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张PPT。怎样分竹笋呢?我这样分。我这样分。我这样分。有的分的同样多,有的分的不一样多。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平均每只小猴分到几个桃子 ?一个一个地分,每只小猴分得4个。我2个2个地分,每只也分得4个。我3个3个地分……每只小兔分4个萝卜,可以分给几只小兔?我每次拿走4只分给1只小兔……说一说,哪种分法是平均分?√(1)9根 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 )根。(2)10个 平均放在2个 里,每个里放( )个。35圈一圈,填一填。(1)8块 ,每2块装一盒,可以装( )盒。(2)18块 ,每6块装一袋,可以装( )袋。43每个花瓶插的花一样多,每瓶插 支花。39÷3=3平均每个铅笔盒放 支铅笔。714÷2=7每层放的杯子一样多,每层放 个。515÷3=5《除法的初步认识2》教案
一、教学内容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科书第54~56页。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中,通过动手分实物,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除法的意义,会解决具体问题。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学具准备
小棒。
六、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同学们,森林里小动物联欢会在热烈的气氛中拉开了序幕。你们想参加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课件演示情境图)
师:多么热烈啊!动听的音乐把我们带进了欢乐的海洋。
师:瞧,小动物们开始唱起来、跳起来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教师把学生提出有关除法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其它问题放入问题口袋)
活动内容
学生观察情境图,感受热闹的气氛。
学生从图中能发现
(1)12个小熊要分组跳拉手舞。
(2)有16只松鼠,要分组做游戏。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以下两种:
1、加减法问题
(1)小熊比松鼠少多小只?
(2)小熊和松鼠一共有多少只?
2、除法问题:
(1)12只小熊要分组跳拉手舞,怎样分组?
(2)16只松鼠分组排队做游戏,怎样分组?
关注要点
通过有趣的动画故事,能产生学习的兴趣,能够从图中发现数学信息,为后面提出数学问题做好铺垫。能根据自己收集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
活动二
1、师:12个小熊分组跳拉手舞,他们该怎样分组?同学们愿意帮帮他们吗?
师:请同学们借助手中的学具自己摆一摆,分一分,试一试。
2、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
3、哪个小组能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排的?
4、师:我们刚才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分法,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这些分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活动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选择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利用学具摆出各种情况,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展示不同的方案。全班交流可能出现不同想法。
关注要点
能够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独立探索,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能主动探索得出多种方法,会与同伴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合作意识;能通过认真的观察、思考,找出相同点,关注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本质含义;是否能与同伴进行交流;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七、教学反思
1、在讲解“平均分”时比较细致,学生基本上能够认识“平均分”。
2、在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分一分”时,学生能够5个5个的分,教师又非得强调要一个一个分,效果反而不好。
课件11张PPT。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救小鹿需要几条船?用学具摆一摆。求需要几条船,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3。可以写成除法算式。读作:15除以3等于五。平均每组几只 ?求平均每组几只,就是把10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是多少。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写成除法算式。16个 ,每人分8个,可以分给( )人。□○□=□(人)□○□=□(个)8个 ,平均分给4个,每人分( )个。222288416÷÷(1)10枝百合花,每2支插一个花瓶,可以插( )瓶。□○□=□(瓶)□○□=□(枝)(2)10枝百合花,平均插在5个花瓶中,每个花瓶插( )枝。5552210÷210÷(1)每辆车运2箱,需要( )辆车。(2)平均分给4辆车来运,每辆车运( )箱。□○□=□(辆)□○□=□(箱)44482228÷÷(1)每盒有( )个 ,有( )盒,一共有( )个 。(2)有( )个 ,每盒放( )个,放了( )盒。(3)有( )个 ,平均放在( )个盒子里,每盒放( )个。□○□=□(个)□○□=□(个)□○□=□(个)666666555555303030303030÷×÷如果装5个盘,平均每盘装( )个。3如果装7个盘,平均每盘装( )个,还剩( )个。21谢谢观赏《除法的初步认识》习题
1、计算。
2÷2= 4÷2= 6÷3= 8÷2= 8÷4=
9÷3= 6÷2= 10÷2= 12÷4= 10÷5=
12÷3= 16÷4= 18÷6= 18÷3= 16÷2=
20÷4= 20÷5= 0÷5= 0÷6= 14÷2=
0×7= 58-46= 72+29= 2×7= 4×8=
2、根据图形填空。
(1)平均每个大圆内放( )个小圆。
(2)平均每个圆内放( )个小正方形。
(3)平均每个圆内放( )个三角形。
(4)平均每只狗可以分( )块骨头。
(5)把6朵花平均放入3个盒子里,每个盒子放( )朵。
(6)平均每只小象有( )个球。
(7)☆☆☆☆☆☆☆☆☆
☆☆☆☆☆☆☆☆☆
图中是把( )颗星星,每( )颗分成一组,可分( )组。
(8)
(1)每( )只青蛙编成1组,可以编成( )组。
(2)每( )只青蛙编成1组,可以编成( )组。
(3)每( )只青蛙编成1组,可以编成( )组。
(4)每( )只青蛙编成1组,可以编成( )组。
3、分一分。
(1)有16个苹果,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如果每2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还有其他的分法吗?
