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二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吉林二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01-04 07:1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吉林省吉林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铁生锈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主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Fe+3O2+2xH2O═2Fe2O3 xH2O.如图为一放在水槽中的铁架,水位高度如图所示.最容易生锈的铁架横杆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有下列4种烷烃,它们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①3,3﹣二甲基戊烷;②正庚烷;③2﹣甲基己烷;④正丁烷.
A.②>③>①>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
D.②>①>③>④
3.下列关于乙烯和乙烷相比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属于不饱和链烃,乙烷属于饱和链烃
B.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乙烷分子则为立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
C.乙烯分子中的双键和乙烷分子中的C﹣C单键相比较,双键的键能大,键长长
D.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烷不能
4.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还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操作方法是(  )
A.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洗气瓶
B.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适量溴水的洗气瓶
C.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
D.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
5.下列关于金属腐蚀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腐蚀的实质是:M+nH2O═M(OH)n+H2↑
B.金属的化学腐蚀的实质是:M﹣ne﹣=Mn+,电子直接转移给氧化剂
C.金属的化学腐蚀必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D.在潮湿的中性环境中,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析氢腐蚀
6.对下列金属采取的防护方法中,属于电化学防护的是(  )
A.在轮船水线以下的船体装上一定数量的锌块
B.在金属表面进行电镀
C.在一定条件下对金属进行处理,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D.将铁闸门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
7.依据下面的甲、乙、丙三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是原电池,乙是电镀装置
B.甲、乙装置中,锌极上均发生氧化反应
C.乙装置中,铜极因发生氧化反应而溶解
D.乙装置中,c(Cu2+)不变,丙装置中,c(Cu2+)减小
8.利用电解法可将含有Fe、Zn、Ag、Pt等杂质的粗铜提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解时以精铜作阳极
B.电解时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C.粗铜连接电源负极,其电极反应是Cu=Cu2++2e﹣
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会形成含少量Ag、Pt等金属的阳极泥
9.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
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
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10.锂电池反应原理如下:FePO4+LiLiFePO4,内部为能够导电的固体电解质.下列有关该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A.可加入硫酸以提高电解质的导电性
B.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
C.放电时,Li发生还原反应
D.放电时电池正极反应为:FePO4+e﹣+Li+═LiFePO4
11.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它利用燃料在反应过程中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氢氧燃料电池的基本反应如下:X极,
O2(g)+H2O(l)+2e﹣═2OH﹣;Y极,H2(g)+2OH﹣﹣2e﹣═2H2O(l).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X是负极
B.Y是正极
C.Y极发生还原反应
D.Y极发生氧化反应
12.现将氯化铝溶液蒸干灼烧并熔融后用铂电极进行电解,下列有关电极产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阴极产物是氢气
B.阳极产物是氧气
C.阴极产物是铝和氧气
D.阳极产物只有氯气
13.下列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物的有(  )
A.2﹣甲基丙烷
B.环戊烷
C.2,2﹣二甲基丁烷
D.2,2﹣二甲基丙烷
1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
B.硅胶可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福尔马林可作食品的保鲜剂
D.氢氧化铝可作胃酸的中和剂
15.相同质量的下列各烃,完全燃烧后生成CO2最多的是(  )
A.甲烷
B.乙烷
C.乙烯
D.乙炔
16.下列烷烃的一氯代物中没有同分异构体的是(  )
A.丁烷
B.丙烷
C.乙烷
D.2﹣甲基丙烷
17.下列现象是因为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
A.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乙烯使溴水褪色
C.点燃乙烯出现黑烟
D.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光照一段时间后褪色
1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气为纯净物
B.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C.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D.过量的CH4和Cl2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只生成CH3Cl和HCl
19.下列有关乙炔性质的叙述中,既不同于乙烯又不同于乙烷的是(  )
A.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反应
D.能与HCl反应生成氯乙烯
20.下列化工生产原理错误的是(  )
①可以电解熔融的氯化钠来制取金属钠;
②可以将钠加入氯化镁饱和溶液中制取镁;
③用电解法冶炼铝时,原料是氯化铝;
④高炉炼铁的反应是放热的,故无需加热.
A.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计40分)
21.写出下列各烷烃的分子式.
(1)烷烃A在同温同压下蒸气的密度是H2的43倍  .
(2)烷烃B的分子中含有200个氢原子  .
(3)1L烷烃C的蒸气完全燃烧时,生成同温同压下15L的水蒸气  .
(4)0.1mol烷烃D完全燃烧,消耗标准状况下的O2
11.2L  .
22.如图A为直流电源,B为浸透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的滤纸,C为电镀槽,接通电路后,发现B上的c点显红色,请填空:
(1)电源A上的a为  极;
(2)滤纸B上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
(3)欲在电镀槽中实现铁上镀锌,接通K点,使c、d两点短路,则电极e上发生的反应为:  ,电极f上发生的反应为:  ,槽中盛放的电镀液可以是  或  (只要求填两种电解质溶液).
23.某学校设计了一节实验活动课,让学生从废旧干电池回收碳棒、锌皮、MnO2、NH4Cl、ZnCl2等物质,整个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1)了解有关干电池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为干电池的基本构造图.干电池工作时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
(2)锌皮和碳棒的回收:用钳子和剪子剪开回收的干电池的锌筒,将锌皮和  取出,并刷洗干净,将电池内的黑色粉末移入小烧杯中.
(3)氯化铵、氯化锌的提取、检验和分离.如何从黑色粉末中提取NH4Cl和ZnCl2晶体的混合物?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
24.镁、铝、铁是重要的金属,在工业生产中用途广泛.
(1)镁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铝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在潮湿的空气里,钢铁表面有一层水膜,很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其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4)在海洋工程上,通常用铝合金(Al﹣Zn﹣Cd)保护海底钢铁设施,其原理如图所示:其中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2016-2017学年吉林省吉林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铁生锈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主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Fe+3O2+2xH2O═2Fe2O3 xH2O.如图为一放在水槽中的铁架,水位高度如图所示.最容易生锈的铁架横杆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分析】根据反应式可知,Fe与O2、H2O反应生成铁锈,据此判断.
【解答】解:铁生锈的主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Fe+3O2+2xH2O═2Fe2O3 xH2O,根据反应式可知,Fe与O2、H2O反应生成铁锈,所以存在水和氧气的地方Fe易生锈,所以在水的表面容易发生腐蚀,在③处容易发生腐蚀;
故选C.
 
