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第16课《小溪流的歌》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16课《小溪流的歌》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03 19:5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小溪流的歌》第一课时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识记生字新词,流利朗读全文。
2.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把握小溪流的成长过程,掌握文章主题。了解文章总分式的写法特点。
3.学习小溪流坚持前进,在前进中不断快乐地成长壮大,永不止息的奋进精神

【学习重难点】
了解课文总分段式的写法特点;掌握文章主题。
【温故互查】
1.写出下列注音的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沉diàn
阻ài
liáo

泡mò
牢sāo
卵石
恐吓
2.解释下列词语。
恐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汹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怨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富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颜六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兴致勃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穷无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
教育网
【设问导读】
请4名学生分别朗读课文。抽生评价。
思考:小溪流的成长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课文分几部分写?
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组内每个成员分别读课文4个部分,找出最能体现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的特征的词,完成思考与练习二表格。再全班抽同学展示,其他小组补充。
3.小溪流的歌是一首什么样的歌?
小溪流在成长为小河、大江、海洋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点怎样?
【巩固练习】
1.分析小溪流变成海洋的示意图,用适当的词语填空。
小溪流往前奔流(_不知疲倦)____→形成小河(
)→成为大江(
)→21
cnjy
com
→汇成海洋(

2.文章开头一句“小溪流有一个歌,是永远唱不完的”有什么作用?
【拓展延伸】
1.
小溪流的歌给你什么启示?
《小溪流的歌》第二课时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把握童话故事中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
2.体味童话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的特点以及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温故互查】
严文井:当代作家,__________文学作家。原名_____________
,湖北武昌人。
解释下列词语
牢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眺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问导读】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各角色?
2.
思考.讨论并交流下列问题:
课文中“枯草、乌鸦、泥沙、沉船”这四种形象各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点?作者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来源:21cnj
y.co
m】
3.
童话充满童趣,找出课文中能体现童趣的句子。
4.
课文中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语句在间隔中反复出现,比如:“月亮出来了,月亮向着他微笑”,“太阳出来了,太阳也向着他微笑”,这两句话在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出现了,意思是一样吗?
【自学检测】
阅读“于是,无边无际的蓝色海洋在欢乐地动荡着......
‘永远不休息,永远不休息’”,回答问题:
1.
选文第2、3段对沉船主要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有何作用?
2.
作者在选段中写太阳和月亮的目的是什么?
3.“海洋感觉到整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好像近在他的身边。”海洋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4.“永远不休息,永远不休息!”体现了海洋
的精神。
【巩固练习】
“枯树桩”、“乌鸦”、“泥沙”比喻社会生活中什么样的角色?他们与小溪流有什么关系?
2.“小溪流就这样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小河就这样奔流,不断向前奔流”,“大江就这样奔流,不断向前奔流”,“他奔流着,奔流着,永远向着前方。”这些相似的语句间隔地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何作用?【出处:21教育名师】
【拓展延伸】
1.
设想一下“在流淌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只能干涸”的小溪会有怎样的经历?写一篇童话。
《小溪流的歌》第一课时
导学案
答案
【温故互查】
1.淀,碍,眺,沫,骚,luǎn,