(2)有40个玩具,打算分给8个小朋友,那么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几个玩具?
(3)某地现在有18串葡萄,如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多少串呢?如果分成3份,则每份有多少串葡萄?
(4)把6个桃子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5)有40个玩具,打算分给8个小朋友,那么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几个玩具?
(6)有20朵小花,分给4个小朋友,一人分几朵?如果分给5个小朋友呢,一人几朵?。
(7)把10个 平均分成5份,每份多少个?
(8)有10个 每两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9)有8个皮球,每四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除法的初步认识》习题
1、下面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把8分成4份,每份是2。( )
(2)20里面有几个4?20÷4=4。( )
(3)根据3×4=12只能改写成一道除法算式。( )
2、填空。
(1)15个小朋友做游戏。
①平均每组3人,可以分成( )组,列式为( )。
②平均每组5人,可以分成( )组,列式为( )。
③平均分成3组,每组( )人,列式为( )。
④平均分成5组,每组( )人,列式为( )。
(2)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 )。
(3)有10只铅笔,若是把铅笔平均分给10位同学,每位同学____支;若是把铅笔平均分给5位同学,每位同学____支;若是把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____支。
(4)有20只气球,平均分给10位同学,每位同学可以分得_____。
3、应用题。
(1)吴老师有8张卡通画片,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张画片?
(2)有24只羽毛球,平均装在4个盆子里,每个盆里装几只?
(3)二年级(1)班有学生15人,平均分成5个组,每组有几个同学?
(4)同学们剪“七巧板”,一共剪了24份,共用了4张纸,平均每张纸能剪几份“七巧板”?
(5)把56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几?
(6)有一堆玩具,总共有10个,老师分别把玩具平均分给了5个同学,请问每个同学得到多少个玩具?
(7)有20个同学参加运动会,分成两队,其中一队有12个人,另一个队伍有8个人,问:这场比赛公平吗?如果不公平,为什么?
(8)小明的妈妈买了6个苹果,妈妈准备分给小明和姐姐,问:怎样分配才能在个数上达到公平呢?
(9)小红买了12个糖果,准备一天分三次吃完,请问:小红平均每次吃多少个?
(10)幼儿园有5个小朋友,现在老师拿来了20颗糖果,要使每个小朋友的糖果数一样多,可以怎样分?
(11)妈妈买来了12个桃子,小明想3天把它吃完,平均每天可以吃多少个?如果两天吃完,每天可以吃多少个?
(12)有12个小朋友参加跳绳比赛,4个人一组,可以平均分成几组?
(13)有20个皮球,
①平均分给5个班,每个班分几个?
②每个班分4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14)、30个同学平均分成5组去浇树,每组有几个同学?
(15)李老师买了48颗糖要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分6颗糖,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16)王奶奶今天收了15个南瓜,把它们分给3个邻居,每家分到多少个南瓜?
(17)地里有25根玉米,小明一次能运回来5个,需要搬多少次才能搬走?
(18)妈妈买了12根棒棒糖,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到多少根棒棒糖?如果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多少根呢?
课件2张PPT。圈一圈,填一填。8块 ,每2块装一盒,可以装( )盒。418块 ,每6块装一袋,可以装( )袋。3课件1张PPT。0÷3=0÷5=0÷7=8×9=6×0=6×4=85-68=54+36=000177202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