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习题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习题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1-03 12:4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习题
1.如下图所示,从“镰刀斧锤星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变更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这一事件对于某班同学的一次国际关系探究活动来说,其历史价值在于
(  )
A.找到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果关系B.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在苏联的曲折性
C.剖析出冷战格局的形成
D.完成一次历史图片的释读
2、列四幅图最能体现二战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格局特征的是
(  )
3、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  )
A.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
B.杜鲁门的国情咨文
C.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
D.戴高乐的就职致词
4、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说明
(  )
A.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B.国际新秩序与旧秩序完全不同
C.当今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的趋势,美国难以独霸世界
D.美国的国际地位非常矛盾
5、2007年4月,普京在一次公共场合抨击美国“几乎是毫无节制地滥用武力”。并且称美国所倡导的“单极世界”是不可接受的。这段材料表明
( 
)
①美国今天仍然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②美国的目的是保持其世界霸主地位
③这反映了今天世界的政治格局为“一超多强”
④美俄两国仍然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分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日本前外务省次官栗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下列最能体现日本这一企图的是
( 
)
A.谋求加入联合国
B.进入安理会,成为常任理事国
C.签订《新日美安全条约》
D.修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
7、温家宝总理强调,我们要走一条和一些大国不一样的道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路。这是中国在总结人类社会发展史,尤其是近代以来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时作出的理性选择。以下各国的近现代的历史最能为我国和平崛起提供正面经验的是
(
 )
A.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日本在近代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C.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D.二战结束后德国的重新崛起
8、1970年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上太阳神塔象征着日本经济的重新崛起,与日本经济崛起有关的因素是
( 
)
①重视科技教育 ②美国的扶持 
③二战前的民主化改革 ④引进技术,制定经济战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科索沃是塞尔维亚的一个省,1999年科索沃战争后一直处于联合国托管下。科索沃占人口多数的阿尔巴尼亚族人坚持要求独立,但塞尔维亚方面坚决反对。在由美国、欧盟和俄罗斯三方代表组成的“三驾马车”斡旋下,塞尔维亚和科索沃的代表今年就科索沃最终地位问题举行了多轮谈判,但没有取得成果。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在2007年12月8日说,美国在科索沃问题上的立场是通过谈判解决科索沃最终地位问题的主要障碍。这表明
( 
)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B.国际社会已就民族自决原则达成共识
C.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美国、欧盟和俄罗斯的矛盾不可调和
10、二战结束后的“冷战”局面,有人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负有主要责任,以苏联为首的东方国家也有一定的责任;也有人认为,责任全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客观地说,二战后美苏由同盟关系到对立关系的主要原因是
( 
 )
A.美苏争霸的必然结果
B.两极格局的实质决定的
C.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D.苏联的壮大影响了美国争霸
11、下图是美国马歇尔,他推出的欧洲援助计划被丘吉尔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有人说“马歇尔计划不只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对“不只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该计划的长远目的是蓄意将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
B.赤裸裸地公开干涉他国内政,遏制共产主义
C.其深层的政治意图在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遏制共产主义
D.极力遏制和打击高涨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
12、下列对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B.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冷战”转化为大规模的“热战”
D.该局面的形成是美、苏两国政治、军事均势状态下的产物
13、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时代主题。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时代的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在这样的时代中
( 
 )
A.世界不会再有动荡不安的局势
B.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冲突趋向缓和
C.发达国家主宰着当今世界一切事务
D.发展中国家完全处于不利地位
14、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开始对外“用一个声音说话”,并制定了对亚非拉地区的共同政策,这突出表现了
( 
 )
A.欧共体成员国间资本流通更自由
B.欧共体成员国的对外政策完全相同
C.欧共体已成为国际经济格局中的一极
D.欧共体的政治联合进一步加强
15、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
( 
 )
A.缓和与紧张并存,和平与发展更为突出地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
B.核战争威胁消失,各大国更加重视发展经济,增强经济竞争力
C.美、欧、日三极间的矛盾突出,昔日盟友变成了经济冷战对手
D.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力量对比变化有利于西方
16、观察图片,获取有效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①中你能够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2)模仿图②中已经完成的项目,填写另外两个空格项目。
(3)根据图片,如何理解“冷战”的含义和实质?
(4)“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对峙的双方是哪两国?二战期间和战后它们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