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一历史专题一: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课件(19张PPT)+教案(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高一历史专题一: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课件(19张PPT)+教案(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1-03 07:29:11

文档简介

附件四:
课堂教学设计表
地区
学校
授课教师姓名
课题名称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课题来源
□年级:高一年级□教材版本:人民版
□所属章节: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设计思路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是围绕着秦朝中央集权制确立为中心展开的。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于高一新生来说,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然后再解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概念,最后再评价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在当时起到的积极作用,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标与学情分析
课标要求:了解秦的统一;知道皇帝制度创立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分析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学情分析:学生对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有简单的积累,平时也接触秦灭六国题材影视作品,对这段历史及秦始皇等人物较为熟悉,这就为高中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学生不能真正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与内容,以及对整个封建社会政治发展的深远影响。本课内容讲述秦朝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确立,更注重学生的理性认识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秦的统一和皇帝制度的创立、郡县制的建立;了解秦王朝集权政治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历史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图片、文献等资料,感知认知历史现象,从而提升自己提炼和运用历史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秦王朝创建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其后历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为中国长期的大一统局面奠定了基础。通过了解秦王朝政治制度,培养学生客观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利用《秦时明月》动漫视频导入,然后提问,通过视频,秦王嬴政的目标是什么?他是如何去实现的呢?
一、六王毕,四海一(板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
引导学生结合地图和课文内容归纳
1、过程:
(1)BC230~BC221年,灭六国,结束割据
(2)北方:BC215年,北击匈奴,收回河套;筑长城,修直道
(3)南方:南征百越,统一岭南
(4)西南:开辟“五尺道”,将“西南夷”纳入版图
2、意义:
(1)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
(2)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过渡:请同学们看西周与秦朝地图,秦统一后,面对疆域辽阔的帝国,地方该如何去管理,秦王和群臣展开了一场讨论:
(PPT展示丞相王绾、廷尉李斯和秦王嬴政讨论材料,请三位同学阅读归纳)
材料一: 丞相王绾:“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史记·秦始皇本纪》
丞相王绾主张实行什么制度?
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2.廷尉李斯主张实行什么制度?
材料三:秦王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3.秦王嬴政接受谁的主张?主要目的是什么?
二、海内为郡县(板书)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归纳。
秦朝的郡县制有哪些内容呢?
1、内容:(1)郡:郡守(行政)、郡尉(军事)、监御史(监察)
(2)县:县—乡—里;道:少数民族聚居地,与县同级
(3)亭:负责地方治安并兼管公文传递
为什么说,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能够实现对地方的直接有效控制?郡县制具有什么特点?
2、特点:(1)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2)郡县官吏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3、影响:(1)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重要环节
(2)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过渡:郡县制是秦朝统一后管理地方的一项政治制度,那么我们前面了解到西周是如何管理地方的呢?——分封制。分封制与秦朝郡县制相比,有什么异同?
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西周分封制与秦朝郡县制的异同:
相同: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
不同点:
分封制
郡县制
性质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传承
分封世袭
皇帝任命
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和影响
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直属中央,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结论: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过渡:秦王嬴政为维护庞大的帝国,在地方推行郡县制,解决了诸侯割据问题;那么,在中央,他又设立了哪些机构进行有效的管理呢?
三、百官公卿(板书)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割据,是因为周天子大权旁落,声威受损,不能驾驭百官,导致地方混乱。因此,确立自己的至尊地位是首要解决的,秦王嬴政是如何确立自己地位的呢?
1、皇帝制度
(1)来历:“德高三皇,功盖五帝”
(2)特点:(皇帝制度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分析下面三段材料,然后归纳)
材料一:“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主独制而天下无所制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材料二: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
——《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帝独尊
材料三“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位世袭
小结:皇帝是封建国家权力最高主宰,至高无上的皇权专制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也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屏障。
过渡:秦王嬴政通过创立皇帝制度,确立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但是他一个人是无法处理那么多政务的,怎么办呢?
