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课件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课件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1-03 12:5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三次科技革命想一想: 你知道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吗?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次大战后,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了改进生产技术,
提高生产率,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纷纷增加
科研经费支出,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美
国开始,发展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出现了以原子能、电
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一系列以先进
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新兴工业部门。社会生活进入原子时
代、电子时代,社会物质生产各领域的面貌为之一新。
这就是第三次技术革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世纪
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社会的需要原子能技术
航天技术
电子计算机技术
人工合成材料
分子生物学
遗传工程时间出现条件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重大技术的突破新技术意义由此产生的工业核反应堆(1942年)原子弹
(1945年)核电站(1955年)从此人类开始了
利用原子能时代核工业电子计算机(1946年)电子计算机开始
代替人脑劳动计算机工业人造卫星上天(1957年)人类活动开始进入宇宙航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业克隆技术(1997年)为人类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时 间国 家新 科 学 技 术1945原子弹爆炸美国美国美国1946电子计算机正式诞生晶体管面世19471954苏联第一座核电站建成1957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60美国激光器出现1964美国集成电路计算机问世1973美国重组DNA(脱氧核糖核酸)生物基因工程首创成功1977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投入使用1981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核能生物工程技术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出的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五代。发展方向是体积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快、重量越来越轻、储存量越来越大。图为放在指甲上的计算机电路板。第一个载人人造地球卫星的世界第一位宇航员苏联的加加林少校生产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①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②科学技术各个领域间相互渗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③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
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②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③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交往和思维方式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发展教育2、抓住 发展的机遇,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它们最早出现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一次的是( ),第二次的是( ),第三次的是( )CDABEFGH想 一 想谢谢指导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