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2数轴(第2课时)教学案
一、教与学目标:
1、能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初步理解有理数的有序性.
2、充分利用数轴,体会数与形结合思想,充分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可以借助生活经验解决问题.
3、给学生充余的活动空间,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归纳、比较、交流等活动,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教与学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数轴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难点:如何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三、教与学方法:
引导、探求、比较、归纳四步教学法.即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探求、比较,最后归纳、总结出本节所学内容,并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21教育网
四、教与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北京
0℃
悉尼
20℃
莫斯科
-5℃
将三地的气温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依次是
。
在数轴上观察三地的气温,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设计意图:用学生比较感兴趣图片导入新课,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也能够对新学的内容做个铺垫,温故而知新,使新旧知识顺利过渡,做好衔接。
(二)、探究新知:
1、问题导读:
(1)、看课本P31,交流与发现:
在数轴上分别标出—1,—3,0,4,2各数的点,表示这些数的点排列有什么规律?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发现未知的知识,学生学习兴趣高,对学生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为学生下一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你能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吗?
个性化设计:
(3)、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
。
2、合作交流:
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
强化学生的“正迁移”,同时也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3、精讲点拨:
例1、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并用“<”把它们连接起来
(1)3,
—5,
0
(2)—1.5,
0,
—4,
—,
1,
2
解:(1)—5<0<3
(2)将数—1.5,
0,
—4,
—,
1,
2在数轴上用点表示,
由数轴上的点的位置可以看出:
—4<—1.5<<0<1<2
(三)、学以致用:
1、巩固新知:
(1)、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比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
。
(2)、正数
0;负数
0;正数
负数(填“<”或“﹥”)
(3)、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2和3,点C是A、B点之间的中点,则点C表示的数是
。21cnjy.com
(4)、大于—2.5而不大于3的整数有
个。
2、能力提升:
(1)、有理数中,有没有最大的数?有没有最小的数?0是最小的有理数码?
(2)、有理数—2.73在那两个相邻的整数间?
(四)、达标测评:
1、选择题:
(1)、在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是(
)
A.
正数;
B.
负数;
C.
正整数;
D.
非负数.
(2)、关于—0.75这个数在数轴上点的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3的左边
B.在3的右
C.在原点与-1之间
D.在-1的左边
(3)、一个点从数轴的原点开始,先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这个点最终所对应的数是(
)。
21·cn·jy·com
A.+6
B.-3
C.+3
D.-9
2、填空题:
个性化设计:
(4)、在数轴上原点左边的点表示
数,
原点右边的点表示
数,
原点表示的数是
。www.21-cn-jy.com
(5)、表示-2的点在表示-3的点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侧,他们距离
个单位长度。表示数-8的点在原点的______侧,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___个单位长度.表2·1·c·n·j·y
示数6的点到表示数-8的点的距离是_______个单位长度.数轴上与表示数2的点距离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解答题:
(6)、画出数轴,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并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把它们用“<”连接起来。
,3,,0,—1.5
(7)如下图所示,有理数a、b、c在数轴上分别用点A、B、C表示,根据图形填空
(1)a
0;b
0;c
1(从“<”“>”或“=”中选填一个)
(2)将a、b、
c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起来,得
.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主要掌握了两个知识点:
1、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所表示的点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2、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六、作业布置:课本P32
5、6题
七、教学反思:
个性化设计:
莫斯科
-5℃
悉尼
20℃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