2.恐吓:吓唬,威胁。
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怨恨:对人或事物强烈地不满。
富足:丰富而充足。
五颜六色:形容颜色很多。
兴致勃勃:形容兴趣很浓,兴头很高。勃勃,兴盛的样子。
无穷无尽:没有穷尽,这里形容数量极多
【设问导读】
1.小溪流的成长经历了四几个阶段,课文分四部分写
一(1——15)写小溪流向前奔流
二(16——27)写小溪流形成小河
三(28——38)写小溪流长成大江
四(39——45)写小溪流汇成海洋
2.
成长阶段
歌声特点
力量表现
劝阻者
小溪流
哼哼唱唱
用清亮的嗓子歌唱
推着小树枝打转,冲过石块的阻拦。
枯树桩枯黄的草
小河
沙声的歌唱
翻腾起沉淀的泥沙,卷起漂浮的枯树枝,推送着木排,托起沉重的木船
乌鸦
大江
低声吟唱
用洪亮而低沉的声音唱
掀起汹涌的波涛,举起庞大的轮船。
泥沙
海洋
强烈地向着四方欢唱
他不断的涌起来,向上,向前,向着四面八方
3.是一首永远前进.不怕一切阻力.在前进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歌。
4.长成小河时,精力旺盛,精神饱满,兴致勃勃,不怕阻力,乐观执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长成大江时,精力无比旺盛,沉着乐观,不怕负担,不知疲倦,自信执着;
汇成海洋时,猛烈而柔和,充满热情。
【巩固练习】
﹝精力旺盛﹞→﹝十分强壮﹞→﹝猛烈翻腾、热烈欢唱﹞
2.总领全文,同时起到点题和设下悬念引人入胜的作用。
【拓展延伸】
我们要像小溪流一样,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永远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为社会无私奉献自己的力量。21教育网
《小溪流的歌》第二课时
导学案
答案
【温故互查】
1.
儿童,严文锦,
2.
牢骚:烦闷不满的情绪。
沉淀:沉积到水底下。淀,沉积。
眺望:这里的意思是往远处看。
【设问导读】
1.(1)小溪流是快乐的、活泼的,同时又比较幼小,所以应读得快乐、活泼,声音清脆纯净,像一个可爱的儿童。
21cnjy.com
(2)小河比较壮大了,他精神旺盛,精力饱满,所以应读得洪亮、朝气蓬勃,像个青少年。
(3)大江比小河更壮大了,他积蓄着巨大的精力,同时也变得有些深沉,所以应读得洪亮,又略带些深沉的声音,像个成熟的青年。
www.21-cn-jy.com
(4)海洋无边无际,欢乐地动荡着,他博大、复杂而又单纯柔和,所以应读得洪亮、饱满,而又稳重、安详,像个稳健成熟的中年人。2·1·c·n·j·y
2.(2)枯树桩、枯草:老朽,爱发牢骚,得过且过,无所作为
乌鸦:孤独,懒惰,不求进取,甚至成为别人的阻力
泥沙:胸无大志,只是随波逐流地混上一阵子,最终只能是半途而废,怨天尤人
生锈的沉船:贪图安逸,厌恶甚至害怕奋进不息的生活
它们共同点是不思进取,停滞不前,得过且过。
作者运用对比的写法,衬托出小溪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顽强生命力和永不停息、乐观向上的精神,突出了文章中心。www-2-1-cnjy-com
3.
小溪流一边奔流,一边玩耍。他一会儿拍拍岸边的五颜六色的卵石..........慌张地蹬开了腿
4.
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开头处的两句话既表现了月亮和太阳对小溪流的关怀的爱护,又能反映小溪流乐观自信的性格,他稚嫩的双眼看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美好的。结尾两句话还表现出月亮太阳对小溪流精神的肯定、认同和赞许。21·cn·jy·com
【自学检测】
外貌、心理和语言描写;
从反面衬托大海永不停息地向前的执着精神。 
2.从正面衬托大海的形象。
3.海洋感觉到周围的一切都在为自己鼓劲,都在给自己加油。
4.执着
【巩固练习】
1.“枯树桩”属于社会生活中腐朽没落的事物,他们即将走完生命的历程,对于未来没有信心,只有牢骚。“乌鸦”
属于社会生活中没有上进心,不思进取的人,他们考虑的只是有没有“好玩意”。“泥沙”是跟随时代或潮流前进了一段之后,认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半途停顿,甘愿掉队的人。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他们都是作为小溪流的陪衬者出现的。他们在不同阶段从反面表现了小溪流坚持前进,坚持成长的可贵。2-1-c-n-j-y
2.这些语句,既有力地串连着各部分内容,又反映事物的发展,暗示成长的主题。
【拓展延伸】
人们不去爱惜水,浪费水,随意开发.利用,往小溪里倒垃圾、污物,最后导致溪水干枯。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