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标要求】
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学习目标】
1.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2.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
( http: / / www.21cnjy.com )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比较归纳能力。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重点】
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的统治。
【难点】
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学过程】
导入:猜一猜“他”是谁?
多媒体展示四张名片:
名片1:他出身雇农,少时曾感慨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在大泽乡率众起兵反秦,称王建张楚政权,后遭车夫自杀身亡。
2·1·c·n·j·y
名片2:他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害扶苏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皇帝。即位后,杀死兄和姐妹22人及大将蒙恬、蒙毅兄弟和许多大臣。在位期间其赋税的繁重,刑罚的苛暴。
名片3:他是将门之后,大泽乡起义不久迅速崛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举兵反秦。巨鹿之战后,率军入关中以五诸侯灭暴秦,威震海内。公元前203年在垓下被围困,突围至乌江,自刎而亡。
名片4:他出身农家,在沛县聚众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称沛公。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终于反败为胜,建立西汉。
21教育网
学生预习后回答:陈胜、秦二世、项羽、刘邦
这四人出身悬殊,个人经历跌荡起伏,他们的个人命运都与秦朝末年发生的一件大事紧密相连——秦末农民大起义。
21·世纪
教育网
第一篇章
秦兴暴政,失民心
温故而知新:
1、秦朝建立于何时?
2、秦始皇建立了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
3、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了强大的秦帝国,嬴政自称始皇帝。他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却仅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秦王朝为什么会昙花一现、迅速走向灭亡了呢?
21cnjy.com
歌谣中的历史——多媒体出示歌谣:
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
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思考:从歌谣中,你读出了哪些历史信息?
释义:赋税——田赋及各种捐税的总称,指应付给政府的费用。
徭役——中国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
多媒体出示材料一:(秦朝)田租、口赋(人头税)、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农民尝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汉书·食货志》
www-2-1-cnjy-com
学生分析材料后,得出秦的暴政表现:1.沉重的赋税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材料二:“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
。
——唐朝杜牧《阿房宫赋》
2-1-c-n-j-y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李白《古风》
21·cn·jy·com
展示:华丽的阿房宫复原图、秦始皇陵兵马俑、骊山陵图片。
材料三:饼状图(秦朝当时全当时全国人口约有2
( http: / / www.21cnjy.com )000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来源:21cnj
y.co
m】
阅读材料后,得出秦的暴政表现:2.繁重的徭役
算一算:(1)每年服役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是?
生:约15%左右
(2)2000万人口中,除去妇女、老人、儿童还有多少青壮年男子在家耕田?生:所剩无几
思考:繁重的徭役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使农民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造成田无人耕,衣无人织,秦的统治不稳。
材料四:(秦朝)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穿囚衣的犯人堵塞了道路,监狱多得像市场一样)。
——《汉书·刑法志》
【出处:21教育名师】
展示秦朝的刑具图片,学生分析后,得出秦的暴政表现:3.残酷的刑法
材料五:“刑者相伴于道,死人日积于市”。
——《史记 李斯列传》
21
cnjy
com
结合材料及课本48页第一段,得出暴政表现:4、秦二世更加残暴
问:面对秦朝如此残暴的统治,作为当时的老百姓,你会怎么做呢?
生:反抗
第二篇章
揭竿起义,终亡秦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版权所有:21教育】
——《史记·陈涉世家》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合作探究1:陈胜等人戍边路途中发生了什么事?随后做出什么决定?
出示:起义的时间:
地点:
领导者:
合作探究2:如果陈胜吴广在前行渔阳戍边的途中没遇雨,秦末的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
历史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必然中有一定的偶然,偶然也有
定的必然。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根本原因:
秦的暴政
(必然性)
直接原因(导火线):
遇雨误期
(偶然性)
学生活动:画出陈胜吴广起义路线图,同桌交流起义的经过。
多媒体展示:《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用动态地图演示: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结果;巨鹿之战,学生讲述“破釜沉舟”的典故;刘邦进军路线,秦朝灭亡。
www.21-cn-jy.com
想一想: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这一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鼓舞了后世的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第三篇章
楚汉相争,定乾坤
播放视频《中华五千年之楚汉之争》,了解楚汉之争的双方、经过及结果。
材料一:《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
( http: / / www.21cnjy.com )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材料二: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史记·项羽本纪》
21
cnjy
com
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多媒体出示表格:
刘邦
项羽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约法三章”,
得民心
进入咸阳,放纵部下烧杀抢掠,
失民心
广纳人才,势力壮大
刚愎自用,众叛亲离,实力削弱
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最终失败,乌江自刎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
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这两次战争的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战争目的
代表阶级
战争性质
秦末农民起义
反抗秦的暴政
农民阶级
农民战争
楚汉之争
帝位之争
地主阶级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
争权夺的斗争利
【课堂小结】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