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平动和转动
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知道世界上一切物体的运动形式可以分为平动和转动两大类
能举例说明自己对平动和转动的理解,知道转动能转换成平动,平动也能转换成转动
会区分平动和转动,会描述转动。
2.
能力目标
能通过模型、图片或录像,在冲压机、内燃机、起重机等机械上找出平动变转动或转动变平动的实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探究物体运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会区分平动和转动
难点:平动和转动的互相转化
【教学方法】
教法:物理教学是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景──观察──分析──猜想──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法: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新课程理念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常见形变,巧用引导性提问,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氛围中总结出本节的主要内容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用具】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内容】
1、
平动
在一类运动中,酒馆物体整体的运动情况发生了变化,但是在某一瞬时物体上各点的运动状态(位移、速度、加速度)却是一样的。物理学中将这类运动叫做平动。
平动是比较简单的,同时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运动形式,了解了这一基本运动形式的特点,分析比较复杂的运动就有了基础。
由于做平动的物体上各点的运动状态都是相同的,所以研究做平动物体的运动规律时,通常将其简化为质点来处理。
物体在做平动时,它的运动轨迹不一定是直线,判断物体是否做平动的方法是:在物体上任意画一条直线AB,如果物体做平动,那么它在运动的过程中,直线AB始终保持跟原来的位置平行。如右图所示。
二、转动
在一类运动中,物体上各点在某一瞬时的运动状态并不相同,但它们都在绕同一转动轮做圆周运动。物理学中将这类运动叫做转动。
转动也是非常基本和常见的运动。描述转动常用转速、角速度、角加速度等物理量。
初中学过的各种杠杆也属于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它们都能绕转动轴发生转动。一个有股东转动轴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或者匀速转动,我们称这个物体处于转动平衡状态。
实际上,很多物体既做转动,又做平动。例如钻头钻孔的运动,以及做翻腾动作的跳水运动员的运动等,都属于这种情况。
结论:物体的运动有平动和转动两种基本形式,复杂的运动都是由这两种基本运动组成的。
3﹑转动惯性
物体在绕着自己的对称轴转动时具有保持转速和转动轴的方向不变的性质.物理学中将这种性质叫做转动惯性。
【课堂小结】
1、世界上一切物体的运动形式可以分为平动和转动两大类。
2、物体上各点的运动状态(位移,速度,加速度)
一样.物理学中称之为平动。
3、物体上的各点在某一瞬时的运动状态并不相同,但它们都在绕同一转动轴做圆周运动。物理学称之为转动。
4、物体在绕着自己的对称轴转动时具有保持转速和转动轴的方向不变的性质。物理学中将这种性质叫做转动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