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1 认识运动
基础夯实
1.下列运动的研究对象中,能看成质点的是( )
A.研究跳水运动员入水时减小水花的方法
B.研究10
000米长跑时运动员的速度
C.研究火车进站时的速度和停靠位置
D.研究体操运动员的优美舞姿
答案:B
解析:在本题中A、C、D都要研究物体或人体的每个部分的具体运动情况,因此不可看成质点,否则每个部分间的差别就被忽略了.10
000米,甚至是100米相对于人的尺度也大得多,并且这里并不需要研究身体每个部位的变化,故可看成质点.
2.如图所示,下列几种情况中,可将物体当作质点来处理的是( )
A.甲中研究正在吊起货物的起重机
B.乙中研究坐在翻滚过山车中小孩的坐姿
C.丙中研究太空中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的周期
D.丁中研究门的运动
答案:C
解析:一个物体能否当作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问题.若把这个物体看作质点,该问题就不能研究时,该物体就不能看作质点,故本题选C.
3.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公园游玩.当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甲车内的一同学看到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的一同学看到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根据上述观察到的现象可说明( )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
答案:D
解析:正确分析“乙车内的一同学看到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树木相对地面本是静止的,由此判断乙车(相对地面)一定是向东运动.“甲车内的一同学看到乙车没有运动”说明甲、乙两车相对静止,速度一定是相同的.
4.公路上向左匀速行驶的汽车如右图所示,经过路边一棵果树时,恰好有一颗果子从树上自由落下.下图中,地面上的观察者看到的果子的运动轨迹是( )
答案:C
解析:果子从树上自由下落相对地面是直线运动,故地面上的观察者将看到轨迹C.
5.仁川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队取得了令全亚洲甚至全世界瞩目的成绩.裁判员评判下列运动项目时,参赛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的是( )
A.某足球运动员是否涉嫌手球
B.某跳水运动员入水时身体是否竖直
C.某体操运动员落地时身体是否平稳
D.在男子5
000
m比赛中记录运动员的成绩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质点概念的理解,关键明确什么情况下可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要看某足球运动员是否涉嫌手球,就要看其身体的哪一部分接触球,不能将运动员看成质点,选项A错误.要看跳水运动员身体入水时是否竖直,不能将其看成质点,选项B错误.体操运动员身体任何一部分晃动,都属于落地不稳,不能将运动员看成质点,选项C错误.在男子5
000
m比赛中记录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时,运动员本身的大小和形状均可以忽略,可以把运动员看成一个质点,故选项D正确.
6.(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很大,不能看成质点,而原子核很小,一定可以看成质点
B.当研究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速度时,可以将地球看成质点,而不可以将太阳看成质点
C.研究奥运冠军马琳打出的乒乓球的旋转时,不能把乒乓球看成质点
D.研究平直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的速度时,可以将汽车看成质点
答案:CD
解析:当研究地球的公转速度时,由于地球直径(约1.3×107
m)、太阳的直径(约1.4×109
m)比日地距离(约1.5×1011
m)要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故可以把地球和太阳都看成质点,B错误;当研究地球的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等现象时,地球上不同区域的情况不同,此时地球本身的形状和大小就不能忽略,因此地球就不能看成质点.如果研究原子的结构、原子核的构成时,原子核就不能看成质点,因此A错;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时,不能把它看成质点,若看成质点,则观察不到旋转情况了,C正确.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尽管车轮在转动,但我们研究的是汽车的速度,对整个车的运动来说,车轮的转动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因此可以将汽车看成质点,故D正确.
7.“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后,某观察者观察到“天宫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他所选的参考系可能是( )
A.远洋观测船
B.地面指挥中心
C.“神舟十号”
D.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
答案:C
解析:“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后,就保持相对静止,以对方为参考系,两者都是静止的.所以选择“神舟十号”为参考系,“天宫一号”是静止的,选项C正确;相对于远洋观测船、地面指挥中心及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天宫一号”均有位置的变化,故以它们为参考系,“天宫一号”不可能静止,选项A、B、D错误.
8.(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飞机从广州飞往北京所用的时间时,飞机可视为质点
B.研究飞机螺旋桨的转动情况时,可将飞机视为质点
C.研究火车过长江大桥所用的时间时,可将火车视为质点
D.研究小汽车过长江大桥所用的时间时,可将小汽车视为质点
答案:AD
解析:实际的物体能否视为质点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并不是绝对的.如选项A中飞机的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影响,故可视为质点;选项B中的研究螺旋桨的转动情况,螺旋桨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计,因此飞机不能视为质点;选项C中火车过桥时,火车的长度会影响火车过桥的时间,故火车不能视为质点;选项D中小汽车过桥时,汽车的长度远远小于桥的长度,汽车的长度对过桥的时间的影响非常小,故汽车可视为质点.
能力提升
9.
在我国东南部的某大城市,有一天下午,在该城市的中心广场有人突然高喊:“楼要倒了!”其他人猛然抬头观看也发现楼在慢慢倾倒,如图所示,便纷纷狂奔逃生,引起交通混乱,但过了好久,高楼并没有倒塌.人们再仔细观望时,楼依然稳稳地矗立在那里.下列有关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一种直觉,有可能发生
B.感觉楼要倾倒的原因是人在运动
C.是因为选择了高空运动的云为参考系
D.是因为选择了旁边更高的楼为参考系
答案:C
解析:看到没有运动的楼在运动,应该是选择了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矗立在空中的高楼,是以开阔的天空为背景的高层建筑,它旁边没有别的固定的参考系,人在抬头观望时可能是选择了空中运动的云作为参考系,如果天空的云在快速移动,人在突然抬头观望时,误将云看做是固定不动的,所以产生了楼在运动的错觉,“月在云中行”也是这种情况.
10.(多选)热气球运动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随着球皮材料和燃料的普及,热气球已成为公众休闲观光和旅游项目.在一次观光游览中,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停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
C.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上升
D.以上说法均不对
答案:AC
解析: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于地面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甲看到丙匀速上升,有三种可能:丙静止;丙匀速上升;丙匀速下降,且v丙11.在某次冬季室内田径赛上,世界女子撑竿跳女皇伊辛巴耶娃用4米81的成绩宣告了自己的回归,并夺得冠军.撑竿跳高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项目.如图表示撑竿跳高运动的几个阶段:助跑、撑竿起跳、越横杆,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教练员针对训练录像纠正运动员的错误动作时,能否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2)分析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时,能否将其看成质点
答案:(1)不能 (2)能
解析:(1)不能,纠正错误动作时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姿势及动作(即运动员的形状及大小);(2)能,分析运动员助跑速度时,可以忽略其姿势及动作(即运动员的形状及大小).
12.A、B两辆汽车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平直路面上向东行驶,若以地面为参考系,A的速度为6
m/s,B的速度为10
m/s.
(1)若以A为参考系,B的速度多大 方向如何
(2)若以B为参考系,A的速度多大 方向如何
(3)若以A或B为参考系,地面的运动情况如何
答案:见解析:
解析:A、B两辆汽车都向东行驶表明两辆车的速度方向相同,速度的方向可以用速度的正负来表示,某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的速度等于两物体速度的差值.
(1)以A为参考系,B的速度为vBA=vB-vA=4
m/s,方向向东.
(2)以B为参考系,A的速度为vAB=vA-vB=-4
m/s,负号表示速度方向向西.
(3)以A为参考系,地面的运动速度方向向西,大小为6
m/s;以B为参考系,地面的运动速度方向也是向西,大小为10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