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常见的传动装置 教案
第一节
【教学课题】
常见的传动装置
【教学目标】
了解传动装置的概念,会区分齿轮传动和带传动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基本传动装置
难点:会区分常用的传动装置
【教学方法】
教法:物理教学是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景──观察──分析──猜想──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法: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常见形变,巧用引导性提问,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氛围中总结出本节的主要内容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用具】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内容】
引入新课
什么是传动装置?
传动装置:是将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传给工作机构的中间装置。.
传动装置把动力装置的动力传递给工作机构等的中间设备。传动系统的基本功用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汽车的驱动车轮,产生驱动力,使汽车能在一定速度上行驶。
第一节 齿轮传动
一、概述
齿轮传动是一种啮合传动,如图1-1所示。
图1-1 齿轮转动
1.齿轮传动的速比
设主动齿轮的转速为,齿数为;从动齿轮的转速为,齿数为。每分钟内两轮转过的齿数应该相等,即:z1 n1 = z2 n2
由此可得一对齿轮传动的速比为:i = n1 / n2 = z2 / z1
上式表明:在一对齿轮传动中,两轮的转速与它们的齿数成反比。
通常,一对圆柱齿轮传动的速比≤5,一对锥齿轮传动的速比≤3。
由图1-1可见,一对齿轮传动时,通过两轮中心连线上的节点P的二切圆在作无滑动的相互对滚运动,此二圆称为节圆。设二节圆直径为d1和d2 ,存在如下关系:i = n1 /n2 = d2 /d1
上式表明,在一对齿轮传动中,两轮的转速与节圆直径成反比。
2.齿轮传动的优缺点及应用
齿轮传动的主要优点是:
1)传动速比恒定不变;
2)传递功率范围较大;
3)传动效率高(一般效率为0.95~0.98,最高可达0.99);
4)工作可靠,寿命较长;
5)结构紧凑,外廓尺寸小。
齿轮传动的主要缺点是:
1)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较高,而精度较低的齿轮在高速运转时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声;
2)轴间距离较大时,传动装置较庞大。
齿轮传动广泛用于各种机械中。通常既用于传递动力,又用于传递运动。
3.齿轮传动的类型
按照两轴相对位置的不同,齿轮传动可分为三大类:两轴平行的齿轮传动、两轴相交的齿轮传动以及两轴相错的齿轮传动。
常用齿轮传动的分类以及它们的特点见表1-2。
按照防护方式的不同,齿轮传动又可分为开式传动和闭式传动。
表1-2 常用齿轮传动的分类
第二节 带传动
一、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和速比
1.带传动的工作原理
带传动是用挠性传动带做中间体而靠摩擦力工作的一种传动。如图2-1所示。
2.带传动的速比
带传动的速比计算公式为:i = n1/n2 =D2/D1
上式表明,带传动中的两轮转速与带轮直径成反比。
图2-1 带传动
二、带传动的特点和类型
1.带传动的特点
1)可用于两轴距离较远的传动(最大中心距可达40m)。
2)带本身具有弹性,因而可以缓和冲击和振动,使传动平稳,且无噪声。
3)当机器过载时,带会在轮上打滑,能起到对机器的保护作用。
4)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维护方便,带损坏后容易更换。
5)结构不够紧凑。
6)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速比。
7)由于需要施加张紧力,所以轴及轴承受到的不平衡径向力较大。
8)带的寿命较短。
2.带传动的类型
生产中使用的带传动,有平带、V带、圆带、同步齿形带等类型(见图2-2),以平带和V带使用最多。
a)平带传动 b) V带传动 c) 圆带传动 d) 同步齿形带传动
1-带 2-带轮
【课程小结】
1.在一对齿轮传动中,两轮的转速与它们的齿数成反比。
2.按照两轴相对位置的不同,齿轮传动可分为三大类:两轴平行的齿轮传动、两轴相交的齿轮传动以及两轴相错的齿轮传动。按照防护方式的不同,齿轮传动又可分为开式传动和闭式传动。
3.带传动的类型:生产中使用的带传动,有平带、V带、圆带、同步齿形带等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