上奏他们的罪状,有的免职有的诛杀。羌人听说了,聚合起来归附朝廷。
皇甫规担任官职好几年,手持朝廷符节担
( http: / / www.21cnjy.com )任大将,统率大军建立功业。回到故乡督察军政,既没有树立什么特别的私恩,又检举揭发了很多人。并且又厌恶宦官,不与他们交往联系,于是皇宫内外全都怨恨他,就一起诬陷皇甫规用财物贿赂各支羌人,皇帝接连不断地下诏书,批评责备皇甫规。皇甫规担心不能免去灾祸,上疏自我申辩说:“有人说臣子我暗中贿赂各支羌人,送给他们金钱财物。假如臣子给的是私人财物,那我家中没有够一担挑的粮食,假如用的是官府财物,那文书账簿很容易审查。按照臣子愚笨迷惑的认识,就算真像诬陷我的人说的那样,前代朝廷还曾把宫女送给匈奴,把公主嫁给乌孙。现在臣子仅仅花费一千万,就使得反叛的羌人归顺。这是贤能臣子的谋略,军事家推崇看重的事情,又有什么罪过,哪里违背了义理呢?现在遭遇到这样的诬陷,我感到深深的耻辱。《左传》上说过‘鹿将死时不再挑选优美的声音’,谨此冒昧地呈报这些。”
皇甫规被征任为度辽将军,他到军营几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后,给皇帝上书,推荐职位低于自己的中郎将张奂来代替他。在推荐书中说:“臣子听说人没有长久不变的风俗,但社会秩序有安定动乱之分,军队士兵没有强大弱小,但将领才能有高明低劣之别。我观察到中郎将张奂才能谋略都很优异,应该让他担任主帅,来满足人们的希望。朝廷如果还认为我适宜充任军事的职务,我希望求得一个冗官,来做张奂的副手。”朝廷听从了这个意见,以张奂代替他为度辽将军,皇甫规做使匈奴中郎将。
论说:孔子称“一个人说话不惭愧,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做起来就不容易”。考察皇甫规说的话,他的心中不惭愧呀!他审查自己,觉得有能力就去追求官职,看到有更贤能的人就把职位让给他。所以他追求官职不是贪心,而让出官职也不是为了求得谦虚的名声;称赞自己不担心被怀疑是自夸,让位给人也不担心被人说成送人情。因此他能够在征讨戎狄中建立功业,并在国家动乱中保全了自身。
9.概括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个字。
目前,中国在科学仪器的研究和制造方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对外依赖度过高,应对遏制能力脆弱,失去了科技发展的优先权、主动权,为此中国科学院呼吁国家启动实施“张衡工程”,尽快掌握科学仪器的核心技术,促进中国科技自主创新。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则材料共分为两部分内容,主要强调中国科学院“怎样做”和“为何这样做”,材料的重点为“怎样做”,概述时抓住材料的后半部分归纳即可。
【答案】  实施“张衡工程”,加强科学仪器领域创新能力。
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关于校园安全的各项规定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相对完善,①________________。落实的深度,要求建立起切实完备的校园安全责任落实机制,②________________,而应建立事前防范机制,以事后问责倒逼责任落实;落实的速度,要求对校园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处置。彻底改变校园安全责任高举轻放、安全意识“举重若轻”现象,才能避免悲剧再次发生。“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③________________,要用行动去落实。
【解析】 通读语段可知,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句是对整个语段的概括。根据下面的内容,可知第①处应填“需要的是对各项规定落实的深度和速度”筹相关内容。根据“而应建立事前防范机制”可知,第②处应填“不能等事故发生后才追究责任”等内容。根据“要用行动去落实”可知,第③处应填“不能停留在口号上”等相关内容。
【答案】  ①所需要的只是落实的深度和速度 ②不能等到事故发生才进行责任追究 ③不能仅停留于口号
11.下面是我国颁布的全国“防灾
( http: / / www.21cnjy.com )减灾日”图标,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数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不含标点)
                              
