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4同步教学课件:第1单元 中国古代戏曲和中外话剧 知能整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必修4同步教学课件:第1单元 中国古代戏曲和中外话剧 知能整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04 15:3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单元知能整合考点直击跟进训练品味戏剧语言
戏剧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但舞台说明同人物语言相比,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戏剧的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观。戏剧人物语言的主要特点有:高度个性化,丰富的潜台词,富于动作性。对戏剧的鉴赏,很重要的一点是对戏剧人物语言的鉴赏。考点直击跟进训练1.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即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个性化语言,能够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是刻画人物达到合理性、真实性的重要手段。如在《窦娥冤》中,窦娥在被押赴刑场时,要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这段台词对塑造窦娥形象就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刽子云)你有甚么话说?(正旦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考点直击跟进训练高明的戏剧家,常常善于捕捉生活细节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纵观全剧,作者在刻画窦娥反抗性格的同时,也注意逐一展现人物性格中温顺善良的另一侧面。这折戏中写她赴刑场时,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的细节,表现的正是窦娥在走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还是如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就越发显出她的冤屈,她的反抗和抗争也就越令人同情。因此,这几句与刽子手的对白,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动人,使剧作对封建社会的批判也更为有力。考点直击跟进训练2.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动作性,有时表现为人物之间的动作冲突,如周萍打鲁大海;有时表现为人物内心的活动,如鲁侍萍看见周萍打鲁大海后那种痛苦的心理等。也就是说,动作性包括外部动作,也包括内部动作,即内心活动。我们常常说“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的内在感情的一种外在表现形态。从这个角度说,人物语言的动作性主要指人物的内心动作。这种显示动作性的语言,从人物的内心发出,能够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例如《雷雨》第二幕,当周朴园说死去的侍萍和周家“有点亲戚”关系时,有下边一段对话:
鲁侍萍 亲戚?
周朴园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
这一“嗯”一“哦”,语言很简单,但发自人物的内心,揭示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了这两个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特殊心态。考点直击跟进训练3.品味蕴含丰富的潜台词。所谓潜台词,也就是话语字面意义以外的深层意义,也称为言外之意。好的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给人以品味、想象的空间。如《雷雨》中,鲁侍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这句台词,就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情感。我们看前后语境:
鲁大海 (挣扎)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周 萍 (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在这句台词里,鲁侍萍的语言,有言外之意,有未尽之言。这里三个“píng”字,各有其含义,“萍”是母亲的呼唤,亲情的体现,其含义是:你是我的亲儿子,大海的亲哥哥,你不能打自己的同胞兄弟啊……但这时侍萍很快意识到,周萍的地位、周萍所受到的教育,不容周萍承认这样地位低下的母亲,不能说破他们的骨肉关系,也分明感受到了阶级对立的尖锐,于是抑制住痛苦感情,用谐音字“凭”来掩饰。充分表达了鲁侍萍当时痛苦、失望、愤恨、爱憎交织的复杂思想感情。考点直击跟进训练4.品味舞台说明。舞台说明又称舞台提示,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的文字,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如《雷雨》开头一段的舞台说明:
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
周朴园 (点着一支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侍萍)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么?
鲁侍萍 (看着他)大概是的。
周朴园 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我要我的旧雨衣,你回头跟太太说。考点直击跟进训练这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不仅为很好地塑造人物形象服务,而且还能感染读者或观众,使之产生一种压抑感。这一点跟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相同的。考点直击跟进训练阅读下面的戏曲选段,完成第1~2题。
《沙家浜》第四场 智斗
  (阿庆嫂上)
阿庆嫂 参谋长,烟不好,请抽一支吧!胡司令,请抽一支呀!
刁德一 (望着阿庆嫂背影,唱)这个女人不寻常!
阿庆嫂 (接唱)刁德一有什么鬼心肠?
胡传魁 (接唱)这小刁一点面子也不讲!
阿庆嫂 (接唱)这草包倒是一堵挡风的墙。
刁德一 (略一想,打开烟盒请阿庆嫂抽烟)抽烟!
胡传魁 人家不会,干什么呀!
刁德一 (接唱)她态度不卑又不亢。
阿庆嫂 (接唱)他神情不阴又不阳。
胡传魁 (接唱)刁德一搞的什么鬼花样?考点直击跟进训练阿庆嫂 (接唱)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
刁德一 (接唱)我待要旁敲侧击将她访。
阿庆嫂 (接唱)我必须察言观色把他防。
刁德一 阿庆嫂!(唱)
适才听得司令讲,
阿庆嫂真是不寻常。
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
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枪。
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
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
阿庆嫂 (接唱)
参谋长休要谬夸奖,
舍己救人不敢当……考点直击跟进训练开茶馆,盼兴旺,
江湖义气第一桩。
司令常来又常往,
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
也是司令的洪福广,
方能遇难又呈祥。
刁德一 (接唱)
新四军久在沙家浜,
这棵大树有阴凉,
你与他们常来往,
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考点直击跟进训练阿庆嫂 (接唱)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
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
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
人一走,茶就凉,……(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刁德一一惊。)
阿庆嫂 (接唱)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注:京剧《沙家浜》讲的是1939年秋,在沙家浜秘密治疗的新四军战士,面对日伪勾结、下乡“扫荡”的险恶环境,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坚持抗日的故事。阿庆嫂是春来茶馆的老板娘,中共地下工作者;刁德一是与日寇勾结的“忠义救国军”参谋长;胡传魁是其司令。考点直击跟进训练1.结合戏剧的具体情境,简要赏析下面两处舞台说明的作用。
①刁德一 (望着阿庆嫂背影,唱)这个女人不寻常!