2.有下列4种烷烃,它们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①3,3﹣二甲基戊烷;②正庚烷;③2﹣甲基己烷;④正丁烷.
A.②>③>①>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
D.②>①>③>④
【考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分析】烷烃的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升高,一般来说分子中碳数越多,沸点越高;对于含碳数相同的烷烃而言,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解答】解:一般说分子中碳数越多,沸点越高;对于含碳数相同的烷烃而言,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①3,3﹣二甲基戊烷、②正庚烷、③2﹣甲基己烷中碳原子数目相同,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所以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②>③>①;
④正丁烷中碳原子数目少,所以沸点①>④.
所以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②>③>①>④.
故选:A.
 
3.下列关于乙烯和乙烷相比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属于不饱和链烃,乙烷属于饱和链烃
B.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乙烷分子则为立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
C.乙烯分子中的双键和乙烷分子中的C﹣C单键相比较,双键的键能大,键长长
D.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烷不能
【考点】乙烯的化学性质;烷烃及其命名.
【分析】A、依据碳原子形成的化学键分析,乙烯是不饱和烃,乙烷是饱和烃;
B、根据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分析乙烷结构,乙烯为平面结构来分析各物质的共面原子;
C、碳碳双键的键能小于碳碳单键的两倍,键长短于单键;
D、乙烯含不饱和键,易于发生化学反应,乙烷属于饱和烃;
【解答】解: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属于不饱和烃,乙烷属于饱和烃,故A正确;
B、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所以乙烷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乙烯为平面结构,所有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上,故B正确;
C、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键能小于乙烷分子中碳碳单键键能的两倍,因此乙烯键长小于乙烷中C﹣C键键长,乙烯结构不稳定,导致乙烯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D、乙烯含有不饱和键,容易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乙烷性质稳定,不能够被高锰酸钾容易氧化,故D正确;
故选C.
 