                              
【解析】 要注意图标中除文字和数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的内容,从图标来看,构图要素非常明显,主要有彩虹、伞、人,理解其寓意时要与“防灾减灾”联系在一起。彩虹有雨过天晴之意,伞有保护、呵护之意,两人共举一伞有大家携手之意。把这些联系在一起,分析后再从整体上进行概括即可。
【答案】  图标以彩虹、伞、人为构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素。彩虹有雨过天晴的美好、未来和希望的寓意,彩虹构成的伞有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共举一伞有大家携手之意,共同防灾减灾。整个图标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之意。(意思对即学业分层测评(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曲:理亏
B.相如因持璧却立
却:后退几步
C.度道里会遇之礼毕
度:估计
D.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独:独自
【解析】 独: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
【答案】  D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勇气闻于诸侯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C.今君乃亡赵走燕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
D.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解析】 D项,均为连词,表目的。A项,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前者介词,在;后者介词,对。B项,“之”,前者主谓之间;后者助词,的。C项,“乃”,前者副词,竟然;后者副词,于是,就。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毕礼而归之
A.宁许以负秦曲
B.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乃使其从者衣褐
【解析】 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A
( http: / / www.21cnjy.com )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担负。B项,形容词作动词,尊重。C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后。D项,名词作动词,穿。
【答案】  A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相如前进缶
B.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C.明年复攻赵
D.以勇气闻于诸侯
【解析】 A项,古义为“走上前进献”,今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向前行动或发展”;B项,古义为“平民”,今义为“布衣服”;C项,古义为“第二年”,今义为“今年的下一年”。
【答案】  D
5.下列句式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何以知燕王 ④而君幸于赵王 ⑤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⑦会于西河外渑池 ⑧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A.①⑤⑧/②④/③/⑥⑦
B.①⑤⑥/②③/④⑥/⑦⑧
C.①/②④⑤⑥/③⑧/⑦
D.①⑤/②④⑥/③/⑦/⑧
【解析】 ①⑤为判断句,②④⑥为被动句,③为宾语前置句,⑦为状语后置句,⑧为定语后置句。
【答案】  D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
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宝也;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今秦王怒,而戮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从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灭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明·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6.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诈赵而胁其璧      
胁:逼迫
B.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
绐:欺哄
C.而责璧与信
责:诘责
D.若其劲渑池,柔廉颇
柔:温和
【解析】 柔:对……温和。
【答案】  D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A项,介词,“用”/介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凭”;B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顺承;C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他”,指蔺相如;D项,都是介词,“在”。
【答案】  D
8.下列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对蔺相如的观点与王世贞的观点是不一致的。
B.王世贞认为“给秦国和氏璧还是不给”只有两个选择,不存在着蔺相如所想象并且确实又那样做的第三种方法。
C.蔺相如叫门客带着和氏璧逃回了赵国,却将责任推给秦国。而秦王之所以没有杀他,是因为秦国还想和赵国交好。
D.王世贞认为蔺相如能完璧归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天意,不是人为,所以表现了王世贞消极的人生态度。
【解析】 D项,并不能因为观点不同就认为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
【答案】  D
9.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译文:                                     
                                    
(2)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译文:                                    
                                    
