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常见的传动装置 课件 (1)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1常见的传动装置 课件 (1)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1-04 16:1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一、齿轮传动
二、带传动常见的传动装置课堂导入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转动装置,这些装置对我们并不陌生。自行车中的链装置齿轮转动—缝纫机机械转动 常见的这些装置中有上面的自行车中的链装置,施工机械中的带传动和齿轮转动,以及卸货汽车的液压转动。那么在你所见到的这些转动装置中,这些装置各有什么作用?各有什么优缺点?知识目标教学目标 知道一般机械的组成,了解常用机械的传动方式。了解常见齿轮的特点,形式,和应用,会计算简单的齿轮传动比。 通过案例,使学生认识到多个齿轮组成的多级齿轮系能达到较大传动比。学生讨论交流各种齿轮传动示意图和特点 ,掌握常见齿轮的传动形式。 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点教学重难点齿轮转动的转动比。 难点带转动和链转动的区别一、齿轮传动1、定义
齿轮传动是指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轮齿直接啮合得转动装置。齿轮不同形状的齿轮齿轮润滑泵 数一数齿轮转动模型的主动轮和从动轮的齿数。摇动摇柄,观察主动轮是如何通过轮齿的啮合传递动力的。
当从动轮传一周时,看看从动轮转过几周,这与齿轮齿数有什么关系?思考与讨论齿轮转动装置模拟图 2、齿轮转动的原因
当主动轮转动时,轮上的齿给从动轮的齿一个力F这个力对从动轮的轴产生力矩F×R2,使从动轮转动。
可见,齿轮传动是靠均匀分布于轮上的齿的逐对接触来传递动力的。3、齿轮的转速与齿数的关系
设主动轮的齿数为Z1,其转动周期为T1,从动轮齿数为Z2,转动周期为T2.再相同的时间内,两轮转过的齿数应该相等,故有:
Z2/ T2= Z1 / T1
如果n1表示主动轮的转速,n2表示从动轮的转速,那么
T2/ T1= n1 / n2 从上式可以看出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转速与两轮的出、齿数成反比。 n1 / n2叫做转动比活或者是转速比,用符号i12表示。结论 为了提高转动比,可以采用多级转动。设Z1=8, Z2=24, Z3=8, Z4=32,(注意:Z2和Z3共轴)所以转动比为
i12= Z2/ Z1=3 因为Z2和Z3共轴,转速相同,所以 n2=n3
带入数据得到多级转动比为12小练习同轴齿轮锥齿轮转动齿轮齿条转动
齿轮齿条转动可以实现平动和转动的转变。例如:电脑上的光盘驱动器。 锥齿轮转动运用于相交轴间的转动。例如:手摇钻。 交错轴斜齿轮传动用于两轴线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情况。结论二、带传动1、定义
带转动有主动轮和从动轮组成。带转动 设主动轮的半径是D1,转速为n1从动轮的直径为D2转速为n2.。假设带与轮之间的没有相对滑动两轮边缘的线速度与转动的速度v相等,则有:
πn1D1= πn2D2
解得:i12=D2/D1皮带转动轮2、带转动的转动比跟两轮的直径成反比
3、带转动的特点是: 结构简单,转带平稳和噪声较低,由于过载时发生打滑,所以有保护作用,但是转带比不正确,带转动适用于两轴距离较远,转带比要求不高的场合。课堂小结1、齿轮传动是指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轮齿直接啮合得转动装置。
2、齿轮转动的原因:
齿轮传动是靠均匀分布于轮上的齿的逐对接触来传递动力的。
3、带转动有主动轮和从动轮组成。
i12=D2/D1
i12表示转速。
4、带转动的转动比跟两轮的直径成反比
5、带转动的特点是: 结构简单,转带平稳和噪声较低,由于过载时发生打滑,所以有保护作用,但是转带比不正确,带转动适用于两轴距离较远,转带比要求不高的场合。
随堂练习 1、齿轮转动的原因 是因为____________靠均匀分布于轮上的齿的逐对接触来传递动力的。

2、带转动有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3、简述齿轮的转速与齿数的关系齿轮传动主动轮从动轮 答: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转速与两轮的出、齿数成反比。4、带转动的特点是什么? 答:结构简单,转带平稳和噪声较低,由于过载时发生打滑,所以有保护作用,但是转带比不正确,带转动适用于两轴距离较远,转带比要求不高的场合。习题答案1、答:14:50;17:50;20:50;24:50;28:50;14:32;17:32;20:32;24:32;28:32.
2、Z2与Z1接触,Z2与Z1转向相反。Z3与Z2接触,Z3与Z2转向相反,这时Z3与Z1转向相同,而Z3与Z4接触,Z4与Z3转向相反,这时,Z4与Z1转向相反。3、修正时,将粘有修正胶的胶带用力在纸上拉动,胶带运动带动齿轮转动,房贷齿轮同时带动手袋齿轮转动,实现放带和收带。
4、将转动变为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