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课件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课件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1-02 17:2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1.一战前夕(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怎样的国际格局?各包括哪些国家?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分别是哪个国家?格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对峙
国家:同盟国(德、意、奥匈);协约国(英、法、俄)
主导:德、英2.这一国际格局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导致了怎样的结果?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结果:爆发一战3.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各参战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目的:重新瓜分世界4.你知道一战后又形成了什么国际格局吗?它是怎么形成的?形成后对世界又有什么影响?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形成: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凡尔赛宫是世界十大宫殿建筑之一。它见证了欧洲两个大国之间48年的恩怨情仇。在凡尔赛宫镜厅发生富于戏剧性的两个事件:
1871年,普法战争, 德国威廉一世宣布称帝;1919年,德国战败, 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凡尔赛体系:1.巴黎和会的召开(凡尔赛会议)(1919.1-6)①目的: 重新瓜分世界 ②操纵国:英、法、美巴黎和会“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雪耻,收复失地,削弱和肢解德国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保留德国,牵制法国,制约苏俄,保持和加强海上霸主地位。美国总统威尔逊:维护德国,抗衡英法,对付苏俄,建立国联,逐步统治世界。③主要内容:《凡尔赛和约》(1919年协约国VS德国)巴黎和会关于中国山东问题的讨论
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中国北洋政府派出的四位代表,提出收回曾被德国占领的山东省及特权。列强却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全部转给日本,作为日本参加战争的回报。杰出外交家顾维钧巴黎和会中《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列宁指出:“这是一群野兽,他们彼此斗来斗去,互相撕咬。他们要决定给谁多一些,于是彼此厮打了五个月。他们已到了不能控制自己的地步,这群野兽会撕咬得只剩下一些尾巴。”巴黎和会的性质是什么?
性质: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 (帝国 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问题: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条款是什么?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一、凡尔赛体系:
1.巴黎和会(凡尔赛会议)(1919.1-6)
目的: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
操纵国:英、法、美
基础性条约:《凡尔赛和约》(协约国VS德国)
性质:大国分赃会议
最能体现分赃性质的条款:殖民地问题
对中国的影响: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结果:形成凡尔赛体系(维护的工具:国联)
影响: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法国元帅福煦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列宁指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你是如何理解两段话的? ①目的:1.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对亚太地区的安排②操纵国:英、美、日二、华盛顿体系:③主要内容:《九国条约》④性质:战胜国利益协调会议华盛顿体系构成及作用美国操纵下签订的《九国公约》目的是什么?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目的: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便利影响:
打破日本独霸中国局面,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
共同支配的局面。2.华盛顿会议:
目的:协调战胜国之间的利益
操纵国:英、美、日(美国获利最多)
基础性条约:《九国公约》
目的: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便利
对中国的影响:打破日本独霸中国局面,中国回复到
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局面。
结果:形成华盛顿体系
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美英矛盾(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
英法矛盾(争夺欧洲霸权的矛盾)
美日矛盾(争夺亚太霸权的矛盾)
法德矛盾(宰割战败国)
瓜分战败国的海外殖民地
战胜国与战胜国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
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存在的矛盾巴黎和会华盛顿
会议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维护战后相对稳定,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发展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影响实质是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影响确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激起了新矛盾,埋下了新世界大战的祸根1.激起德国的复仇情绪2.美日冲突,埋下太平洋战争祸根1914年德意志帝国1919年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法国收回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国联共管15年后,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的萨尔区归还波兰的地区国联管辖的但泽自由港管辖区归属比利时的地区麦莫尔地区归还丹麦的地区国联占领15年的莱茵地区领土减少1/8一战后德国疆界的变迁德国终于全部还清一战战争赔款 历时92年 据德国《明镜周刊》9月28日报道,今年10月3日是东西德统一20周年纪念日,同时也是德国完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部赔款的日子。届时,德国政府将向法国政府交付6870万欧元(6.23亿人民币)的最后一笔战争赔款。
按照一战后签署的《凡尔赛和约》,德国政府需要支付2690亿金马克的赔款,相当于9.6万吨黄金。但到1929年,这笔赔款被减少到1120亿金马克,必须在59年内付清。从1924年到1930年间,德国被迫发行大量外国债券以筹集这笔巨额赔款。1929年发生全球金融危机,德国于1931年暂停了每年偿付的赔款。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德国拒绝恢复偿还赔款。但在1953年的伦敦国际大会上,西德同意承担德国二战前发行的国际债券偿还责任。按照伦敦大会规定,可以待德国实现统一后开始偿还赔款,只是要先行支付一笔利息。柏林墙倒塌后,德国实现了国家统一,此后德国开始偿还这些国际赔款,直到2010年10月3日还清最后一笔赔款。
自一战战败后,德国历时92年才完全还清赔款。总额达到220亿英镑(约合2328亿元人民币)。 ③基础性条约:《九国公约》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帝国主义对中国统治局面的变化:
(1)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帝国主义对中国分而治之
(2)1898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
(3)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
(4)一战结束后,《九国公约》签订,美国重申“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是中国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