2、中央官制(板书)
(1)中央官制的构成:三公——九卿
展示秦朝中央官制图,然后引导学生阅读P10第三、四段,归纳中央官制的特点。
(2)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板书)
第一,职责明确
第二,相互牵制
第三,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第四,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皇帝任命、官职如宗正、奉常等专为皇室设置,国与家同治)
(3)作用:大臣集思广益,减少皇帝决策失误
通过上述学习内容,我们了解了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内容,结合“秦行政机构示意图”,如何理解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
1、“专制主义”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2、“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把地方的权力收归中央
那么,究竟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好还是不好呢?我们该如何评价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呢?
四、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对秦: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2)对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2、消极影响
皇帝实行专制独裁,易形成暴政—激化阶级矛盾—爆发农民起义——秦朝灭亡
本课小结:知识结构和认识
课后思考:
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接下来如何去解决?
请同学们课后结合下一节内容思考,下节课我们一起去解决。
练习:
1、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定“皇帝”名号,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这说明嬴政:B
A.歌颂战争功绩 B.追求皇权至上
C.统一国家法度 D.实行先代礼制
2、秦朝开始使用的“皇帝”称号与夏、商、周的“王”相比,本质区别是:D
A.具有神化君权的特点 B.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
C.古代政治发展的产物 D.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表现
3、郡县制下官员所拥有的权力不包括:A
A.世袭政治上的地位 B.管理辖区内的行政事务
C.征收辖区内的赋税 D.负责辖区的兵役征发
4、秦王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历史进步性在于:B
A.打破了贵族的分封制 B.有效地维护统一
C.促进了政治文明的发展 D.加强了中国各民族间的联系
课件19张PPT。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课标要求:了解秦的统一;知道皇帝制度创立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分析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一、六王毕,四海一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秦时明月寿春临淄邯郸大梁郑蓟勃海海东河水水汾咸阳秦 灭 六 国匈 奴东 胡羌南 越东 越渤海河 套辽东郡陇西郡桂林郡南海郡象郡咸阳河河水黄水水水水湘江淮离临洮秦蒙恬秦朝都城秦收复河套地区及统一越族路线秦朝疆域秦始皇嬴政像秦朝疆域 丞相王绾:“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史记·秦始皇本纪》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本纪》 秦王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本纪》1、王绾主张实行?2、李斯主张实行?3、秦王接受谁的主张?主要目的是什么?郡郡守郡尉监御史县道(少数民族聚居地)乡里亭(地方治安与公文传递)始于春秋战国
秦朝全面推行行政兵事监察二 海内为郡县 比较郡县制和分封制有何异同? 相同点: 都是地方行政制度;都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不同点:性质分封制郡县制贵族政治官僚政治传承分封世袭皇帝任命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和影响
有较大独立性,易形成割据势力直属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主独制而天下无所制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三 百官公卿——皇帝制度史料二史料三史料一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皇位世袭、皇帝独裁,皇帝至尊,皇权至上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 系(虚设)体现“家天下”特点 中央官制皇帝????秦行政机构示意图君 主 专 制 中 央 集 权皇 帝郡县(道)三公九卿最高统治者中央行政机构地方行政机构 概念: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专制主义”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z x x k 学科网]2、“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把地方的权力收归中央。[z x x k 学科网] 中央集权专制主义四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积极:消极:①对秦朝:疆域初步的奠定,巩固统一,促进中华民族的形成;
②对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皇帝实行专制独裁,形成暴政—激化阶级矛盾—爆发农民起义——秦朝灭亡;
课后思考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接下来如何去解决?1、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定“皇帝”名号,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这说明嬴政:
A.歌颂战争功绩 B.追求皇权至上
C.统一国家法度 D.实行先代礼制 B巩固与提高2、秦朝开始使用的“皇帝”称号与夏、商、周的“王”相比,本质区别是:
A.具有神化君权的特点
B.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
C.古代政治发展的产物
D.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表现D巩固与提高3、郡县制下官员所拥有的权力不包括:
A.世袭政治上的地位 B.管理辖区内的行政事务
C.征收辖区内的赋税 D.负责辖区的兵役征发A巩固与提高4、秦王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历史进步性在于:
A.打破了贵族的分封制 B.有效地维护统一
C.促进了政治文明的发展 D.加强了中国各民族间的联系B巩固与提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