【答案】  (1)这只要两句话就能解决了,为何既惧怕他而又去激怒他呢?
(2)他能完璧归赵的原因,的确是上天在偏袒他啊!
【参考译文】
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赞他,但我不敢苟同这一看法。
秦国以十五座城池的空名,欺诈赵国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勒索和氏璧。这时说它要得到璧是实情,而不是借此以窥视赵国。赵国知此实情就不给,不知此实情就给;知此实情而惧怕秦国就给,知此实情而不惧怕秦国就不给:这只要两句话就能解决了,为何既惧怕他而又去激怒他呢?
而且秦国想要得到玉璧,赵国不给,双方都没有什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是非曲直可言。赵国送去玉璧而秦国不给城,理屈在秦;秦国给城而赵国收回了玉璧,理屈在赵。要想使秦国理屈,则不如放弃玉璧;害怕失去玉璧,则不如不给。
秦王既然按照地图划给了城池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设九宾之仪典,斋戒之后才接受玉璧,其势已是不得不给城的了。如果秦王得到了璧而不给城,相如便可上前陈述:“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的。这璧并不是越国的宝物;而十五座城池是秦国的宝物。现在假如大王以一块璧的缘故而抛弃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城的百姓,都会深深怨恨大王像草芥一样抛弃了他们。大王不给城,而骗去了赵国的璧,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失信于天下。我请求死在这里,以表明大王的失信。”这样,秦王未必不归还玉璧。而当时为什么要派手下的人藏璧逃离,从而使理直的一方归于秦国呢?当时秦国并不想与赵国关系破裂啊。假如秦王怒斩相如于市,再派武安君率十万大军逼临邯郸,责问璧的去向以及赵国的失信,一次获胜可使相如灭族,再次获胜玉璧终究还得属于秦国!
因此我说:“蔺相如之所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保全玉璧,那是天意。”至于他在渑池与秦国的强硬较量,以柔韧使廉颇渐悟,就越来越显得高妙了。他能完璧归赵的原因,的确是上天在偏袒他啊!
10.根据要求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出六个关键词(可以是短语)。由于司马迁认识到了历史终归是“人”的历史,不是“天”的意志史,于是以“绍圣《春秋》”为使命的司马迁抛弃了孔子既定的历史纪年法——编年体,而改用纪传体。这绝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观念问题。他对那冰冷的历史巨轮投以轻蔑的一哂,然后满怀慈悲地去关心轮子下的那些泣血的生灵,从而,我们看到,一代一代的人物以及他们对历史必然性的反抗,对自身命运的体认,构成了《史记》的主色调。史学成了人学,必然性成了戏剧性,逻辑的链条崩溃了,生命的热血喷涌而出……
(1)历史纪年法的史学观:                                    
                                    
(2)人学的史学观: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这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阐述了两种历史观的不同,孔子的历史纪年法强调的是“冰冷的历史”“历史的必然性”和“逻辑性”,而司马迁的“人学”的史学观则正好与此相反。
【答案】  (1)冰冷 必然性(或“历史必然性”) 逻辑性 (2)慈悲 戏剧性 生灵(或“命运”,或“生命的热血”)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洛贝尔对目前以色列乃至国际上病毒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传染病学人才缺乏忧心忡忡。他说,包括美国在内,病毒学专家后继乏人,青黄不接,更没有人愿意到非洲、到疫区去工作。①                         ,
一是制药巨头对研发防控传染病毒并不热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频发传染病的地区和国家大多贫穷落后,唯利是图的药厂不会做亏本的买卖,而且发达国家的医疗服务更加个性化,公共健康的投入和维护逐渐减少,人才培养和需求正在下降;二是②                  ,
对大规模疫情爆发准备不足。他说:“人类文明受到的最严重威胁莫过于烈性传染病,③                  。”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先要准确把握材料的陈述内容——病毒学和传染病学人才缺乏,接着指出这种局面产生的两种主要原因。据此,根据连贯的要求可以补写出相关语句。
【答案】  ①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两个 ②很多国家缺乏防治传染病的意识 ③但现在人们似乎变得麻木和迟钝
12.立夏到了,浙江的传统民间风俗是吃
( http: / / www.21cnjy.com )乌饭。据说吃了乌饭,小孩子不怕蚊虫叮咬,身强体壮不生病,能保一夏平安。这说法虽有些夸张,但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为此,2015年5月6日《钱江晚报》专为做乌米饭用图示法作了介绍。为确保尝试者能顺利实现自己的愿望,请你结合图示,再给他们作一些重要提示。
                                
【解析】 从图示来看,制作乌饭先要选准乌饭树叶和晚粳米,还要按照制作流程来操作,概括出这两个要点即可。
【答案】  (1)严格选好纯正优质的乌饭树叶和香糯的晚粳米。(2)严格按照乌饭的制作流程操作,保证一些环节的时间和细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