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4力矩的平衡条件
教案
【教学课题】
力矩的平衡条件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力矩平衡条件的应用
(二)能力训练点
1.进一步提高分析物体受力的能力。
2.应用力矩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从力的转动作用出发,建立力矩的概念,培养学生科学抽象的能力.从转动平衡的实验研究,训练学生的科学思想方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应用教学,使学生把审美欣赏和审美操作用有机地结合,提高审美的感受力。
【教学方法】
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力臂与力矩概念的认识,并帮助学生建立如何受力分析和建立平衡方程。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力矩平衡条件的应用
2.难点
物体受力分析,力矩平衡方程的建立
【疑点及解决办法】
1.疑点
没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平衡时,怎样选取转动轴。
2.解决办法
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物体受力的能力,画出受力图,标明力臂的长短,根据转动轴确定各力的转动效果(使物体顺时针转还是逆时针转),再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
对于没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原则上可以任意选取过某点的直线为轴,而且对选定的转动轴来说,各力的力矩的代数和为零。在实际中,为了使问题简化和方便,常常选取过受力最多的点或含有未知力的点为转动轴,这样,就可使这些力的力臂为零,力矩也为零,列方程时就可以不考虑这些力的作用。21教育网
【教具用具】
汽车的幻灯片、投影仪等.
【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通过例题分析,总结解题的基本思路。
2.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概念的认识,学会处理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力矩平衡条件的应用.
(二)整体感知
到现在为止,我们看到,在解决动力学问题中,在解决平衡问题中,都需要先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再根据运动状态列方程。在以后的圆周运动,动量、机械能、机械振动的教学中,仍要贯彻物体的受力分析,使学生逐步领会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它的受力和初始状态决定.并从而领会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基本方法。www.21-cn-jy.com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宪成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有一个物体可绕过O点的轴转动,当它受到如图1四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时,作出这四个力的力臂,指出它们力矩的正负,平衡条件是什么?2·1·c·n·j·y
图1
新课教学
【例1】一根均匀直杆AB长em,重量为G,它可以绕过O点的水平轴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O点到A端的距离为0.25m.现在A端施加一水平作用力F,杆静止时,杆的方向偏离竖直方向a角(a<90°),如图2所示.求:【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图2
(1)水平力F的大小;
(2)转轴O对杆的作用力的大小.
分析:直杆AB是一个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它除了交O点的作用力外,还受到重力G和水平力F的作用,在这两个力的力矩作用下处于平衡.设杆长为L,重力的力矩为G·,它可使杆绕O点逆时针转动;水平力F的力矩为F·,它可使杆绕O点顺时针转动.平衡时,这两个力矩大小相等,由此可求出力F的大小.21·世纪
教育网
在求力F时,转动轴O对杆的作用力可以不考虑,因为这个力对轴O的力矩为零.但是若要求轴O对杆的作用力时,显然就不能从转动效果来考虑了.当以杆为研究对象时,它受到重力G、水平力F和作用在轴O的力这三个力作用.这三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而三个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力平衡时,这三个力一定共点,因此求轴O对杆的作用力就变成一个共点力平衡问题了,应该用共点力的平衡来解答.www-2-1-cnjy-com
解:(1)以杆为研究对象,杆的受力如图3所示.根据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得:
图3
F·=G·
由此得F=Gtga.
(2)求轴O对杆的作用力时,可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正交分解两种方法求解.
方法一:因三力平衡时一定是共点力,由此可画出轴O对杆的作用力的方向如图4-19所示.而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三力平衡时,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在同一条直线上,即的大小一定等于F和G这两个力的合力,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勾股定理,可得2-1-c-n-j-y
图4
==Gsecα
方法二:轴O对杆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最初不确定,但是我们可以将它分解成一个水平分力和一个竖直分力,如图5的所示.然后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列出物体的平衡方程,分别求出和,最后再求出和的合力,此即为轴O对杆的作用力.
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应用平衡条件,可得
=F
=G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轴O对杆的作用力的大小
图5
==Gsecα
【例2】一辆汽车重1.2×N,使它的前轮压在地秤上,测得的结果为6.7×N,汽车前后轮之间的距离是2.7m.求汽车重心的位置(即求前轮或后轮与地面接触点到重力作用线的距离)(课本上例题).21cnjy.com
分析:严格地说,这是一个没有固定转动轴的平衡问题.但是汽车平衡时,既没有移动,也没有转动,因此既要满足合力为零的条件,也要满足合力矩为零的条件.而处于转动平衡时,各力对任意一条轴线的力矩和都应该为零,否则相对这条轴线就要转动起来.因此,在处理这种没有固定转动轴的平衡问题时,可以当作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来处理.
在选择转动轴时,应尽量选含有未知力的点为轴,这样就可使未知力的力矩为零.本题中选后轮与地面的接触处作为转动轴就是这个理由.21·cn·jy·com
思考:地面对后轮的支持力是多大 (答案:5.3×N)若以前轮与秤接触处作为转动轴,再解本题.
【课程小结】
解力矩平衡问题的基本方法仍然是首先选取研究对象,然后分析物体的受力,选好转动轴,最后根据力矩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21
cnjy
com
在解一般物体的平衡问题时,要同时满足合力为零和合力矩为零的条件.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