4.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还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操作方法是(  )
A.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洗气瓶
B.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适量溴水的洗气瓶
C.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
D.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
【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分析】乙烯含有C=C官能团,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二者与水、硫酸以及澄清石灰水都不反应,注意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且不能影响被提纯的物质.
【解答】解:A.高锰酸钾与乙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引入新的杂质,故A错误;
B.乙烯可用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可鉴别并除去乙烯,故B正确;
C.一般条件下与水不反应,不能用于鉴别,也不能用于除杂,故C错误;
D.二者与澄清石灰水都不反应,不能用于除杂,故D错误.
故选B.
 
5.下列关于金属腐蚀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腐蚀的实质是:M+nH2O═M(OH)n+H2↑
B.金属的化学腐蚀的实质是:M﹣ne﹣=Mn+,电子直接转移给氧化剂
C.金属的化学腐蚀必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D.在潮湿的中性环境中,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析氢腐蚀
【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分析】金属被腐蚀的实质是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金属被腐蚀有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析氢腐蚀,在弱酸性或中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没有生成氢气,故A错误;
B.金属发生化学腐蚀时金属和氧化剂直接接触,电子直接转移给氧化剂,故B正确;
C.在弱酸性或中性条件下,金属发生吸氧腐蚀,在酸性条件下,金属发生析氢腐蚀,故C错误;
D.在潮湿的中性环境中,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故D错误;
故选B.
 
6.对下列金属采取的防护方法中,属于电化学防护的是(  )
A.在轮船水线以下的船体装上一定数量的锌块
B.在金属表面进行电镀
C.在一定条件下对金属进行处理,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D.将铁闸门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
【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分析】金属防护中,被保护金属做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的保护属于电化学保护,据此来回答判断.
【解答】解:A、在轮船水线以下的船体装上一定数量的锌块,则使被保护铁金属做原电池的正极,属于电化学防护措施,故A正确;
B、在金属表面进行电镀覆盖一层保护层将金属和氧气以及水隔绝的过程,不属于电化学防护措施,故B错误;
C、在一定条件下对金属进行处理,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是将金属和氧气以及水隔绝的过程,不属于电化学防护措施,故C错误;
D、将铁闸门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即为让金属做电解池的阳极,会加快金属的腐蚀,不属于电化学保护,故D错误.
故选A.
 
7.依据下面的甲、乙、丙三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是原电池,乙是电镀装置
B.甲、乙装置中,锌极上均发生氧化反应
C.乙装置中,铜极因发生氧化反应而溶解
D.乙装置中,c(Cu2+)不变,丙装置中,c(Cu2+)减小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A.甲装置没有外加电源,属于原电池,乙装置存在外加电源,属于电解池;
B.在原电池的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在电解池的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在电解池的阳极上发生的是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D.电镀铜时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不变,精炼铜时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减小.
【解答】解:A.甲装置没有外加电源,属于原电池,乙装置存在外加电源,属于电解池,可以在锌上镀铜,故A正确;
B.甲装置中,锌是负极,该电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乙装置中,锌极是阴极,该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
C.乙、丙装置中,阳极均是活泼的金属电极,该电极发生氧化反应而溶解,故C正确;
D.乙装置是电镀铜,阳极铜失电子生成铜离子进入溶液,阴极铜离子得电子析出铜,溶解的铜与析出的铜恰好相等,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不变;丙装置中,粗铜电极发生氧化反应,除铜失电子溶解外,还有活泼金属铁、锌、镍失电子,阴极只有铜离子得电子析出铜,阳极溶解的铜小于阴极析出的铜,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减小,故D正确;
故选B.
 
8.利用电解法可将含有Fe、Zn、Ag、Pt等杂质的粗铜提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解时以精铜作阳极
B.电解时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C.粗铜连接电源负极,其电极反应是Cu=Cu2++2e﹣
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会形成含少量Ag、Pt等金属的阳极泥
【考点】电解原理.
【分析】A、电解时粗铜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C、粗铜被氧化,作阳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D、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进行分析.
【解答】解:A、电解精炼铜时,粗铜应作阳极,精铜作阴极,故A错误;
B、阳极与电池的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
C、粗铜连接电源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
D、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Fe>Cu>Ag>Pt,因此Ag、Pt不会放电,以单质形式沉积下来,故D正确;
故选:D.
 