②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刁德一一惊。
解析:赏析舞台说明,要结合舞台说明针对的具体人物,从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塑造人物形象等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①“望着阿庆嫂背影”表现了刁德一的刁钻、奸猾,是下文“这个女人不寻常”这一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②泼茶的动作是阿庆嫂对对手的有力回击,体现出她对刁德一的不满,表现了她的机智果敢。考点直击跟进训练2.结合文意,赏析下面台词的语言特色。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
解析:对戏剧台词的鉴赏,可以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的意思和情感,以及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等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运用对偶、比喻、借代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点出了自己与客人的关系,既符合人物身份又形象生动。(意思对即可)本单元写作训练对应的是“表达交流”部分《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下面是按照这一话题和结构方式写作的一篇作文。我们以此文为例,看看这类文章行文要注意的问题。范文赏评技法指津写作训练范文分析 范文赏评技法指津写作训练范文赏评技法指津写作训练范文赏评技法指津写作训练范文赏评技法指津写作训练范文赏评技法指津写作训练横向展开议论就是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中心论点加以论述的一种论证思路。这种思路体现在议论文结构上称为并列式结构,即并列地组织若干分论点或论据。在论证时,分论点或论据构成的几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分别从几个侧面来证明观点。横向展开议论,有如下好处:
首先,能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议论文重在阐明道理,而要说明某个问题,如能分成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往往可以使议论显得有条不紊,多而不乱。
其次,从议论的力度和效果来看,采用并列式结构往往能使议论气势恢宏,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从而增强议论的说服力。
再次,议论时恰当合理地采用并列式结构,能显示出作者在特定的思维范围内的不同指向的深度开掘,体现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同时,并列式结构是应试作文写作中快速成文的有效方法之一。范文赏评技法指津写作训练横向展开议论还要注意如下问题:
第一,要多角度地观察、分析、认识事物,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全面丰富,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第二,分论点角度要统一,不可交叉,不可重复,不可包容,不可矛盾。
第三,一般来说,几个分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本无前后之分,但要考虑轻重关系、主次关系、先后关系、时间关系。几个并列分论点的排列顺序一般是从主到次,由轻到重,由浅入深,或按认识规律来排列。形式要一目了然,即每段中心句应在段首。要特别注意避免给人以泛泛而谈的感觉,要注意点题。范文赏评技法指津写作训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说篮球运动刚诞生的时候,篮板上钉的是真正的篮子,每当球投进去后,就有一个专门的人踩在梯子上把球拿出来。为了让比赛更流畅地进行,人们想出了各种进球的方法,但都不太理想。有一位发明家还制造出了一种机器,在下面一拉就能把球弹出来,不过这种方法也没能让篮球比赛激烈起来。有一天,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儿子来看球赛,小男孩看到大人们一次次不辞劳苦地取球,大惑不解:为什么不把篮网的底去掉呢?一语惊醒梦中人,大人们如梦初醒,于是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篮网样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范文赏评技法指津写作训练写作提示:剪掉篮网的底,就这么简单,小男孩给我们上了发人深省的一课。生活中许多时候,我们就需要这样一把“剪刀”,去剪去那些缠绕我们的“篮网”,生活原本并没有那么复杂。据此,该作文可立意为:①破除思维定式;②生活中许多时候,就需要这样一把“剪刀”,去剪掉那些缠绕我们的“篮网”——生活原本并没有那么复杂;③创意往往很简单直接,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也很简单。范文赏评技法指津写作训练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你了解“生存”与“生活”的关系吗?请围绕这一关系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材料中引用了雨果的名言,其含义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理想。这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两种认识角度:一是理想对生活的重要意义,二是人在生活中应如何正确对待物质和理想。无论从哪一个方面确立中心,都要将人与动物的区别、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联系起来加以思考,只有准确辨析这种关系,才能切中题旨。范文赏评技法指津写作训练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螃蟹和乌龟赛跑。一声枪响,乌龟径直向终点爬去,螃蟹却沿着起跑线横向爬。
裁判提醒说:“你应该朝着终点爬啊,这样只会离目标越来越远。”
“能不能取胜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可不能随便坏了祖宗横爬的老规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范文赏评技法指津写作训练写作提示:材料中的对象有三个,一是“螃蟹”,一是“乌龟”,一是“裁判”。立意的时候可以分别从三者的角度入手,也可以辩证分析。从乌龟的角度来看,乌龟的表现是“径直向终点爬去”,从中可以得到的立意是“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向着目标前进”。从螃蟹的角度来看,螃蟹的表现是“沿着起跑线横向爬”“能不能取胜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可不能随便坏了祖宗横爬的老规矩”。从正面立意,主要有“坚守老规矩,老规矩不可破”;从反面立意,主要有“要善于变通,打破陈规陋习,墨守成规不可取”;其他角度,主要有“方向(方法)决定成败,善于听取他人的劝告”“结果不必太在乎,重要的是过程守规”。从裁判的角度,“善意的忠告和提醒”。从辩证的角度,“既要坚守有用的老规矩,又要创新发展。继承优良传统,创新谋发展”。范文赏评技法指津写作训练