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常见的传动装置 教案
【教学课题】
常见的传动装置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知道一般机械的组成,了解常用机械的传动方式。了解常见齿轮的特点,形式,和应用,会计算简单的齿轮传动比。
2. 能力目标
通过案例,使学生认识到多个齿轮组成的多级齿轮系能达到较大传动比。学生讨论交流各种齿轮传动示意图和特点 ,掌握常见齿轮的传动形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安排】
90分钟
【教学重难点】
重点:齿轮转动的转动比
难点:带转动和链转动的区别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练法、归纳法、讲授法
【教学内容】
1、 齿轮转动
1、定义
齿轮传动是指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轮齿直接啮合得转动装置,如下图所示。
齿轮
2、齿轮转动的原因
当主动轮转动时,轮上的齿给从动轮的齿一个力F这个力对从动轮的轴产生力矩F×R2,使从动轮转动。
可见,齿轮传动是靠均匀分布于轮上的齿的逐对接触来传递动力的。
3、齿轮的转速与齿数的关系
设主动轮的齿数为Z1,其转动周期为T1,从动轮齿数为Z2,转动周期为T2.再相同的时间内,两轮转过的齿数应该相等,故有:Z2/ T2= Z1 / T1
如果n1表示主动轮的转速,n2表示从动轮的转速,那么:T2/ T1= n1 / n2
结论:从上式可以看出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转速与两轮的出、齿数成反比。 n1 / n2叫做转动比活或者是转速比,用符号i12表示。
2、 带传动
1、定义
带转动有主动轮和从动轮组成。
带传动
设主动轮的半径是D1,转速为n1从动轮的直径为D2转速为n2.。假设带与轮之间的没有相对滑动两轮边缘的线速度与转动的速度v相等,则有:πn1D1= πn2D2
解得:i12=D2/D1
2、带转动的转动比跟两轮的直径成反比
3、带转动的特点是:
结构简单,转带平稳和噪声较低,由于过载时发生打滑,所以有保护作用,但是转带比不正确,带转动适用于两轴距离较远,转带比要求不高的场合。
【课堂小结】
1、齿轮传动是指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轮齿直接啮合得转动装置。
2、齿轮转动的原因:齿轮传动是靠均匀分布于轮上的齿的逐对接触来传递动力的。
3、带转动有主动轮和从动轮组成。
i12=D2/D1 i12表示转速。
4、带转动的转动比跟两轮的直径成反比
5、带转动的特点是:
结构简单,转带平稳和噪声较低,由于过载时发生打滑,所以有保护作用,但是转带比不正确,带转动适用于两轴距离较远,转带比要求不高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