9.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
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
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考点】电解原理.
【分析】A、根据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知识来回答;
B、氯气具有氧化性,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
C、碱遇酚酞显红色,酸遇酚酞不变色;
D、根据电解产物以及物质间的反应来回答.
【解答】解:A、电解时在阳极是氯离子失电子得到氯气,在阴极是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故A错误;
B、在阳极附近是氯离子失电子得到氯气,滴入KI溶液,氯气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而使得溶液呈棕色,故B正确;
C、在阴极阴极是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该极附近的溶液显碱性,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故C错误;
D、电解一段时间后,全部电解液几乎是氢氧化钠,溶液显示碱性,故D错误.
故选B.
 
10.锂电池反应原理如下:FePO4+LiLiFePO4,内部为能够导电的固体电解质.下列有关该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A.可加入硫酸以提高电解质的导电性
B.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
C.放电时,Li发生还原反应
D.放电时电池正极反应为:FePO4+e﹣+Li+═LiFePO4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根据电池反应可知,放电时LiFePO4电池负极反应为Li﹣e﹣═Li+,正极反应为FePO4+Li++e﹣═LiFePO4;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和原电池中正极反应相反,阴极反应和原电池中负极反应相反,根据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来回答.
【解答】解:A、金属锂可以和硫酸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不能加入硫酸以提高电解质的导电性,故A错误;
B、放电时,是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故B错误;
C、放电时,Li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
D、放电时,是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正极反应为:FePO4+Li++e﹣═LiFePO4;故D正确;
故选D.
 
11.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它利用燃料在反应过程中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氢氧燃料电池的基本反应如下:X极,
O2(g)+H2O(l)+2e﹣═2OH﹣;Y极,H2(g)+2OH﹣﹣2e﹣═2H2O(l).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X是负极
B.Y是正极
C.Y极发生还原反应
D.Y极发生氧化反应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原电池中,负极失电子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解答】解:X极:
O2(g)+H2O(l)+2e﹣═2OH﹣,该反应中O2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应为原电池的正极反应,
Y极:H2(g)+2OH﹣﹣2e﹣,═2H2O(l),该反应中H2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应为原电池的负极反应,
故选D.
 
12.现将氯化铝溶液蒸干灼烧并熔融后用铂电极进行电解,下列有关电极产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阴极产物是氢气
B.阳极产物是氧气
C.阴极产物是铝和氧气
D.阳极产物只有氯气
【考点】电解原理.
【分析】氯化铝溶液中存在平衡AlCl3+3H2O Al(OH)3+3HCl,加热蒸干HCl挥发,水解彻底生成Al(OH)3,灼烧Al(OH)3生成Al2O3,用铂电极进行电解熔融的Al2O3,电解反应式为2Al2O34Al+3O2↑,电解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判断.
【解答】解:氯化铝溶液中存在平衡AlCl3+3H2O Al(OH)3+3HCl,加热蒸干HCl挥发,水解彻底生成Al(OH)3,灼烧Al(OH)3生成Al2O3,用铂电极进行电解熔融的Al2O3,电解反应式为2Al2O34Al+3O2↑,电解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故阳极生成O2,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阴极得到Al,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3.下列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物的有(  )
A.2﹣甲基丙烷
B.环戊烷
C.2,2﹣二甲基丁烷
D.2,2﹣二甲基丙烷
【考点】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
【分析】在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说明该烷烃分子中所有的氢原子为等效H原子,其一氯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解:A.2﹣甲基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3,分子中有2种等效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故A错误;
B.环戊烷的结构简式为,,环戊烷分子中所有H原子都完全等效,则其一氯代物只有1种,故B正确;
C.2,2﹣二甲基丁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CH3)2CH2CH3,其分子中含有3种等效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3种,故C错误
D.2,2﹣二甲基丙烷的结构简式为:C(CH3)4,其分子中只有1种等效氢原子,一氯代物只有1种,故D正确;
故选BD.
 
