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年年有余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2 年年有余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1-03 19:1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年年有余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鱼纹装饰的形式与特点,知道中国文字“鱼”和“余”的谐音寓意。
2.运用变形、概括、夸张等方法,绘制出简洁生动的鱼纹,并能将鱼纹进行简单的装饰运用。
3.领会鱼纹装饰的艺术魅力,感受中国鱼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操。
2学情分析
鱼对于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可五千年前的鱼离生活又太遥远,本课从生活中的鱼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在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求新、求异,设计出具有童趣的鱼纹装饰,满足各种学生创造美和表现美的愿望。21cnjy.com
通过学习让同学们了解人类文化的历史,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的作用以及在人类社会中的独特贡献,从而培养同学们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遗产的热爱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并在此基础上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进行资源开发与拓展。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鱼的基本特征,能运用概括、夸张的方法进行鱼形纹样设计。
教学难点:鱼纹设计的新颖性及美感。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激趣导入,感受文化
1.小练习:画一画鱼的外形。(音乐计时)
2.说一说鱼的基本特征。
3.出示色彩斑斓的海底鱼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欣赏相关美术作品,了解我国谐音文化,揭示课题。
很早以前人们就喜欢把鱼画在日用品上,画在年画里。看,这是一幅木版年画,你知道为什么叫“连年有余”吗?“莲”谐音“连”,“鱼”谐音“余”,所以题目为“连年有余”。古人采用了谐音的方式来表达鱼象征着吉祥、富贵,期望“年年有余”。(出示课题,板书)21教育网
活动2【活动】二、欣赏鱼纹,学习方法      
1.分析比较,半坡陶盆上的鱼纹和我们生活中看到的鱼有什么不一样?了解概括和变形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用概括的方法表现的简洁的美。(同时出示相关特点的鱼纹图片)
鱼在我们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被赋予了美好的寓意,那么5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人们画的鱼会是怎样的呢?21·cn·jy·com
我们把这种鱼形装饰花纹,称为鱼纹样。(板书)
2.出示一张夸张的鱼纹作品,让学生找找鱼纹的特点,再观察一陶罐上的鱼纹,感受“夸张”。提示学生从头部、鱼须的表现上寻找特点进行比较,比如:“鱼嘴画得更尖了”等。 教师小结引出“夸张法。”(板书:夸张)。2·1·c·n·j·y
活动3【活动】三、尝试设计,绘制鱼纹
1.我们也学着概括、变形和夸张的方法来设计你喜欢的鱼纹。(五分钟时间)。
2.即时点评(选几张抓住鱼纹概括、夸张的手法来点评)并提示点线面的组织。
活动4【活动】四、感受样式,设计鱼盘
1.欣赏各种鱼盘,感受鱼纹装饰的艺术魅力。
学生欣赏用鱼纹装饰的圆盘,然后说说自己的发现。
提示学生:“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比如:“一条鱼在圆形中的构图非常平稳,”“两条、鱼体现了对称的效果”教师提示学生:“你还有更多的组合、排列方法吗?”www.21-cn-jy.com
2.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了解直立式、对称式、向(离)心式、旋转式等图案装饰骨式图。
3.用实物展示提示学生可以添加丰富的色彩和背景来设计绘制具有童趣的鱼纹。
活动5【活动】五、小组合作,装饰“盘子”
1.请学生打开桌上盖着的布,取出“盘子”。(盘子为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盒盖)
2.出示要求:请学生将画好的鱼纹剪下,小组合作装饰不同形状的“盘子”,注意体现一定的装饰美感。
把你的美好愿望或祝福融入到这幅“年年有余”图中,把这个特殊的盘子装饰漂亮!
活动6【活动】六、作品展评,互相欣赏
1、学生将作品进行展示,放在展示架上。
2、学生互评,自评。
活动7【活动】七、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1.欣赏商周至明清时期的鱼纹,感受传统鱼纹的艺术美感,感受中国鱼文化的博大精深。
2.欣赏生活中的“鱼”,拓展学生的视野。
3.结束语:对于五千年的鱼文化来说,我们今天只了解了小小的一部分,让我们以后进一步去关注鱼文化,热爱鱼文化。最后祝我们的生活年年有余!”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