1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
B.硅胶可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福尔马林可作食品的保鲜剂
D.氢氧化铝可作胃酸的中和剂
【考点】乙烯的化学性质;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分析】A.乙烯是植物当中天然存在的生长激素,能调节植物的成熟和衰老;
B.硅胶的表面积比较大,有微孔,吸水效果好;
C.福尔马林有毒,不能用作食品的保鲜剂;
D.氢氧化铝为难溶物,能够中和胃酸中的盐酸.
【解答】解:A.由于乙烯是植物当中天然存在的生长激素,能调节植物的成熟和衰老,所以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故A正确;
B.由于硅胶具有很好的吸附性,且无毒,可以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故B正确;
C.福尔马林有毒,可以用于浸泡标本,但不能作食品的保鲜剂,故C错误;
D.氢氧化铝能够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能够作胃酸的中和剂,故D正确;
故选C.
 
15.相同质量的下列各烃,完全燃烧后生成CO2最多的是(  )
A.甲烷
B.乙烷
C.乙烯
D.乙炔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分析】相同质量的各烃,气体的含碳量越大,生成的二氧化碳体积越大,首先计算各烃是C碳原子与H原子数目之比,C原子数目相同,H原子数目越小,碳的质量分数越大,据此判断.
【解答】解:A、甲烷为CH4,C碳原子与H原子数目之比为1:4;
B、乙烷为C2H6,C碳原子与H原子数目之比为2:6=1:3;
C、乙烯为C2H4,C碳原子与H原子数目之比为2:4=1:2;
D、乙炔为C2H2,C碳原子与H原子数目之比为2:2=1:1;
故乙炔的含碳量最大,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最大,
故选D.
 
16.下列烷烃的一氯代物中没有同分异构体的是(  )
A.丁烷
B.丙烷
C.乙烷
D.2﹣甲基丙烷
【考点】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
【分析】烷烃的一氯取代物中没有同分异构体,烷烃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说明该烷烃中只有一种等效氢原子,根据等效氢原子的判断方法来回答.
【解答】解:A.丁烷有正丁烷、异丁烷,正丁烷分子种有中有2种H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异丁烷中有2种H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故丁烷的一氯代物有4种,故A不符合;
B.丙烷分子中有2种H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故B不符合;
C.乙烷分子中只有1种H原子,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故C符合;
D.2﹣甲基丙烷中有2种H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故D不符合;
故选C.
 
17.下列现象是因为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
A.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乙烯使溴水褪色
C.点燃乙烯出现黑烟
D.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光照一段时间后褪色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一般来说饱和烃、芳香烃以及含有卤素原子、酯基、羟基、羧基的有机物可发生取代反应,烯烃、炔烃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醛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
C.乙烯的燃烧为氧化反应,故C错误;
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烃,故D正确.
故选D.
 
1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气为纯净物
B.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C.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D.过量的CH4和Cl2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只生成CH3Cl和HCl
【考点】甲烷的化学性质.
【分析】A.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
B.再生能源就是可以再生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
C.乙烯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官能团,结构简式中需要写出双键;
D.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物有:CH3Cl、CH2Cl2、CHCl3、CCl4和HCl.
【解答】解:A.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天然气为混合物,故A错误;
B.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故B正确;
C.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C错误;
D.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物有:CH3Cl、CH2Cl2、CHCl3、CCl4和HCl,故D错误;
故选B.
 
19.下列有关乙炔性质的叙述中,既不同于乙烯又不同于乙烷的是(  )
A.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反应
D.能与HCl反应生成氯乙烯
【考点】乙炔炔烃.
【分析】A、根据乙烯、乙烷、乙炔燃烧都生成CO2和H2O回答;
B、根据乙烯、乙炔都能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回答;
C、根据乙烯、乙炔都能能与KMnO4发生反应,乙烷不能与KMnO4发生反应回答;
D、根据乙烯能与HCl反应生成氯乙烷,乙炔能与HCl反应生成氯乙烯,乙烷不能与HCl反应回答.
【解答】解:A、乙烯、乙烷、乙炔燃烧都生成CO2和H2O,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乙烯、乙炔都能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乙烯、乙炔都能能与KMnO4发生反应,乙烷不能与KMnO4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乙烯能与HCl反应生成氯乙烷,乙炔能与HCl反应生成氯乙烯,乙烷与HCl不反应,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D.
 
20.下列化工生产原理错误的是(  )
①可以电解熔融的氯化钠来制取金属钠;
②可以将钠加入氯化镁饱和溶液中制取镁;
③用电解法冶炼铝时,原料是氯化铝;
④高炉炼铁的反应是放热的,故无需加热.
A.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考点】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分析】金属冶炼的方法主要有:
热分解法:对于不活泼金属,可以直接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Hg及后边金属);
热还原法: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处于中间位置的金属,通常是用还原剂(C、CO、H2、活泼金属等)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Zn~Cu);
电解法:活泼金属较难用还原剂还原,通常采用电解熔融的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冶炼活泼金属(K~Al).
【解答】解:①钠是活泼金属,可以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钠的方法来制取金属钠,故①正确;
②钠是很活泼金属,将Na加入氯化镁溶液中,Na先和水反应生成NaOH,NaOH再和氯化镁发生复分解反应,所以得不到Mg单质,可以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冶炼Mg,故②错误;
③电解冶炼铝时,原料是氧化铝,因为氯化铝是分子晶体,熔融状态下氯化铝不导电,故③错误;
④炼铁高炉中所发生的反应有的是放热有的是吸热,有些放热反应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故④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计40分)
21.写出下列各烷烃的分子式.
(1)烷烃A在同温同压下蒸气的密度是H2的43倍 C6H14 .
(2)烷烃B的分子中含有200个氢原子 C99H200 .
(3)1L烷烃C的蒸气完全燃烧时,生成同温同压下15L的水蒸气 C14H30 .
(4)0.1mol烷烃D完全燃烧,消耗标准状况下的O2
11.2L C3H8 .
【考点】烷烃及其命名;有机物实验式和分子式的确定.
【分析】(1)根据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进行计算;
(2)根据烷烃的通式CnH(2n+2)和B的分子中含有200个氢原子计算;
(3)根据同温同压下,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再根据氢原子守恒计算出n;
(4)根据写出烷烃燃烧的通式,根据烷烃和氧气的物质的量计算出n.
【解答】解:烷烃的通式为:CnH(2n+2),烷烃的相对分子量为:14n+2,
(1)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就等于相等分子量之比,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n+2=86,n=6,即该烷烃的分子式为C6H14,
故答案为:C6H14;
(2)烷烃B的分子中含有200个氢原子,即2n+2=200,解得:n=99,所以B的分子式为C99H200,
故答案为:C99H200;
(3)1L烷烃D的蒸气完全燃烧时,生成同温、同压下15L水蒸气,根据氢原子守恒,所以烷烃D分子中含30个氢原子,即2n+2=30,n=14,所以D的分子式为C14H30,
故答案为:C14H30;
(4)0.1
mol烷烃完全燃烧消耗O2为=0.5
mol,所以1mol该烃完全燃烧,消耗5mol氧气,根据反应
CnH2n+2
+O2→nCO2+(n+1)H2O,
可得:
=5,n=3,即D的分子式为C3H8,
故答案为:C3H8.
 
22.如图A为直流电源,B为浸透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的滤纸,C为电镀槽,接通电路后,发现B上的c点显红色,请填空:
(1)电源A上的a为 正极 极;
(2)滤纸B上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2O2NaOH+Cl2↑+H2↑ ;
(3)欲在电镀槽中实现铁上镀锌,接通K点,使c、d两点短路,则电极e上发生的反应为: Zn﹣2e﹣=Zn2+ ,电极f上发生的反应为: Zn2++2e﹣=Zn; ,槽中盛放的电镀液可以是 ZnSO4 或 Zn(NO3)2 (只要求填两种电解质溶液).
【考点】电解原理.
【分析】(1)由B上的c点显红色判断c的电极,根据c的电极判断a、b的电极;
(2)根据溶液中离子的放电顺序判断生成物,由反应物、生成物写出相应的方程式.
(3)先判断e、f的电极,再根据阴阳极上发生的反应写出相应的电极反应式;根据电镀原理选取电解质;
【解答】解:(1)B外接电源,所以B是电解氯化钠溶液的电解池;B上的c点显红色,说明c点有氢氧根离子生成,根据离子的放电顺序知,该极上氢离子得电子放电,所以c是阴极,外电源b是负极,a是正极.
故答案为:正.
(2)电解氯化钠溶液时,溶液中的离子放电顺序为:氢离子放电能力大于钠离子,氯离子放电能力大于氢氧根离子,所以电解氯化钠时生成物是氯气、氢气、氢氧化钠,所以其反应方程式为
2NaCl+2H2O2NaOH+Cl2↑+H2↑.
故答案为:2NaCl+2H2O2NaOH+Cl2↑+H2↑.
(3)电镀时,e是阳极,f是阴极,镀层锌作阳极,镀件铁作阴极,阳极上失电子变成离子进入溶液,阴极上锌离子得电子生成锌单质,所以阳极上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Zn2++2e﹣=Zn;
电镀液的选取:用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溶液作电镀液,所以可选ZnSO4、Zn(NO3)2溶液作电镀液.
故答案为ZnSO4、Zn(NO3)2.
 
23.某学校设计了一节实验活动课,让学生从废旧干电池回收碳棒、锌皮、MnO2、NH4Cl、ZnCl2等物质,整个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1)了解有关干电池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为干电池的基本构造图.干电池工作时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Zn﹣2e﹣═Zn2+ ,
(2)锌皮和碳棒的回收:用钳子和剪子剪开回收的干电池的锌筒,将锌皮和 碳棒 取出,并刷洗干净,将电池内的黑色粉末移入小烧杯中.
(3)氯化铵、氯化锌的提取、检验和分离.如何从黑色粉末中提取NH4Cl和ZnCl2晶体的混合物?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1)锌锰干电池中,锌作为负极,失去电子;
(2)根据锌皮和碳棒为固体分析;
(3)根据不溶物以及NH4Cl和ZnCl2的性质选择分离的方法,不溶物质可直接过滤,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H4Cl和ZnCl2.
【解答】解:(1)在锌锰干电池中,活泼金属锌为电池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故答案为:Zn﹣2e﹣=Zn2+;
(2)用钳子和剪子剪开回收的干电池的锌筒,将锌皮和碳棒取出,并刷洗干净,回收锌皮和碳棒,故答案为:碳棒;
(3)黑色粉末既有可溶性的NH4Cl和ZnCl2,又有不溶物,所以可以采用溶解、过滤、结晶的办法得到ZnCl2和NH4Cl的混合物,
故答案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24.镁、铝、铁是重要的金属,在工业生产中用途广泛.
(1)镁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g+2H+=Mg2++H2↑ .
(2)铝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Fe2O3Al2O3+2Fe .
(3)在潮湿的空气里,钢铁表面有一层水膜,很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其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H2O+O2+4e﹣=4OH﹣ .
(4)在海洋工程上,通常用铝合金(Al﹣Zn﹣Cd)保护海底钢铁设施,其原理如图所示:其中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Al﹣3e﹣=Al3+ .
【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1)Mg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
(2)铝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生成氧化铝和Fe;
(3)钢铁表面有一层水膜,发生吸氧腐蚀,负极Fe失去电子,正极上氧气得到电子;
(4)保护海底钢铁设施,则海底钢铁应为正极被保护,而铝合金作负极.
【解答】解:(1)Mg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离子反应为Mg+2H+=Mg2++H2↑,故答案为:Mg+2H+=Mg2++H2↑;
(2)铝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生成氧化铝和Fe,该反应为2Al+Fe2O3Al2O3+2Fe,故答案为:2Al+Fe2O3Al2O3+2Fe;
(3)钢铁表面有一层水膜,发生吸氧腐蚀,负极Fe失去电子,正极上氧气得到电子,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故答案为:2H2O+O2+4e﹣=4OH(4)保护海底钢铁设施,则海底钢铁应为正极被保护,而铝合金作负极,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Al﹣3e﹣=Al3+,故答案为:Al﹣3e﹣=Al3+.
 
2017年1月2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